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化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李娅

整体化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李娅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内一科 676200

【摘 要】目的:分析探索整体化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我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100例冠心病患者。病例分组方法:数字抽签法。10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整体康复组2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整体康复组行整体化康复护理。比较指标:(1)冠心病知识达标率、心前区疼痛、踝部水肿、呼吸困难缓解率;(2)护理前后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跟常规组比较,(1)整体康复组冠心病知识达标率、心前区疼痛、踝部水肿、呼吸困难缓解率更高,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2)护理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接近,t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整体康复组心功能指标更佳,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化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疾病认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整体化康复护理;冠心病患者;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36-02

冠心病为常见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在治疗同时,康复护理作为冠心病预后改善的重要辅助部位不可或缺[1]。本研究探讨了整体化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我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100例冠心病患者。病例分组方法:数字抽签法。10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整体康复组2组。

50例整体康复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最小35岁,最高79岁,年龄均值(60.34±2.29)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30年,病程均值(13.67±0.36)年;小学13例、中学18例、中学以上19例。

50例常规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最小34岁,最高80岁,年龄均值(60.33±2.08)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30年,病程均值(13.35±0.37)年;小学12例、中学18例、中学以上2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行性良好,上述各项指标经X2检验、t检验均显示P>0.05。

1.2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如冠心病用药、生活常规照料等[2];整体康复组行整体化康复护理。免费发送冠心病康复手册,经多媒体讲解、书面等多种形式,由冠心病专科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集中授课,内容涉及冠心病基本知识、诱因、治疗、预防、并发症、饮食和运动疗法、情绪调节方法等,确保患者掌握整体化康复相关知识,并经自制冠心病知识问卷对患者进行达标情况评估,满分为100分,低于60分为不及格[3]。

1.3观察指标、评价标准

比较指标:(1)冠心病知识达标率、心前区疼痛、踝部水肿、呼吸困难缓解率;(2)护理前后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差异。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处理软件:SPSS21.0软件;表示和处理方式:冠心病知识达标率、心前区疼痛、踝部水肿、呼吸困难缓解率属于计数资料(统一以%表示),行χ2检验。心功能指标属于计量资料(统一以x±s表示),行t检验。评价冠心病患者护理结果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值<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患者冠心病知识达标率、心前区疼痛、踝部水肿、呼吸困难缓解率比较

跟常规组比较,整体康复组冠心病知识达标率、心前区疼痛、踝部水肿、呼吸困难缓解率更高,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表1常规组和整体康复组患者冠心病知识达标率、症状缓解率比较[例数(%)]

组别时间 达标率心前区疼痛踝部水肿呼吸困难

常规组 护理前18 12 28 47

护理后24# 8# 22# 32#

整体康复组护理前19 12 29 46

护理后42#* 2#* 10#* 10#*

注:与护理前对比,#表示P<0.05;与常规组护理后对比,*表示P<0.05

2.2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接近,t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整体康复组心功能指标更佳,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

表2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x±s)

组别时期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mm)左室射血分数(%)

整体康复组护理前45.13±1.96 61.52±3.28 38.53±0.35

护理后36.34±1.21#* 49.15±2.35#* 48.61±0.26#*

常规组 护理前44.14±1.58 60.89±3.18 36.94±0.36

护理后43.67±1.53# 59.48±2.12# 37.18±0.37#

注:与护理前对比,#表示P<0.05;与常规组护理后对比,*表示P<0.05

3讨论

冠心病整体化康复护理是从整体角度出发,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患者对康复要点的掌握,通过发放健康手册,并由冠心病专科医生和护士联合,通过丰富的教育形式为患者提供冠心病相关知识,除了常规的用药知识,更注重加强对患者的疾病认知、诱因的明确、预防方法的掌握和生活上饮食、运动的合理化和科学化的干预,使其从生理到心理整体上得到康复[4-6]。

本研究中,常规组行常规护理;整体康复组行整体化康复护理。结果显示,跟常规组比较,整体康复组冠心病知识达标率、心前区疼痛、踝部水肿、呼吸困难缓解率更高,心功能指标更佳,提示整体化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疾病认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熊海艳,张昕,桂香月等.整体化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20):191-192.

[2] 王宁.整体化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132-133.

[3] 华锋英,杨青敏,王张生等.冠心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研究现状[J].天津护理,2012,20(4):263-264.

[4] 龙中秋.整体化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3):230-231.

[5] 赵微燕,吴赟,张玉燕等.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整体化护理的疗效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2):106-107.

论文作者:李娅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5

标签:;  ;  ;  ;  ;  ;  ;  ;  

整体化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李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