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89)
摘要: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施工的安全系数。因此,在进行施工工作的过程中需落实完善的管理机制,依据相关规定,严格管理建筑材料,在管理中详细检测和检查原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有无残缺和性能不好的问题,确定钢筋、混凝土具有合格证书,才能允许应用于施工之中。以下文章详细阐释材料控制难点以及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控制;解决方法
近些年,经常出现因建筑材料质量残次,而导致建筑物整体结构不稳定,引发坍塌和开裂现象,致使施工验收阶段,不能顺利通过,要求重新施工,不仅增加成本,还会延长施工工期,难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应先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在采购环节和原材料检测方法,加强管理和监督,一旦发现钢筋质量不好,立即给予相应的处罚,警示采购人员认真挑选质量完好无损的材料,方可提高建筑物的稳固性。
1探析建筑材料质量控制难点
1.1施工材料繁多,难以管控
当前,建筑工程在材料管理和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难点就在于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繁多,种类各式各样,如果不注重管理,难以管控材料的质量,不能及时发现钢筋不具有硬度,在使用时容易断裂,致使建筑物整体结构非常不稳定,逐渐地基倾斜,偏离中心位置,甚至会出现倒塌现象,容易砸伤施工人员,不能创设安全的施工环境,直接增加了危险系数。此外,一些建筑工程过于注重获得利润,进而偷工减料,不仅没有做到加强管理材料,还选用质量残次的水泥、混凝土等原材料,虽然节省了施工成本,但是不能确保建筑物质量完好,在后期施工中就会发现墙体出现裂痕,从而不能通过验收,要求返工,无法在规定的期限内竣工,势必会降低效益,而且,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发展。
1.2所实施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所实施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指出具体的规定,致使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应控制材料的质量,过于注重监管施工现场,进而忽视检测原材料,导致许多残次的钢筋应用于建设之中,难以加固建筑物的地基,在验收过程中要求返工,不符合要求不达标,导致施工时间延长和成本增加,无法取得更多的效益。由此可知,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不能发挥出监管作用,难以落实管理职责,使监管工作不到位,管理力度不够,不能及时发现施工材料不合格、质量不好等问题,给建筑工程留下安全隐患,直接降低施工质量,对建筑材料缺少监管,便会提高施工的危险性[1]。
1.3忽视管理采购环节
当前,建筑工程忽视在采购环节严格管理,没有落实相应的规章制度,致使采购部门在挑选材料时,不注重选择质量较好的钢筋、水泥,导致一些残次的材料应用于施工中,严重影响施工质量,不利于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性。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明确提出选购材料的标准,而且,对于购买的原材料不重视管理和检查,难以得出建筑材料是否合格达标,在不清楚钢筋硬度的情况下,开始使用材料建设墙体,无法起到加固的作用,在施工中后期就会发现墙面出现裂缝和麻面现象。因为,混凝土中含有的杂质较多,在浇筑时形成粗糙的表面,直接降低施工效果和质量,充分体现出在采购环节没有严格管理以及详细的检测,不能发现原材料质量和性能有问题。对于这一情况,疏于监管和检测,不能保证建筑物稳定、牢固,势必会埋下安全隐患,危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不能确保施工作业安全进行[2]。
2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解决办法
为了保证建筑材料检测的质量,满足建筑材料检测的要求,施工检测企业应提高对材料检验质量的认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加强建筑材料的检验工作,通过科学的材料检验质量控制,保证了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为指导工程施工材料采购与管理奠定基础。
2.1严格检测和管理建筑材料
在开展施工工作之前,建筑工程应先严格检测和管理各种材料,便可及时发现钢筋硬度不强,质量不好等问题,要求选购人员重新购买,必须要按照规定的标准选择含泥量较少的砂石,而且,混凝土和钢筋要具有合格证书,以此表明材料质量完好,从根本上控制建筑材料,这样才能确保所建设的建筑物地基温度,各处的墙体和内部构造结实、稳固,不出现倾斜和谭坍塌现象,进而保证在验收阶段顺利通过,有效节省了人力和成本费用,推动施工作业如期竣工。因此,针对采购的材料进行全面地检测和管理非常重要,要求所进场的原材料,质量和性能较好,各项参数和指标合格,方可允许应用于施工当中,有效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质量,杜绝遗留安全隐患,对于促进建筑行业发展非常有利[3]。
2.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现如今,建筑工程为了控制好材料的质量,应先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要求管理人员需按照时提出的规定,严格监管和检测原材料,从而做到加强监督,便可落实管理机制,逐渐加大管理力度。进而针对选购钢筋、水泥、砂石细致化地检查,充分了解是否达标和合格;全面掌握各种材料是否残次,以及有无质量伪劣的现象;经过详细地检测和检查,明确建筑材料具有较强的硬度和刚度,才能允许使用。如果发现质量残缺,应按照规章制度予以处罚,达到警示的目的。使采购部门按照要求,挑选质量完好的材料,确保所选购的混凝土没有较多的颗粒物,在浇筑的过程中就不会形成麻面,势必会提升施工效果。使建筑物更加稳固,整体结构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杜绝出现安全事故,有效提高施工的安全系数,由此得知,落实完善的监管制度非常重要,有利于控制好材料质量,推动建筑工程顺利完工[4]。
2.3加强对采购环节的管理
建筑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获得效益,还加强对采购环节的管理,将监管职责落实到位,从而针对繁多的原材料,分类地检测和检查,对于诸多的原材料提出的要求和衡量的标准有所不同。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的检测结果,便可判断出钢筋是否比较脆弱,通过细致地检测发现没有任何问题,质量和性能达标,证明选购的材料合格;还应了解诸多的原材料是否有合格证书,以及使用说明书,如果发现没有任何标识,就可以分析出所选购的混凝土质量残次,不适合应用于建设中,要求选购人员认真挑选材料,一旦进购的水泥不合格,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落实了责问机制。促使选购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待本职工作更认真更负责,始终依据管理规定指出的要求选择原材料,确保应用的各站材料质量较好,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质量,体现出加强管理采购环节的重要性,为促进建筑行业发展奠定基础[5]。
总结
综述,要想有效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必须先完善管理机制,明确指出内容详细、具体的监管制度,从而在监管过程中细致化地检测原材料的硬度,充分了解质量是否完好,一经发现质量残次的问题,需追究责任,予以处罚,起到警示的作用,促使采购部门严格按照施工需求,选购质量和性能较好的材料,有利于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同时,确保在验收阶段顺利通过,有效提升经济效益,推动建筑行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荣凯.建筑材料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探析[J].建设科技,2016(07):125.
[2]戴珺珺,隋丽源.论建筑材料检测的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3(08):195.
[3]曹茜.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重难点[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3):177-178
[4]何剑平.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建材科技,2005(06):43-46
[5]何剑平.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难点与对策[J].江苏建材,2005(03):62-66.
论文作者:张琳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质量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材料论文; 原材料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建筑物论文; 钢筋论文; 《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3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