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工业社区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_小城镇论文

乡镇工业小区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协调发展论文,小城镇论文,乡镇论文,小区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以安徽省霍邱县为例,在分析县域乡镇工业空间布局现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乡镇工业小区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互动关系,指出组建乡镇工业小区是乡镇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乡镇工业宏观布局的合理方式,是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巨大动力,小城镇则是建设乡镇工业小区的最佳场所。同时讨论了乡镇工业小区及其网络系统的建设,提出了协调乡镇工业小区和小城镇发展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措施。

关键词 乡镇工业 乡镇工业小区 小城镇 协调发展

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和小城镇发展是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以安徽省霍邱县为例,研究乡镇工业小区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协调关系。本文所述的乡镇工业小区,是指以乡镇工业生产为主要生产活动、乡镇工业企业集中连片分布的区域;小城镇则包括小城市、县城、建制镇和集镇。

霍邱县地处皖西,是安徽省的面积和人口大县。县域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以及北临京九、南靠长江经济带、两条国道纵横交汇、合阜高速公路贯通南北的区位条件,都使乡镇工业发展有着巨大的优势和潜力。1980年至1995年的16年间,全县乡镇工业产值由1201万元(占全县社会工业总产值的14.4%)增长到315000万元(占全县社会工业总产值的85.9%)。与此同时,各级农村乡镇中心,特别是小城镇建设也有了长足进步。但目前,城市的乡镇工业和小城镇的发展都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研究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和小城镇发展的互动关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一个关系到农村可持续发展、带有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1. 组建乡镇工业小区是乡镇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1当前乡镇工业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到目前为止,霍邱县域内乡镇工业的发展走的是一条无序分布的道路,乡镇工业企业布局具有很大的离散性和随机性,集镇以上的乡镇中心集聚很少。这种过于分散的布局状况越来越暴露出其局限性,已成为乡镇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1.1.1企业分布分散、小城镇集聚少、集聚效益低

据统计,霍邱县乡镇企业在自然村、行政村和乡镇所在地的分布分别占总数的75%、7%和12%,而在县镇的分布仅为6%。在乡镇工业发展的初期,这种分布态势有利于扩大对农业资源的利用和就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今天,这种松懈无序的企业间组织结构、小型分散的空间布局是与资源优化配置和追求规模效益的市场经济发展相悖的,因为过于分散的布局使企业对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重复建设,投资大,成本高,降低了乡镇工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各企业之间相距较远,协作困难,削弱了乡镇工业向专业化、联合化方向发展的动力,享受不到因集聚带来的效益。

1.1.2占用土地多,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过于分散的布局使乡镇工业企业用地具有很大的扩张性和浪费性。盲目征地、无规划建设和占用良田等现象严重,土地利用率低。1980年至1994年的15年间,霍邱县耕地减少2.8%(3808ha),其中相当部分为乡镇工业企业所占用(见表1)。

(表1) 霍邱县1980年—1994年耕地面积变化*

*资料来源:霍邱县统计局

由于乡镇工业布局各自为政,生产缺乏联系,加之设备陈旧,技术水平低,因而,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少,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多,污染范围广,处理难度大,成本高。

1.1.3平均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业同构明显

霍邱县现有乡镇工业企业1.26万个,每个企业平均职工9.1人, 企业平均产值约25万元。这种小规模的企业生产不利于现代化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加了生产成本,缺乏规模效益。和城市工业相比,乡镇工业使用的技术设备陈旧落后,能耗高,废弃物排放多,原材料浪费大。

在产业结构方面,由于缺乏全局规划,信息不灵,乡镇工业发展有一定的盲目性。全县乡镇工业内部、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之间都存在高度同构,造成企业之间对资金、原料、市场争夺激烈,而企业相互间的生产联系微弱,县域内企业在低水平上相互竞争,形成资源紧张、产品积压、效益低下的困境。

1.2乡镇工业小区是乡镇工业布局的合理方式

乡镇工业企业相对集中,在小城镇组建乡镇工业小区,既是乡镇工业发展内在规律的表现,有利于乡镇工业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也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乡镇工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1.2.1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

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可使县域内乡镇企业通过优化组合、分工协作加速向规模化、企业集团化方向发展,并逐步采用大型设备,扩大企业规模,引进先进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机制,尤其是使生产工艺和资源综合利用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集中成组布局,便于企业间分工协作,充分利用原料、燃料的各种有用成分,最大限度地节约从一个生产环节到另一个生产环节的物资与劳动消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规模效益。在小城镇组建乡镇工业小区则可使企业利用小城镇原有的公共设施,节约厂外工程投资费用和节省土地。

1.2.2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能否合理地配置资源直接影响资源的利用效果和区域经济发展。霍邱县现有乡镇工业的生产过程大多采用传统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形式,其基本特点是生产力水平低,分工简单,信息结构原始,传统习惯和超经济强制是生产发展的主要动力,对资源利用率低,自然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未能达到最优组合。组建乡镇工业小区有利于建立起合理的决策、信息、动力和协调机制,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促使各企业从比较利益出发顾及地价因素,改变过去多占地、占好地、耕地大量浪费的现象,保证土地的集约使用;有利于企业凭借便利的交通而接近原材料和农副产品产地、消费市场和劳动力、资金、技术集聚点,从而使资源配置更趋合理。

1.2.3有利于污染的集中治理

乡镇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虽可部分地利用自然净化能力而净化,但生产排放废弃物的速度远大于自然净化速度,因而必须对废弃物进行人工处理。乡镇工业企业集中布局,为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合理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废弃物集中治理,不仅投资省、成本低、效益高,而且废弃物综合利用高。

1.2.4有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乡镇工业分散生产往往使各企业只着重于企业自身和短期利益,而忽视区域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如霍邱县的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不可再生资源的采富弃贫,单一利用,对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利用、粗放利用等都是典型例证。建设乡镇工业小区能够保证对全县乡镇工业发展过程实施科学、有效地宏观决策和管理,使各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中自觉地将企业利益与全局利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 乡镇工业小区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巨大动力

乡镇工业生产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乡镇工业向小城镇集聚,组建乡镇工业小区必将加快全县小城镇的发展步伐。

2.1促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工业生产在本质上是商品生产,生产过程中又必然要进行分工和协作,这就要求工业布局点有较优越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乡镇工业小区,使更多的企业和人口在县域内的各级小城镇集聚,一方面对小城镇现有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小城镇也可因乡镇工业的集聚发展而增加财税收入,积累建设资金。

2.2带动相关产业和各类市场的发展

随着乡镇工业小区的建设,更多的企业集中布局,必然衍生出许多配套性、相关性、辅助性的生产部门,产生“乘数效应”,从而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此外,乡镇工业小区的建设还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了镇区的人口规模,带动文化、教育、通讯、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各类要素市场的形成和壮大。如作为全国四大专业草席市场之一的霍邱县洪集镇,围绕草席加工业,已逐步形成一个集草席加工、销售、运输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市场。

2.3促进区域发展极指的增长

在县域中选择最优区位的城镇作为发展极指,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人才,可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带动全县经济发展。

乡镇工业向小城镇的集聚,加强了城镇原有的科技、信息、通讯、交通、资本和市场的优势,形成完备的基础条件和优越的协作条件。这些条件的结合使小城镇作为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区域增长极指不断得以壮大,并以更强的引力吸引生产要素,且通过资本输出、技术扩散、产品收购、价格调整等方式带动周围地区发展,促进整个县域的经济发展。

2.4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

霍邱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5%以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愈来愈多的农村人口要求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要稳定农村,使广大农民都能安居乐业,就必须及时有效地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把潜在资源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但如此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远非现有大中城市所能吸纳。乡镇工业在小城镇集聚,可吸收大量农村非农业人口在小城镇相对集中居住,发展二、三产业,从而截住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盲目流入大中城市,实现农村剩余劳力就地转移,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

3. 小城镇是建设乡镇工业小区的最佳场所

小城镇是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联系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小城镇是农副产品外运和工业制成品下乡的集散地,是城乡两个市场的结合点;是农副产品和其他自然资源储运、加工和与城市工业进行配套生产的基地;是调节城乡人口分布的“蓄存池”;是影响乡村、带动乡村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小城镇的各种优越条件能为乡镇工业小区建设提供可靠的支撑。

3.1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支撑

目前,霍邱县广大农村地区服务设施不全,基础设施简陋,极大地限制了乡镇工业的持续发展。而县域内各级小城镇则有较好的交通、邮电、供电、供水等设施,给乡镇工业的集聚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支撑。

3.2市场和劳动力支撑

在区域的经济活动中,小城镇是沟通城乡商品流通环节的纽带,分布于小城镇的各类专业市场对乡镇工业发展具有明显的组织和导向作用。兴旺发达的市场加速了商品流通,刺激了商品生产,带来了乡镇工业生产急需的信息,加快了技术、资金、人才、劳力的合理流动,使闲置的生产要素发挥作用,优化生产结构,促进乡镇工业进步。

劳动力是乡镇工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小城镇是县域内劳动力的密集点,乡镇工业只有选择小城镇作为集聚点,才能获得充足的劳动力,满足多家企业的生产需要。同时,在小城镇集聚的劳动力也较易于技术培训和行政管理,有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3.3技术、信息和管理支撑

小城镇作为县域内的生产、知识、技术的密集之处和行政管理中心,通过对大中城市人才、技术、信息的吸引,影响和带动乡镇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及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管理手段,促进乡镇工业由传统资源消耗型的生产模式向技术密集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模式转变。

4. 乡镇工业小区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4.1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4.1.1依据社会经济条件,分散与集聚相结合

分散和集聚是生产力分布的一对矛盾。县域内发展多少个乡镇工业小区,各小区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如何确定,相应的小城镇发展目标、重点和速度如何等问题都应从区域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本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状况,包括历史和现状,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优势和劣势等来确定。县域社会经济条件是乡镇工业和小城镇发展的基础,作为全县乡镇工业小区和小城镇的发展战略,应该是本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只有以县域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才能制定出符合本区域实际的乡镇工业小区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战略。

现阶段,霍邱县乡镇工业发展水平不高,各乡镇间差距较大,因而不宜搞乡镇工业的大集聚、大搬迁,只应在城关镇、叶集镇和周集镇建立起集聚度较高的乡镇工业小区,其他乡镇则应依据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确定乡镇工业的集聚程度,分散与集聚相结合。

4.1.2分层递推,循序建设

霍邱县农村经济仍处在发展阶段,乡镇工业也还处在大发展时期,无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还是各级小城镇自身的财力、物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都组建起各自的乡镇工业小区,故区域内乡镇工业的建设在时间上必然呈现时序性,因此应确定区域内各小城镇工业小区建设的顺序、重点,循序渐进,依次发展,不可急于求成,一哄而起。同时,由于区域内自然、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全县各乡镇工业发展的现状水平、发展模式也存在差异,在空间表现上,各地乡镇工业小区的建设规模、结构、功能、发展方向等必然存在空间上的差异性。

乡镇工业小区建设的时序性和差异性要求从区域的全局着眼,把单个乡镇工业小区的建设纳入到全县乡镇工业小区网络的大前提下加以考虑,逐步形成一个规模结构比较合理,空间结构相对协调,功能相互互补的县域乡镇工业小区网络系统。

这一网络系统中应包括:(1)23个综合程度高,生产能力强, 技术水平高,规模较大,结构较复杂,分布于境域内中心城镇或首位度较高的小城镇的一级乡镇工业小区;(2 )数个分布于建制镇或区位重要集镇的结构较简单,规模较小,在区域中地位稍次要的二级乡镇工业小区;(3)大量分布于乡镇、村镇中心的规模更小,结构更简单, 集聚程度更低的乡镇工业集聚点;(4 )散布于农村不适宜集聚的乡镇工业企业。表2所示为霍邱县乡镇工业小区网络体系:

(表2) 霍邱县乡镇工业小区网络体系

乡镇工业小区布局位置

一级城关镇、叶集镇、周集镇

二级河口镇、姚李镇、长集镇、户胡镇、石店镇、

马店镇、临水镇、孟集镇。

三级分布于其他乡村中心的乡镇工业集聚点

四级分散布局的不适宜集聚的乡镇工业企业

乡镇工业小区网络系统是区域系统的子系统,其发展应与区域内的城镇网络、产业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区域网络的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应在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确定各级乡镇工业小区的数目、等级、规模、性质、分布、腹地、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及相互间的协作与联系,就霍邱县现阶段而言,应集中财力、物力在县域内的中心城镇和首位度较高的城关镇、叶集、周集等建设一级乡镇工业小区。其他地方也应引导乡镇工业企业向各级乡镇中心逐步集聚,为最终形成发达的乡镇工业布局网络做准备。

4.1.3统一规划,综合布局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无论是乡镇工业小区还是小城镇的发展都必然表现为群体发展的形式。乡镇工业小区和小城镇的建设只有相互结合,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最优组合群体结构,乡镇工业和小城镇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要把单个的乡镇工业小区和小城镇发展置于乡镇工业小区网络系统和小城镇体系的整体发展中,进行综合规划和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各乡镇工业小区、小城镇之间如何在功能上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协商,避免相互冲突和排斥而产生功能上的“负效应”。力求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乡镇工业小区网络和小城镇群体最优组合结构”,避免各自为政、整体上盲目发展的状态。单个乡镇工业小区的建设应当综合考虑生态原则、经济原则和社会原则。小区位置的选择应权衡区位、环境和原有乡镇工业布局基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叶集镇乡镇工业小区宜沿105国道和312国道布局在镇北或镇东的岗地上,因为,除了可利用原有十数家乡镇工业企业的布局基础外,这里还有较好的用地、交通、供水、供电、排污、防灾条件,而且节省耕地,并与住宅区、商业区、行政区、文教区等相互分离,减少来往车辆对域区生产、生活的干挠,也为小区今后建设留有较大发展余地。

4.1.4适应新技术革命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科学技术是区域发展的加速器,科技进步必然对包括乡镇工业和小城镇在内的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因此,乡镇工业小区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应适应新技术革命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首先,在经济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按照新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发展新的生产建设项目和社会文化服务项目。对远期发展有影响的乡镇工业部门、城镇建设项目,开始就应建立在高起点上,只对近期发展有效益的部门或项目,要合理安排其寿命周期,避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其次,要在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和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尽可能地采用新设计、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原料和新的管理方法。

再次,要考虑乡镇工业小区和小城镇空间体系结构对新技术传播和扩散的影响,只有合理的乡镇工业小区和小城镇空间布局体系,才有利于新技术由大中城市向各级小城镇的扩散和传播,加速科技进步的辐射影响。当前,尤其要考虑乡镇工业小区和城镇建设的集约化和生态化,加速从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向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从资源消耗型的粗放经营向资源节约型的集约经营的转变,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

4.2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

4.2.1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乡镇工业集聚

乡镇工业从过去的分散布局走向在小城镇集聚、并形成乡镇工业小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制定有利于乡镇工业集聚和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当前,霍邱县应在户籍管理、城镇规划、财政金融、工商行政管理等多方面实行对乡镇工业集聚的倾斜政策,以解决乡镇工业生产和职工生活的后顾之忧,调动乡镇工业企业和职工向工业小区集聚的积极性。要以优惠的政策、优良的设施等软、硬环境吸引乡镇工业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向小城镇集聚,避免以行政命令式的硬性搬迁。应采取“正确引导,积极扶持,合理规划,科学管理”的方针,促使乡镇工业小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4.2.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乡镇工业小区建设能否取得预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对小区建设和生产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水平。因此,霍邱县应首先逐步改革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允许小区内的企业职工及其家属在集镇落户,使他们真正实现由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其次,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财税的杠杆作用,对浪费土地,污染社区的企业要加征土地税和超污排放费;对因调整布局而搬迁至小区的企业应适当减免税收,对新辟的乡镇工业小区应设立专项财政,用于小城镇基础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再次,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制订小城镇土地中长期利用规划,合理布局乡镇工业企业。此外,粮食关系,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都要从有利于乡镇工业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逐步加以完善。

4.2.3做好三个规划,保证协调发展

要把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和小城镇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好三个方面的规划。从霍邱县的实际看,第一,要从全县的全局出发,制定区域乡镇工业小区网络系统的综合规划,使各小区之间规模结构比较合理、空间结构相对协调、网络功能比较完善,形成乡镇工业小区网络与小城镇群体的最优组合结构。第二,在各小城镇内进行合理的功能区规划,改变乡镇工业企业与其它功能区混杂的状况。第三,制定乡镇工业小区内部规划,本着合理布局,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建设方针,考虑区内企业对布局要求的差异,强化企业间的生产协作联系,避免不同企业间的相互干扰。此外,要坚持小区建设、小城镇建设、环境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保证工业小区和小城镇的持续发展。

4.2.4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霍邱县原有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水平低,远不能满足小城镇发展和乡镇工业集聚的要求。所以,要有计划地整修乡级公路、桥梁,修筑排水、防灾、供电、通讯等设施,既要建设新城,又要改造旧城。在旧城改造中要优先加强基础设施,在新城建设中应力求城镇基础设施超前发展,留有储备,为乡镇工业的集聚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

收稿日期:1996年4月3日

标签:;  ;  ;  ;  ;  

乡镇工业社区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_小城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