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因素_逆反心理论文

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因素_逆反心理论文

浅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心理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特点,是其主体(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客体(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心理问题就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应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提高政工干部的工作能力,进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作一粗浅论述。

一、主体感知和加工信息时的心理问题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前提,是主体必须形成正确的观念。而正确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对信息的正确感知和科学加工的基础之上的。现代社会的信息纷繁复杂,但人们感知信息的方法却不外直接或间接两种。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注重直接式的感知,经常深入群众之中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以保证感知材料的生动性和真实性。同时,更应注重间接性的感知,扩大感知的范围。

必须注意的是,在感知信息的过程中,特别是间接感知信息时,必须注意克服“心理错觉”。所谓心理错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例如,等长的两条线段,水平状态的较之竖直状态的,看上去要长些,这就是心理错觉。固然,这种错觉只是知觉即感性阶段而非理性阶段的错误,但就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来说,避免心理错觉,对于促成认识的飞跃,即正确观念的形成,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但并非所有被感知过的信息都可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还需要对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进一步加工处理。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必须注意“心理环境”问题。所谓心理环境,是指客观环境被反映到心理世界中来,以观念形式出现的“环境”。心理环境是影响主体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这是由其内部的“子观念”排列方式决定的。我们知道,事物内部的序变是引发事物质变的途径之一,观念的形成也同样如此。例如在廉政建设中,有两个客观事实,一是中央确实在抓,二是腐败确实还有。对于这样两个事实,如果大肆渲染腐败的范围广、程度深,则让人感到悲观失望;如果看到中央的决心大、措施硬,则让人充满信心和希望。这就是心理环境的不同造成的观念上的不同。我们说,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其心理学的依据即在此。

二、影响客体态度及行为转变的因素

客体态度及行为的转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一般来说,客体态度及行为转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很多,如灌输法、疏导法、阶级分析法、亲身体验法等。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长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方法予以科学地组合,以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活泼,效果显著。否则,势必违背客体的心理发展规律,影响工作效果。

例如,灌输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其必要性是不容怀疑的。但如果不顾客体的心理特点,搞教条式的硬性灌输,则客体态度的转变就失去了内因根据。如果在运用灌输法的同时,结合采用亲身体验法,效果肯定会好得多。这是因为,这种组合方式,不仅符合客体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自尊心。一个时期以来,青年学生对政治课教学不感兴趣,这可以看成是单纯灌输法失败的例证。

2.主体的人格力量

主体的人格力量对客体态度转变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能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都具有坚强的革命意志、优秀的道德品质等人格魅力;又如焦裕禄、孔繁森、李润五、吴金印等,他们所以受到群众的拥戴,人格力量是一个重要因素。现在有些领导干部,贪污受贿、损公肥私、作风腐化,这实际上已不是党性不强的问题,而是人格的堕落。可以想象,这样的干部能在群众中有多大的感召力。早在1982年,邓小平同志就曾指出,“搞精神文明,关键是以身作则”。1995年初,江泽民同志也曾指示全党同志都要学点伦理学,目的就是要求加强人格修养,做到身体力行,充分发挥应有的凝聚和感召作用。

3.群体的影响

群体对个体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有两个,一个是群体规范,另一个是群体中的“核心人物”。

群体规范,是由群体成员共同认可并遵循的行为规范(如制度、规章等)。群体规范一旦形成,群体成员即个体,就会自动地和群体成员保持一致。可见,加强制度建设,应是思想政治工作一项重要的“配套”工作。

群体“核心人物”对个体的影响,是由其自身的态度决定的。如果“核心人物”对主体的观念持积极态度,则这种影响是正向的;反之,则是负向的。这种现象在非正式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对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核心人物”作为重点。一方面是要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另一方面是要促成后进者的转化,以免“一只老鼠坏一锅汤”。必须坚持普遍教育和重点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要把每一个人都引入“互教”、“互育”的群众性教育网络之中,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4.客体的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也是影响客体态度转变的重要因素。例如,自卑的人比自信的人更易转变态度;因为自卑者自我怀疑性强,对自我的意见犹豫不决,一旦遇到与己观念不合的宣传,就比较容易放弃自己的观念而以传递的观念取代之;与自卑的人相反,自信的人面临不同的观念时,一般更倾向于相信自己。又如,智商高的人,因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较强,所以能够比较快地对观念表现出相应的态度,或接受或拒绝;而智力低的人,态度转变的速度明显低于前者。

个体心理的复杂性,要求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因材施教,根据客体在性格、智力、兴趣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运用相应的方法,以求实效。

影响客体态度转变的因素很多,并且,客体态度的转变,差不多都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全方位地开展工作,这样才能形成一种促使客体态度转变的强大“合力”。

三、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其解决方法

客体的逆反心理,是思想政治工作中最常见也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所谓逆反心理,是指客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背离主体期望目标的反向力量,从而阻碍态度转变的一种心理现象。通俗地讲,就是要他怎么样,他偏不怎么样。逆反心理的表现,不同年龄段的客体呈现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说,青少年表现得比较明显,而成年人则相对隐蔽。

关于逆反心理的成因,有一种理论认为,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而使人采取背离主体期望目标的行动。这一点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例如,对于那些内容反动下流的文艺作品,越是告诫青少年不要看,他就越是千方百计地非要看不可。“禁果分外甜”的原因,在于青少年的好奇心;而产生好奇心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年龄小而体验少,某些需要尚未得到满足(如认知需要、尊重的需要),一旦有一种外力企图阻止这种需要的满足,则越发激起他实现需要的强烈动机。

解决青少年的逆反心理问题,关键是要予以合理引导,使之能跨越某些需要的层次。同时,自尊心强是青少年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就决定了对青少年的教育,应避免单纯采用“不准”、“必须”等禁止性的甚至是武力性的教育方式,否则就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成年人的逆反心理比较隐蔽,虽然不一定会伴随外现行为,但在内心他们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所传递的观念是怀疑甚至是反对的。这种逆反心理的成因较为复杂,从社会的角度看,既有历史客观的因素,主要是“文革”中颠倒是非造成的思想混乱和宣传工作中的“假大空”造成的恶劣影响;又有现实主观的原因,主要是党风和社会风气尚未有根本的好转。关于成人逆反心理的心理学解释,“好奇心”似已无能为力,倒是谢里夫和霍夫兰德的社会判断理论似能说明问题。

社会判断论认为,在人们对他物进行判断时,如果他自己已持有某种判断的标准(或参照物),而在实际的判断过程中,当被判断的事物与参照标准相差较大时,人们则倾向于将其判断为比实际的差距更大。那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客体对主体所传递的观念进行分析判断时,他们所持的参照标准(或参照物)是什么呢?主要是客观现实。这样,如果主体所传递的观念(被判物)与客观现实(参照物)不符,客体就很容易对主体的观念表示不信任或反对,即产生逆反心理。

成人逆反心理问题的解决,总的原则是:应尽量缩小观念(被判断物)和客观现实(参照物)之间的差距,即要采取“折中”方案。具体内容有两方面,一是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党和社会风气有根本好转;二是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更要坚持实事求是,坚决杜绝“假大空”。

标签:;  ;  ;  ;  

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因素_逆反心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