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铁路大型养路机械作业存在问题与质量控制论文_王利波

浅析铁路大型养路机械作业存在问题与质量控制论文_王利波

(神华轨道机械化维护分公司,天津300457)

摘要: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对铁路线路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铁路线路维修养护中已经广泛运用大型养路机械进行施工作业。为了确保铁路的平稳运行,需要做好铁路的养护工作。目前在铁路养护过程中通常都应用大型铁路机械作业,这些大型铁路养路机械作业质量是铁路安全运行的保障。文章针对当前铁路中大型养路机械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针对运行中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铁路;大型养路机械;作业质量;控制措施

前言

在列车长时间运行和自然条件作用下,铁路线路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形或损坏。为了确保列车安全、平稳、快速运行,延长线路各组成部分的使用寿命,必须加强线路的养护和维修工作,使线路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上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的铁路养护主要是依靠人力,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作业质量不高。随着铁路事业的发展,铁路养护开始在工作中使用小型机械,这些设备的使用, 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减轻了养路工人的劳动强度。为了适应发展步伐,工务段普遍设立了机械化工队和养路工区,配备了以单项、小型为主的养路机械。进入8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铁路运输密度的加大,繁忙干线的维修工作采用手工、小型养路机械和非标准自制设备的修理手段已无法完成。与此同时,轨道结构的日益现代化也向养路机械的作业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铁路养护走向大型机械化。

1大型养路机械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个别单位大机作业质量、成本控制意识欠缺

目前铁路维修的设备越来越向现代化和重型化的方向发展,这些重型化的设备需要较多人员的参与才能组织起有效的维修保养工作,但现在设备管理单位的定员都有一定的限度, 所以想组织起周期性的线路维修保养工作较为困难,所以在铁路线路的维修上依靠大机综合维修较为普遍。但许多单位在线路的维修上对大型机械过于依赖,在大机进行作业时又没有科学的成本和质量控制意识,同时一些大机管理人员由于责任心不强,所以对管内线路设备的状况也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即提报大机的施工计划,由于计划的准确性欠缺,从而使一些区段在维修时存在过修的情况,还有一些路段存在欠修的现象,不仅造成了较严重的浪费, 同时也使路段维修的质量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也无法按照大机作业的整体计划实施,所以导致作业效率低下。

1.2个别工务段大机施工配合不到位

目前在一些工务段内,大机的配合人员素质都不高,专业技能参差不齐,对相关业务也达不到熟练的程度。个别配合人员由于前期工作不到位而造成施工的不协调,或是不能施工; 对大机的工作效率没有进行科学的掌握,从而造成施工进度估计错误;还有一些人员对大机作业没有充足的准备,并对病害整治存在不足的地方,从而使大机在作业时捣固效果不好, 甚至导致作业能力存在严重的浪费;一部分配合人员没有及时跟进大机的作业,对后期的线路日常维修保养工作没有关注,从而使大机即使在综合维修后也无法长期保持稳定的技术状态。

1.3大机捣固工区配置机械数量不合理

在施工过程中,尤其在大机捣固工区,大机在配置上不合理,如采用四捣两稳的配置时, 在施工中大机解体情况经常发生,对作业效率造成严重的影响。但如果采用两捣一稳的配置时,由于配置数量的过少,只要其中一台大机发生故障或是进行年检时,则会导致其它大机无法正常作业,从而造成较大的浪费。

1.4检修保养不力,影响大机运用

大机维修保养人员在对大机进行日常和定期的保养过程中,存在着不细致、不达标的地方,这样就很会导致大机在作业时发生故障的机率较高,从而使施工现场无法正常运转。同时在班组的操作人员,由于其技术水平较低,在对大机进行操作时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地方, 这样大机设备和配件就存在着提前老化的情况,发生故障的机率也有所增加,对于一些经常发生的故障不能及时发现和进行排查,一旦发生故障则需要技术人员和检修人员进行维修和处理,导致停工过多,大机的完好率和使用率较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大机操作人员匮乏,技术能手稀缺

铁路线路的不断增加,在维修和保养方面需要越来越多数量的大型养路机械进行作业, 所以大机作业组不断的进行增设,这样就需要越来越多的大机操作手来进行操作,但真正能胜任大型养路机械操作的操作手却很难找,对于一些工长和机长等技术方面的能力更是稀缺,所以导致大机数量与操作人员稀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

1.6天窗时间少、天窗长度不足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的经济往来以及人们的出行越来越频繁,由此对铁路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铁路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列车提速以及车辆的更新等都对天窗的时间有所挤压,致使天窗时间越来越少。此外,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停工现象日渐频繁,在系统内的大型施工也会造成停工,此时是不能够共用天窗的,而天窗的给点次数和平均长度也在减少,致使铁路中对于大型机械进行的养护作业没有封锁时间的保障。

2保证作业质量的技术与措施

2.1灵活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大机作业

对于那些运输比较稳定,但是天窗时间较少的线路,可以和运输部门进行协商,对计划内的线路进行抽线或者是绕行的方式,尽量的延长天窗的时间,然后将大量的大型机械调集到一起,集中进行修理,完成集中修理。对于那些无法抽线而天窗时间又短的线路,可以实行单独检修,因为此种机组的作业车辆较少,所以说即使是出现停工现象,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2.2争取天窗利用率最大化

维修部门应充分与运输部门进行相互配合,在养路作业时尽量挑选运输的淡季进行,这样在施工时有利的避开了货运和客运的高峰时段,对运输的影响则达到最小化。同时对施工方案要进行反复的斟酌,使方案达到最优化,同时结合大修,充分利用天窗充裕的时机来展开大机作业。

2.3提高大机施工配合水平和质量

组织对各段大机主管人员、配合大机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聘请安全、工务、运输调度、财务等部门专家讲课,从计划提报、施工准备、安全卡控、成本管理等方面进行培训。组织开展业务讨论,集思广义,积极探寻如何使大机综合维修周期更合理,维修效果更理想。

2.4实现大机捣固工区机械 配置的科学化、合理化

对每个大机捣固工区配置三台线路大型养路机械,遇一台大机临时故障无法修复时,剩余两台大机可以照常施工。错开每台大机的年检时间,轮流进行年检,保证年检时工区仍有两台大机进行施工。减少大机故障和检修影响施工,避免天窗的浪费和大机能力的浪费。

2.5强化检修,保证大机随时处于良好状态

严格执行各级修程,严控检修过程和质量。大机检修车间严格按照规程、标准、工艺逐项检修。现场工班要派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进行跟检,并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报检修车间,以利于检修车间人员掌握大机设备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修理。跟检人员要认真学习基本的检修和保养技术,以便施工过程中处理简单的机械故障,降低临时停工时间。现场生产部门要制定严格的保养制度,每日作业前、作业后的保养项目必须齐全、到位,不能走过场。并根据大机型号、特点配备足够易损配件,根据季节变化等因素进行调整,降低因配件损坏引起的停工。

3结语

大机综合维修是线路养修的发展趋势和不可或缺的主要方式,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从各方面查找分析原因和制定对策,提高作业效率,才能充分发挥好大型养路机械的优越性, 改善线路综合维修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选民.养路机械基础[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2]秦红剑.提高大型养路机械管理水平和作业效能的措施[J].山西建筑,2008(15)

[3]宋慧京.构建我国大型养路机械技术体系[J].中国铁路,2007(08)

[4]章军.大型养路机械冬季检修的实践与探讨[J].上海铁道科技,2004(05)

论文作者:王利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8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7

标签:;  ;  ;  ;  ;  ;  ;  ;  

浅析铁路大型养路机械作业存在问题与质量控制论文_王利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