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灾难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工作流程的初步探讨论文_沈伟,钱卫忠,李冠东

重大灾难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工作流程的初步探讨论文_沈伟,钱卫忠,李冠东

(江苏省常熟市医疗急救中心 江苏常熟 215500)

【关键词】灾难事件;救援流程;民防志愿者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1-0240-02

随着世界现代化经济的高速运转,新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加速扩张,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人为灾害的发生,冲击着人民脆弱的生命。常熟境内近期虽然未发生重大灾难事件,但各类安全意外时有发生,同时危化品生产企业较多,因此,有必要分析灾害的特点和紧急医疗救援流程,全面提高紧急医疗救援的能力,减少人员伤残和伤亡率[1]。

1.基本资料

1.1 常熟近期较大事故

2012年4月22日上午沿江高速公路董浜枢纽处发生一辆大客车侧翻与对侧车道一辆卡车相撞的严重交通事故,导致13人死亡,22人受伤。

1.2 周边市县重特大事故

2014年8月2日7时37分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爆炸,导致现场死亡75名,受伤194名。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二次灾难事件救援的信息数据为基础,对参加的紧急医疗救援从工作程序到工作内容等方式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系统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为制定重大灾难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工作流程提供帮助。

3.结果

3.1 现场都未有效开展检伤分类

常熟及昆山二次事故现场混乱都比较混乱,没有开展检伤分类,可能会导致危重患者失去救治的机会和时间,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所有伤员基本都涌入本市较大医院,轻重不明,医疗压力、风险增加,影响抢救,浪费资源。一般的意外事故中绝大部分是轻伤事故。常熟的“4.22”事故中轻伤为18人,占了75%。一些死亡病人因无人指挥直接送往院急诊处,占用了急救资源,影响了危重病人的抢救。

3.2 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

发生重特大灾难事故时,一般当场移动通讯容易引起中断。常熟发生高速事故,虽未达到重大级别,但已产生无法拨打电话的现象,急救中心无法协调非中心车辆,导致多辆救援车辆走错路,救援不及时。昆山现场通讯全部中断,依赖现场自我协调。所以依靠手机通讯来指挥灾难救治,是不现实的,也充分暴露出了灾难救援信息技术的落后和短缺。

3.3 当地急救资源相对不足

各地院前急救站点的铺设,都没有按照我国院前急救站标准配置。按照常熟180万常住人口,常熟应拥有监护型急救车36辆,值班急救车18辆,实有急救车25辆,值班救护车日间12辆,夜间仅有7辆。常熟“4.22”事故发生时,就近5~8公里内仅有救护车1辆,10~15公里内有4辆,但是实际未执行任务车辆仅有2辆。昆山当时5~8公里仅有1辆空车。所以一旦发生重大灾难事件,伤员超过50人以上,救护车辆会严重不足,光依赖于专业的医务力量,无法及时开展有效医疗救援。昆山出动了5辆公交车参与抢救。

3.4 市民急救意识和能力不高

一般突发事故受伤人员比较多,自救互救意识比较薄弱,无论是伤情轻重,都涌往急救车,急于赶向医院,现场混乱。轻微伤员的奔跑、呼喊导致了二次伤害。旁观者好心的救治但随意的搬运导致了更大的伤害。城市反应能力的薄弱和公民应对灾难的意识空白,更使事故的救治难度上升,导致了后期诸多的严重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讨论

4.1 建立统一的指挥中心

灾难事故发生后,各部门都有一套自我的救治预案,但因未及时沟通或者沟通不畅,导致资源浪费。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挥中心。它不仅仅一个办公机构,而是一个含有信息系统的指挥中心,可以由110或120承担。Zafar等提出建立一个能够控制和协调救护车、安保及创伤救治机构等部门的中央指挥部。上海建有应急中心,服从政府统一指挥。另外,最好建立一个依赖于公安短波通讯的信息平台,防止信息沟通的不畅。

4.2 检伤分类方法必须进行再改造

现在急救中心所采用的检伤分类卡基本上是检伤分类梅塔哥(Mettay)系统,参考疾病路径管理理论,反应患者基本识别信息,显现患者的病情状态和处理需要,记录详细,一个病人估计需要3~5min。但在我市等发达地区,短时间或初期内医疗救援力量缺少,10~20分钟后到后期医疗力量和群众自发的力量充足,能迅速转运大量伤员。现场检伤如没有快速进行,往往患者已被转运,其中往往有危重患者现场没有区分在现场和途中没有得到有效的救治,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所以必须重新设计检伤分类卡,进行流程再改造。本市医疗救援工作流程采用START分类法,主要通过呼吸,脉搏,意识状态等指标判断伤员受伤程度进行快速检伤。检伤分类卡变为检伤分类带,防水、夜光,有粘性,不需要记录。第一批急救人员可在60秒内分类一名伤员。此分类方法适用于发达地区发生难事故,人员较多、救护车辆短期内充足和交通畅通。

4.3 建立救治梯队

分层救治重大灾难发生时,光靠一个部门是无法处理的。所以必须根据检伤分类,进行分层救治。我市的救治梯队可分为五个梯队:本市急救中心梯队、医院梯队、周边院市急救梯队、民防志愿者梯队和社会力量梯队(公安、民政、城管、消防等)。为各梯队必须分配合适的病人,并确定送往地点,从而缓解所有病人涌入同一家医院,再反复转院的现象。急救中心优先转运红色标识病人、医院梯队转送黄色标识病人、周边院市急救梯队优先转运红色标识病人、民防志愿者梯队优先转送绿色标识病人、社会力量梯队(公安、民政、城管、消防等)优先转送死亡病人。红色、黄色标识病人送二级以上医院;绿色标识病人就近送一级以上医院;黑色死亡病人直接送殡仪馆。绝对禁止已确认的病人送医院急诊室,从而占用急救床位,影响抢救。

4.4 成立志愿者队伍

普及急救技能专业医务力量现在基本都在满负荷运转,无序的发展壮大也不适合社会需要。所以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引进志愿者队伍参加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不能光有热心,必须要拥有基本的急救技能。我市以民防志愿者为基础,蓝天救援队为骨干,成立了一只应急队伍。每年开展理论培训、考核及参加综合演练,平时抽出时间到急救中心、医院急诊室参与日常抢救工作,做到实战与理论相结合,从而确保了突发灾难发生时,可以立即参与到救援中。在有专业队的同时需要全面提高全市市民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4.5 多部门综合性的应急演练

每年必须开展一次综合性演练。演练不是走过场,不是展示,而是实战演练。灾难事故相对发生率比较低,不同时间内人员和物资有了很多的变化,必须通过演练对工作流程进行检验,重新修订从而制定最高校的重大灾难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工作流程。

5.小结

目前,我市灾害救援体系建立在应对突发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框架下,涉及到了社会多个部门,沿用传统行政指挥模式,表现出了救援基础不足、指挥管理不力、现场救治专业人才缺失、后方救治体系薄弱等问题。灾害具有不确定性和破坏性的特点。期望通过分析各地救治案例,吸取教训、引入相对专业的志愿者组织弥补医疗资源的不足、开展综合演练加强各部门的合作、设立统一的指挥中心,建设专业信息系统,畅通信息渠道,从而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简捷的重大灾难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工作流程[2],为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奠定了基础,从而减少灾难事故的致残率和人员伤亡率。

【参考文献】

[1]吴福荣,陶秀萍.昆山“8?2”特大爆炸事故紧急救援期三级救治分析[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 2(8):429-432.

[2]李向晖,侯世科,彭碧波,等.赴国外紧急医疗救援工作流程的初步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7, 27(7):611-614.

论文作者:沈伟,钱卫忠,李冠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7

标签:;  ;  ;  ;  ;  ;  ;  ;  

重大灾难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工作流程的初步探讨论文_沈伟,钱卫忠,李冠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