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流行区水、土壤中麻风杆菌的检测初步分析论文_张运锋

麻风病流行区水、土壤中麻风杆菌的检测初步分析论文_张运锋

永顺县皮肤病防治所化验室 湖南湘西 416700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自麻风病流行区收集的水、土壤样本进行检测,对麻风杆菌检出情况。方法:自麻风病一般流行区采集标本49份,自高流行区采集标本31份,自较高流行区采集标本57份。从73个不同地域对119份水样采集,约500ml,从15个不同地域对23份土样采集,约50g,对麻风杆菌行PCR检测。结果:本次从不同流行程度的麻风病地区采集的水、土壤样品共137份中,PCR阳性共70份,经测序操作,含麻风菌共40份,达57.1%确认率。较高流行区样品57份中,PCR阳性29份,经测序,含麻风菌13份;高流行区样品31份,PCR阳性17份,经测序,含麻风菌13份;一般流行区样品49份,PCR阳性23份,经测序,含麻风菌14份。较高流行区共用水源无麻风杆菌DNA检出;高流行区和其它一般流行区部分水源水中有麻风杆菌DNA检出。结论:通过对麻风病流行区所收集的水、土壤检测显示,均有麻风杆菌检出,表明可能是引发麻风病的重要传染源,故需加大对水、土壤的管控力度,以改善高发状况。

关键词:水、土壤检测;麻风病流行区;麻风杆菌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传染性疾病控制力度上的加强,麻风病呈低流行态势,但偶有新发病例,特别是在麻风病流行区,如何防范仍为相关部分研究重点。多项研究显示,通过对自麻风病流行的区收集的水、土壤展开检测,有麻风菌检出,并认为,此种水、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为麻风杆菌病原库,加强检测,对改善整体健康状况意义显著[1-2]。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现回顾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集样品 自麻风病一般流行区采集标本49份,自高流行区采集标本31份,自较高流行区采集标本57份。从73个不同地域对119份水样采集,约500ml。包括共用饮用水源水,健康人家和麻风病患者家中水田水、饮用水、池糖水。从15个不同地域对23份土样采集,为麻风病患者水田瘀泥、房发周围的土样等,约50g。于4°C条件下冷藏。

1.2 处理样品

1.2.1 处理水样方法 于装有0.22μm滤膜的过滤装置中加入所采集的500ml水样,浓缩为50ml,设置离心条件为8000×g,行30min的离心操作,对沉淀予以留取。取Tris-HCL 1ml加入沉淀,最大程度混匀。将牛血清白蛋白在少量混悬液中加入,涂片,完成抗酸染色操作。于13000r/min离心条件下,对其余混悬液行20min离心操作,将上清液弃除,所获沉淀对DNA予以提取。

1.2.2 处理土样方法 取无菌纯水在土样中加入,并做充分的涡旋处理,适当静置后,对上层混悬液提取;重复多次,对混悬液50ml收集。取Tween20 0.05ml在混悬液加入,于600×g条件下,行15min离心操作,对上层液收集。在800×g条件下,对上层液行30min离心操作,将上清液弃除,对沉淀物留取。其它操作同水样。

1.2.3 提取DNA 取90μl的0.1mol/L Tris-HCL作混悬沉淀操作,于-70°C环境中,90°C环境中,作3次反复冻融处理,取10L蛋白酶K于离心管中放置,在56°C环境下,孵育2h。对蛋白酶K做灭活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于13 000r/min条件下,行3min离心操作,将上清液于-20°C环境中保存。

1.2.4 麻风杆菌PCR检测 阳性对照为NHDP63麻风菌株DNA。PCR反应条件为试剂盒推荐,在95°C环境中,行15min的预变性操作,后完成循环40个。单个循环设置:94°C环境中,行30s变性处理,60°C环境中,行90s退火,72°C环境中,行90s延伸,72°C环境中,行10min延伸。应用2%琼脂糖凝胶做电泳处理,于实验用凝胶成像仪下,对检测结果进行精准观察,若样品序列同NCBI数据库中所呈现的麻风菌序列有≧92%的同源性,可对此样品有麻风菌存在予以确认。

2 结果

本次从不同流行程度的麻风病地区采集的水、土壤样品共137份中,PCR阳性共70份,经测序操作,含麻风菌共40份,达57.1%确认率。较高流行区样品57份中,PCR阳性29份,经测序,含麻风菌13份;高流行区样品31份,PCR阳性17份,经测序,含麻风菌13份;一般流行区样品49份,PCR阳性23份,经测序,含麻风菌14份。较高流行区共用水源无麻风杆菌DNA检出;高流行区和其它一般流行区部分水源水中有麻风杆菌DNA检出。另外,不管一般流行或较高流行区,与日常生活关联性较强的池塘水、池塘边淤泥中,均有麻风杆菌DNA检出。而患者家门口土壤及水缸水中,也有较高的麻风杆菌DNA检出比例,为68.4%(26/38),且经测序,有麻风杆菌检出占69.2%(18/26)。

3 讨论

本次研究应用PCR-直接测序法,对水、土壤中含有的麻风菌DNA进行检验,为对分枝杆菌进行鉴定的金标准。本次所采集的水样本、土壤样本均为环境样品,故DNA具混合DNA性质[3-4]。虽引物具麻风菌特殊性,但因模板过于复杂,会对PCR扩增的效率和特异性产生影响,诱导非特异性产物生成,故对PCR反应参数予以优化,采取测序的方式,对样品中有无含麻风菌进行确认,具十分必要性。本次研究在开展PCR扩增前,对水、土壤部分样品做抗酸染色处理,应用特异性引物,对DNA扩增提取,得出现场环境中有分枝杆菌检出[5-6]。而患者家门口土壤及水缸水中,也有较高的麻风杆菌DNA检出比例,为68.4%(26/38),且经测序,有麻风杆菌检出占69.2%(18/26)。提示麻风病可经被污染的水传播。有研究示,土壤中含有的麻风菌与患者打喷嚏、咳嗽排出可能相关,同时,也有麻菌菌在人以外的环境中独立存在的可能,需加大研究力度,以对麻风病的流行予以控制。

综上,通过对麻风病流行区所收集的水、土壤检测显示,均有麻风杆菌检出,表明可能是引发麻风病的重要传染源,故需加大对水、土壤的管控力度,以改善高发状况。

参考文献:

[1]Mastrangelo G,Silva-Neto J,Silva GV,et al.Leprosy reactions:the effect of gender and household contacts[J].Mem Inst Oswaldo Cruz,2011,106(1):92-96.

[2]蒙在扬,黄培胜.两种抗酸染色法对麻风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染色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7):847-848.

[3]Nigussie M,Mamo G,Detection of acid fast bacilli(AFB)in tuberculous lymphadenitis among adult Ethiopians[J].Ethiop Med J,2010,48(4):277-283.

[4]赖英荣,梁英杰,杨诗聪.四种脱蜡透明剂在抗酸染色中的比较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2):252-253.

[5]周亚妮,李可,何战峰.改进的抗酸染色技术在提高麻风杆菌检出率中的应用[J].热带医学杂志,2014,14(10):1287-1288.

[6]吴成,周晓鸿,李彩霞.麻风病患者外周血中Th1,Th2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8(10):998-1000.

论文作者:张运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  ;  ;  ;  ;  ;  ;  ;  

麻风病流行区水、土壤中麻风杆菌的检测初步分析论文_张运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