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成绩与经验值的规律性分析论文_刘晓璇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湖北省 黄石市 435002)

摘要:成绩是考核学生学习质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学生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和最终成绩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对学生学习的倾向、习惯、动态信息等方面有者极强的参考意义,对不同层次、不同状态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运用的蓝墨云班课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三个层次人群的学习规律,得出了70分以下同学更需要借助云教学平台进行过程学习和90分以上同学应该改进活动内容和手段的结论。

关键词:经验值;蓝墨云班课;规律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一、背景

受职业教育的市场导向影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高职一直不受重视,传统的授课模式,让不少学生选择平时不学习,考前靠突击,不仅忽略了学生平时的表现,也让学生考试期末成绩的信度大打折扣。有的学生善于考试,期末考试成绩不错,但成绩仅是瞬时效应,临时的记忆和背诵,实际上这其中有的同学缺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造就了一批分数高、素养低的学生。当然,这种学习方式也无法培育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网络、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各种移动终端、电子设备玩游戏、上网、聊天、看视频等现象越来越平凡的出现,高职院校的学生更为严重。与此同时,各种手机课程APP、慕课、手机平台软件也给教师提供了便利和优化课堂学习的可能性,如何让手机、iPad成为成为教师的帮手,便物理因素为有利因素,需要不断研究。蓝墨云班课能够及时有效的记录“教”与“学”的情况,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提供轻松有趣的互动教学。因此,本文借助蓝墨云班课平台,提出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强化学生日常考核的办法来解决学生现实问题。并通过一年时间的设计和使用,逐步发现了学生成绩方面的一些规律联系。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研究方法

(1)回归分析法。充分运用蓝墨云班课课程平台和进行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的持续观察、认真记录,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做出综合性评价[1]。而在蓝墨云班课中,学生主要通过学习课程资源,参与各种课堂活动来获取经验值,而平时的过程性学习对期末卷面成绩的影响如何是我们在学期结束后需要分析和总结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采用百分制蓝墨云班课的经验值作为回归分析的自变量x,采用期末卷面成绩为因变量y进行相关性分析,即y=a+bx。

(2)散点图法。本次调研主要选取会计1、2班两个教学班共203人的经验值、期末考试试卷成绩进行分析,为了更加直观和方便了解学生的成绩分布和学习情况,发现学生成绩的集中趋势和离群情况,本次研究采用散点图的方法来进行。

2.2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课程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成绩的设置分为两个部分:平时成绩(占70%)+试卷成绩(30%)。研究对象是两个会计班的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关系,故假设蓝墨云班课的经验值分数为平时成绩分数。因此,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蓝墨云会计1、2班课堂数据(班课邀请码为:923802、105568)和学院教务管理系统数据。

三、成绩分布情况分析

在调研过程中,为了防止研究结论片面,分析的规律性不够严谨,所以选取了笔者所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班级:会计1、2班的两个教学班,开展蓝墨云班课,进行课后研究。

1、期末成绩与经验值的散点图分析

根据两个教学班的经验值和期末成绩资料绘制经验值和期末成绩关系散点图如图1、图2所示。

图1、2可以得出,会计1、2班在期末成绩和经验值的表现中,显现出了一些共性:

第一,除了极少数的同学成绩分布较为发散以外,图中圆圈内看出,绝大多数同学的成绩相对比较集中;

第二,学生的分数趋势的规律也比较明显,分数越高,集中趋势越明显,集中分布越突出。

由上两图所示,并不是所有学生的成绩分布于圆圈之内,也有不少学生的成绩是散布于圆圈之外的,其原因如何有待探究。因此,本文不仅需要对圆圈内经验值和期末成绩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研究,还应对圆圈之外分布点存在的原因进行探索。

2、期末成绩与经验值的相关性分析

利用两个班级最终产生的期末成绩和经验值的数据,利用Excel进行简单回归分析得到两个会计教学班的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会计1、2班相关系数表

通过表1可以看出,会计1班、2班学生蓝墨云经验值和期末成绩之间有较高的相关程度,尤其是2班,表现的更为突出。

3、期末成绩与经验值的变化规律

利用 Excel得出试卷成绩和蓝墨云经验值、总成绩图形如图3、图4所示。

图3 会计1班成绩关系图 图4 会计2班成绩关系图

由图3、4我们可以发现,第一,蓝墨云班课经验者高的学生人数不少,但是这其中的学生期末成绩并不一定理想,也不是最高分。究其原因,这些学生更注重经验值的获得感,而非在蓝墨云班课中的各项活动中实际学到的东西,即由刷分的嫌疑。第二,个别学生蓝墨云班课经验值分数低,分为两种现象:一是学习动力不强,不爱学习,基本没有学习目的;二是有部分学生虽然不注重平时过程性学习,但在考试前习惯性突击复习,因此试卷卷面分数不低。这也解释了图 1和图 2中离群明显的点存在原因。第三,在图中,正态分布中出现两个峰值,分别分布于60分和80分处,原因分别是:抱有“60分万岁”学生学习目标就是及格

就行,“刻苦努力”的学生无论是平时还是考试都很认真,态度积极、目标明确。第四、同时也由于蓝墨云班课中没有设计计算和综合题,而期末考试综合题占比20%,而且难度偏大,所以获得90分以上高分的同学比重相对较低。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因此在课堂设计和教学环节中应该更加关注两端的同学,通过两阶段正态分布规律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70分至90分之间的学生基本能很好的使用蓝墨云班课的课程平台,并能较好的适应过程评价考核模式;70分以下,90分以上的学生属于两种极端类型的学生,70分以下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态度有待提高。

2、建议

研究发现70分以下的同学有很多也是对蓝墨云班课有抱怨的同学,更有甚者是排斥过程性学习和考核的同学,这也就证明了他们恰好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部分,也是最需要用蓝墨云班课来修正和改变学习态度的同学,我们应在学习兴趣和学习流程设计上下功夫。把这部分同学吸引过来,这是我们教育者必须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不断进步的机遇。对于90分以上部分的同学我们应提供更多差异化的学习资源。

参考文献

[1]Wininger SR.Using your tests to teach:Formative summative assessment[J].Teaching of Psychol,2005,32(3):164-165

作者简介:刘晓璇(1987.05-),女,湖北省黄石市人,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政教育。

论文作者:刘晓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期末成绩与经验值的规律性分析论文_刘晓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