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血流显像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虞莲会,封大连,袁灵,刘义容

(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血流显像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2016年例行PICC置管(盲穿法)的46例新生儿为对照组,2017年—2018年的35例在超声血流显像技术下行PICC置管的新生儿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导管位置准确率,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出血量,静脉炎发生率,心率波动水平,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血流显像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新生儿PICC置管的成功率,并缩短PICC置管时间,安全性高,适用性强。

【关键词】PICC置管;新生儿;超声血流显像技术;盲穿法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017-02

Application of ultrasonic blood flow imaging in neonatal PICC catheterization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ultrasound blood flow imaging technology in neonatal PICC catheteriz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46 neonates who underwent PICC catheterization (blind catheteriz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5 to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35 neonates who underwent PICC catheterization under ultrasound blood flow imaging technology from 2017 to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atheter position accuracy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ata comparis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atheterization time, blood loss, phlebitis incidence, heart rate fluctuation, and unplanned extubation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data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blood flow imaging technology in PICC catheterization in neonates is remarkable, which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PICC catheterization in neonates and shorten the PICC catheterization time.

【Key words】PICC catheterization; The newborn; Ultrasonic blood flow imaging technology; Blind tees

我国医疗机构行PICC置管时有两种血管选择方法,一为盲穿法,二为超声引导下置管[1]。但是在临床试验中发现,盲穿法对于患者的局部血管有一定条件,患者血管必须足够清晰,才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2]。但是新生儿的血管比较细窄,血管壁薄,通透性较高,置管过程中导管尖端一旦没有成功到达上腔静脉,出现导管渗液的几率非常高[3]。因此,选择合适的PICC置管方法,对新生儿成功置管的关键。本研究探讨了超声血流显像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现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5—2016年例行PICC置管(盲穿法)的46例新生儿为对照组,2017年—2018年的35例在超声血流显像技术下行PICC置管的新生儿为观察组,两组新生儿一般情况如表1。

PICC置管的新生儿符合以下条件:①需要输注刺激性药物、肠外营养、预期持续2周以上;②置管时间均在生后2~4天,生命体征相对平稳;③每位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④由具有PICC专科资质的护士进行穿刺;⑤B超血流显像由同一超声科医生监控。

表1 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盲穿法。

观察组:在超声血流显像技术下行PICC置管,在超声血流显像技术下探查新生儿的血管状况,排除狭窄、畸形,并做好位置标记,并选择标记下无损伤的皮肤作为本次穿刺部位。将新生儿平放在治疗台上,并帮助新生儿上肢外展(90°),测量穿刺点至新生儿的右胸锁关节的总长度,并按照PICC置管规范操作,在导管达到新生儿肩部时,帮助新生儿头部转向穿刺方向,并将新生儿下颔紧贴肩部,直至导管成功送入,并达到预测长度。若新生儿穿刺部位为下肢,放平穿刺下肢,并测量穿刺点直至肚脐与剑突的中点为总长度,不需变换体位,按照PICC置管操作流程进行规范操作,送入导管并达到预测长度后,封管,并拍摄X线片进行定位。在送管过程中实时监测导管刺激及外在刺激对血流的影响,监控导管尖端有无打折、,异位、并进行实时的调整。

1.3 观察指标

两组新生儿的导管位置准确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出血量,静脉炎发生率,心率波动水平,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n=35)的导管位置准确率,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n=46),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出血量,静脉炎发生率,心率波动水平,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PICC置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适用于出生后体质量较差的新生儿,以及需要输注刺激性药物的重症患者,身体素质低下血管通透性较强的老年患者。诸多研究显示PICC置管是一种适用性极强的治疗方式,操作容易简单,成功机率较高,插管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机率较小,术后固定容易,安全性可靠性较高[4]。

但是,新生儿PICC置管危险性普遍高于成年人。新生儿体内的各个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身体素质较为低下,PICC置管的轻微损伤也会给新生儿造成极大的生理痛苦[5]。同时,新生儿年龄较小,治疗依从性较差。在PICC置管置管期间会发生乱动,哭闹等行为,影响整个置管的成功率。且体质量较差的早产儿生命体征不稳定,部分患儿有明显的水电解质不平衡状态,早产儿血管细,窄,通透性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超声血流显像技术进行PICC置管的观察组35例患者的置管成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均为100%,优于应用盲穿法行PICC置管的对照组46例患者的71.73%,73.91%。对照组一次性穿刺失败的12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在调整后穿刺成功,但是仍有4例患儿穿刺失败,经调整后导管尖端无法达到上腔静脉。对照组患儿有6例发生静脉炎,对症治疗后炎症消失,继续使用导管。置管期间,对照组有3例患儿进行非计划性拔管,原因是1例患儿置管后肢体肿胀,无法缓解,1例患儿则出现导管堵塞,溶栓失败后只能拔管。由此可见,在超声血流显像技术下行新生儿PICC置管的实用性远高于盲穿法。

超声血流显像B超定位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优势:(1)早产儿在行PICC置管时绝大多数生命体征是相对平稳,但仍需静脉补充营养维持血糖稳定。传统的盲穿方式需X片定位导管尖端位置,需搬动患儿,造成肺泡的二次损伤。(2)早产儿脑部发育不成熟,不适当的搬动可能导致颅内出血等并发症。且X定位后,若导管尖端未在预定位置,需重新调整导管位置固定,加重皮肤损伤及多次X线暴露的风险。(3)B超定位方便、快捷、无创。通过穿刺前对血管进行全面评估,选择血管条件最好的血管进行穿刺,可避免在盲穿过程中因血管狭窄、畸形导致的送管困难。(4)送管过程中实施血流、导管尖端移行位置监控,可及时对导管位置进行调整,减少盲目、反复送管导致的血管及导管损伤,提高置管的成功率。(5)病儿相对舒适,心率波动范围仅5~10。由于整个过程未中断患儿的一切治疗,病情平稳,血糖稳定,肺泡处于持续夸张状态,未对患儿的安全造成二次伤害。对照组与B超观察组对比,各项数据均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超声血流显像技术下进行新生儿PICC置管,简单,好操作,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不良现象发生率较小,实用性强,值得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靳楠,张凤梅,杨艳华,等.B超引导下心电监护定位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7,25(3):199-201.

[2]马月兰,周景,沈婷,等.不同定位方法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导管置管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0):102-104.

[3]林熹,江湖,蒲亨萍,等.超声在小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24):2235-2237.

[4]黄芳,周丽芳,欧永辉,等.床旁B超定位在新生儿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3):130-131.

[5]何广荣,李洪伟.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新生儿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2例[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6,25(5):461-462.

论文作者:虞莲会,封大连,袁灵,刘义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超声血流显像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虞莲会,封大连,袁灵,刘义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