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2005~2013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论文_杨兆民,陈彦炜,杨小丹,何涛,张佩

杨兆民 陈彦炜 杨小丹 何 涛 张 佩

陕西省商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26000

摘要:目的 了解商洛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提供防控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数据采用ExceL2003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3年共报告丙型病毒性肝炎2145例,年均发病率为9.82/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县区均有发病;商州区年均发病率最高达31.44/10万,各月均有发病,4月份为发病高峰期;0-6岁占1.72%、7-14岁占0.47%、15岁以上成人占97.81%,男女性别比为0.95: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2.77%。结论 商洛市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呈上升趋势,15岁以上人群及农民是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控的重点。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数据来源于商洛市统计局。

1.2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数据采用ExceL2003进行分析。

2结果

2.1疫情概况 2005~2013年共报告丙型病毒性肝炎2145例,年均发病率为9.82/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图1)。

图1 商洛市2005~2013年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

2.2 地区分布 历年各县区均有发病,其中商州区年均发病率为31.44/10万,居各县区首位(表1)。

表1 2005~2013年各县区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1/10万)

3 讨论

1992-1995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2]。商洛市2005~2013年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波动在3.74/10万~18.83/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9.82/10万,高于安徽省2004-2012年年均发病率(3.4/10万)[3]和宜昌市2005~2011年均发病率(3.81/10万)[4],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无有效预防的疫苗,由于危害严重,受到医疗卫生部门的重视,近年来,我国要求在手术、输血、分娩及侵入性检查前,均要进行HIV、HBV检查,人们普遍增强了对丙型病毒性肝炎危害性的认识,群众能够自觉到医疗卫生部门进行检验检测,能够早期发现、及时报告丙肝病例,是其发病率明显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暴露于危险因素的机会增多,是丙肝发病上升的重要因素。

从地区分布情况看,各县均有不同程度发病,商州区9年间发病率波动在8.56/10万~65.96/10万之间,历年发病率均居全市各县区首位,年均发病率为31.44/10万,是全市年均发病率的3.2倍,其原因可能与商州区为市政府所在地,人口密度大,人口流动较多,受感染机会较多有关,是否与医源性感染有关,值得进一步调查研究。

从病例的人群分布情况看,7~14岁儿童占0.47%,15岁以上人群占97.81%;女性(51.38%)多于男性(48.62%),性别比为0.95:1,与宜昌市报告结果(男女性别1.75:1)[4]及2004-2011年全国调查结果(男女性别1.44:1)[5]不同,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农民占72.77%,其次是散居儿童占1.63%。15岁以上成人及农民发病数较多的原因,与该人群从事社会活动较多,暴露于经血液及性传播危害因素的机会较多有关。

商洛市是一个经济、文化及卫生水平较为落后的贫困山区,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15岁以上人群和农民是受丙型病毒性肝炎危害的重点人群,是防治的重点。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丙肝控制规划,2007年欧洲在丙型肝炎控制倡议书中提出要将丙型肝炎防控工作定位为最紧急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对待丙型肝炎要采取筛查、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等手段,但到目前还没有丙肝预防的有效疫苗[5]。人类与丙肝的斗争是长期、持久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参与、综合治理。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应切实加强对医院消毒检测,提高消毒质量,严把采供血液检测及血液制品的检测,加大检测力度,防止医源性感染。应切实加强对广大群众进行丙肝防治健康教育,增强群众丙肝预防意识。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丙肝病毒感染者和丙肝病人,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有效降低丙肝发病率。

参考文献:

[1]陈攸涛,江家骥.丙型肝炎病毒流行现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9,15(5):19-21

[2]刘雷,张边生,汤恒,等.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6):1115-1117

[3]王东,吴家兵,施国庆.2004-2012年安徽省丙型病毒性肝炎构成变化及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8):1367-1369

[4]蒋静,程波,刘继垣.宜昌市2005~2011年病毒性丙型肝炎流行动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4):2723-2726

[5]武海波,周紫霄,黄奕祥.2004-2011年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7):1173-1175

论文作者:杨兆民,陈彦炜,杨小丹,何涛,张佩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  ;  ;  ;  ;  ;  ;  ;  

商洛市2005~2013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论文_杨兆民,陈彦炜,杨小丹,何涛,张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