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与思考-以“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河北项目区为例论文

培育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与思考-以“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河北项目区为例论文

培育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与思考
——以“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河北项目区为例

郭丽果1,彭正萍1,王洋1,张悦1,成智杰2,张月辰1*

(1.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1;2.宁晋县科学技术协会,河北 宁晋 055550)

摘要: “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河北项目区注重培育项目示范区的新型农业主体,使项目的创新成果扎实落地。对河北项目区培育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措施进行了总结,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培育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对策与建议,旨为培育带动新型农业主体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战略;河北省

“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河北项目区以“高产节水并重、资源高效利用、夏秋粮均衡增产、农艺农机结合”为攻关策略进行技术集成研究与推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河北项目区注重培育示范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项目的创新成果扎实落地。总结项目顺利实施中培育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功经验,提出存在的普遍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旨为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增效,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1 培育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措施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培育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新时代赋予“粮丰团队”的重要使命。项目组积极与项目区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密切联系,针对各主体的小麦、玉米生产水平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改进生产技术、提升机械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综合高效绿色防控病虫草、预测产品市场前景和延伸产业链等方面进行了沟通与对接。

1.1 技术培训与指导是基础

项目区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各项目组。各项目组采取“研究—示范—辐射”模式,围绕科学施肥与合理灌溉、病虫草害防治、绿色农业发展理念等内容,在小麦、玉米生长和管理关键期邀请专家亲临生产现场指导生产,并发放技术资料,对各主体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全面提升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综合素质、农业专业知识水平和科学经营管理技能。针对个体之间的差异,精准制定区域实施方案,如在辛集市保高丰农场推广高效水肥运筹技术,在赵县大广粮食种植合作社推广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技术,在定兴县龙轩家庭农场推广全程机械化技术等。项目组对技术示范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以便更好地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和课题实施方案的完善。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累计培训农技人员1 265 人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 880 人次。

我第二次去那家奶茶店是在大三下学期开学的第二周。经过一个假期的时间,秦明这两个字儿已经没有以前那样惹我心痛了。时间真是个好东西,可以化解一切,淡漠一切。我不知道是我们利用了时间的宽容,还是时间利用了我们的健忘,抑或是彼此利用。

1.2 人才培养是关键

项目区采取“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农业科技人员[1]。项目区把培养科技型人才、落实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与培育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机结合,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科技创新的载体,联合开展试验示范。选择典型的新型农业主体,建立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践、实训基地。一方面达到了培养大学生科技人才的目的;另一方面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农业科技人才,改变了当前粮食作物生产领域科技人员匮乏、年龄老化、流失严重的被动局面,打造出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永久牌”基层科技队伍[2],为保障河北省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粮食持久安全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撑。

1.3 示范带动是动力

宁晋县垄上行土地托管协会成立于2012年9月,位于宁晋县贾家口镇小刘村村北,占地面积1.67 hm2,在宁晋县白木村建有试验田13.33 hm2,小刘村建有高产示范田12 hm2,直营全托管土地533.33 hm2,半托管土地5 066.67 hm2。协会现有正式职工21 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 名。现有土壤化验室、智能测土配肥站、粮食仓库、培训室等场所,拥有无人植保机8 架、自走式打药机18 台、收种机械33 台。协会始终以科技为支撑,以土地托管为运营模式,吸纳河北田乐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宁晋田喜种植专业合作社、宁晋安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共同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组建良种供给、测土配肥、农机服务、统防统治、技术指导和粮食银行6 支专业服务队。截至目前,协会已有107 个分会(服务站),会员3 168 名,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13 个。实现了农业生产“耕、种、浇、药、收、存、销”全程式一体化托管服务新模式[6]

1.4 网络技术应用是保障

项目组还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与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促进产业链的延伸。项目组将研制的播种机械、耕作机械与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联合进行产品改进并批量生产,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将研制的微生物肥与河北瑞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联合生产,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效降低施肥量,培肥耕地地力。这些成果的转化使农艺、农机、农资紧密结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推动了绿色农业的发展。

1.5 推广和成果转化是核心

项目组在河北项目区的4 个生态类型区、11 个示范县,选择了典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培育对象,截至2018年底,“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工程”培育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计106 个,其中,太行山山前平原区65 个,黑龙港低平原区中南部生态区22 个,东北部生态区18 个,燕山山麓平原区1 个。

通过“河北省粮食丰产科技信息网”(www.hebeif.com)、“河北粮丰”微信公众号(hebeiliangfeng)加强项目组的技术宣传、服务与交流[3];构建河北平原区小麦-玉米周年两熟种植制度下的病虫网络预警平台,采集生物灾害、小麦玉米等重大致灾病虫(小麦白粉病、茎基腐病、赤霉病,玉米二点委夜蛾、玉米螟)数据,为科技工作者和项目区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时有效地防控重大有害生物和致灾病虫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也为新型高效绿色防控农药的研发提供了建议和参考数据。

“以谣生利”,“谣”为“利”来,切断了两者之间的联系,“谣”自然就减少了。鉴于当前谣言已经严重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必须从法律上明确造谣责任,让恶意造谣者付出应有代价。因造谣而产生的收入,不能“落袋为安”,对于这一问题也应该有所规范。就平台方来说,处理也不能“对号不对人”,应该把号背后的人列入黑名单,严格准入资格,不再为其提供造谣机会。

通过运用上述的葡萄大棚促成栽培技术,可以更好的提升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同时提前葡萄的成熟时间和上市时间,更好的提升果农的经济效益和满足我国人民对于水果的需求。从而为我国的葡萄种植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

2 实施成效

2.1 项目区新型农业主体概况

河北省现有农业经营主体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4]。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得到快速发展,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不断壮大,经营模式不断创新,新型农业体系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也面临许多阻碍因素:种粮大户的农田基础设施差,文化素质低且劳动力不足,规模有待提高;家庭农场区域发展不均衡,专业化程度低,技术落后;专业合作社制度不够完善,品牌效应低,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农业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优势发挥不明显等。

2.2 培育过程

项目组在技术试验区、示范区和实施区开展大量技术示范和推广工作,涉及统一供种、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和高质量收获等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联合多部门进行技术推广,推进了项目研究产生的关键技术、模式、体系快速转化为提升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的现实生产力。

他给我讲解了这些扭曲的意象要被如何还原,让我觉得或许柳哥专攻文哲能拿下德里达。我这么想着,回头看到满脸都是过去回忆的柳哥。

实施过程中,各新型农业主体均接受了培育。但由于各新型农业主体存在自身的特点,在培育过程中,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比例较多,分别占培育总数的51%和41%;农业龙头企业所占比例为6%;其他主体所占比例均为1%。培育带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经营水平相对较高,土地流转面积集中在6.67~333.32 hm2,面积<6.67 hm2 的仅有3个,面积≥333.33 hm2 的有6 个。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集约化生产力度,促进了河北项目区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5]

2.3 典型案例分析

在培育和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举措上,各生态类型区代表性示范县采用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均衡推进的引领方式。各项目组在太行山山前平原区、黑龙港低平原区中南部和东北部、燕山山麓平原区,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以典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积极组织示范区种植户进行现场观摩、宣传与培训,发放技术资料,使项目组的科研成果实现了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的推广和应用。

“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河北项目区以宁晋县科学技术协会为载体,与宁晋县垄上行土地托管协会有机结合,先后示范推广了小麦玉米水肥一体化栽培、玉米清垄防治二点委叶蛾、小麦无垄耕播、地衣芽孢杆菌生物菌肥、玉米分层施肥精播机应用等先进技术,并在高产示范区建立品种对比实验示范田,将宁晋区域推广的品种,进行集中展示。在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每年春秋配合该县农业农村局进行1~2 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题现场观摩会,农闲季节举办3~5 次农业技术、家庭农场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会,发放科技资料,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和思想得到了极大提升。

混凝土配合比对外加剂相容性的影响较大,如砂率、石子的形状和级配、水灰比等参数,对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动性、粘聚性、密实性等均有重要影响。另外,有些预拌混凝土厂家为了追求最大利益,用较少的胶凝材料配制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用较小的水灰比配制较密实的混凝土,这些都易引起外加剂与水泥的不相容。

ITC[16]源于剑桥大学校园学生轨迹的可视化实验,是达特茅斯学院归档的无线自组织通信数据集之一,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2.4 实施成效

河北省项目区取得的成果优先在河北平原不同生态类型区新型经营主体进行交流和转化,进一步利用主体类型平台,将集成小麦、玉米周年两熟节水、丰产、增效关键技术和高效生产模式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促进成果的快速转移转化,项目各生态区小麦玉米节水、丰产、增效技术示范使水资源和化肥利用效率提高10.5%,光热资源利用效率提高16.8%,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损失率降低3.3%,生产效率提升22.6%,节本增效8.6%,产后储存损失率降低4.3%。项目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该协会把农业经营主体捆绑在一起,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实现统一供种、测土配肥、绿色植保、节水高产、粮食回收,使经济效益提升10%以上。

3 存在的问题

高标准农田相对较少,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无法做到成方连片,不仅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受到阻碍,而且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略显不足。

由于各主体的发展程度不同、经营者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也有所差别,导致部分先进技术的示范推广受到一定阻碍,大量的试验、示范不能正常开展;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妇幼,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所以农业技术培训也存在一定难度[7]

此外,农业服务网络和全产业链的发展不够健全,产业链条短,市场竞争力差,农产品附加值低;经营主体发展模式比较单一,各主体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4 启示与思考

4.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差异化管理

新型农业主体发展的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应根据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育带动方案。对于发展基础好、辐射带动大、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充分挖掘其示范带动作用,扩大示范推广面积,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对于发展势头好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的,在继续发挥其优势的同时,补短板、强弱项,以完善发展思路、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处在发展初期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技术帮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推荐技术方案,引导经营管理者向职业农民转变[8]

4.2 加强培育带动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所掌握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生产技术,可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生产,引导农民科学、规范种植,促进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注重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与农户和市场双头订单合作,改善部分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所面临的种植收益低、生产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使农业生产从局限于基础生产环节向二、三产业延伸[9]。注重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提供了条件,同时有助于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和生产成本,使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上升,从而使托管双方实现利益双赢,最终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等问题。

4.3 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联合与协作

探索多种联合发展模式,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联合与协作模式[10]。项目组作为各主体间联结的纽带,探索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发展,形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把农业农村发展各利益相关主体有机联系起来,充分调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专业合作社的服务水平、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的生产能力,促进各种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企业盈利、产业繁荣、农民增收,并形成高度的经营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信息标准化、技术轻简化的生产体系,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扩大受益面,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桂茹,吴金华,张月辰.加强产学研合作 全力推进粮食丰产科技工程[J].河北农业科学,2012,16 (2):103-105,108.

[2]郑桂茹,张月辰,甄文超.河北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技术推广实践及效果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6):522-525.

[3]郑桂茹,张月辰,甄文超.河北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管理方式探索[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1):55-56.

[4]郗悦平.河北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及思考[J].河北农业,2013,(11):56-58.

[5]马改菊,温科,梁洪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1):34-37.

[6]赵志豪,耿艳先,张彦杰.宁晋县垄上行土地托管协会发展模式研究[J].农技服务,2017,34(21):130.

[7]陈庆跃,崔小红,陈军.农业经理人活跃田边地头[J].农家顾问,2014,(7):13-14.

[8]张亚瑛,张亮亮.河北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对张家口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J].河南农业,2017,(11):10-12.

[9]宝斯琴塔娜.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点分析与发展演进[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2):463-467.

[10]陈义,方红,左德华,谈兵,赵军.当阳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园艺,2018,(23):46-48.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Cultivating New Type of Agricultural Business——Taking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Food Production Project in Hebei as an Example

GUO Li-guo1,PENG Zheng-ping1,WANG Yang1,ZHANG Yue1,CHENG Zhi-jie2,ZHANG Yue-chen1*
(1.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1,China;2.Associ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Ningjin County,Ningjin 055550,China)

Abstract: Cultivating the new type of agricultural business was paid attention to by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Food Production Project in Hebei.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five measures of cultivating new agricultural business,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and gave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cultivating new agricultural subjects.

Key words: New type of agricultural business;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Food Production;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Hebei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 F37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631(2019)01-0015-04

收稿日期: 2019-01-19

基金项目: “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8YFD0300500;2018YFD0300503、2018YFD0300504)

作者简介: 郭丽果(1981-),女,河北邢台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作物生产工程与技术推广研究。E-mail:hebeif@126.com。

通讯作者: 张月辰(1964-),男,河北沧州人,教授,主要从事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研究。E-mail:Zhangyc1964@126.com。

标签:;  ;  ;  ;  ;  ;  

培育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与思考-以“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河北项目区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