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现状及改进建议论文_刘伟琦

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现状及改进建议论文_刘伟琦

哈尔滨工务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我国经济与科技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铁路运输方面受此影响有很大程度的发展。目前,铁路运输方面已经配置了客运专线、高速动车组、大功率电力机车等,并且改变了传统铁路生产运营模式。的确,我国铁路运输方面的优化发展带动了各种积极因素,但风驰电掣的列车却隐藏着巨大的安全压力,尤其是运输设备方面。基于较高铁路运输要求,铁路设备在长时间应用的过程中,容易引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安全隐患,直接威胁铁路运输[1]。对此,应当强化铁路设备维修,以便合理的、有效的处理故障或安全隐患,使铁路设备持续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

关键词: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现状;改进建议

一、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的重要意义

铁路工务设备维修主要是为了使设备保持或恢复功能所采取的技术以及管理措施。铁路工务设备在于通过维修来保证工务设备质量,进而保证铁路列车正常运行。这主要是因为设备维修对设备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而其设备质量与运输设施以及铁路运输安全具有直接影响。目前我国铁路工务设备维修主要采用的是预防维修和事后维修结合方式,通过这种维修方法,减少铁路工务设备出现的故障以及病害,提高铁路工务设备维修效率。

二、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现状

1、预防性维修体系形式化

预防性设备维修中,往往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设备维修效果不佳。而造成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①预防性维修体系形式化,使得设备维修计划的制定受到影响,使得维修计划的合理性、针对性不强,不能有针对性的处理故障。②某些时候因为设备运行时间与设备维修时间相冲突,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往往会停止设备维修,这使得设备得不到全面的检查与维修,可能使设备带有安全隐患,最终使设备故障。③因为预防性维修体系的缺乏,未对设备维修工艺予以严格要求与控制,企业依旧采用传统的维修工艺来进行设备维修,那么传统维修工艺缺点必然暴漏,难以有效的、合理的、全面的进行设备检查与维修。

2、维修人员整体水平较低

目前,铁路运输方面所配备的维修人员整体水平不高,在铁路设备维修的过程中难以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规范、合理的展开设备检修。当然,维修人员整体水平较低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其中包括岗位待遇较低,难以吸引新技术人员,且影响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未给设备维修方面配备专业的、高素质、适合的工作人员;一部分维修人员并没有认识到业务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不注重业务知识及相关技能培训,导致自身整体水平不高。

3、委托维修逐步增多,设备维修受制于人

之所以说,铁路设备委托维修增多,设备维修受制于人,主要是科学技术的引用,使得大量自动化设备逐渐被应用到铁路运输中,而铁路运输方面因缺乏自动化设备维修能力,因此在设备故障时需要委托专业维修或厂家来进行设备维修;因为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限制,使得铁路运输企业难以获得生产厂家相关标准,如此企业也无法自主维修,这必然会使铁路运输企业在设备维修方面受制于人。

三、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的一些改进措施

1、全面实施工务设备动态检查维护模式

目前铁路客车径路上列车机车上安置了车载式轨道动态监测系统,这种智能化设备检测技术,对其设备整个维护状态进行全面的监控,以计算机技术为媒介对其相关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全面的整理,及时高效地向铁路工务设备维修工作人员提供了重要的现场设备病害信息,工区工长及时收到信息后纳入当日工作计划中进行整治消灭设备病害,从而根治了设备病害的进一步发展,最终提高了工务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加大已经和投资的力度,将这种智能化设备检测技术推广到全路,在所有列车机车安装车载式轨道动态监测系统,对铁路工务设备时时监控检测,提升了铁路工务工作人员对设备病害的掌控力,从而提升了铁路工务设备安全性能,这对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铁路工务设备天窗修利用效率

要想提升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的质量,以及该项工作的工作效率,那么就要加强铁路工务设备的天窗修利用效率。铁路工务设备维修部门应当积极采用多种检测技术对所有的设备进行全面的进行全面的了解,将每一处设备病害应用到每日天窗修计划中,避免出现遗漏的病害保留在现场上,这样就要求工区工长必须制定详细的维修方案和措施。另外,在铁路工务维修作业使用工机具的过程中,应当对工机具安装和试运行、使用和维修、更新和报废等阶段进行重点的掌握,从工机具出现故障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考虑工机具的保养措施,从而减少现场作业中工机具发生故障的次数,同时加强工机具的更新换代,以此提升铁路工务设备的天窗综合利用效率,从而达到消灭每一处病害,提升了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的质量,更加保证了铁路行车安全。

3、创新铁路工务设备维修模式

在铁路不断向高速与重载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从精细化、专业化、高效化的角度考虑分析铁路工务设备维修模式。随着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在铁路上,铁路工务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学习培训掌握新技术新设备,从而提升维修技术水平与专业水平,这样可以提升铁路工务设备维修效率与质量。另外,铁路向高速发展要求轨道结构更加均衡、更加平顺,从而对铁路工务设备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铁路工务维修精细化作业是铁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必须壮大检查工区队伍,做强维修工区来实施精细化作业。这样精细化作业增加的工作量必然要求铁路设备维修工作提高效率。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采用大型养路机械进行维修线路越来越普遍,这种维修模式不仅保证了精细化作业,还做到了作业高效化。因此铁路工务部门应加大已经投资的力度,将大型养路机械维修模式推广到全路,将这种模式的优势与作用得以全面的发挥。

4、构建完善的维修人才培养机制

针对当前铁路运输中维修人员整体水平不高的情况,应当制定完善的维修人才培养机制,使维修人才培养得以有效落實,提升维修人员的整体水平,使其能够专业的、规范的、合理的进行设备维修。对于维修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需要强化以下几方面:

其一,设置与岗位绩效挂钩的再分配机制,也就是将员工岗位绩效纳入到工作考核当中来,根据员工工作能力及工作水平,合理配置员工,使之在适合的岗位发挥作用。

其二,强化维修人员培养机制,也就是根据维修人员工作水平,提出业务知识培训标准、综合素质教育标准、维修技能培训标准及其他方面内容,以便维修人员培训培养工作能够在维修人员培养机制的约束下,有效、合理的开展。

其三,随着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引入,企业需要对维修人员予以专项培训,即加强新设备相关技术及新的维修技术的培训,促使维修人员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维修技能不断增强,以便其可以应对设备各种故障问题。

结束语

总之,铁路工务作为我国铁路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备稳定、安全的运行,是保证列车线路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在铁路工务设备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对其存在的病害、安全隐患、故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如夏季易胀轨与冬季易断轨,采取提前预防的解决措施。在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的过程中,可以设定专门的抢险预案,这样不仅保证了铁路工务设备维修工作的效率,还保证了设备正常、稳定的运行,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骆作相.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J].化工管理,2017,(6).

[2]陈阳.铁路设备维修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J].上海铁道科技,2013,(2):97-98.

[3]陈东生,曲建军,田新宇,陶凯,杨飞.中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模式研究[J].铁道建筑,2012,(5):129-135.

[4]王磊.浅析铁路工务段安全管理规范化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6):24-25.

论文作者:刘伟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现状及改进建议论文_刘伟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