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闭塞法行车组织安全风险的探讨论文_ 沈剑开

电话闭塞法行车组织安全风险的探讨论文_ 沈剑开

摘要:本文通过对电话闭塞法组织原则、判断决策进行阐述,详细分析了应急处理过程中的行车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不断总结和提高电话闭塞法的组织质量,确保异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安全、有序地开展。

关键词:电话闭塞法;风险分析;措施

一、电话闭塞法的介绍

(一)电话闭塞法的定义

电话闭塞法属于人工闭塞的一种,电话闭塞法通常使用于信号系统联锁功能故障的情况下,车站/车厂人工办理故障区段内列车进路、钩锁进路上相关道岔,与邻站/车厂之间以电话联系,闭塞号码作为同意占用区间的凭证,填写路票交司机,司机凭车站/车厂发出的路票行车的一种行车方法。

二、电话闭塞法行车组织的安全风险分析

电话闭塞法是一种临时代用的人工行车组织方法,行车组织效率较低,操作安全风险大,易在执行过程中发生列车追尾、冲突、挤岔等行车安全事故,有关行车岗位人员,尤其是行调、车站、司机等关键岗位人员要熟练掌握电话闭塞法的作业流程及充分认识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严格贯彻“安全第一、 效率第二”、“慎进快出”的安全和组织原则。下面列出了行调在电话闭塞法组织过程中存在的十大应急处理风险点,同时对电话闭塞法组织行车过程中的风险点进行详细剖析,以便将电话闭塞法的流程和风险形成系统管理和分析总结,确保行车岗位人员能熟练掌握业务和熟知安全风险,进一步平衡处理好安全与效率的问题。

(一)行调在电话闭塞法组织过程中存在的十大应急处理风险点

1、找车时未确认清楚或记录错误,导致两列车进入同一区间的风险;

2、摆车时未及时组织区间列车进站导致车站错误办理接发车手续的风险;

3、组织区间列车进站,未确认好前方道岔或速度过快的风险;

4、车站人工准备进路错误,行调确认不到位,导致挤岔或冲突的风险;

5、组织小交路列车运行时因沟通不到位导致列车冲突的风险。

6、电话闭塞法区段的出入口自动列车与非自动列车的控制风险;

7、车站下线路人工准备进路,行调缺乏沟通,导致人车冲突的风险;

8、闭塞区段内发生列车救援等故障时的行车组织风险;

9、故障处理期间,各调分工不明确导致遗漏重要安全环节的风险;

10、设备恢复取消电话闭塞法的行车组织及发令时机的风险;

(二)故障初期的安全风险分析

1、 找车不彻底的风险分析:

故障处理初期,值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分工,明确各调的岗位职责,日常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默契程度。执行找车、摆车环节时值班主任必须指定一名行调进行故障点列车查找并进行记录。在查找过程中,值班主任必须指定一名行调根据时刻表、信号楼的核对,确认好正线上实际列车数量,确保故障区域的列车数量准确无误,同时安排专人根据记录情况做好施工占线板的列车位置摆牌工作。

2、摆车流程中的作业风险分析

(1)列车位置判断错误:

发生故障初期,列车在高速运行产生紧急制动后,列车需要运行一段制动距离才能停下,与中央HMI显示列车位置不一定相符,调度员如果光凭中央HMI显示列车位置,可能会造成主观判断与现场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情况。HMI的位置显示只可参考,具体位置必须与现场司机核对。且对于故障区域没有通信的列车必须询问区间及详细公里标,行调在纸质线路图中进行标注,确保位置准确无误,并双人确认做好施工占线板的列车位置摆牌工作。施工占线板的列车位置必须与找车和摆车的环节变动而逐列变动,确保施工占线板上的列车位置在发令电话闭塞法前是实时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摆车流程执行不测底:

在完成找车流程确定位置后,行调应及时将区间列车及时组织进站,故障区域列车在站台停稳是发令执行电话闭塞法的前提条件之一,如果区间仍停留有列车就发令,容易使车站误认为区间空闲而违章办理接发车手续,导致同一闭塞区段进入两列车的安全事件。

3、组织区间列车进站的风险

故障发生后,因系统原因致使列车在故障区域发生紧急制动,部分列车在区间停车,为了减少故障对乘客的影响,降低列车在区间长时间停车的安全风险,行调在执行完“找车”的环节后,进行“摆车”作业,将区间紧急制动的列车安排进站,因此时电话闭塞法尚未执行,故障区域较大且涉及多列列车。行调容易在组织列车进站时出现多种安全风险:

(1)行调组织区间列车动车时,运行速度发令错误,超过规定的10KM/H的速度,导致速度过快发生意外;

(2)区间列车进站过程中因红灯或其他原因导致站外停车,行调未及时发现且缺乏沟通产生误会,又组织同区间的另一列车动车,导致追尾事故的发生;

(3)组织区间列车进站,进路上有道岔的列车必须在道岔前30米停车,列车尚未动车或已经动车但未在指定位置停稳,另一名行调就通知车站下线路人工钩锁道岔,存在人车正面冲突的风险;

此时组织区间列车进站属于高风险作业环节,行调必须牢记如下几点:

A、熟记组织列车进站速度是10KM/H,进站前有道岔的,列车必须在距离道岔30米处停车待令,待车站人员人工准备进路后再组织进站;

B、行调组织区间列车进站必须执行双人确认制度,且该名行调必须是与执行“找车”环节的行调为同一人,避免多人发令导致执行混乱。

C、通知区间列车进站时,行调杜绝使用全呼台,必须使用车载台,避免呼错司机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

4、进路准备错误:

大型设备故障发生会引起当班员工情绪急剧变化,心里素质受到挑战,故障初期不能冷静判断故障现象、思考运行进路操作流程,风险意识降低,对车站反馈进路信息缺乏正确的指引或判断,容易导致行调发令错误,细节掌控不到位,如发生车站排列列车进路位置不正确,甚至下错线路排路的错误情况。

列车运行进路的排列是电话闭塞法的重要组成环节,也是发生安全事件的主要风险点,在进路确认过程中行调要注意以下要点:

第一、分工明确,专人对接车站,接报信息要及时告知其他行调及值班主任,做好确认的检查工作。安排事故处理主任下线路钩锁道岔必须抓好双人确认措施的落实,保证不会下错线路造成人车冲突;

第二、行调要熟悉现场、掌握现场信息,对进路准备的要素及道岔开通位置的判断心中有数,以便在关键时刻给予现场指引或提醒。确保发令执行电话闭塞法前进路正确,线路出清。

(三)电话闭塞法组织动车时的安全风险分析

1、故障区域入口的控制:

列车由信号正常区域进入第一个闭塞车站时,故障面积较广,行调在未确认切除ATP列车离开第一个闭塞车站时,就组织后方列车进入第一个闭塞车站,此时的列车运行完全由行调人工控制,存在ATP列车与非ATP列车冲突的安全风险。

所以在组织列车进入闭塞区域时,行调与行调之间做好双人确认、行调与车站之间通过报点做好确认,同时通加强监控站台列车动态,行调确保列车出清第一个闭塞车站后方可组织后方列车动车。

2、故障区域出口的控制:

列车从故障区进入正常区域后,列车在投入前均按地面信号行车或行调排路授令动车,在长大区间或一个区间有多个信号机时,存在两列无通讯列车在同一区间运行的风险。针对无通讯列车投入时进入同一个区间的风险,行调必须严格执行一个区段只允许一列非ATP列车运行的原则组织投入工作,否则行调应将后方列车扣停,等前方列车出清前方车站后再通知后方列车动车。

三 结语

无论采取何种组织方法维持行车设备故障时的降级运营,安全都是安全管理要考虑的第一要素,保证行车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制定人工指挥措施时,要考虑运营组织方法的严谨和慎密,确保地铁运营的各项工作安全、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地铁行车组织规则

[2]地铁应急处理程序

论文作者: 沈剑开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电话闭塞法行车组织安全风险的探讨论文_ 沈剑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