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脾虚证应用逍遥散的散剂与汤剂治疗的效果对比研究论文_赵晓佳

肝郁脾虚证应用逍遥散的散剂与汤剂治疗的效果对比研究论文_赵晓佳

穆棱市下城子镇中心卫生院 157516

【摘 要】目的:比较逍遥散与同方汤剂治疗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42 例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散剂组和汤剂组,其中散剂组 20 例,给予逍遥散,每次 3 g,每日 3 次,口服;汤剂组 22 例,给予逍遥散同方汤剂,水煎服,每日 1 剂;两组疗程均为 4 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判定中医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在进行治疗后,散剂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汤剂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逍遥散散剂治疗肝郁脾虚证的临床效果更优。

【关键词】逍遥散;散剂;汤剂

【中图分类号】R94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021-01

肝郁脾虚证是中医科的常见病证。逍遥散是治疗肝郁脾虚证的主要方剂,由白术、柴胡、甘草、薄荷、茯苓、白芍等药物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的功效。由于中药治疗成分的多元性和不同溶剂对成分转移能力的差异性,有别于化学药物剂型,选择不同中药剂型就意味着选择不同治疗物质,甚至可以认为有些同一处方不同的中药剂型实际就是不同药物。临床实践证实,不同剂型的逍遥散其有效药物成分的析出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本研究选择逍遥散为研究对象,对逍遥散及同方汤剂治疗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为临床合理使用逍遥散提供支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我院内分泌科病房和门诊的肝郁脾虚证患者42例。应用 SAS9.2 软件产生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散剂组20例,汤剂组22例。散剂组中男1例,女19例;年龄36~64岁,平均(35.10±12.82)岁;身高172~186cm,平 均(163.60±4.64)cm;体重 65~102 kg,平均(54. 05±7.28)kg;体重指数(BMI)22.49~30.93,平均(20.17±2.53);病程 3~81个月,平均(11.05 ±8.41)个月。汤剂组中男4例,女18例;年龄20~ 64 岁,平均(37.05±13.74)岁;身高158~172 cm,平 均(165.14±6. 60)cm;体重45~72 kg,平均(58.14 ±13.67)kg,BMI 15. 89~26.45,平均(21. 19 ±3.72);病程3~54 个月,平均(16.00±18.47)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 重、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汤剂组患者应用逍遥散的散剂进行治疗,其制用法为:取当归 12g、北柴胡 15 g、白芍 12g、白术 12 g、薄荷 6 g、茯苓 15 g、干姜 10g、炙甘草 6g,对上述药物进行粉碎处理,过 80 目筛,制成细药末,用温水冲服,3g/ 次,3 次 /d,用药 4 周为一个疗程。为散剂组患者应用逍遥散的汤剂进行治疗,其处方是:当归12g、北柴胡 15 g、白芍 12g、白术 12 g、薄荷 6 g、茯苓 15 g、干姜 10g、炙甘草 6g,水煎服,1 剂 /d,分早晚 2 次服下,用药 4 周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的标准[2]对患者进行中医症状评分,进而评定其临床疗效:(1)痊愈。经治疗后,患者腹胀、胃脘或胁助胀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0%。(2)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症状积分减少 76%-90%。(3)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症状积分减少 30%~75%。(3)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的改善或进一步加重,症状积分减少不足 30%。总有效率 = 痊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 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意向性分析(ITT)进行统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组症状总积分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散剂组20例,治疗前(13.90±3.13),治疗后(4.30±2.30)。汤剂组22例,治疗前(11.00±2.05),治疗后(5.91±2.41)。散剂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显著高于汤剂组(P < 0. 05),说明散剂组病情较重,入组欠均衡。将两组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作为协变量,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差值作为因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散剂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更明显(P<0.05)。

2.2 两组患者中医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胃脘或胁肋胀痛,散剂组20组,总有效(16,80%),无效(4,20%);汤剂组22例,总有效(16,72.73%),无效(6,27.27%)。腹胀,散剂组20组,总有效(13,65%),无效7,35%);汤剂组22例,总有效(15,68.18%),无效(5,21.8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要中医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散剂组便溏不爽症状改善与汤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症状的改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对于同方不同剂型的药物疗效备受关注。有学者研究发现,不同剂型的同方药物在疗效上存在巨大差异,将逍遥方药根据药量显示,药效汤生药每日服用剂量为1029,逍遥散为99,逍遥汤较逍遥散高11倍[2]。本组研究经对同方逍遥散及汤剂对肝郁脾虚证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逍遥散的症状积分改善及疗效均优于逍遥汤,可见,逍遥散的临床实用性明显较逍遥汤高。如果按照药物每日服用剂量进行比较,逍遥汤每日生药量为 102 g,逍遥散每日生药量为 9 g,逍遥汤中药消耗量约为逍遥散的 11 倍多,而根据本试验结果,逍遥散及同方汤剂均可改善肝郁脾虚证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减少,并且逍遥散更优于同方汤剂;从主要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来看,散剂组在改善便溏不爽症状时效果更好,其他主症改善率相当。因此,传统散剂在临床疗效和医疗费用方面比汤剂更具有优势。逍遥散是治疗肝郁脾虚证的主要方剂。在临床上,此药的剂型主要为汤剂。研究发现,中药散剂的粉碎度较高,药物成分的提取效率较高。在制备汤剂时主要以水为溶剂,而水对中药中低极性成分的溶解度较差。因此,逍遥散的汤剂中低极性成分的含量往往较少。临床实践证实,与逍遥散汤剂相比,逍遥散散剂中所含的一些药物成分较少,其临床疗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3]。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进行治疗后,汤剂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散剂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散剂组患者相比,汤剂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11.5859,P<0.05)。可见,与应用逍遥散汤剂相比,应用逍遥散散剂治疗肝郁脾虚证的临床效果更优,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研究纳入的病例数较少,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关于应用逍遥散散剂与逍遥散汤剂治疗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我们仍需在进行更大范围的临床研究后加以证实。

综合上述,逍遥散剂的疗效明显优于汤剂,可有效控制肝郁脾虚证,控制病情的发展。可见,逍遥方适用于散剂,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我院在此研究上获得了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

[1]邹本良等. 逍遥散汤剂和散剂治疗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杂志,2015,(03):216-218.

[2]雷登位. 逍遥散汤剂和散剂治疗肝郁脾虚证临床对比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5):195-196.

[3]孙烜. 用逍遥散的散剂与汤剂治疗肝郁脾虚证的临床效果比较[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8):30-31.

论文作者:赵晓佳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  ;  ;  ;  ;  ;  ;  ;  

肝郁脾虚证应用逍遥散的散剂与汤剂治疗的效果对比研究论文_赵晓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