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新蛔虫的防治_蛔虫论文

小牛新蛔虫的防治_蛔虫论文

犊牛新蛔虫病的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蛔虫病论文,犊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犊牛新蛔虫病是由异尖科新蛔虫属犊新蛔虫寄生于初生犊牛的小肠内,引起犊牛肠炎、下痢、腹部膨胀和腹痛等症状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分布极广,初生犊牛感染轻则影响生长发育,重则引起死亡。

状被感染犊牛0.5~3月龄期间症状最严重,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和腹泻。有时泻粪中含有血液、有特殊恶臭味。有时泻粪中有新蛔虫成虫虫体。有时腹部膨胀,有疝痛症状。体温、心跳、呼吸一般正常。畜体虚弱消瘦,精神萎靡迟钝,后肢无力站立不稳。

治疗丙硫苯咪唑按10~20毫克/公斤体重,一次内服,有时也用左旋咪唑按8毫克/公斤体重,一次内服。隔一个月再用药一次。对症状严重者,用维生素B6注射液500~1000毫克、安胆注射液(有效成份为安钠咖和动物胆汁)10~20毫升、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300~600毫克、地塞米松注射液4~12毫克、5%碳酸氢钠注射液100~250毫升、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300~50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

预防犊牛出生后15~30天进行第一次预防性驱虫,再过一个月进行第二次预防性驱虫。注意牛舍和拴牛场的清洁,垫草和粪便要勤清扫,并发酵处理,以杀死犊牛粪便中的虫卵。避免犊牛粪便污染母牛的饲草、饲料及饮水,防止母牛食入虫卵,造成胎牛感染。

联系电话:0451-82718751

标签:;  ;  ;  ;  

小牛新蛔虫的防治_蛔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