论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运用论文

论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运用论文

论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运用

胡鑫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330)

摘要: 马克思主义作为经过实践考验的普遍真理,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其中,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更是发挥了实际的指导作用。中共党史作为一个历史性极强、人文涉及极广的研究学科,更为需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方法和原则,并结合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特点,以期在中共党史研究中得到研究启发,扩展研究视角,践行学科研究准则。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中共党史 具体运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不同于其他哲学方法论。作为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方法,它更像是一种工具,帮助人们寻找看待问题的正确角度,更为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基本原则和有效途径。推进学科体系和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应用科学方法论来研究探析各类社会历史问题,从而做到由表及里,有效选择和应用各种特定的社会科学方法。因此,在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过程中,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作用不容小觑。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论。当代科学在深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整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也是如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存在着相互区分和交叉、相互学习和相互融合的趋势。当代复杂性科学和方法论对于人类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世界也愈发重要。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研究方法。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包括以下研究方法:首先,坚持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践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作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解释其发生和发展。其次,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涉及社会系统重要原则的研究,即整体原则,结构原则,等级原则和开放原则。三,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历史学科的活动成就社会历史过程,因此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社会历史主体的主观行为至关重要,必须将“真实的人”作为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四,社会矛盾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将对立统一法应用于社会研究,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产生。正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索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研究社会矛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社会矛盾研究方法都是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五,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揭示自然历史过程中的内容、本质和规律,并为人们专门研究社会历史现象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六,社会认知和评价方法。社会是由人们的实践活动构建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它不仅具有客观事实,还包含价值内容。七,世界历史研究方法。不仅要学习和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要正确认识和统筹当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各种矛盾和重大关系,抵制和反对各种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其他反对经济全球化的行动,这是一个人类命运的共同体,可以建立双赢局面。以上构成了科学、开放的方法论体系。它不仅揭示批判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积极成果,还突破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困囿。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是其改变和创新的动力,在科学认识人类社会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理影响、制约和控制科学研究过程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客观性原则。即在实践中评价和认识人类历史,依据人类社会的原始原貌,反对任何形式的主观主义,伴随着理论体系的自我更新和研究方法的自我完善,在科学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道路”;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以及人的价值观。第二,主体性原则。在理解、功能评价和审美追求的统一中把握人们在社会认知中的自觉主动性,突出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为人民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原则。第三,整体性原则。正确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社会在自然社会系统中的定位,将社会意识活动作为宏观时代的历史背景;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实际活跃的个体为出发点,把握社会的整体运动和结构。第四,具体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延续灵魂之所在。将社会问题放到特定历史范围内去分析,对社会现象的调查研究才不会超越其内在本质、时间和空间特征。第五,发展性原则。社会在其相对稳定中进行社会运动和发展变化,在此运动和发展变化过程中蕴含着社会发展的趋势及规律,社会内外矛盾互动过程中体现社会发展的动机和条件,同时社会有机体立体和动态结构的多角度勾勒,都要以发展性原则为基准原则。

二、关于中共党史研究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政党的历史,是特殊的历史,是成立以来到成为执政党再到今天领导中华各族人民谋复兴的伟大历史。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党是如何执政的,即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定的现实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一方面,通过宪法和法律,代表人民的政党的意志变成了国家的意志;另一方面,通过各级组织和干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利用广泛的统一战线,动员一切可以调动和完善的积极因素。其次,执政党自身建设作为“四个伟大”中伟大工程之一,主要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在中共党史的具体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角度较为广泛,研究热点也随时代变迁而变化,包括党史基本时期的具体事件,党史历史研究,党史和文化分析,党史制度等,内容复杂。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研究空间逐渐扩大。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共产党历史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研究中的体现

教学目标是训练学生听力技巧,体验真实的商务场景及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扩大商务词汇量。实施策略:1)听力、阅读材料应该真实,来源于社会上流通的、人们日常接触的各种语言材料;2)控制输入材料的难度和长度,使用比学生现有的语言知识略深一点的语言材料(i+1),或者提供可理解的语言材料,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输出性”能力。

(1)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在今后的中共党史研究中,要继续坚持历史实际为研究起点,理论观点要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学术论证反映原创性和时间性。坚持在社会历史领域深入贯彻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学者科学理解社会历史,正确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基本的方法论指导。

(2)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整体原则。在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过程中,坚持整体性原则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对于党史某一事件或某一人物的研究由于时间、国情、史料限制,可能在当时存在欠妥当的评价,但随着党史界研究领域的拨乱反正以及国内外档案资料的陆续公开,对于该事件或人物的评价或认识便会有所变化或者上升到新的高度;其次,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回归其所属的时代背景当中去,必须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避免“感觉”,形而上学,避免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所有肯定或完全否定。这要求研究人员坚持整体性原则,而不是个人主义,或者使用今天的标准来追究历史人物的全部责任。

根据行政区域、流域水系、气候气象、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以及成土母质、土壤类型等要素的相对一致性划分地理单元。原则上,每个地理单元必须仅属于同一行政边界范围内,便于地块的属地管理。

(二)在中国共产党史研究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利用实验室里的插秧机仿真实验平台,对开发的插秧机秧苗插深自适应调节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初步测试分析。插秧机仿真实验平台是通过获取农田地势分布以及作物生长等信息,生成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在虚拟环境中实时观察插秧机的工作情况,并实现插秧机的性能实验和特性评估。仿真试验台有4个工作自由度,实现插秧机在田间行走姿态(包括震动、转向、横滚和俯仰)的全面模拟仿真,如图6所示。将高速插秧机安置在实验室内插秧机仿真实验平台上,插秧机行走部可随试验台一起做多自由度的运动,而插秧部的两侧浮舟仿形机构,半浮在其下的一个倾斜角度可以调整的工作台上,模拟插秧部在水田硬底层的实际工作状况。

(3)社会过程研究方法为党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方法论指导。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把问题带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历史学家翦伯赞也指出:评论一个历史人物,“要严格把这个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联系起来,并进行具体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忽视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偶然性的关系。这区分了三个层面,即综合历史条件—综合历史过程—历史规律。因此,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忽视社会历史规律。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强调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和主观选择性,不能离开历史过程和历史条件,使用个人喜好、主观模式等。要适应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坚持逻辑与历史统一的观念,就必须反对割裂历史,否定历史发展规律的错误倾向。

(1)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实事求是的特点。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研究解决问题。”研究共产党的历史,必须充分掌握历史资料(如大量可靠的原始档案),澄清历史事实,从历史进步,再现历史的真实性。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基于实践的研究方法。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在实践中发展和探索理论。在未来党史研究中,我们必须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指导下践行实事求是原则。

注释:

总之,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门系统的理论学科,从始至终都影响着社会科学及其他科学研究。虽然我们所讨论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观点并不多,但我们能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研究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因此,在未来,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并将其应用于更多的社会研究领域。

(2)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历史悠久,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与此同时,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复杂性科学理论与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对于社会科学研究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多国气象资料显示,本年度将出现厄尔尼诺现象,预计可能延续至2019年春季。包括巴西在内的大豆主产国极有可能受益于厄尔尼诺,大概率丰产。巴西咨询公司A-gRural预计本年度巴西大豆播种面积约为3850万公顷,产量约为破纪录的1.203亿吨,该数据与USDA预测基本持平。

第四、送满月孩子银饰习俗。自明中后期以来,闽东村落,孩子满月时外婆要送银饰为贺,款式有银手镯、银项圈、银脚镯、银手铃、银脚铃等,这些银饰一般由打银师傅打制,很多外面刻有各种道教的符咒,如各种装饰纹,官印模样的手铃,银镯子两头做成玉如意状等等,据言孩子佩戴了银饰,睡觉时动一动会发出响声,妖魔鬼怪怕这种响声,不敢靠近,于是孩子就安全了。

①王春玺,刘清华.实事求是是中共党史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J].北京教育(高教),2018(12):43-46.

②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N].学习时报,2012-05-28:1.

③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75.

④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

参考文献:

[1]杨镜江.论社会科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作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3).

[2]王伟光.简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基本原则[J].北京社会科学,1995(2).

[3]马克思·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黄瑞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5]吴秉元等.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6]杨春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7]江馥郁.社会科学方法论导论[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

[8]陈向明,朱晓阳,赵旭东.社会科学方法研究方法评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 710.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07-0219-02

作者简介: 胡鑫,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责任编辑:赵慧敏

标签:;  ;  ;  ;  

论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运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