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新进展_三农论文

高校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新进展_三农论文

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研究新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农村论文,高等学校论文,新进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021(2007)02-0077-06

2002年,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在为《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一书作序言说:“对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问题,至今尚未被人们充分重视,研究者也不多。”[1] 595当前,高等教育通向新农村问题的研究,集中反映在我国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这个问题上,综观高等教育研究文献,研究者为数也不多①,不过从中可窥见对其研究的一些新进展情况。对此,我们很有必要梳理现状,铺垫未来。

1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是高等学校办学的重要取向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现代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当前,这三大职能在我国推进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中演绎出新的重要取向。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06年12月2日,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在河北农业大学联合召开“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座谈会”,在会上周济部长深刻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机遇。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教育、科技的支撑。高等学校要深刻认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思想,坚持服务“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从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出发,一直关注并致力于农村建设。当今的新农村建设,是对既往的农村建设的一种承接,同时也是立足在既往农村建设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新农村建设新的基本内涵和总体要求。新农村建设的向前推进,既需要农村基础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也需要高等教育的发展相伴而行,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力助动器。新农村建设深深寓含着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以人为本的新农村建设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越是重点大学越需要支持新农村发展。各级各类高等学校都应该基于其办学功能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3]。

还有学者认为,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的脊梁,作为引领时代前进的火车头,肩负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高校为农村服务、为农业服务、为农民服务,都是天然的责任和义务。服务不到位,服务不全面,要受到良心的拷问、责任义务的拷问、存在价值的拷问[4]。高校特别是农业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提供高效的科技服务的双重任务,要在人才强农和科教兴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5]。其中,地方高校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起到排头兵的作用[6]。

关于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问题在学界引起了关注,如有学者认为,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提出和具体实施,人才日益成为制约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所以,新疆必须优先发展与地域社会经济相适应的具有本地特色的高等教育,尤其要发展区域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用得着、留得住”植根于新疆这块土地的人才[7]。又如,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应该是“以坚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地方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实用性、技能型高级人才”;必须确立“围绕产业办教育、办好教育促产业”的办学思路;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拓展办学空间;与边区新农村建设相适应并呈良性互动[8]。

直面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这一重要的办学取向,还存在一些应审视和反思的突出问题。如有学者指出,令人痛心的是目前高等教育离农业、农村和农民越来越远。原有的农业大学纷纷改名,回避“农业”这两个字,很多面向农村的师范、医科院校都改换门面,很多与农业有关的农林、农经、农机、畜牧等专业纷纷撤销或改行。农村孩子受义务教育难,上大学更难,上了大学也不想再回农村,哪怕在城里打零工,做小生意也不愿意回去。长此以往,将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才匮乏问题必将越来越突出[9]。现在许多城市,大学建设已经是豪华型的了,而农村高等教育机构还是寥寥无几。这是城乡教育发展巨大反差的缩影[10]。又如,“建设新农村,一定要让农民看到实效,高校可以充当合格的外援。”为什么高校支援农村的有些科研合作项目不太奏效?有学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脱离农村实际,与当地经济产业链脱节[11]。

2 高等学校办学通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与探索

农村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都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农村现代化需要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使高等学校办学通向农村,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1] 593,更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诉求。其路径应当是什么呢?周济部长指出:高等学校要坚持“顶天立地”的发展思路,一方面高度重视现代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的研发,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面向“三农”第一线,特别是着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造福农民群众。要破除偏见,摒弃鄙视社会服务、鄙视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的错误观念,在与“三农”紧密结合的过程中,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把高水平的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要凝聚广大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把服务新农村建设摆在学校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服务“三农”培养培训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实用人才和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带头人。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主动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大力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要坚持“农科教”、“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服务工作。切实发挥农业、科技、教育网络联盟的优势,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政策、资金、项目的倾斜力度,为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2]。

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对于促进农民现代产业意识觉醒、农民增收、转变农村经济形态以及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有重大现实意义。鉴于目前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仍存在体制、机制与政策等方面的障碍,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从更新理念、调整政策、改革体制等方面入手,扫除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障碍因素,确保高等教育通向农村道路的畅通,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12]。有学者进而建议,国家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在设立211、985等工程建设一批高水平重点大学的同时,要输出相当的资金,给出相应的政策,设立“高等教育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专项工程。其主要内容是:(1)国家和地方政府根据需要和现有条件,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农业大学或以支农为重点的师范、医疗、农业工程院校,包括专科、职业技术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在综合大学、重点大学中也可设农学院、农学系、农机系或与新农村建设有关的系科专业。国家和地方政府要从支农经费和教育经费中设立专项资金资助这些重点建设院校和系科专业。(2)这些学校和系科专业的招生要采取特殊政策面向农村中学生,象已经有效实施的国防生制度一样,招收农村定向生,对报该类学校和专业的农村学生实行半费或免费入学,可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国家和地方政府与学生签约,学生毕业后定向回农村工作,违约给予适当处罚。(3)农村定向生可按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计划,对口分配到农村中小学、卫生院、农技站、文化站、水利、电工、环保、通信和农村各级政府中工作,合理解决他们的工资待遇问题,包括在一定条件下参考公务员待遇给予合理安排。农村基层各级干部要优先提拔德才兼备的农村定向大学生。尤其要从农村青少年中培养热爱新农村,熟悉新农村,愿意长期在农村工作的新一代高素质人才,使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栋梁之才[9]。再说,近年来国家实施发展小城市的战略,以适应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人口过多和农业生产所需人口减少矛盾的需要。在发展小城市过程中,往往从经济、商贸、交通等因素考虑确定城市数量、规模、位置与功能,这是很狭隘的。为此,应有计划的开发建设一批大学城,即以办农业类高等院校为主体,兼顾服务行业发展和城乡信息、物资集散功能的小城市。这种依托高等院校的文化教育型小城市建设,将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别[10]。

不同的高等学校由于其学科基础和服务方向的不同,切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和着力点将会有不同的选择,大致包括:参与新农村建设战略规划的编制;建构符合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需要的专业及课程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建立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快捷通道;参与新农村教育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等方面[13]。比如,高等农业院校应确立大农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从农村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的实际出发,按照培养“种、养、加工相结合与农工商管一体化”的复合型、实用型、技术型大农业“通才”的要求,有计划地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增设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专业,从而提升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撑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办学功能[14]。其中,高职农业院校应以服务“三农”和农村区域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产学研结合,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高技能实用型专门人才。有学者从中总结出:“产学合作、校企联办、学校+基地+农户”的创新产学研模式[15]。还有学者总结了“科教兴农示范县建设模式”[16]。有学者根据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特点,提出建构县域经济中的远程教育体系,发展开放教育、强化职业教育和拓展技能培训,服务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千百万计扩大农民就业工程”和“千百万计增加农民收入工程”[17]。

在我国大力推动高等学校办学通向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进程中,有许多新的创举和成功的探索,铸就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辉煌业绩。上述的“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座谈会”,有7所高校在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即河北农业大学的《坚持“太行山道路”服务新农村建设》;浙江大学的《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建设新农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中国农业大学的《农科教联盟造福广大农民》;四川农业大学的《大规模培训农村党支部书记》;北京林业大学的《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提供智力支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18]。其中,在上述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被河北农业大学20年矢志服务“三农”、不断深化“太行山道路”的历程深深折服。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为“太行山道路”即兴赋诗:“当幸福挂上父老乡亲的脸庞,当喜悦撒遍丰收富裕的山岗,我们会再一次自豪纵情,数风流人物,还看太行儿郎。”[19] 河北农业大学发扬优良传统,几代师生走出校门,走向农村,走近农民,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太行山道路”,培育形成了“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20]。河北农业大学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科技与“三农”紧密结合的道路,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依靠科技服务“三农”的有效形式和宝贵经验。科技要素植入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切入点,要把优化要素配置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科技是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引导科技植入农村作为农村科技的重要使命,要致力将现代科技根植于农村一线;加强科技创新,把科技成果引入农村一线;加强机制创新,把科技人员引入农村一线;加强人才培养,把科技知识引入农村一线[2]。

“太行山道路”是河北农业大学开创的高校利用自身人才、科技优势,主动为“三农”服务的一条成功道路。1979年,河北农业大学以承担河北省太行山开发研究项目为契机,组织广大师生走出校门、深入太行山区,开始以科学技术全面开发太行山的探索和实践。1981年,国家科委在总结河北农大经验的基础上,设立了“河北太行山开发研究”课题,并列入“六五”重点攻关项目,经过5年攻关取得巨大经济效益,使大量农民迅速脱贫。1986年初,该课题通过国家鉴定,河北省召开太行山开发总结表彰大会,国务院发了贺电,国家科委发了贺信,贺信中把河北农大开发太行山的做法命名为“太行山道路”。

20年来,河北农业大学坚持走“太行山道路”,以“科技富民”起步,沿“人才富民”延伸,用“观念富民”拓宽,把论文写在燕赵大地上,写到农民心坎上,实实在在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如在“太行山道路”刚起步时,农民对科技脱贫的认识还是空白,周吉柱老师第一次深入太行山为农民的大枣树剪枝时,就曾被农民“挡”住问:“你把树枝剪了,这树还用什么结枣儿?”但当年,他剪过的枣树比没剪的树产量翻了番。来年,那里的农民在周吉柱等老师的技术指导下,大枣产区的产量都翻了一番。张玉星教授在帮助西柏坡的农民们开发荒山之后,又策划把这里的荒山建成“森林公园”,公园建成后,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在春天的一个“赏花节”就让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了上千元。事实面前,农民们的观念变了,农民不但有了科技意识,还增加了经营意识[19]。

10年来,河北农业大学拓展实践途径,强化服务“三农”效果:一是加强“三结合”基地建设,培植区域特色产业。学校70%以上的科技项目在“三结合”基地完成,并以此为辐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了一批区域特色产业。如在坝上张北试区“三结合”基地推广的错季喜凉蔬菜技术,使蔬菜生产成为坝上地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累计应用面积达到111.3万亩,新增纯经济效益6.3亿元。二是创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拓宽科技传播新途径。以学校专家为核心,以技术传播为纽带,以服务产、供、销为目的,建立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形成专家→协会骨干→会员的技术传播网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全面服务。如清苑县农林高优合作社以科技服务为纽带将分散的800多户农民组织起来,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管理,统一产品销售,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村域经济运行模式。如学校在内丘县岗底村进行“公司+科技+品牌”的村域经济运行模式的探索,成立集生产、服务、销售为一体的富岗集团公司,培植“富岗”苹果品牌,通过连锁基地辐射到周围300多个村。现在它成为冀中南优质苹果生产带的龙头企业。四是坚持“两个文明”捆绑进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如易县柴厂村“三结合”基地,通过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下乡,开展技术培训、举办法律讲座,倡导移风易俗,评选“文明庭院”、“星级文明户”,建立农民夜校、村图书室,进行村域规划,整治村容村貌。经过几年努力,村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成为全县第一个小康建设示范村,河北省首批文明生态村。五是建市场、办网站、成立专家工作站,不断丰富服务“三农”的实践形式。如2000年学校创办的“太行之路”网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服务“三农”的途径,加快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转化速度,即时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近年来,学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经济类型区,与当地涉农部门联合建立“专家工作站”,作为学校伸向“三农”前沿的“桥头堡”[20]。

总的来说,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协调推进的伟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高等学校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已经启动,但有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去解决、去探索、去创新。高校主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将有助于推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有助于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促进高校又好又快地发展,充分发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应有的办学职能。高校应坚持走“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的办学道路,把高水平的论文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地上[21]。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呼唤高等学校毕业生建功立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猛增。在走向大众化之前,每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为数不过数十万;2000年毕业生突破百万[1] 594。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人,与社会新增加的900万个就业岗位相比较,占到55%,首次超过社会新增加就业岗位的半数;在每年需要安置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复转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成长就业劳动力总计约2400万人中,高校毕业生将首次突破20%,并且每年将增加约两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成了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竞争者;在城镇新成长劳动力中,高校毕业生成为主要成分。同时,从世界范围来看,全世界的青年在劳动力队伍中所占的比例下降,从1993年到2003年下降了近4个百分点。可见,青年学生就业形势偏紧和就业层面下移的事实,是世界性的共同问题而不是我国独有现象。对此,我们要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基于对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必须树立起统观全局的“大就业观”[22]。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游弋于城市的人才大军,将分流相当一部分到农村去,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这是必然的选择[1] 594,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呼唤,也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客观规律。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对困难已成为困扰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然而,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农村各级各类人才严重匮乏的状况日益突出,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走向农村,在农村就业创业,对推进大学生多元化就业、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远意义和重大作用。同时,应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农业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建立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有着广泛的新需求,为他们就业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3]。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新选择[24]。进而,要看到高校毕业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实际上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具体举措[25]。

基于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新农村建设就业创业,高校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是唤起青年学生“扎根基层、奉献农村”和“在农村建功立业”的使命感。如加强就业指导,以贯彻落实《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精神为契机,紧紧围绕“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积极宣传老一辈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宣传新一代艰苦奋斗、志愿服务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唱响“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主旋律,营造“扎根基层光荣、奉献农村光荣”的社会环境,使更多“精业务、懂管理、会经营,留得住、用得上、肯奉献”的应用型人才充实到农村去,成为广大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排头兵、自主创业的领头羊、民主管理的践行者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员。二是彰显高等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办学功能。如在现阶段,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培养模式、招生规模、专业设置等都要服从服务于地方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尊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特别是要适时地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增设新的专业或调整专业方向。在有条件的县(市)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推动高校布局重心下移,促使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全面介入农村发展。同时,进行课程改革,增加选修课的内容,适当提高相关涉农课程的学分,引导和鼓励专家、学者走进高等学校开设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学术讲座,着力提高大学生面向新农村建设就业创业的知识水平。三是培育农村基层实习基地,建立健全大学生见习实习制度,提高大学生服务基层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四是深化大学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体制和机制创新,出台优惠政策[23]。如:(1)推进基层人事干部制度改革。要淡化干部身份,积极推进岗位资格证书制度;改革户籍制度,为人才的合理流动减少障碍;在社会保障、子女升学等方面对他们给予照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2)实施农村“特设岗位计划”。要全面贯彻落实《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6号)精神,在推广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在更多领域设立支农、支医和扶贫开发的“特岗计划”,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3)制定大学生面向新农村就业的补偿政策。贯彻实施《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财教[2006]133号);国家划拨专项资金,在高校设立“面向新农村就业奖学金”、“面向新农村就业学费奖免基金”或“面向新农村创业资金”;地方政府可向面向新农村就业的毕业生发放“安家费”、工资补助、创业贷款(减息或贴息),交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并纳入财政预算;优先录取为公务员、择优保送深造或考研加分,在资本注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总之,要为高校毕业生通向新农村就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26],积极有效地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新农村建设“双向互赢”的对接[25]。

近年来,有不少大学毕业生矢志服务新农村,在农村建功立业,创造了奇迹,杨大可是其中的一个典范。

2000年,杨大可于四川大学毕业后,他放弃在城市条件优越的工作,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重庆云阳县双土镇无量山营盘岭种梨。2002年,他的果园首次挂果,喜获丰收,1.5万多公斤梨子带来了五六万元的收入,“穷山坡上结出了金果子!”杨大可没有忘记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乡亲,他动员乡亲们也来种梨,主动与4560户村民签订了“三包”协议,用技术帮乡亲们致富。在镇、村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2005年年底,梨苗种植面积达到了7500亩。2002年至今,杨大可上门为果农作技术指导300余次,电话解答不计其数,先后在无量、天赐等4个村组织培训会30余场,现场培训农户2000余户,还多次到邻近的大阳、石门、团坝等乡镇的果农家中作技术服务。2005年有80%的果农有300元至1万元的收入,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7家大户年收入达到了五六万元。2005年6月,他的水晶梨正式注册了“大可牌”商标,无量山有了自己的品牌。他说:“这牌子不光我家的梨能用,只要是无量山种的梨都能用。”当年12月,双土镇水晶梨专业合作社成立了,他被推选为合作社主任,入社农户245户,种梨25000余亩。现在他又把眼光投放到梨园产业高效生态经济园建设上,他试着推行树下种草、以草养畜、畜粪肥树的循环经济模式。从此,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大舞台上,农民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宽。2006年,杨大可被评为“感动重庆十大年度人物”,给他的颁奖词是:“四辈人,一座山。他聆听着来自山风的呼唤,成为无量山第一个种树的大学生。多年后,山变绿了,他的脸黑了,乡亲们的荷包鼓了。广阔天地大有所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呼唤着更多的——新型知青!”[27]

注释:

①关于高等教育研究文献,如检索“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index.ht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6·“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关键词]为“高等教育”的共有记录13831条(篇),其中“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共有记录54条,在2006年度高等教育研究文献中占0.39%;检索日期:2007年4月12日。

标签:;  ;  ;  ;  ;  ;  ;  ;  

高校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新进展_三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