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层建筑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急剧增多,施工中经常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影响施工进度与工程建设效果。但由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忽视对人员的安全培训与管理,导致人员安全素质偏低,对安全施工不利,加上施工现场危险源控制不到位、塔吊施工安全管理力度不足,引发安全问题,采取安全管理策略解决安全问题,确保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这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特点
引言
由于建筑结构整体高度较高,所有高层建筑,除了底层,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都需要高层操作。首先,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一个高效的运输系统,能够平稳地将各种材料、设备、机械以及建筑的各个部分快速、合理地运输到施工现场。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建筑技术不断涌现。在实际工程中,应将传统的施工技术与新技术相结合,以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本文论述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
1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分析
1.1施工周期长
施工周期与工程量大小有直接关系,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工程量非常大,所以就决定了工期也比较长的特点,通常高层建筑施工周期短则几个月,长则需几年才能完成。为了实现高层建筑的综合效益,通常要求尽可能的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但同时也必须保证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各工序必须合理安排,尤其是不同工序交叉施工时,应该优化施工顺序,避免出现窝工而影响工期。
1.2埋置深度大
稳定性是高层建筑施工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风速较大的地区内,必须保证高层建筑整体及上部的稳定性,为了提高建筑稳定性,要求建筑的埋置深度必须达标,通常地基的埋置深度不能低于建筑整体高度的1/12;桩基础则不低于建筑整体高度的1/15,要求高层建筑必须设置至少一层地下室,基础埋置越深,建筑整体稳定性越高。
1.3高空作业多
由于高层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度非常高,这也就使得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高空作业项目,在上层施工时,所需要用到的施工设备、材料,都必须垂直运输才能到达施工区域,并且随着楼层的升高,运输的距离也会越来越大。高空作业时,安全问题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主要考虑防火与通信问题,此外,高空坠物可能导致地面人员受到伤害,因此要尽可能的避免。
1.4工程量巨大
由于高层建筑楼层高、体积大,所以工程量也非常大,在施工过程中会用到诸多大型施工设备及诸多施工人员。在建筑设计时,由于建筑所包含的楼层多、结构比较复杂,所以设计难度也相应的增加,在建筑质量及安全方面,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反复设计,甚至部分设计环节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一边设计一边施工,使得工程管理及工程组织的难度都极大的增加,进而使整体工程量也相应的增加。
2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2.1基础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是整个工程的重要命脉,在整体建筑施工内,占有施工周期30%~40%左右的时间,其中包括地基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和基础混凝土浇筑等工作。高层建筑多数建设于城市比较密集的区域,施工现场会受到很大制约,或多或少会影响周边建筑和市政工程的安全稳定。因此,在高层在建设过程中,建筑工程要求建筑工人提供各种各样的建筑问题进行研究。例如,在某高层的建筑作业中,如水电机械强度和稳定、变形和地下水的流动,都有很大的安全风险,要求建筑工人按照不同的条件建造建筑技术。在高级别项目中,在高级别项目中,需要制定具体的建筑、地下、地下和地下的特别方案。
2.2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比多层建筑功能更复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较一般的类型是在高层大楼的下,宽广的范围广泛,上面需要更小的空间,这样的机能要求和建设,结构要求相反,需要结构转换。转换层剪下来的墙结构是,目前的高层楼回迁层的主要形态的一种,其转换层的高度,建筑的抗震性能直接影响,所以转换层的设计时,其高度的限制,转换层的上下层之间的移位角度及内部应力的变化是有必要的。高层建筑施工一级结构的选择取决于各个表单功能,常被用于建立施工简便以及为了容易转移,并为了创建结构中可以使用多层和多层配置,满足建筑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可执行的架构。然而,随着我们国家的高建筑的发展,肥胖的板块快速发展,他们满足了大跨度的要求以及高度的弯曲和改变。
2.3高层建筑新材料施工技术
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材料在研发和应用上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建筑材料的性能是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朱特性能和结构。尤其是新开发的绿色建筑材料,对于当代的建筑而言,都采用隔热板等新材料,以达到建筑的目的。因此,在建筑材料方面的一些新发现,在更严格的国家标准的框架内,以及质量和安全的建设工作。
3加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建议
3.1加强人员管理,保证施工安全
首先,在正式开始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业知识丰富、社会责任感与安全意识较强的专家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保障施工安全。其次,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程序和普通工程项目存在显著的差异,对施工人员的要求更严格、更苛刻,因而所有施工人员都必须拥有从业资格证,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严格核实他们的从业资格证,保证每一名施工人员的技术性、专业性,进一步使施工安全有所保障。另外,定期检查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健康状况,避免施工人员带病作业,发生不必要的意外,特别是患有恐高症、心脏病等疾病的人无法进行高空作业,务必从根源上杜绝发生安全事故。最后,新老员工在施工作业内容的分配上应明确、合理,让有丰富经验的施工人员带着缺乏经验的新员工学习,保证施工人员能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完成施工操作,安全施工。
3.2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控制首先,实行危险源分级管理。在管理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危险源时,应有效辨别危险源,合理评价安全风险,划分危险源的等级,找出重大危险源,同时基于危险源等级采取不同的安全管理策略。施工单位要将危险源安全管理控制责任落实到人头,提高工程项目领导者的责任意识和施工人员的规范操作意识、安全防范意识,从而在施工现场的全体人员中贯穿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安全风险。
其次,实行危险源标准化控制。这里的标准化控制指的是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流程制定相应的标准,在实际施工中严格依据标准实行规范化的施工,降低危险。在生产管理中,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部应科学制定管理标准,规范施工现场全体人员的思想与意识,对其实行标准化培训和操作规程教育,促使其严格依据作业指导书操作,明确规定并检查施工人员是否按要求穿戴、配备安全防护用具。在施工现场应对各种各样的井、槽、坑、沟、池以及通道等实行标准化管理,基于国家安全标准加以规范,保证现场安全警示与采光等符合规范,合理存放、有效看管施工现场的危险物品,按照安全要求搭建临时建筑物,分开设置作业区、办公区、生活区,保持安全距离。
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高层建筑产业发展迅速的今天,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通过现有的技术和不断更新的理论研究会使建筑领域能够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还应加强对高层建筑工程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使我国高层建筑行业跨入一个新的阶梯。
参考文献
[1]魏文奇.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16 (12):214.
[2]高永平.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析[J].四川水泥,2016(12): 186.
[3]黄鹏飞.分析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6,42 (08):183-184.
[4]熊光伟.简析高层建筑工程中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 2015(24):81.
[5]冷伟.高层建筑工程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5(24): 111+116.
[6]郑永华.探讨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 2015(51):9-10.
论文作者:邸士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高层建筑论文; 建筑论文; 危险源论文; 高层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