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初中生阅读课外名著论文_胡学凤

浅谈如何引导初中生阅读课外名著论文_胡学凤

【摘 要】 名著在我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孕育着智慧,积蓄着思想内涵,展现着艺术魅力。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引导初中生阅读课外名著。

【关键词】 初中生 引导 阅读 课外名著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10-094-01

随着央视公益广告的播出,阅读越来越受人们重视。而名著阅读既可以增长见识,又可以发散思维还可以提高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它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激发名著阅读兴趣

" 名著导读","导"的主角应该是老师,而"读"的实施者应重在学生。教育学家夸美细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文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于漪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学生一旦对名著阅读发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提高求知欲。

1.结合课内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课堂教学,带动课外阅读,做到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是抓好课外阅读的重要一环。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拓展,或介绍作家及其作品的代表作,或某个方面知识或问题的悬念,或一段精彩的描述,吊起学生的胃口,让学生自己去看。

2.开展读书辩论会激发阅读兴趣。

初中的学生很愿意表现自己,要关注他们个人的阅读的体验。有的老师就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比如说在老师引导下本班同学在同一时间段都在阅读《西游记》,那么,在此阶段我们可以组织一场辩论赛。同学们自主分为两组,分别对孙悟空这个任务提出不同的看法。有正反和反方,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从而对阅读课外名著更感兴趣。

二、以说寓意引导名著阅读

有些名著意蕴深刻。如《伊索寓言》中有这样的故事: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它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学生读后写出了新的见解,如下寓意:

1.遇到困难时,不能放弃,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2.尽力做某事,却做不到。不要沮丧,要学会安慰自己;

3.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不要怕别人得到,就不要怕别人尝甜头;

4.做事应灵活,应讲究方法。

这样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写出自己的看法,充分体现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原著阅读与简本阅读、解读本阅读相结合

很多初中生都喜欢阅读原著,刚开始的时候热情很高,可是看到中途就不愿再看了。这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会如何去欣赏文学作品,领悟文学作品的内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求学校图书馆在采购原著的同时也采购一些解读本推荐给学生阅读。解读本首先对名著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等一一进行解读,学生在阅读完解读本后再回过头来阅读原著,就会感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了。原因二是学生学习任务重,没时间看完大部头的原著。这就要求学校图书馆采购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缩写本和改写本,这两种本比原著通俗易懂,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内涵更容易使学生理解。学生读后节省了时间又达到了阅读的效果,当然这也要视文章的具体内容而言。

四、以方法指导优化经典阅读

由于名著的内容大都远离学生的生活,加之篇幅较长,学生要真正读懂读完并不容易,毕竟学生进入中学之后的课业负担太重,所以有了阅读兴趣之后还要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才能使他们在阅读中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并且有所收效,愿意花时间读名著。

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反复读。不管阅读哪一类的名著,都必须要有层次地反复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日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就是这个道理。小学阶段读过的名著,进入中学以后引导他们再来重读,而且要有层次、有坡度、从浅入深地读,沉浸在经典名著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第一步,教师向学生提供导读材料,材料主要包括作者简介、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简析、艺术特点简析等等,让学生在读之前对作品先有个大体的了解。

第二步,整体感知阅读,这一遍阅读一般在节假里。同时对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查阅工具书,记在阅读笔记上,开学后交流、检查。

第三步,咀嚼阅读,主要在每周的阅读课上进行。这一遍阅读是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交流对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的赏析,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对公认的好句子、段落朗诵甚至背诵。

第四步,评析阅读,一般在作文课上完成。在大体了解--初步阅读--咀嚼阅读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设计题目,或从内容方面或从形式方面对小说进行评析。在学生有层次的阅读中,教师要和学生一样,一遍一遍地阅读,并在书中作评点,随时和学生交流心得。一方面可以给学生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自己也会在反复阅读中不断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

总之,"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经典名著,提高人文素养,不仅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老师的使命,更是以"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需要。只有我们大胆创新,敢于尝试,我想名著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名著的最大受益者。

参考文献

[1]敖铭英. 如何引导中学生阅读课外名著.《新课程学习.中》.2013.05

[2]杨尚月. 引导中学生进行课外名著阅读.《考试周刊》.2015.63

论文作者:胡学凤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引导初中生阅读课外名著论文_胡学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