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服务效率与公务员管理的调查与思考_政府服务论文

美国政府服务效率与公务员管理的调查与思考_政府服务论文

对美国政府服务效能与公务员管理的考察和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政府论文,效能论文,公务员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应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等单位的邀请,经省政府批准,省委党校公务员管理与政府服务效能培训团于8月21日至9月4日赴美国进行培训考察。通过此次学习培训和实地考察,大家加深了对美国提高政府效能和公务员管理有关情况的了解,同时为提高我们各级政府的服务效能提供了新的视角。

美国是如何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的

政府效能包括“效”与“能”两部分。“效”指政府在实现服务管理目标中所达到的服务管理效率、效果、效益的综合反映;“能”则指政府在实现服务管理目标过程中所显示的能力。在实践中,政府效能或者体现为行政体系在一定资源条件下能够提供更多的行政服务,或者体现为在一定服务水平条件下能够减少更多的行政成本。在美国期间,我们对美国提高政府效能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初步考察,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保持宪法的相对稳定,并依宪法治理政府。美国法治文化根植于欧洲,但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它怀着更深的视政府为“必要的恶”的浓厚情结,认为政府就如同一台复杂的机器,必须以恰当的构造,使其每一部分都能发挥预期的职能,并且各部分之间能够相互协调。美国宪法就是这种理念的反映和具体化,它打造出了权力制约制衡的政府结构,既注意防止过度集权,又注意避免过度分散。美国宪法历经200多年,尽管经历了27次修正,尽管20世纪初罗斯福新政后,政府职能范围有较大的扩展,政府不再是旧有的“守夜人”角色,但美国宪法的基本架构和精神未变,所以美国政府的理念和政府的内在结构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抛开美国宪政的资产阶级民主的阶级性质不谈,我们认为,美国宪法的稳定性、严密性、操作性和实践性,确实为美国各级政府提高服务效能提供了压力和动力。

二是注重公共事务和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美国公共管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的研究注重如何改善政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使政府更好地提供私人无法或不愿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现今,美国政府公共管理正在实现五个转变:从自上而下的单轨管理到网络化管理;从公共与私人相对立心理的管理到公共与私人相互促进的管理;从命令、控制的管理到协商式管理;从为管理而管理到激励的人性化管理;从内部控制的管理到多方设计的管理。在美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繁荣,为美国政府效能的提高奠定了理论和人才基础。

三是注重当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建设网上政府、电子政府。代表团访问了马里兰州的蒙哥马利郡政府(相当于我国县一级政府)。该郡从1998年10月开始启动电子政府项目,2003年7月,政府网站开通,当时只有财产税支付、停车费支付、图书馆图书续借等5项网上服务项目。随后不断改进,如今内容增加到网上政府向导、网上政府支付中心、网上政府快速联系、网上政府服务等5大项52小项,可能影响到公众利益的各种信息、民众的各种需求几乎尽在其中。该郡政府把电子政府的建设视为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的一个机会,以此为民众提供快捷、方便、优质、低成本的服务。纽约州也早已开设了州政府网站,此外,纽约州政府2002年还成立了政府电话服务系统,设立专门部门,2003年3月开始运行。业务分为911紧急电话服务和311普通电话服务两大块,现平均每天接收电话4.5万个,借此把各个服务部门整合起来,提高政府的服务效能。

四是注意对政府的效能审计。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国家绩效评估报告》,国会通过了《政府绩效和结果法》,将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化法定化。《政府绩效和结果法》要求所有联邦机构制定五年战略规划,明确各自的使命和长期工作目标;制定年度绩效计划,明确为实现长期目标采取的重大措施和绩效测量标准;提出年度绩效报告,评估各自的绩效状况并向国会和公众公开。同时确定独立机构,负责对政府绩效评估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和协调,并有选择地独立对一些部门的绩效进行评估,避免部门自我评估可能产生的“报喜不报忧”和评价失准现象。在美国,联邦政府的管理与预算局审批各部的年度绩效计划,总审计署自主选择项目或活动,独立对政府机构进行绩效评估,并向国会和公众公布评估结果。

美国是如何加强公务员管理的

在公务员招聘方面,华盛顿特区政府人事部组织报名考试,从中挑选出优秀的,供用人单位选择。用人单位不能自己直接要人,更不能由用人单位领导一个人说了算,而是由三个人(其中至少有一个人须是外单位的)在所提供的候选人中来最终决定人选。

在公务员培训方面,特区政府人事部设有人力资源发展中心,中心注重培训质量和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富有弹性的培训设计,每年平均有近8000人参加中心的不同项目的培训。在培训途径上,除了课堂培训外,中心还提供网上培训和远程教学课程。另外,特区人事部也注意通过合同委托的方式委托其他机构对公务员进行培训。在公务员考核方面,特区人事部也有比较详细的规定。

总的看,美国公务员制度是比较严密的,对公务员的要求是比较严厉的,当然,美国公务员经济和社会福利的待遇也是比较高的。责、权、利分明,加上政府运作的公开透明和对官商勾结的制度防范,使得公务员难有机会或不敢出轨。

对完善我国政府效能建设的建议

考察他国,立足点是为了更好地完善和提高自己。这次到美国培训,我们重点关注和考察的就是美国政府的效能建设,并结合我国我省的实际,根据我们的所学所思,提出以下建议:

一、切实下大力准确定位政府职能。

提高政府效能一个重要前提是准确定位政府职能,如果职能定位偏颇,效能越高带来的副作用越大。从我们的现实情况看,政府的职能作用应主要放在:A.宏观调控。越是高层政府,这方面的职能越重。B.充当裁判员。即政府依据法律和法规对各种经济社会活动进行有效调节,维持公正的社会经济秩序。C.担当救生员。即政府应当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在保护承受力差的社会阶层的同时,培养他们更强的竞争能力,促使他们独立发展。D.当好服务员。即政府应向社会提供全面的服务,在这方面,要下大力有效遏制一些政府和部门的自利性冲动。政商不分、与民争利,是政府职能严重偏颇的主要表现,是政治大忌。此风不除,所谓“不作为、乱作为”就难以制止。

二、提高政府制度化能力和公共服务个体主体的能力。

政府制度化能力主要指政府规则制定的科学性和执行的有效性,以及政府不同层级不同部门间的制度化协调程度。在这方面,要注意通过制度的设计,有效整合政府机构功能,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实现政府机构的法治化和适度化,有必要考虑:现有各部门目前干了什么?干这些事有没有必要?有没有重叠交叉甚至冲突?这些事是怎么干的?成本和产出如何?有没有其他的社会力量能干,甚至干得更好?以此激发部门的危机感,形成竞争,提高效率。还可在政府内部逐步引进类似市场经济领域的竞争机制,由若干办事机构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而提出相互竞争的预算,主管部门选择“报价最低”的机构。逐步完善由私营企业承担公用事业的政策,即更多地依赖于市场机制来生产某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这些都需要一系列的精细的制度设计。

公共服务个体主体即公务员队伍。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服务提供者是承担公共事务的职业队伍,参与政府部门工作的人(特别是除了辅助人员以外的政府官员),在综合素质上应当是社会的高级人才和优秀分子。要结合新的公务员法的出台,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重点是: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够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公务员队伍;要有切实管用的“金箍”,严格规范公务员的行为。

三、逐步提高行政运行的公开透明度。

我们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具有强烈的单方性、神秘性、任意性和强制性,神秘和封闭的行政管理是制约我们政府效能提高的重要因素。实践也表明,行政权力行使的秘密性和内部性是滋生幕后交易、“信息寻租”等腐败现象的温床。因此,要加大推进政务公开的力度,规则、预算、部门及具体人员的岗位职责、决算细节等可能影响到被管理者利益的政府信息,都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加以公开。

电子政务建设既能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也能提高行政运行的公开透明。建议下大力抓好政府、部门的网站建设,切实以服务民众和社会为导向,加强服务与沟通,克服现实存在的形式化、自我标榜、内容过滥的倾向。

四、建立和完善政府效能评估。

以新公共管理运动为代表的行政改革的核心特征,就是对政府绩效和责任的高度关注。为满足社会民众对政府绩效的高度关注,在传统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出现了绩效审计这种新的模式,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政府效能评估体系。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研究建立中国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政府及其部门绩效评估工作的意见》。相比之下,我省出台了以效能监察为重点的政府文件,主要是针对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效果、工作规范情况进行监察,实际上是国家纪检监察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对政府部门绩效进行的评估活动。应在此基础上,整合有关力量研究适合我省实际的政府效能评估体系,至少应包括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式体系、评估程序体系、评估组织体系、评估制度体系、评估信息系统等。体系的设计从长远看应致力于建立一套具有开放性、竞争性的公共资源配置机制,通过有效的绩效信息的提供,引导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动,从预算的高度约束和提高公共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与利用效率,推动公共管理型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进程。另外,为了保证评估机构独立工作,免受被评估的政府机关干扰,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可信,有必要逐步形成相关的独立评估机构。执笔:程瑞山

标签:;  ;  ;  ;  ;  ;  ;  ;  ;  ;  

美国政府服务效率与公务员管理的调查与思考_政府服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