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高中课程标准看几何教学改革的新趋势_数学论文

从美国高中课程标准看几何教改新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改论文,美国论文,几何论文,课程标准论文,新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以来,各国加强了几何教学,运动变化思想和推理论证的方法在高中数学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本文以美国高中几何为例,论述几何课程的新发展.

      一、课程标准概观

      2000年,全美数学教师协会编制出版了《美国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简称NCTM);2009年,由美国各州教育部门和数学教育专家联合研制出版了《美国州核心共同数学标准》(简称CCSSM);201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教育部门研发了《美国麻省数学课程框架》(简称MCFM),以上标准对几何课程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

      NCTM把几何与数学应用联系起来,恢复了推理论证在几何中的地位;CCSSM重视变换在形成核心概念中的作用,把新理念带入几何学;MCFM加强了建模在几何中的地位,把建模与数学应用结合起来,该标准内容精炼,创意突出,运动为纲,超越传统.MCFM与NCTM标准相比,大大提高了对推理论证的要求.与CCSSM标准相比,MCFM重视建立相对严密的概念和理论体系.与我国高中标准相比,MCFM加强了建模的教学要求.

      MCFM在初中几何的基础上,注意拓展加深.课程内容包括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涉及推理、证明、度量、构图、探索等方面.

      二、运动为纲,核心概念引领

      根据MCFM标准,三类初等几何变换是平移、旋转、反射.它们具有的共同性质是保距性和保角性:设线段AB经过上述变换后的象是A′B′,则AB=A′B′;设角α经过变换后的象是α′,则α=α′.全等和相似是平面几何的核心概念,传统数学课程用图形的边、角对应相等定义三角形全等,研究过程呈现静止状态;新课程把图形的全等作为几何变换的结果,用刚体运动与伸缩变换的合成定义图形的相似.这样,运动进入了数学,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数形结合的思想也进入了数学.

      1.用几何变换观点认识全等、相似和对称性

      刚体运动是几何变换的基础,平移、旋转、反射和它们的组合都是刚体变换.上述变换都具有保距性和保角性,因而上述变换是保形变换.平移、反射和旋转变换分别解释一类特定类型的对称性.例如,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它刻画图形关于其中轴线的反射对称性.

      说明两个几何图形全等的途径是:如果有一个按顺序进行的刚体运动,把某个图形变换到新位置上,则称这两个图形全等.这样,利用刚体变换可分别阐明三角形、四边形和其他几何图形全等的概念,如三角形全等的公理和定理(边角边、角边角、边边边).

      2.用刚体运动与伸缩运动的合成定义相似

      放缩变换是保形变换再乘以一个“比例因子”,原象及其变换后的象就构成相似图形,两个相似图形具有的性质是: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3.指出变换序列,认识变换过程

      高中数学要求学生利用初等几何变换的性质说明图形的特征与性质,用变换序列描述全等图形或相似图形的形成过程.

      4.明确运动中的关键因素,注意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学生要识别变换中的关键因素,掌握静与动的辩证关系.

      (1)在平移变换中,驾驭变换的主要因素是距离与方向,用向量t表示.平移变换用记号T(t)表示,T表示平移变换,t表示支配该变换的向量,图形的所有动点都按照向量t进行运动.

      (2)在旋转变换中,支配因素是旋转中心O与旋转角θ,动点在变换中都要绕中心O旋转角θ,记旋转变换为R(O,θ),表示所有动点都绕旋转中心O旋转一个定角θ.

      

      (4)在位似变换中,支配变换的因素是位似中心O与位似比k.用记号H(O,k)表示位似变换及其支配因素,它们是位似变换中的不变量,经过位似变换,图形得以放缩.

      标准要求学生用坐标描述二维图形的平面变换,包括描述图形的平移、旋转、反射和放缩.要求学生理解二维图形的相似:如果第二个图形能够从第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反射、平移和放缩等变换序列而得到,则第二个图形与原图形相似.学生应能够用坐标表示两个二维图形相似,描述从原象到象的变换序列,从而得到相似图形.学生应能利用直线、线段、角、圆、垂线、平行线等术语,阐述平移、旋转、反射、放缩等变换的定义,认识以上运动中的不变量.

      5.初等几何变换的实践

      把变换作为平面上点的函数,点P作为输入,另一个点P′作为输出,用

表示在平面上变换的过程.对给定的几何图形,要求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反射和放缩变换描述变换过程.学生会用绘图纸、方格纸、几何软件作为工具,确定各种变换的变量与不变量,详细说明变换后的图形,依次作出变换序列,使之按步实现变换目标.对于给定的刚体运动和给定的图形,告知变换的效果.

      三、更新推理体系,发展学生能力

      美国重视推理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生对几何概念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扩展数学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1.锐角三角函数的扩张

      锐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定义是从对直角三角形的研究开始的.毕达哥拉斯定理是锐角三角函数的基础,也是现实世界许多问题情境的依据.把毕达哥拉斯定理推广到非直角三角形就是余弦定理,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结合起来,完全解决三角形全等问题然而“边边角”情况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两解、一解或无解.

      2.三角形内角和与外角和

      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产生相等的角与互补的角.学生要认识三角形相似的判别定理和性质定理.例如,重新安排三角形三内角的位置,使它们依次两两共边,从而出现共线反向图形,形成一个平角,这是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一个方法.类似地研究三角形的外角和.

      3.曲线与方程、解集的几何意义

      解析几何把几何与代数联系起来,成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代数操作可转换成对几何的理解,图形几何变换对应代数方程的变化.动态几何环境提供了实验工具,使之能调研几何现象,计算机代数系统也能对代数现象进行试验.

      学生能根据动点的条件,建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方程.例如,根据一已知点及直线的斜率,求该直线的方程;求线段上的一点,把此线段分成两段,它们的比等于定值.

      用勾股定理推导圆的方程.根据动点的轨迹条件推导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方程,用方程和圆锥曲线图象建立现实世界问题的模型,认识圆锥曲线方程的一般形式.

      例1 已知某圆圆心是坐标原点,且点(0,2)在圆上,则点(1,

)也在圆周上.

      判断以上命题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给予证明;如不正确,请给予反驳.

      例2 给出四个已知点,求证它们恰为某矩形的四个顶点.

      例3 用坐标计算多边形、矩形和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包括使用距离公式.

      4.建立相对独立、较为完善的推理系统

      初高中几何紧密联系,相互衔接,螺旋上升,温故知新.注意在初中的基础上建立相对独立、相对完善的推理系统.初中生认识勾股定理,它反映直角三角形边的度量关系.高中生能独立证明该定理,进一步认识该定理的逆定理也成立.要求证明的定理包括: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分另外两边成比例,反之亦真.高中生还要认识定理的构造,知道定理与逆定理、判别定理与性质定理;把直角三角形推广到一般三角形,勾股定理就变成余弦定理;从角的关系思考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就得到正弦定理;从应用的方向去思考,就得到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从维度进行思考,就得到三维空间中的勾股定理,等等.

      高中几何重视夯实基础.例如,认识未定义的概念如点、直线、平面等,要掌握的概念如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圆弧上两点间的弧长.能证明有关直线与角的定理包括:对顶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且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则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该线段两端距离相等.

      5.证明有关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定理

      包括: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中的共点线问题,如重心、垂心、内心、外心有关定理.

      证明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相邻两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平分;反之,可以建立相应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别定理.类似地,可以探索和证明矩形的性质定理.探索: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线段定理,等等.

      6.理解和运用圆的定理与公式

      证明所有的圆相似;确认与描述圆周角、圆心角、弦切角及其度量;直径上的圆周角是直角,构造圆的内接三角形,证明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的性质,证明圆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它的内角的对角.认识圆的切线,它的判别定理与性质定理;证明圆中的比例线段定理,包括: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等等.

      认识扇形弧长面积公式,能证明与圆相关的度量关系,如圆幂定理.认识立体几何有关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相关问题.认识与运用圆柱、圆锥和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四、几何构图——量与实践检验

      实践是导出概念的基础,也是检验理论的标准.高中几何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机会进行实验与探索、检验与验证,从而加深对理论的认识.

      1.常见基础作图

      重视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动手实践的能力,要求能利用圆规、直尺、绳子、反射装置、折纸、动态几何软件等,作出规范的几何图形.

      作线段使它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使它等于已知角;作一个角的平分线;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构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等.以上作图是基本作图,包括简易作图、尺规作图、用技术软件作图.

      2.与几何变换相关的作图

      根据相似变换的意义作图,即由一个中心和一个放缩比例因子作位似图形.一个变换,使得一条不通过放缩中心的直线,变成它的平行线;一条通过放缩中心的直线变换后仍然通过该点不变;一条线段,经过变换后,将按比例长于或短于原来的线段;给出两个图形,根据放缩的定义,说明这两个图形是否相似;利用相似变换的性质作图,证明含有相似三角形的定理.

      3.用多种方法表述平面几何变换

      (1)给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正多边形,用平面变换描述平移、旋转与反射的效果.

      (2)验证,经过旋转、反射、平移等变换,线段、角、圆、垂线、平行线等相关性质不变.

      如图1,几何变换作图.

      

      五、几何建模呈现新亮点

      重视数学建模是各国数学课程的新趋势.美国高中几何以数学建模为其特色,以常见的几何对象作为数学建模的重要载体.

      1.对几何形体自身的研究

      几何形体就是有代表性的数学模型,具有规范性、简明性,它们是数学建模的重要依据.

      2.根据实际情境,合理选择模型

      进行建模,需要分析情境、选好模型、进行模拟,需要思考假设、做出预测、探索结论、解决问题,与原预测作比较.技术是模型验证的有力工具.即使是硬币这样的形体,也有不同的建模选择:既可看作三维的圆柱,也可看做平面圆盘,等等.

      3.现实生活中的建模

      分析实际问题,找出主要特征,考虑约束条件,研究数学实质,思考解决方法;寻找合适的几何形体,简化次要方面,力求用熟悉的数学工具予以解决.还要分析模型的实际意义,解决原来的问题.

      模型1 分析实物的外形,探索度量与性质.用一几何形体描述实物(例如,将一根树干或一个人体躯干看作为圆柱或气缸).

      模型2 在建模情境中,应用面积模拟密度概念.例如,每平方英里的人数.

      模型3 用几何方法去解决设计问题.例如,设计一个物体或一个构图,满足某些约束条件.求多种食物组合,既保证人体需要,又能最节约成本,可转化为平面区域问题.

      模型4 每立方英尺的热量,作为空间密度概念的模型.

      模型5 航海问题、追及问题,可利用三角形模型,或两点间的距离作为模型予以解决.

      模型6 利用量纲分析与单位转换,利用方程表述数学模型.

      模型7 寻找地震震源.

      

      已知地震震源在地球表面某点上.设三台测震仪A,B,C,它们不是直接在震源上方,从它们所在位置能否测出从各点到震源的距离?为测出震源的位置,在A,B,C三点分别安设一台测震仪.

      从点A读出震源在⊙A的某个位置上;从点B读出震源在⊙A与⊙B的两个交点之一上.能否利用测震仪C,使它测出震源的位置?

      模型8 理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求直角三角形乃至一般三角形的未知度量.利用上述定理和公式解决测量问题、合力问题等.

      模型9 给一个非正式的论点,利用卡瓦列里原理(即祖暅原理)研讨用一个球体探测其他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

      模型10 祖暅原理:设两立体M,N同夹于两平行平面α,β之间,如果被两平面间的任一平行截面截得的面积相等,则M,N两立体等积.据祖暅原理可由规范形体求非规范形体的体积.

      模型11 给出圆周长、圆面积、圆柱表面积和体积公式,棱锥、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根据上述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建立对几何建模信息的理解与争论.

      六、从高中课程标准看数学教改趋势

      从上述高中课程标准,可以发现美国数学教改有以下新趋势:

      (1)高中几何与初中几何联系紧密,在内容上涵盖了初中几何,注意在初中几何的基础上发展、充实与提高,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势态.

      (2)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分析图形,注意动与静的相互制约与统一,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几何变换,使之成为高中几何的核心内容.

      (3)重视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数学交流与数学表述能力.上个世纪美国学校数学单纯偏重数学应用,弱化数学推理,当前有了显著的改善与提高.

      (4)大力提高几何建模的地位,重视模型的构建,加强对常见几何模型的认识,加深理解,提倡实际应用.课程提供了常见几个建模的线索与范例,并用星号予以标注.

标签:;  ;  ;  ;  ;  ;  ;  ;  ;  ;  ;  ;  

从美国高中课程标准看几何教学改革的新趋势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