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模型在保障性公寓分配审计中的应用初探_身份证号码论文

AO模型在保障性公寓分配审计中的应用初探_身份证号码论文

初探AO在保障房分配审计中的模式化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分配论文,模式论文,A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具有政策性强的特点,这就为进行计算机高效率的模式化审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该项目涉及的部门多,数据量庞杂,一些地方信息化水平较低,各有关部门的数据普遍都未联网共享,并使AO在保障性安居工程中的应用形成了不少障碍。为此,本文以隆昌县2013年度保障房安居工程审计中廉租房实物配租审计过程为例,以此初探AO在保障房分配审计中的应用。

      一、采集数据

      总体思路:保障房分配涉及审核部门很多,只要一个审核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出现一步错步步错的情况。如何准确找到问题“病灶”,就要对廉租房分配的审核过程进行“再审核”。以此为思路,笔者决定以政策执行的各个步骤,涉及到的各个单位,会产生数据的各个关键点为重心进行数据收集,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设置条件编写SQL语句进行审计。先将所有数据通过SQL SERVER进行采集,然后再通过AO的“连接大型数据库”功能在AO中操作(廉租补贴发放、公租房分配等也基本可按此思路进行审计)。

      (一)廉租住房管理部门应提第一次轮候人员和最终的实物配租人员数据。涉及字段“申请人姓名、申请人身份证号、配偶姓名、配偶身份证号、家庭保障人姓名1、家庭保障人身份证号码1(如有多个家庭保障人员的要逐个添加,下同)、户籍所在地、保障人口数、中签地址、中签门牌号”。将两数据导入SQL SERVER分别生成表格“廉管所—轮候人员表”与“廉管所—实物配租表”。

      (二)公安部门应提供全县人口户籍数据。涉及字段“户号、户别、户主迁入时间、户籍所在地、户主姓名、户主身份证号码、家庭成员姓名1、家庭成员身份证号1、家庭成员1与户主关系、家庭成员1迁入时间、家庭成员姓名2、家庭成员身份证号2、家庭成员2与户主关系、家庭成员2迁入时间”,将数据导入SQL SERVER生成表格“公安局—户籍信息”。

      (三)房地产管理部门应提供全县居民的房产数据。涉及字段“产权证号、设计用途、建筑面积、产别、产权人姓名、产权人证件号码、状态、地址、共有人名称1、共有人证件号码1、共有人名称2、共有人证件号码2共,将数据导人SQL SERVER生成表格“房管局_产籍信息”。

      (四)民政部门应提供的2013年低保对象数据。涉及字段“登记时间、退保时间、户主姓名、户主身份证号、住址、享受保障人数、户月保障金额、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家庭成员姓名1、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1、家庭成员姓名2、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2家,将数据导入SQL SERVER生成表格“民政局_低保台卡”。

      二、数据分析

      (一)比对“廉管所_轮候人员表”与“廉管所_实物配租表”。

      审计思路:根据我县出台的廉租住房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规定,在同样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实物配租应优先考虑上次已进入摇号程序但未摇到的轮候家庭,因我县本次配租名额小于轮候家庭数,所以要查询本次实物配租家庭中是否存在非轮候对象。

      SELECT*

      FROMdbo.廉管所—实物配租表

      WHERE申请人身份证号码

      NOTIN(SELECT申请人身份证号码FROMdbo.廉管所—轮候人员表)

      (二)户籍条件查询。

      审计思路:根据办法规定,实物配租家庭成员要满足以下三个户籍条件:一是家庭成员均为本地居民的地域条件;二是家庭成员均入户一年以上,且有一人达到入户三年的时间条件;三是家庭成员与户主为直系亲属的关系条件。可通过以下三个SQL语句筛选出满足条件的家庭:

      1.查询出所有成员均为本地居民的家庭,并生成视图“V_公安局_实物配租中的本地居民家庭”。

      CREATE VIEW V_公安局_实物配租中的本地居民家庭

      SELECT*

      FROM dbo.廉管所_实物配租表A JOIN dbo.公安局_户籍信息B

      ON(A.申请人身份号=B.户主身份号码OR A.申请人身份号码=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1 OR A.申请人身份号=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2)

      AND(A.配偶身份证号=B.户主身份号码OR A.配偶身份证号=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1 OR A.配偶身份证号=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2)

      AND(A.家庭保障人身份证号码1=B.户主身份号码OR A.家庭保障人身份证号码1=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1OR A.家庭保障人身份证号码1=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2)

      2.从视图“V_公安局_实物配租中的本地居民家庭”中查找出所有成员均达到迁入时间满一年,且至少有一个成员迁入时间达三年要求的家庭(假设保障房申请时间为2012.6.5)并生成视图“V_公安局_符合入户时间条件人员”。

      CREATE VIEW V_公安局_符合入户时间条件家庭

      SELECT*

      FROM V_公安局_实物配租中的本地居民家庭

      WHERE

      (户主迁入时间<=‘2009-06-05 'OR家庭成员迁入时间1<=‘2009-06-05' OR家庭成员迁入时间2<=‘2009-06-05')

      (户主迁入时间<=‘2011-06-05’AND家庭成员1迁入时间<=‘2011-06-05 'AND家庭成员2迁入时间<=‘2011-06-05')

      3.从视图“视图公安局_符合入户时间条件人员”里查找出所有成员都与户主为直系亲属关系的家庭,并生成视图“V_公安局_完全符合户籍条件家庭”。

      CREATE VIEW_V公安局_完全符合户籍条件家庭

      SELECT*

      FROM V_公安局_符合入户时间条件人员

      WHERE家庭成员1与户主关系IN(‘配偶’,‘父’,‘母’,‘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子’,‘女’,‘孙’,'孙女’,‘外孙’,‘外孙女’)

      AND家庭成员2与户主关系IN(‘配偶’,‘父’,‘母’,‘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子’,‘女’,‘孙’,‘孙女’,‘外孙’,‘外孙女’)

      (三)房产条件查询。

      审计思路:根据办法规定,配租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应小于13平方米。通过以下SQL语句筛选出不符合条件的家庭:

      1.查找出拥有住房的配租家庭,并生成视图“V_房管局_拥有住房的配租家庭”。

      CREATE VIEW V_房管局_拥有住房的配租家庭

      SELECT*

      FROM dbo.廉管所_实物配租表A JOIN dbo.房管局_产籍信息B

      ON(A.申请人身份证号=B.产权人证件号码OR A.申请人身份证号=B.共有人证件号码1 OR A.申请人身份证号=B.共有人证件号码2)

      OR(A.家庭保障人身份证号码1=B.产权人证件号码OR A.家庭保障人身份证号码1=B.共有人证件号码1 OR A.家庭保障人身份证号码1=B.共有人证件号码2)

      OR(A.配偶身份证号=B.产权人证件号码OR A.配偶身份证号=B.共有人证件号码1 OR A.配偶身份证号=B.共有人证件号码2)

      WHERE B.设计用途LIKE‘住宅’

      2.以视图“V房管局拥有住房的配租家庭”为基础筛选出配租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大于13平方米的家庭。

      SELECT申请人身份证号,保障人口数,SUM(建设面积)AS住房面积

      FROM V_房管局_拥有住房的配租家庭

      GROUP BY申请人身份证号,保障人口数

      HAVING(SUM(建设面积)/保障人口数)>13

      (四)低保享受对象条件查询。

      审计思路:根据办法规定,配租家庭要取得我县民政部门审核发放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结合条件通过以下SQL语句进行查询:

      1.筛选出符合所有成员均为低保对象的家庭(假设申请时间为2012.6.5),并生成视图“V_民政局_符合配租条件人员”。

      CREATE VIEW V_民政局_符合配租条件人员

      SELECT A.*

      FROM dbo.廉管所_实物配租表A JOIN dbo.民政局_低保台卡B

      ON(A.申请人身份证号=B.户主身份证号OR A.申请人身份证号=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1 OR A.申请人身份证号=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2)

      AND(A.家庭保障人身份证号码1=B.户主身份证号OR A.家庭保障人身份证号码1=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1 OR A.家庭保障人身份证号码1=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2)

      AND(A.配偶身份证号=B.户主身份证号OR A.配偶身份证号=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1 OR A.配偶身份证号=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2)

      WHERE B.登记时间<=‘2012-06-05' AND B.退保时间IS NULL

      2.查询有家庭成员不是低保对象的配租家庭。

      SELECT*

      FROM dbo.廉管所_实物配租表

      WHERE申请人身份证号

      NOT IN

      (SELECT A.申请人身份证号FROM dbo.廉管所_实物配租表A JOIN dbo.民政局_低保台卡B)

      ON(A.申请人身份证号=B.户主身份证号OR A.申请人身份证号=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1 OR A.申请人身份证号=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2)

      AND(A.家庭保障人身份证号码1=B.户主身份证号OR A.家庭保障人身份证号码1=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1 OR A.家庭保障人身份证号码1=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2)

      AND(A.配偶身份证号=B.户主身份证号OR A.配偶身份证号=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1 OR A.配偶身份证号=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2)

      3.查询有家庭成员是在2012.6.5日后才成为的低保对象的配租家庭。

      SELECT A.*

      FROM dbo.廉管所_实物配租表A JOIN dbo.民政局_低保台卡B

      ON(A.申请人身份证号=B.户主身份证号OR A.申请人身份证号=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1 OR A.申请人身份证号=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2)

      AND(A.家庭保障人身份证号码1=B.户主身份证号OR A.家庭保障人身份证号码1=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1 OR A.家庭保障人身份证号码1=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2)

      AND(A.配偶身份证号=B.户主身份证号OR A.配偶身份证号=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1 OR A.配偶身份证号=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2)

      WHERE B.登记时间>‘2012-06-05'

      4.筛选出审核后退出了低保但未及时退出配租的家庭。

      SELECT A.*

      FROM dbo.廉管所实_物配租表A JOIN dbo.民政局_低保台卡B

      ON(A.申请人身份证号=B.户主身份证号OR A.申请人身份证号=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1 OR A.申请人身份证号=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2)

      AND(A.家庭保障人身份证号码1=B.户主身份证号OR A.家庭保障人身份证号码1=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1 OR A.家庭保障人身份证号码1~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2)

      AND(A.配偶身份证号=B.户主身份证号OR A.配偶身份证号=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1 OR A.配偶身份证号=B.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2)

      WHERE B.登记时间<=‘2012-06-05' AND B.退保时间>‘2012-06-05’

      将以上各步骤的查询结果导入AO审计疑点,再对各疑点进一步核实,最后根据核实结果形成审计结论。

标签:;  ;  ;  

AO模型在保障性公寓分配审计中的应用初探_身份证号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