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常生活中,公路交通和群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公路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车辆的通行和人们生命的安全。在公路建设中,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和基层的质量控制是重点内容,本文借助案例对水泥混凝土公路路基和基层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质量问题提出有效的控制方法。旨在为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不足之处,还望见谅!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基层;质量控制
前言
就当前的道路基本情况来说,经常会遇到道路破损、凹陷及使用年限较短等问题。此种情况带来的社会影响就是安全事故频发,因此,做好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和基层的质量控制工作是非常迫切的。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和基层的质量控制处理能够有效改善路面建设的质量,为此,必须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和基层的质量控制进行一定探究,并致力于技术的提升。
1、工程案例
以某道路路面工程为例,综合各项资料可知,该工程建设标准低,无法满足当地通车要求,车辆运行安全性差。结合相关单位对指定路段的勘察与实测发现,由于路基和基层的压实度不符合规定,进而对路面进行了铺筑,导致路基和基层出现大幅度的自然沉降现象,板底周围和基层表面的间隙在10mm以上。新建设的二级公路出现路基膨胀现象,在没有通车的情况下已经发现路面出现大面积断裂情况,经过开挖得知这个路基的沉降量在5cm左右,底板周围脱空在10cm左右。现如今,因为受到超载和重载的影响,加快了路基和基层路面的损坏频率。
2、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和基层压实对水泥混凝土质量的作用
目前,很多学者对水泥混凝路面板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此,一旦在路面上出现路基和基层局部出现沉降不均匀现象,如果这个因素得不到证实,随之会发生一定的附加应力。
根据研究发现,因为受到支撑力不平稳的影响,应力值的增加范围要在20-140%之间,如果应力值过大就会给面板带来一定影响,减少面板的应用时间,更严重的会让面板因为荷载力过重而出现地面破损现象。在施工过程中,一旦路基的压实度没有达到标准要求,就会导致沉降量增加,随之底板产生脱空情况,从而使面板撕裂或损坏。
面对这种局面,施工单位明确规定:针对一级公路、国家主干线二级公路以及高速公路来说,对于桥涵两边、较弱路基和高填方路基要持续进行沉降工作,并随时对路段进行监测,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为路基的平稳性奠定坚实基础。对于那些普通路面来说,是没有条件也没有需求对路基沉降量进行持续观察与探究的,但其密实度一定要符合所规定的要求。
3、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沉降不平稳的方法
3.1 减少不均匀沉降现象
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施工人员与指挥人员对压实度的了解,一些乡镇管理人员以为只要水泥混凝土板有一定厚度,就会有较强的抗压能力,怎么压都不会出现裂痕,并且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不是很高,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理念。路基是病害的源头,如果路基不够平稳,压实度不够,均匀性较差,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将压实标准提高
对于桥涵两端、较弱路基、高填方路段以及填挖交界处的路基来讲,它们的压实标准与《公路路基建设规范》相比要更加严格才行,例如规定的标准是93%,那么就要上升到95%,在从95%上升到96%以此类推。在上升压实度的过程中会损耗一定的资金,但是和病害治理资金来说要少很多,并且还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利益。
3.3 对地质不良地段要事先解决
一旦碰到低洼、沼泽以及稻田路段,不能改变路边并且一定要通过时,就要利用土工织物或者塑料布来对地下水进行解决。如果要用石灰石和水泥进行处理时,在用量上要符合试验标准,要特别注意的将土和水泥掺杂到一起时必须要均匀搅拌。
3.4 防止渗水
路肩不仅对路面起到保护作用,还具备一定的排水功效。路肩横坡要和路面横坡一致,或比路面范围稍大一些,并且要做到和路面板平稳连接。如果增设土路肩,横坡必须要比路面横坡大,也可以增设排水盲沟和粒料排水层,为流入基层水分顺利排放奠定基础,严禁将路肩面板变成蓄水槽。水一旦流入到基层,就会使强度减弱,如果水排放不出去,就会出现冻胀情况,极易加剧路面病害的形成。一些路段的水稳性较差,下过雨之后,就要对边沟进行清洁,适当加深,便于排放路基中的水分。
4、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和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4.1 合理选择原材料
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因此在选择原材料的时候,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检测各方面指标,避免存在质量隐患。例如,水泥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中要准确把握集料的粒径、强度等,不能使用活性集料。部分企业在集料中添加黏土矿物,降低水泥混凝土强度,极易出现膨胀性破坏。此外,还应尽量使用饮用水,合理选择养护覆盖物。
4.2 混合料运输
在混凝土材料运输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是自卸车,这时就要保证车辆的吨位数与施工标准相符,便于施工中持续不断的摊铺与拌和工作。将车辆材料进行前后移动,以免在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情况。在遮盖材料时,可以用土工布和帆布进行遮盖,预防阳光直射。
4.3 混合料摊铺
在铺摊工作实施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测量、清洁和湿润。为了预防混合料在铺摊时出现离析情况,可选择光机作业和梯队铺摊,铺摊机械距离在5~8m之间。如果不存在超高路段,就要对两边路面实施铺摊。在车辆给铺摊机喂料之前执行检查单料工作,明确出料时间,一旦超时就要马上停止施工。
4.4 接缝处理
路面基层施工要求包括接缝紧密和连接平顺,降低离析现象的发生几率。相邻2幅、上下层横线接缝距离要保持在1m以上,在接缝施工检查过程中,要选择3m直尺,确保整齐度和施工规则相吻合,为消除缝迹必须进行跨缝碾压。
4.5 养护施工
在路面基层养护过程中,需试试基层覆盖工作,通常情况下选择土工布为施工材料,并在覆盖之后的2h实施洒水工作,养护时间为1周,绕过路面基层一直保持湿润状态。一般情况下要谨遵路幅宽度对土工布用量进行计算,保证基层压实度和施工规定相吻合,随后对材料进行覆盖。选择雾喷形式进行撒水施工,严禁高压喷射,应避免冲刷与结合料流失情况的出现。如部分位置无法进行撒水湿润,需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找补施工,并通过专人对土工布湿润情况进行检查,并对裂缝问题进行详细记录。该阶段杜绝养生期车辆行驶,为此,必须进行下封层施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近几年,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大面积破坏的主要因素是由于路基的不稳定性,不均匀沉降以及基层压实度不够,导致板底的支撑力度不稳,从而出现断裂、断板和沉陷等问题。此外,路基和基层质量问题不仅仅是面板造成的,还有其他原因。在水泥路施工过程中,有很多都是由本地群众自行组织,对路基和基层的压实度不够了解,进而断裂情况较为严重,对此就要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和基层质量进行有效控制,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志威.郭鹏飞.重视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和基层的质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8):81~82.
[2]范忠华.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原因分析及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2(8):129-130.
[3]刘志刚.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和基层的质量控制探讨[J].交通建设,2017(9):128-129.
论文作者:候清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基层论文; 混凝土论文; 水泥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压实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