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海关数据与经济史研究_海关论文

中国古代海关数据与经济史研究_海关论文

中国旧海关数据与经济史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海关论文,史研究论文,数据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5年来,以大宗史料发掘整理为基础的中国经济史研究蔚为壮观,仅相关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就有近20项。其中,有多项涉及到数据库建设,中国经济史研究正在从小数据时代向大数据时代转变。按照迈尔—舍恩伯格、库克耶对大数据(Big Data)三重属性的界定,经济史研究中的数据与现在通常所说的“大数据”在界定上还是有所区别的。然而,1860—1948年间中国旧海关留存下来的庞大数据,则是最接近于“大数据”的历史数据样本。

      一、中国旧海关数据及文献整理概要

      中国的旧海关,即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成立前设立的新式海关,主要负责对外贸易、征税、缉私、统计,同时兼管航船停泊、引水、沿海灯塔和航标的设置与保养、疏浚航道、气象观测、口岸疾病检疫等;兼及中国近代早期的邮政通讯业务和准领事业务、处理华工出国事宜、清偿对外赔款、在国外主办各类博览会,甚至还参与各种外交与洋务活动。中国旧海关所保留的历史数据主要是1860—1948年间中国进出口贸易方面的经济数据,以及航运、邮政、气象等与贸易有关的数据。这些数据按年(甚至是季度、月度)记录,是连续完整的面板数据。在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七大系列中,这些数据大多归入统计系列。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新式海关被公认为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现代化部门。为了及时掌握各口岸地区的贸易情况,从1860年起,旧中国的新式海关就开始按照西方的管理理念,编制进出口统计,并建立起了一套严格的申报、汇总、出版体制,一直持续到1948年。旧海关内部出版物以编制时间之长,内容之广泛,表达方法之科学、严谨,成为旧中国留存下来的一套最为系统完整的史料。正如郑友揆所言:旧海关出版物“因其内容精确,所占地域广大,已成为研究我国经济之唯一可靠而系统的资料”①,为学界所广泛接受。

      鉴于海关数据的重要价值,解放前许多学者个人就已经着手对其进行整理,除了广为人知的杨端六与侯厚培、萧亮林的工作②,蔡谦、郑友揆整理了1919、1927—1931年海关的贸易统计数据。另外,由于海关统计记录格式的变化,1936—1940年间中国通商口岸间埠际贸易数据缺失,郑友揆、韩启桐专门从当时海关的数据中整理保存了这一数据③,扩大了这一数据宝藏。

      100多年来,在学术界持续的使用与关注下,虽然中国旧海关史料四处流落,部分遗失,但是,台湾与国外学者一直都在缓慢整理。最近十多年来,中国大陆学者对中国旧海关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也逐步加速,再版了《中国旧海关史料》(170大册)(京华出版社2001年)、《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279大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016年)、正在整理准备出版的有“上海海关档案室所藏”(约260本合约60大册),国内的相关工作受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的整理与研究”的资助④。

      目前国内已经或正在再版的旧海关内部出版物,包括统计、特种、杂项、关务、官署、总署、邮政等七大系列,以及数十本七大系列之外、由海关编辑或出版的书刊。涵盖贸易、税收、航运以及中国各地的度量衡、货币、鸦片产销、走私、厘金、邮政等经济数据。另外,上述各类书刊中还附有大量的彩色地图,多数是经过科学测绘、信息丰富的近代全国或区域地图。

      二、文本分析基础上的“旧海关贸易数据库”

      中国旧海关数据记载的完整、规范、准确首先应归功于总税务司赫德⑤。1859年1月海关总税务司署成立后,就制定了西式的海关数据统计和出版制度,并从该年起陆续出版中国各口岸的《进出口贸易统计》。1863年冬贸易统计的格式逐渐形成,赫德明确要求:“每个月末,各税务司应向总税务司呈送简短的月报,内容包括当月发生的主要事件、口岸贸易情况、税收摘要、办公支出以及罚没款数额。总税务司要求各位税务司对此项工作必须十分认真,使得贸易统计(尤其是汉文格式)各细节都必须准确无误,书写整洁并无涂改。”⑥1864年起进出口和埠际贸易分别记载,区分运销外洋和埠际的商品,同时商品分类趋于详细,贸易统计的格式逐渐形成。1865年海关总税务司在上海设立了海关印书房与表报处,负责印刷各关的贸易报告和贸易统计。1873年10月海关印书房与表报处合并,并从江海关独立出来成立造册处,归总税务司署管辖,形成了一套规范、完整、有序的编印、发行的制度。

      就海关统计制度方面的讨论与分析,张志云(2014)、宋俊龙(2014)的分析较为完整⑦。专就旧海关统计系列数据的统计范围、单位、范围、含义等,从全国或区域层面的探讨,在前期主要是郑友揆、滨下武志,后期为托马斯·莱昂斯、吴松弟与方书生⑧。目前,关于中国旧海关贸易数据的分析与解读可以参考后期几位的初步工作。

      前述的“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整理与研究”项目预计今年结项,拟发布并出版“中国旧海关文本与数据分析”,力图促成数据库的构建,以及与之配套的数据库及数据使用指南。数据使用指南主要回答如下问题:各海关是如何获取报告与统计数据的?各海关是如何记录贸易数据、编撰报告的?海关总署造册处是如何将各埠的贸易统计编纂汇总的?不同条目数据的含义,统计格式、范围、定义前后的变化以及数据在精度上的不足,并试图给予修正建议。

      旧海关内部出版物统计系列中的“贸易统计”部分,是中国近代经济史上唯一一份连续性的面板数据(1859—1948年),再加上具有上述的准确性、规范性(西式统计方式)。所以,“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的整理与研究”课题组初步整理了“中国旧海关贸易数据库”,并将持续对其进行完善。该数据库的基本内容简介如下:

      1.关于基础数据。数据覆盖了1859—1948年中国46个通商口岸的各种贸易(对外贸易和埠际贸易)和税收等信息⑨。在各口岸的贸易统计方面,分类条目主要有:船舶数、船舶吨位数、洋货总进口、洋货净进口、洋货总复出口、土货进口、土货净进口、原出口、贸易总值、贸易净值、进出口正税、沿岸税、吨位税、子口税、鸦片税、转口税与总征收等项;商品条目包括当时所有的进出口品类,主要出口品有:生丝、茶叶、豆类、棉花、芝麻、花生、植物油、蛋类、牛皮、羊毛、猪鬃、煤铁钨锑锡等;主要进口品有:鸦片、棉纱、棉布、煤油、火柴、机器、车辆、化学产品、电器材料、染料、钢铁、粮食、其他金属。基本上包括了1860—1948年全国各口岸或全国(大区域)围绕进出口的各类数据,不仅包括总量、次一级数额,还包括各口岸(或全国)各类进出口商品的详细数据。

      2.关于数据库功能的初步设定。主要功能包括:(1)检索、浏览与下载:对系统所管理的贸易数据建立统一的索引,使用者可按照年份或者港口快速查询,如简单的单关键词检索或者多关键词复合条件检索,未来视国家对课题的相关规定及版权情况,逐步推动在线免费公开检索、浏览和下载。(2)本数据库还将作为中国旧海关系统的后台核心数据库,可以结合数据语言或地理信息系统,将贸易数据进行在线运算,或以各种专题图的可视化形式展示,便于中外各个层次学者、在校学生、媒体从业者和咨询行业从业者使用。未来可以预期将1860—1948年数据库与1948年后的同类数据对接,以形成类似于长时段的数据序列,以有利于相关研究人员使用。

      此外,需要交待与说明的是,虽然旧海关数据是近代中国精度最高的统计数据,但受制于海关监管船只范围、地理范围、领土变化、统计格式调整、计量单位、货币单位、统计缺失、走私等方面的影响,旧海关数据并非绝对精确⑩。甚至,包括广被引用的萧亮林、杨端六与侯厚培整理的海关数据,除了整理模式的差别外,均存在一些模糊或错误之处,例如贸易值的单位、数据来源上的问题,在利用这些数据时,需要谨慎对待、认真处理(11)。

      三、简评:旧海关数据与经济史研究

      自从海关数据成形以后,利用海关数据进行的经济史研究就如影相随,早期主要是海关税务司,然后扩大到中外学者;从贸易史逐渐扩大到经济史的多个领域。

      当时的总税务司署税务司班思德,在海关数据基础上,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论述(12)。随着旧海关出版物流传到英美各国,自马士(13)以来,数代英美与中国的著名学者利用中国旧海关出版物,完成了一系列“近代中国”研究。其中,很多已经成为近代中国研究学术史上的经典、必读名著,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是美国中国学研究第一代学者的最重要资料来源(14)。此外,利用海关资料,郑友揆就对外贸易与工业发展相互关系的分析;滨下武志对清末海关财政与市场圈,戴一峰对中国财政,陈争平对中国国际收支的研究,都成为这一领域的典范之作(15),这些学者的工作将研究领域扩大到工业、财政、市场、经济发展等方面。近年来学者们利用中国旧海关数据,对中国的港口贸易网络、港口位序变迁、贸易流演化、近代中国的经济增长、洋纱进口与国产机制棉布出口替代等方面都进行了比较出色的研究(16),随着海关文献再版和海关数据整理的加速,在“大数据”的工具与思维下,利用海关数据的经济史研究一定会加速并拓展出一片新天地。

      ①郑友揆:《我国海关贸易统计编制方法及其内容之沿革考》,载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杂志》第5卷第3期,民国23年9月。

      ②杨端六、侯厚培:《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专刊(第4号),1931年;Hsiao,Liang-lin.China's Foreign Trade Statistics,1864-1949.Harvard University,1974.

      ③蔡谦、郑友揆:《中国各通商口岸对各国进出口贸易统计1919、1927-1931》,商务印书馆,1936年;郑友揆、韩启桐:《中国埠际贸易统计1936-1940》,中国科学院,1951年。

      ④吴松弟教授负责,笔者也一直持续参与其中。

      ⑤Andrea Eberhard-Bréard,Robert Hart and China's Statical Revolution[J].Modern Asian Studies,Vol.40,No.3(Jul,2006),pp.605-629.

      ⑥《海关总税务司赫德1864年第8号通札》(刘武坤译、虞佩曹校),载《历史档案》1999年第2期。

      ⑦宋俊龙:《清末海关对西方统计的引进与实践》,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张志云:《中国海关造册处与中央统计制度(1859-191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14年8月11日。《海关总税务司赫德1864年第8号通札》(刘武坤译、虞佩曹校),载《历史档案》1999年第2期。

      ⑧郑友揆:《我国海关贸易统计编制方法及其内容沿革考》,《社会科学杂志》,第5卷第3期,1934年9月;滨下武志:《中国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开港场市场圈》,汲古书院1989年版;托马斯·莱昂斯(Thomas P.Lyons):《中国海关与贸易统计(1859-1948)》(方书生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China Maritime Customs and China's Trade Statistics 1859-1948.New York:Willow Creek Press,2003.);吴松弟、方书生:《中国旧海关统计的认知与利用》,《史学月刊》,2007年第7期第33-42页。

      ⑨大连、天津、烟台、青岛、重庆、汉口、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九龙、安东、牛庄、秦皇岛、龙口、威海、万县、宜昌、沙市、长沙、岳州、九江、芜湖、南京、镇江、苏州、杭州、温州、三都澳、汕头、拱北、江门、三水、梧州、南宁、雷州、琼州、北海、龙州、蒙自、思茅、腾越、淡水、打狗等,并包括香港。

      ⑩吴松弟、方书生:《中国旧海关统计的认知与利用》,《史学月刊》,2007年第7期第33-42页。

      (11)吴松弟、伍伶飞:《近代海关贸易数据摘编本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全国年进出口额和各关直接对外贸易额为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4期,第11-20页。

      (12)班思德:《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海关总税务司署统计科,1931年。

      (13)1874-1919年进入中国海关历任帮办、副税务司、税务司,1903年至1907年任海关总税务司的统计秘书。

      (14)代表性作品是Rhoads Murphey,Shanghai,Key to Modern Chin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3.Fairbank John King,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The Opening of the Treaty Ports,1842-1854,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6.

      (15)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史实的综合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浜で武誌:『中国近代経済史研究:清末税関財政と貿易港市場界』、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1989年;戴一峰:《近代中国海关与中国财政》,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陈争平:《1895-1936年中国国际收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6)近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王哲、吴松弟:《中国近代港口贸易网络的空间结构——基于旧海关对外一埠际贸易数据的分析(1877-1947)》,《地理学报》,2010年第10期,第1299-1310页;Keller W,Li B,Shiue C H,The Evolution of Domestic Trade Flows When Foreign Trade Is Liberalized:Evidence from the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s[J].Institutions and Comparative Economic Development,2012,150:152.

标签:;  ;  ;  

中国古代海关数据与经济史研究_海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