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建设环保型的电力系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必须高度重视电力企业的同期线损管理问题,及时而有效地采取措施解决,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的电力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有效节约电能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本文对如何提升同期线损系统管理水平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企业;同期线损系统;管理水平
线损是电网企业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线损率是一个逆指标,即降低线损率意味着同样的售电量却可以少购电,从而直接降低供电经营成本。线损率又是一个可控指标,它对利润影响很大,因此加强线损管理是电网企业提高经营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1电力企业线损的含义及分类
供电部门在给企业供应电能的同时,却存在大量的电能线损。线损是电力网在电能的输送、分配、管理等环节中所造成的损失。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比称为线路损失率,简称线损率。线损按种类可以分为理论线损,管理线损,统计线损和定额线损等。理论线损是在电力网输送和分配电能过程中,由当时电力网的负荷情况和供电设备的参数决定、无法避免、正常合理的电能消耗,它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也称之为技术线损,又可称为不可控损失管理线损就是在电力营销的运作过程中,各种计量装置与表计的误差和人为因素及其它不明因素造成的各种损失,又可称为可控损失。统计线损又称为实际线损和考核线损,它是根据购、售电电能表的读数计算出来的差值,即供电电量与售电量两者的差值,它是上级考核企业线损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的唯一依据。统计线损等于理论线损与管理线损之和。定额线损也称目标线损,它是电力企业为减少损失而努力争取的目标。
2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构建
2.1系统功能
基于目前线损管理问题及需求,考虑现行的技术应用水平,同期线损同期管理系统应具备同期线损数据统计与管理、线损监测与预警、线损综合评价等功能,进而为同期线损管理的开展与实施奠定基础。一是数据管理。对线损管理业务相关数据,不仅包括所采集的数据,还包括系统本身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与管理,并实时检查数据的质量,保证数据的精准性和完整性。二是指标管理。线损是由多个参数综合计算和分析而产生的结果,因此其包含着诸多细化的指标,需构建基于电量及线损的综合指标体系,并实现对各项指标的配置、查询、管理等功能。三是监测预警。对电量及线损相关参考进行实时监测,并对理论值实施测算,实现分压、分区、分线统计与分析,异常波动时能主动及时判别与告警,通过状态性、主动性的监测与智能化的预警来保证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功能的发挥以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四是辅助决策。可以根据各项线损数据进行综合性、科学性的评价,进而为降损规划、电压优化、电网无功优化方案的实施提供数据参考和决策依据。
2.2数据支撑
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应用是以各项信息数据为基础的,因此,对线损相关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是必不可缺的。基于目前电力企业的基础数据架构,完整、清晰、精准描述线损同期管理相关的数据逻辑与数据信息,为线损管理工作人员业务的开展与实施提供一个全面的观察、了解、分析视角。同时提高同期线损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分类、存储、处理、计算及利用效率。
2.3系统架构
基于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考虑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扩展性,采用分层架构的思想对系统进行整体性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组成部分。信息交互层。基于SOA信息交互实现数据及功能应用集成;数据仓库层:以统一、标准、共享为原则实现数据对内的利用以及数据对外的服务;应用设计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结合实际功能需求,实现统计、查询、分析、评价等功能;分析展现层:以图形化、网络化的方式全方位展现各种数据信息和分析结果,为同期线损管理人员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形象、直观、清晰的信息参考;数据管理层。基于目前电力企业海量数据,可实现高效的存储与管理。
3提升同期线损系统管理水平的措施
3.1完善线损管理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领导
在具体的管理工作开展之前,企业要组织各部门召开线损管理的理论知识学习活动,使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并将线损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来抓,这样才能不断完善线损管理的技术体系,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领导层还要设立线损管理的专门小组,并增强线损系统的科学性与完善性,建立健全线损工作的组织结构。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管理过程的监督与检查,明确各部门人员的分工,并落实好具体的工作责任,不断提高线损工作管理的水平,发挥好管理组织的作用。
3.2建立健全线损管理的制度体系
为了增强对线损率的控制能力,必须要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体系,这是解决目前线损管理问题的重要措施。另外,要制定出用电普查制度,并及时对普查制度进行完善和更新,弥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漏洞,这也是提高线损管理能力的重要举措。为了防止出现偷漏电的问题,还要开展系统的营业普查,根据实际的用电情况,运用大范围普查与个别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定期的专项检查,并运用查总表和查分表相结合的形式,提高线损管理的效率与水平。
3.3创新线损管理辅助机制
一是定期组织开展针对同期线损管理的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相关管理要求和业务流程。此外,邀请专家对运检、营销和调控等专业的线损管理人员,对系统的基础档案维护、统计与同期线损管理、电量与线损监测分析、四分线损计算分析等业务功能进行集中培训。二是发展部、运检部等有关部门联合主动走出去,带领线损系统、PMS系统、营销系统等技术骨干,与一线员工进行深入交流,分享典型经验,解决疑难问题。三是推动各专业部门在同期线损治理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典型做法,将优秀经验编写成册并在市、县公司推广,形成良性循环。
3.4完善异常分析治理机制
依托月例会制度,发展部每月组织相关专业部门、各县公司召开工作例会,总结每月系统推广应用实施情况。针对省公司排名情况,分析数据指标,集合发展、运检、营销和调控等专业部门开展问题分析讨论,落实责任,与省公司项目组协同配合,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明确下阶段工作任务。结合同期线损系统应用,公司进一步加强线损率的日常分析,明确问题所在,查漏补缺,形成同期线损典型问题分析案例经验库和课题研究专项成果,实现线损合格率的有序提升、综合线损率的平稳下降,从而解决高负损线路和台区问题。建立线损机制,对月度内出现负损、线损当月波动超过5%的单位,要求分管领导带队到市公司做专题汇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同期线损管理对于电网的有效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对电网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从而促进同期线损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同期线损管理不仅是系统的操作与应用,还需诸多的人为工作为基础,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各部门联合协作,提高同期线损管理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何宝宝.电网企业同期线损分析与指标体系管理研究.2018
[2]王卉,张丽娜,王冠.电网企业同期线损管理研究.2017
[3]罗晓燕.浅析电网企业供电线损管理及其降损措施.2015
[4]邓晓.电力系统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
论文作者:周慧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线损论文; 同期论文; 数据论文; 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电量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