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硒地带人群全血硒含量及其与大骨节病关系的研究论文_姜凤梅

我国低硒地带人群全血硒含量及其与大骨节病关系的研究论文_姜凤梅

讷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黑龙江讷河市 161300

【摘 要】目的:系统评价大骨节病区与非病区外环境中硒元素水平的差异及大骨节病患者与健康人体内硒元素代谢情况的差异,以探讨硒与大骨节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将数据纳入所有比较大骨节病区与非病区水、土、粮中硒水平及患者与健康人血硒、尿硒和发硒水平的观察性研究,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大骨节病患者的硒水平均低于健康人。亚组分析提示与病区健康人比较,病区大骨节病患者在全血硒、血清硒、尿硒以及发硒方面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大骨节病区外环境中硒水平显著低于非病区;而且病区患者体内硒含量的各个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人,病区健康人的体内硒含量水平也低于非病区健康人。由此提示外环境硒缺乏可能与大骨节病发病有关。

【关键词】低硒;全血硒含量;大骨节病

大骨节病是一种与地理环境有关的地方性骨关节疾病。通过地学和医学工作者大量的调查研究,证实了我国大骨节病的分布与自然环境低硒带的范围非常吻合,不过,目前仍有许多关键问题亟待解决,如大骨节病的关键环境影响因素、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研究等。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及土壤元素与大骨节病之间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与排除标准

研究设计: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横断面调查;

研究对象:纳入有关大骨节病区与非病区水、土、粮样品,或者纳入符合大骨节病诊断标准且病理学、组织学或影像学证实为大骨节病患者及健康人(无论来自于病区或者非病区),不分年龄(如儿童、成人)、性别、国籍;

暴露因素:纳入大骨节病区与非病区以硒元素为暴露因素的所有对照研究;

结局指标:以水、土、粮样品中的硒水平,或者以血硒、尿硒和发硒水平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作为主要结局指标。

1.2统计分析

采用Cochrane协作组提供的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为疗效分析统计量,各效应量均以95%可信区间(CI)表示。各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当各研究结果间有统计学同质性(P>0.1,I2<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如各研究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1,I2≥50%),分析其异质性来源,且本研究将运用Excel中的MetaXL的Meta分析功能,对同一个指标进行重复运行分析,每次迭代删除一个研究,显示某一个研究对合并效应的影响,进而排除该研究进行敏感性分析。与此同时,在进行亚组分析以及当亚组分析存在异质性时对亚组进行异质性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全血硒水平

4个研究(248例)报告了病区与非病区健康人之间的全血硒水平,异质性分析提示存在统计学异质性(I2=96%,P<0.000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病区健康人全血硒水平低于非病区健康人[SMD=–6.12,95%CI(–8.58,–3.66),P<0.00001]。敏感性分析提示,剔除异质性较大的1个研究后,结果显示效应量的方向未发生反转[SMD=–3.84,95%CI(–5.48,–2.19),P<0.00001]。

2.2血清硒水平

4个研究(181例)报告了病区与非病区健康人之间的血清硒水平,异质性分析提示不存在统计学异质性(I2=49%,P=0.12),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病区健康人血清硒水平低于非病区健康人[SMD=–1.02,95%CI(–1.34,–0.69),P<0.00001]。

2.3红细胞硒水平

3个研究(108例)报告了病区与非病区健康人之间的红细胞硒水平,异质性分析提示存在统计学异质性(I2=91%,P<0.00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病区患者红细胞硒水平低于病区健康人[SMD=–3.37,95%CI(–5.38,–1.35),P=0.001]。敏感性分析提示,剔除异质性较大的1个研究后,结果显示效应量的方向未发生反转[SMD=–1.97,95%CI(–2.52,–1.42),P<0.00001],仍支持病区患者红细胞硒水平低于病区健康人的结论。

2.4尿硒水平

1个研究(72例)报告了病区与非病区健康人之间的尿硒水平,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病区患者尿硒水平低于病区健康人[SMD=–1.94,95%CI(–2.54,–1.34),P<0.00001]。由于仅纳入了1个研究,故无法进行敏感性分析。

2. 5发硒水平

7个研究(614例)报告了病区与非病区健康人之间的发硒水平,异质性分析提示存在统计学异质性(I2=98%,P<0.000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病区与非病区健康人之间的发硒水平存在显著差异[SMD=–3.49,95%CI(–5.32,–1.66),P=0.0002]。敏感性分析提示,剔除异质性较大的1个研究后,结果显示效应量的方向未发生反转[SMD=–3.70,95%CI(–5.79,–1.62),P=0.0005]。

3.讨论

环境硒缺乏可能与大骨节病发病有关。病区患者的全血、血清、尿和发硒水平均低于病区健康人,但红细胞的硒水平并无差异;然而,与非病区健康人相比,病区患者在全血、血清、红细胞、尿和发硒水平等方面均低于非病区健康人;与此同时,病区健康人的全血、血清、红细胞、发和尿硒水平也均低于非病区健康人。该结果与部分已有研究结果一致。现有研究证据表明,由于患者所处的环境和食物中硒元素缺乏,从而导致其体内的低硒营养状态。由此提示大骨节病的发生与体内低硒营养状态可能相关,且硒元素可能是大骨节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鉴于纳入研究的诸多局限性,上述结论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

[1]王世捷,郭雄,张增铁,等.大骨节病儿童及成人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特征的比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 27(6): 561-566.

[2]孙正明,凌鸣,刘淼,等.大骨节病和骨性关节炎患者滑膜白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比较.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 29(1): 5-8.

论文作者:姜凤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1

标签:;  ;  ;  ;  ;  ;  ;  ;  

我国低硒地带人群全血硒含量及其与大骨节病关系的研究论文_姜凤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