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研究论文_钟信斌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研究论文_钟信斌

南京市雨花医院,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 210039

摘要: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框架下,国内医疗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公立医院在管理过程中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改革形势,传统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形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随着医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公立医院在绩效考核与管理过程中应该不断强化,提高公立医院的整体管理质量。本文在深入分析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工作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有效的工作对策。

关键词: 医院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对策

在新的医疗改革形势下,公立医院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医疗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公立医院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积极完善现代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在医院管理过程中,绩效考核与管理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从当前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实际来看,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这也是影响公立医院管理质量提升的主要障碍。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深入分析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对于促进公立医院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绩效考核与管理缺少一定的公益性

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在管理过程中,其主要的目标还是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更好的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实践中,基本所有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的选择,都是围绕着这一目标进行。在国家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意见的规定下,现代公立医院和公办医疗事业应该具有较强的公益性质,尤其是大型的公立医院,应该将公益性作为管理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并且将公益性作为绩效考核与管理的主要指标[1]。但是在公立医院实际的绩效考核与管理过程中,公益性确很少会被考虑其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立医院在绩效考核与管理中,经常出现了一定的偏离,将经济利益作为绩效考核与管理的主要指标,并且日常管理过程中都将经济利益作为主要的管理方向,这显然是不对的,也明显违背了国家相关医疗管理制度和管理意见的基本要求。

(二)绩效考核与管理有违医院的基本宗旨

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追逐经济利益已经成为公司和单位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一发展趋势也对公立医院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工作中,对于医院及医生的考核也都将经济指标作为主要的参考要素,医生的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都与实际的创收情况挂钩,这就导致在实际的医疗工作中,医生能给病人开贵药的,就不开廉价药,这与公立医院救死扶伤的公益性出现了较大的偏差。除此之外,公立医院为了提升整体管理质量,提高整体利润,都倾向于救治家庭生活殷实,能够支付高额医疗费用的患者,而对于那些没有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的病人,由于医疗费用很难及时的收回,医院有时会选择不收留或者送往其他医院救治。这也是公立医院在绩效考核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业务收入和支出情况在绩效考核与管理中比重失衡

在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与管理实践中,收入和支出是两个十分关键的因素,是影响考核指标的重要内容。对于不同的科室来说,为了有效提升经营业绩,实现收入水平的整体提升,在经营过程中都尽可能的增加营收途径,提高盈利的总额,这样在绩效考核与管理过程中才能脱颖而出。医院的主要收入途径就是病人,有些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仅仅需要较少的费用就可以治愈,药品费用也相对不高。但是医院科室为了提升盈利,在同等条件下,都会选择给患者用价格较高的药品,延长治疗的期限,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经济利益,因此,过度医疗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是当前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制度不合理导致的,同时这也是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的有效对策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对绩效考核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立医院应该积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提高绩效考核与管理工作的实际水平,并且能够通过绩效考核与管理,解决医院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公立医院更好发展。具体来说,公立医院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绩效考核与管理:

(一)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的性质得到了明确的定义,即公益性质。也就是说,公立医院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将盈利作为主要的发展目标,应该着重凸显自身的公益性,更好的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国家大力倡导医疗改革的背景下,公益性也逐渐成为公立医院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在绩效考核与管理实践中,公立医院应该将公益性贯穿并运用到工作的全过程,积极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除此之外,有关的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给公立医院补贴相应的资金,支持公立医院更好的发展,转变单纯以经济利益作为主要绩效考核与管理指标的陈旧观念,促进医院及时将绩效考核与管理的重点放在公益方面,强化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解决困扰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二)强化绩效考核与管理中工作人员的职责意识

对于公立医院来说,绩效考核与管理是一项十分系统和复杂的工作,因此,要想促进绩效考核与管理工作有序开展,高质量的完成考核任务,建立良好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2]。在此过程中,公立医院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突出公益性质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与管理制度。

同时强化绩效考核与管理工作的导向功能,有效指引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向,积极提高医护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严格按照规定的医疗流程和工作制度开展工作。医院可以开展定期或者不定期培训的方式,加强全体人员的绩效考核与管理意识,摒弃原有的考核观念。对于在考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将此作为医护人员考核的一部分,纳入到整个的考核管理体系之中,并作为以后定岗定责的主要参考依据,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全体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绩效考核与管理的整体质量。

(三)绩效考核与管理要与公立医院的整体发展相适应

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对于多数公立医院来说,传统的绩效考核与管理形式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早已占据了十分主要的地位,并且这种绩效考核与管理制度形式由来已久,已经深入人心。因此要想在短时间之内转变,是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所以在实际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过程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不能操之过急,应该有一个转变的过程,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另外,绩效考核与管理制度的建立,还应该与公立医院的整体发展趋势和发展水平相适应。

市场经济形式在不断向前发展,当代公立医院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目标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观念早已经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建立与公立医院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绩效考核与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为公立医院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更好的为公立医院发展服务。因此,公立医院应该将绩效考核与管理贯穿到发展的全过程中,与加大科研力度、优化资源配置相结合,最大限度的体现公立医院的发展特点,为公立医院更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四)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与管理办法

公立医院应该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积极提升绩效考核与管理水平,全面考虑影响自身管理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尽量使绩效考核与管理指标全面而准确[3]。对此,公立医院可以积极向其他有先进绩效考核与管理经验的医院学习,重点学习和了解其他同类医院的绩效考核与管理方式,然后再与自身的管理情况相结合,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加工,最终形成具备公立医院自身发展实际特点的绩效考核与管理制度,不能一味的模仿和照抄,避免出现一定的水土不服现象,影响绩效考核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五)积极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

在绩效考核与管理工作中,公立医院可以结合地方和自身实际,合理确定医院工作人员的薪酬水平和薪资标准,建立良好的薪酬管理机制。对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业绩突出的部门科室,可以在考核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倾斜,或者设置一定的加分项,提高绩效考核与管理的公平性。薪酬总量核定和个人绩效工资分配不与医疗机构的药品、耗材、大型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薪酬分配体现岗位的技术含量、风险、贡献等,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这也是提高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公立医院应该对绩效考核与管理工作给予重点关注。在时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绩效考核与管理的方式方法,充分与自身发展实际相结合,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落实工作职责,提高医院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提高绩效考核与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和可参考性,使公立医院可以通过绩效考核与管理指标,更好的谋划未来发展方向,促进公立医院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忆,潘悦华,崔梦迪, 等.公立医院临床医生的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研究:以上海瑞金医院北院为例[J].中国医院,2017(3):49-51.

[2]谢世堂,尹金淑,张梦平, 等.北京市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分配现状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5(4):12-15.

[3]刘爱萍.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研究探析[J].经贸实践,2018(19):210.

论文作者:钟信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年5卷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研究论文_钟信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