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余训练的体制、管理及效益研究论文_尹连国

中学生课余训练的体制、管理及效益研究论文_尹连国

东省滨州市第六中学 山东 滨州256600

摘 要:中学课余训练教学过程,存在一定的完整性、复杂性、层次性。在学校中学生以学习文化课为主,课余时间训练相对较少。在高中教学阶段最主要的目标是为高校培养出大量的后备人才,学校的重点依然是紧跟高校升学考试环节。然而,培养体育人才也属于输送人才的构成部分,在训练过程中要求投入更多的课余时间。为此,研究课余训练管理,创建适应中学发展的教学体制是学生运动成绩得到进步的重要方向。本文即将分析课余训练体制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阐述处理问题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课余训练;体制;管理;效益;研究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运行事业及水平得到较大的发展,社会越来越关注学校的体育工作。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课余训练过程中,应重视促进学生运动综合能力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后备人才。所以说,如何提升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一、课余训练体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

通过统计分析,国内部分中学的课余训练经费处于严重紧缺的局面。例如有些体育教师的待遇不高,学生的训练场所设备简陋落后,严重缺乏训练器材。这一系列的问题出现,严重制约了我国对后备运动人才的培养。因为区级财力紧张,在体育事业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尚未制定长足发展的规划及资金来源,并且课余训练工作处于时断时续状态。当地市体育局每年会拨付少量的资金,剩余的仍由学校自筹,仅能勉强维持基础性课余训练工作。特别是诸多竞赛活动难以参与,严重缺乏训练器材,这样极大挫伤了教师及学生参加课余训练的主动积极性。

2. 思想意识存在偏差。

虽然我国颁布诸多有关学校体育事业的政策及章程,还是具体实施效果不显著有些学校管理者认为,没有必要高度重视课余训练工作。这是因为他们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尚未成分意识到后备人才培养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一旦课余训练工作没做好,将会阻碍学校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更没有有效凭借学校现有的资源,打好培养后备人才的基础。例如,有些学校不明确课余训练工作的目标,往往将目标定位在省运会或者市运会上中,仅是为了夺标拿牌,针对体育教师或者管理人员的考评缺乏全面性,通常以运动会的成绩作为考核依据。这就要求教育者将运动员的输送归纳到考核内容中,树立从高中输送到大学的理念。

3.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由于课余训练沿用多年的管理模式,缺乏科学化及高效化的管理策略。有些学校为了强调短期的成绩及效益,使得教师的课余训练工作量更大,导致在具有课余训练中经常产生管理不当的问题。这样,在课余训练中难以充分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余训练工作属于一项系统化工程,要求具有相应的体制支持,才能保证体育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在体育教师薪资、体育特长生升学以及后备人才输送等方面,缺乏有效健全的激励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保障教师的切身利益,并且教师课余训练工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探讨课余训练体制管理有效策略

1.合理调整训练项目设置。

在设立运动训练项目中,结合学校已有的资源优势及地域特征,还有当地竞技项目设置特点,来作为学校设置运动项目的切入口,以此来布设具有特色及竞争力的运动项目,有助于建立特色竞技项目系统,进而维护学生领先的位置。除此之外,学校应考量市场发展前景好,并且群众参与度较高的运动项目,可选用科学的模式来推行运动项目的发展。例如,全面普及方法,重点培养策略以及双重手段。针对社会影响偏低,且参与度较低的运动项目。这需要政策及资金支持,促进该类运动项目的延续发展。全面普及运动项目,就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整体的运动水平。教师还可以从中选出有天赋的学生列入课余训练模式,这也是发展学生优势运动项目的有效途径。此外,明确具有优势的运动项目,可吸引更多具有该项潜能的学生,组织他们积极参加到运动项目中来,不断壮大课余训练后备人才培养的队伍。

2.推行多元化投融资方式。

我国中学运动场地设备缺乏是普遍存在的事实,这已经成为阻碍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相关政府机构应依照体育法规定,加强中学体育事业建设,并且伴随国民经济水平的发展来加大投入力度。在强化体育场馆建设中,应将其纳入社区发展规划项目,有流程有计划地开展开发建设。在推行多元化投融资方式时,构建政府拨款项目、社会筹集项目以及个人投资项目,通过将以上融资项目进行有机结合,建立多渠道的融资方式,还有多层次的投资模式。例如,公私联合融资模式(PPP)与建设 - 运营 -移交模式(BOT),这是日本和美国社区体育筹集资金成功的重要方式,同是国际上相对通行的投融资方式。该模式可以有效处理体育建设,过度依赖政府拨款问题,有效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又例如,强化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通过土地流转及置换方式,募集社会的力量来创建非营利性运动场地,为课余训练创造良好的训练条件。

3.完善管理体制,健全奖励制度。

据调查,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十分注重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比如,加拿大的安省科技高中,结合学校内部编制的体育规划,激励学生参与俱乐部或者校队,该学校将课余训练与其他课程视为同等重要学科,并且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保密,防止学生因成绩不佳受到歧视。例如在德国,课余训练属于固定课程,坚决不允许被其他课程占用,在学校中经常举行体育周活动,从而来激发学生参加课余训练活动的兴趣。对于体育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鼓励他们参加校级运动会。

总之,我国要强化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实施力度,加强教育者的思想观念,认识到课余训练培养人才的重要性。首先,要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保证运行教学体系正常运行,建立学校、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共同培养的多样化人才培养制度。其次,编制严格的课余训练教学计划,构建健全的奖励机制,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余训练的积极性。再次,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练队伍,创建共管体制,为体育教育争取更好的专业技术指导及学习培训机会,使得体育教师与教练员的训练水平有所提升。通过不同的形式来招聘高水平的教练员,加强课余训练的技术含量。)另外,学校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兴趣,来合理设立运动俱乐部,对学生定期进行课余训练,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体育人才。

总结:

课余训练属于学校体育中重要构成部分,可推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顺利开展。我校的课余训练内容丰富多彩,有些训练队在多项竞赛中获得良好的成绩。所以说,课余训练是中学阶段的一个闪光点。但是,进行课余训练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采取相关有效措施,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迪. 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困境与出路——以福建省高校为例[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05:58-60.

[2]黄艳群. 农村中学田径训练管理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247-248.

[3]秦洪敏,张东校. 对普通高中开展俱乐部制课外体育活动的探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5,32:84-85.

论文作者:尹连国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4

标签:;  ;  ;  ;  ;  ;  ;  ;  

中学生课余训练的体制、管理及效益研究论文_尹连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