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运动疗法配合针灸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中的效果论文_张爱民

张爱民

【摘 要】 目的 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针灸治疗手段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72名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分组,在随机和平均分配中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康复功能训练,治疗2周,观察组患者扣除睡眠时间以后,其余时间的90%以上均需要佩戴健肢手套,控制健肢在运动中的使用,保证患者在平时的活动和训练中可以经常性的对侧肢进行运用,其训练方式同对照组相同,并且同时实施针灸治疗,时间为2周,在Wolf运动功能评价标准对患者在入组前、两周治疗后和3个月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治疗后的2周和3个月后,两组的WMFT功能评分与治疗前差异较为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强制性运动联合针灸治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恢复中十分有效,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对比传统康复训练的单纯训练,效果存在极好的优越性。

【关键词】 强制性运动疗法; 针灸; 脑卒中; 偏瘫; 康复

脑卒中在中老年人中属于高发疾病,随着医学治疗手段的不断提升,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但是该病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在治疗后有2/3以上的患者存在一侧上肢运动障碍,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治疗产生了严重威胁。强制性运动疗法是今年来人们较为关注的针对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康复训练,许多医学学者都对这一康复训练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和肯定,但是对于强制性运动和针灸结合治疗方法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对强制性运动和针灸结合治疗的治疗对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

研究资料和方法

1.研究资料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第4次脑血管疾病会议中设定的对脑卒中疾病的诊断和分类,并且结合了颅脑CT和MRI手段进行了确诊;本次实验入选患者一共有72名,其中男性有32名,女性有30名,患者年龄跨度在35~78岁,平均(46.2±7.3)岁,病程在(17.0±3.6)天,其中脑梗死患者40例,脑出血患者32例;30例左侧偏瘫患者,42例右侧偏瘫患者。本次研究中将72名入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人数为36人,且观察者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两组研究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治疗方法 对照组治疗手段主要为传统的康复型治疗手段,所有患者均接受电刺激、神经化手术以及促进技术,实施分离运动的促进、牵张技术、去干肌肉控制训练和髋关节的控制训练等治疗手段以及机体平衡训练等;以上描述治疗步骤每天进行2次,一次时长为3小时,每周进行五天,一共实行2周锻炼。观察组的治疗要求受试者在睡眠剩余时间的90% 时间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健肢带上限制肢体使用的限制套,帮助和促进患肢的日常生活运动训练和功能训练,训练方式和对照组相同。并且在强制性运动恢复治疗时间内,给予患者针灸治疗,扎针穴位的选取主要在头部,于患者颞部施针三处,耳尖直上部位同发髻处的2寸位置为1针,并以此为中点,同一水平的前后各一寸位置为2、3针,保持针尖向下,头皮之间的角度保持在15~20°状态,缓慢用力向下刺入皮肤1.5~2寸深处,在转捻过程中采取插手方法,保持留针时间为半小时。体针穴位主要为上肢合谷穴、外关、曲池等穴位;下肢主要为:环跳、阳陵泉、悬钟、足三里等学位;依据辩证分析结果,肝脏阴虚状况需要增加肾俞、三阴交穴位,患者每天施针一次,每周施针5次,共两周。

3.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表示方法为( ±s),通过t检验。

结 果

72名参与研究的患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WMFT功能评分对比中,治疗前两组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两周以及三个月后,两组的比较差异明显,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对比前者明显优于后者。详细数据见下表1:

讨 论

强制性运动疗法是由Edward Taub医学教授和其他研究人员在多年的研究中,【1~3】探索出的,并且在随后的发展中逐渐得到的康复治疗手段。重复强化训练是脑卒中运动神经患者障碍的主要治疗依据,重复性的训练可以帮助患肢在生活中得到重新塑造。在强制性使用患者侧肢中,患者的侧肢使用时间会逐渐延长,实现永久性的逆转。强制性运动疗法主要是利用了其和皮层的重组关系,在研究人脑磁成像结果中得知,弦乐器的左手弹奏练习者在长时间的精细化操作练习中,左手对应的大脑皮层活动区域同非演奏者对比,面积较大;在盲人的阅读过程中,较多使用的就是手指,因此盲人的手指在大脑皮层中的运动区域同正常人比较明显较大。我国医学学者研究的结果中同样证实了,强制性运动疗法可以明显提升患者运动上肢的能力,在功能性磁共振中证明了这一变化和大脑的可塑性改变存在联系,并且对侧肢的活动没有联系不会对其运动能力产生影响。在皮层内的微小刺激中,在手术中实验猴的手部支配同时对应着大脑皮层区域中的缺血和梗塞部位反应程度降低,造成了侧键使用次数的增加,侧肢在反复的使用和训练中,大脑皮层的损伤区域的周围区域可能会出现功能重组。【4~5】

针灸可以有效促进人体经络的通畅,起到活血散瘀的功效,对不同穴位进行利用,采用不同强度的针灸刺激,产生兴奋或是一致的调节作用,对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针灸治疗使得信号的输入在大脑中运动皮层区域中的传输增强,钟头针可以直接对中枢运动神经系统产生兴奋,支配患者的侧肢体做出各种运动,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

本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针灸治疗手段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中明显优于传统康复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高圣海,冉春风,朱玉霞,陶思攸,李泉.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04:361-362.

[2]曹民娟, 彭美娟, 杨艳红,等. 强制性运动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09(9):42-43.

[3]脑卒中, 偏瘫, 上肢,等. rTMS联合强制运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 当代医学, 2013(31):142-143.

[4]刘旭东, 匀丽洁, 王文清,等. 两种不同类型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速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2):174-175.

[5]晁志军, 朱振丽, 葛志华,等. 两种不同类型强制性运动疗法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 山东医药, 2011, 51(4):54- 55.

论文作者:张爱民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  ;  ;  ;  ;  ;  ;  ;  

强制性运动疗法配合针灸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中的效果论文_张爱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