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美国“意识形态工作”的看法(上)

我对美国“意识形态工作”的看法(上)

一、我看美国 “思想工作”(上)(论文文献综述)

赵庆寺,吕伟松[1](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形象的海外认知与话语建构——以《纽约时报》相关报道为例》文中认为《纽约时报》作为西方媒体的代表,影响着世界信息的生产和流向,其关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报道,影响着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在世界舞台上的呈现,进而影响世界对中国共产党乃至整个中国发展的实际认知。本文以《纽约时报》关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报道为研究对象,梳理其话语内容,从意识形态、战略竞争、政治极化、作者群体、媒体运营五个维度,分析其话语特征。在此基础之上,就我国对外宣传工作提出有益启示。新时代中国对外宣传工作的建设应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推进媒体的新闻自律意识,主动与西方媒体保持沟通;拓展与省州、国会对话交流机制,增进中美民间认知;创新传播路径,增强跨文化传播能力;重视智库培植,实现智库媒体资源优化配置。

张雪梅[2](2020)在《1949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意识形态性研究》文中认为美国主流媒体是美国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报道符合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政治信息,为统治阶级做政治宣传和动员,使统治阶级的理论、思想和主张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接受和认同,从而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达到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1949年前后,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为代表的美国主流媒体涉及新中国的报道亦是如此。1949年前后,世界处于两极对峙之中,新中国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美国主流媒体聚焦“合法”“主权”“和平”这三个大的主题对新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从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和平谈判到新中国成立前后国内的各项情况以及国际社会对新政权的承认情况,美国主流媒体在报道中从政权产生的合法性、意识形态合法性和政绩合法性等方面出发,试图否认新政权的合法性;从新疆、海南、西藏和台湾出发,聚焦主权问题,将中国共产党解放边疆宣传成“入侵”,破坏了新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新中国的外交出发,报道了中苏关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谈判、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和中国参与朝鲜战争,将新中国宣传成和平的威胁者和破坏者。在美国主流媒体的“哈哈镜”“放大镜”和“有色镜”下,有效地实现了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反共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在美国国内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也严重损坏了我国的国家形象。以史为鉴,在新时代的今天,我国必须认清西方宣传实质,严守意识形态阵地,对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对外积极争夺国际话语权,传播好中国声音。

战丽阳[3](2020)在《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多元外交决策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多元外交决策模式为研究对象,考察和分析其运作机制、理论内涵、表现形式以及突出特征,以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朝鲜政策为主要案例,通过多个外交决策模式详细分析与总结,还原冷战结束后历届美国政府对朝鲜外交决策运作过程,将外交决策理论与外交决策实践结合在一起。论文包括绪论、正文以及结论三大组成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同时通过文献分类,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解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章论述冷战后与美国对朝鲜外交决策的“理性行为体决策”模式。理性行为体分析模式与博弈论、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流派息息相关。纵观世界各国外交决策的丰富实践,“理性”原则的成功运用无疑是一个成功外交决策必备要素。本章选用的四个案例,即克林顿政府时期朝美《日内瓦框架协议》签署的“理性博弈”、小布什政府转变对朝政策背后的国内及国际“理性逻辑”、奥巴马政府对朝“战略忍耐”政策“理性考量”,以及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路径从“极限施压”转为“极限对话”的“理性运用”,都体现了美国决策者在面对朝核问题时的理性思考与理性选择。第2章论述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外交决策的“官僚政治决策”模式。本章一方面对美国政府内部的主要外交决策行为体进行介绍与梳理,主要包括总统本人、国务院、国务卿、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另一方面集中对美国政府内部对朝政策制定权与修正权的争夺进行分析。作为“范式应用”案例包括:克林顿政府内部对“接触政策”的“官僚政治博弈”、小布什政府以“鹰式接触”取代“鸽式接触”的对朝政策转变过程中官僚政治斗争、奥巴马政府推行的对朝“战略忍耐”政策“官僚政治选择”,以及特朗普政府掌握对朝政策主导权的“官僚政治竞争”等四个方面。第3章论述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外交决策“小集团式决策”模式。“小集团式的决策”或“小集团性”是由集团内部“一致性”决定,决策集团内部“一致性”的程度越高,其“小集团性”的氛围也就越浓厚,做出失败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决策集团内部“一致性”的程度的高低则取决于很多因素,如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同最高决策者之间的关系、决策者们及最高决策者的偏好、决策过程中的主观臆断等等。特朗普政府对朝决策的“小集团决策模式”更具有代表性,展现特朗普本人的独断专行以及决策团队成员的妥协,排斥“异己”与“异见”等“小集团性现象”尤为显着。第4章论述冷战后美国对朝鲜政策“最高领导人决策”模式。总统个人的个性特征、价值观念以及行事风格会对政策制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总统权力的不断扩大,更为美国的外交决策染上了浓厚的“最高领导人倾向”。本章引入了“领导人性格类型”的分析框架,分别引用总统的个人自传,以及他人所写的人物传记中的内容,同时借鉴其他资料展开对于克林顿、小布什以及奥巴马这三位总统的分析,确定其类型所属。特朗普鲜明的性格尤其被赋予了最高领导人决策模式的特征。第5章论述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决策“国内政治决策”模式。“国内政治决策”既强调对一个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各方力量进行宏观考察,同时又对各组成部分中的微观要素——关键个人及社会形势的研究与分析。因此该模式在外交决策研究中至关重要且运用广泛。可以看出,反对意见绝不仅仅来自国会“政治内层”,也来自一个社会群体,媒体、智库、宗教团体、军工复合体等“政治外层”,上述“内层与外层”同样给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造成强大的压力与阻碍。最后为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

宫力[4](2019)在《当代中国外交:70年的探索与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独立自主原则奠定了当代中国外交的基础。中国外交宗旨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变迁,改革开放与中国外交形成良性互动,是对时代主题认识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逐步转变相适应的变化过程。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外交的核心理念。历经70年的当代中国外交表明:与日俱进和外交理论创新对中国外交实践起到了引领作用;把握好反霸和维持同霸权国正常关系之间的分寸至关重要;结伴而不结盟的伙伴关系拓展了中国外交空间;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

黄露露[5](2019)在《美国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对爱国主义及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在古今中外的国家与朝代中经久不衰,其对民族团结、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使得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部分。当前在全球化浪潮中,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交融,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巨大影响。在新的世界形势下,我国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经验是发展自身的重要途径。美国做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超级大国,不仅在经济上、政治上领先于世界各国,同时在文化、教育方面有着先进、完善的科学体系。深入研究美国如何通过对国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将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变为最团结爱国的美利坚民族是本文着重研究的问题。从爱国主义教育的形成发展、具体实践到教育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探索美国科学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借鉴的教育经验进行适当选择并加以创新,做到取其精髓,避其不足,扬长避短,推动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对比归纳法,分五个部分对美国爱国主义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对本文的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阐述,归纳了古今中外学者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探索与研究成果,并对本文要研究的重要问题进行说明。本文的第二部分对爱国主义及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梳理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史,研究了美国发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在第三个部分,通过结合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详细分析了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内容及特点,更进一步地了解了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第四部分讲述美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实践,分别阐述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国家、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无所不在的表现。第五部分对美国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客观评价,首先肯定了美国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其次对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有助于我国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吸取美国的教训和经验。

周亚欧[6](2019)在《凤子主编的《人世间》杂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关于着名女编辑、作家和表演艺术家凤子在桂林时期和上海时期主编的文学期刊《人世间》的考察,旨在对现代文学史上的这份知名文学期刊能有一个深入的研究。本文第一章考察桂林版《人世间》的办刊背景,并对桂林版《人世间》的刊物基本面貌和编辑、印刷、发行情况进行说明和探究。第二章考察上海版《人世间》的办刊背景,并对上海版《人世间》的刊物基本面貌和编辑、印刷、发行情况进行说明和探究。第三章探究了凤子的文学编辑思想,而且对刊登的具体文学作品进行了分类探究和系统分析,以此来论述《人世间》的创作实绩。结语部分则考察了《人世间》的历史意义。

李革新[7](2013)在《坚持文艺作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这是我国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和文化发展规律的反映"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毛泽东同志这一论述既是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同时也揭示了历史唯物论关于文化与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关系。这个观点,对思想文化战线大多数同志来说是赞同的。但是,近30多年来,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取得一致的认识。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1月,邓小平同志在提出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不等于说文艺就可以脱离政治的重要论断的同时,也多次提到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此后,中国共产党的历届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会议,也都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党的基本路线"两个基本点"

梁宇嫣[8](2012)在《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尽管美国不像中国有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名称,但是,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代表,为培养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心理咨询、社会活动、宗教教育等方面做了诸多研究,许多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借鉴。通过比较、鉴别、取长补短,对于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与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向忆秋[9](2009)在《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文中指出中国大陆的海外华文/华人文学研究差不多已有三十年历史。国内一批卓有成就的学者也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整合研究思路和阐述模式。在对不同国别或区域的个案研究方面,“美国华文文学”、“华裔美国文学”研究近些年正当热潮。研究成果主要是“文学史”描述、作家作品评述的论文集或者文学主题、母题研究等。本论文提出“旅美华人文学”范畴研究,将那些从美国境外移民、定居美国的第一代华人,或者因为劳务、外交、留学、旅游等目的“暂时”逗留美国的华人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从学界已有界定和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美国华文文学”中“独立”出来。论文写作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是历史线索式地“品味”自19世纪以来直至当下的“旅美华人文学”文本中所呈现、所隐含的“美国形象”,进而探讨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背景下的历史性变迁(或变化或持续)。论文研究的第二个重要目标,是探讨不同历史阶段“旅美华人”笔下也许殊异也许雷同的“美国形象”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也就是对形成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的原因进行考察。出于这样的研究目的,论文在研究方法上,就必然是在文学、史学、文学社会学、比较文学诸多学科交汇处做综合性考察;并且论文对旅美华人文学作品的阅读,也不得不有选择地集中在他们书写美国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本,而非对旅美华人(作家)所有文本的综合解读和平面描述。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对选题进行界定,整理、评述相关研究成果,并阐述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正文四章在文本细读基础上,分别对不同历史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0世纪30-40年代,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进行阐析,进而对不同历史时期“美国形象”的成因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主要阐述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创作主体笔下的历史性变迁。“绪论”主要是三方面内容:1、提出“旅美华人文学”研究范畴。“旅美华人文学”指涉的是从美国境外移民、定居美国的第一代华人(不管是否获得法律身份),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暂时在美国逗留过的华人,用汉语或非汉语(主要是英语)写作的文学作品(不管何时、何地出版)。2、“旅美华人文学”之“美国形象”,论文解释为一种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异国形象”。3、在整理和评述相关已有研究成果后,陈述论文的目的和意义。论文对“旅美华人文学”研究范畴下“美国形象”进行较大规模和“历史线索式”的梳理,进而探讨“美国形象”的成因,这是华人文学研究中非常欠缺的研究领域。第一章《想象美国的三种模式:20世纪20年代以前旅美华人笔下的美国形象》,通过对早期旅美留学生文学、“反美华工禁约文学”和“天使岛诗歌”、梁启超“美国游记”和伍廷芳“美国随笔”等几方面文本的细读分析,将20世纪20年代以前旅美华人笔下形形色色的美国形象,概括为三种基本模式:以胡适为代表的旅美华人所建构的“正”话语美国形象,美国被想象为先进文明的民主国,美国人被描述为非常慈善博爱的优秀民族;以“天使岛诗人”、吴宓等为代表的旅美华人则建构了一种“反”话语美国形象,他们笔下的美国呈现出负面形象(或者堕落,或者凶残,或者背信弃义……);而梁启超和伍廷芳代表的旅美华人,则能够以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批判姿态审视美国“他者”,因此他们笔下的美国呈现为一种颇为复杂、立体的“他者”形象。本章并且从美国移民话语对华人的歧视、中国社会文化空间(也即“社会集体想象物”因素)以及创作主体自身的文化心态和身世经历因素等三个方面,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以前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的成因。第二章《文明与癫狂:20世纪30-40年代旅美华人笔下的美国形象》,主要对林太乙、艾山、唐德刚、林语堂、黎锦扬、董鼎山、黄运基等30-40年代旅美华人作家部分文本进行了细读分析。30-40年代旅美华人作家基于自身美国经验、历史背景和文化视角,所建构的形形色色美国形象——无论“天风社”和“白马文艺社”发起人笔下或异趣横生的“他者”美国,或富足优裕的物质美国,或光怪陆离的病态美国;还是林语堂以小说人物在“自我”和“他者”游移之间所建构的彼此差异的两类美国形象;黎锦扬《花鼓歌》和《旗袍姑娘》中自始至终保持的正面美国形象;抑或是40年代旅美华人“文学版图”中两位“重量级”作家黄运基和董鼎山,他们笔下或者种族歧视、动荡不安的癫狂美国,或者复杂多面、原汁原味的立体美国——我们都可以粗略将之划分为“文明”和“颠狂”二类美国形象。而且很多时候,他们笔下美国形象并非泾渭分明的非黑即白,而呈现为文明和颠狂、光辉和阴暗等多种相反相成因素含混一体的“复合”美国形象。此外,本章从“二战”爆发后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和对华移民话语的转变(改“负”为“正”),“被注视者”文化空间也即美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以及“注视者”自身因素即创作主体的“身份”转变和身世经历三个方面,对此时期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的成因进行了考察。第三章《美国“多面体”:20世纪50-70年代旅美华人笔下的美国形象》,主要关注此时期旅美华人文坛突起的“台湾文群”,对於梨华、聂华苓、白先勇、陈若曦、孟丝、麦高、吴崇兰等50-70年代旅美台湾作家部分文学文本进行细读,以此为依据分析他们笔下的多面美国形象。於梨华和白先勇从边缘处境出发所想象的美国形象基本上呈现出负面性——於梨华笔下的“美国”是“丑陋的他者”:白先勇笔下的美国形象可以表述为“鬼影幢幢的摩天楼”,作家文本中那种间杂着喜乐的独特死亡意象更是对以往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的丰富。聂华苓和麦高等人在“自我”和“他者”的自觉意识中建构的美国形象,是一种饱含着“异”/原汁原味的“他者形象”。而陈若曦、孟丝以及自巴黎旅美的伊犁等人则以其不同风格和创作路子建构了大致相似的“两形体”美国形象:一方面是富足、文明、自由的美国,一方面是失范(人伦失范、道德堕落、经济失控、信仰危机等)的美国。它们代表了此时期旅美作家创作的一种文学趋势、一类必然出现的文学主题。本章对形成此时期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的原因分析主要是四点:此时期旅美作家以“台湾文群”为主体的独特“悲剧身份”,美国对亚洲移民话语的双重性,美国所建构的“美国梦”和美国现实的落差,以及不同作家人生境遇、情绪状态等主体因素的作用,都对旅美华人的美国想象产生重要影响。第四章《美国天堂、美国地狱:20世纪80年代后旅美华人笔下的美国形象》,涉及16位旅美华人(作家)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纪实性”散文。这时期旅美华人文坛一个重大文学现象是俗称的“新移民作家”整体浮出历史地表。新移民作家群体所建构的形形色色美国形象实际上隐喻了两种意象——美国天堂、美国地狱。他们笔下不管是对“黄金世界”、高科技帝国或是对多元化平等美国、自由民主世界的想象,都指向“天堂”美国意象,而指涉孤绝、癫狂、罪恶、贫穷之类意义的美国想象,则指向“地狱”美国意象。同时,地狱“天堂”和天堂“地狱”的“复合体”美国形象成为此时期旅美华人笔下的重要形象。较之以往,此时期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强有力地突出了异域美国的“经济”因素/“经济”意义。本章对此时期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成因的考察,主要从“被注视者”即美国社会和移民话语,“注视者”即“新移民”本身因素和华人社会地位变化几个方面论说。认为“新移民”历史背景/中国经验和他们的心态变化(“老侨”的落叶归根到“新移民”的落地生根,乃至于“太空人”心态),华人族裔在美国社会的地位上升和形象提升,美国社会的复杂性和美国移民话语的变迁(从1965年后的相对开放到世纪末的收缩),以及中(大陆)美之间的关系变化和经济差距,都是影响此时期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建构的重要原因。“结语”认为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乃是双重的“想象物”。它既受制于不同历史时期美国(被注视者)现实,也受制和反作用于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注视者)社会的集体想象,同时会因为形象塑造者自身因素而有所差异。旅美华人想象美国必然呈示出色彩斑驳的美国形象。同时,一代代旅美华人与美国相遇所建构的他者形象,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对异国的认知形成的集体想象,总会有一些流传和积淀下来,反作用于后来者(旅美华人),使其美国想象(建构的美国形象)形成一定“套话”或刻板模式。旅美华人文学就明显有一些“滞定型”美国形象不断得以赓续。早期旅美华人文学所建构的“正”话语、“反”话语和一种矛盾、歧义的美国形象,成为后来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的三种模式。当然,每个人或特殊群体所建构的具体文学形象或“社会集体想象物”都不太可能一成不变地被后人“复制”。旅美华人笔下“滞定型”美国形象就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创作主体笔下有所变形。对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的历史性梳理,是我们对中美文化空间及旅美华人身份和命运的一种再理解和历史回望。而且,它也将有助于我们对将来中美文化现实的思考,有助于不同人种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陈月生[10](2007)在《国外政府利用新闻舆论影响民意的渠道、手段和方式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舆论宣传是国外政府影响和引导民意的重要手段,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和阐释,有研究认为,某些西方国家十分注重潜移默化的“文化灌输”,将西方国家精神和文化运用于新闻宣传中。尤其在战争中的宣传往往以新闻形态公之于众,造成客观公正的错觉,使这种意识形态的殖民主义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国外政府利用新闻舆论影响民意的渠道、手段和方式,是以自由主义舆论观和舆论操纵理论为理论基础的。

二、我看美国 “思想工作”(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看美国 “思想工作”(上)(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形象的海外认知与话语建构——以《纽约时报》相关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纽约时报》关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报道的话语内容分析
    (一)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认知
    (二)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行为的评价
    (三)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评析
    (四)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绩效的评估
三、《纽约时报》关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报道的话语特征分析
    (一)意识形态结构性差异、美国话语霸权下,中国特色话语力量薄弱
    (二)随着中美战略竞争的加剧,中国被美国定义为“战略竞争者”
    (三)美国政治极化,现代媒体介入政党政治,传媒成为政治的战场
    (四)西方媒体群体对中国缺乏了解,报道主观色彩浓厚。
    (五)媒体商品化运营特点,过分独立性和言论自由
四、《纽约时报》关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报道对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启示
    (一)完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
    (二)推进媒体的新闻自律意识,主动与西方媒体保持沟通
    (三)拓展与省州、国会对话交流机制,增进中美民间认知
    (四)创新传播路径,增强跨文化传播能力
    (五)重视智库培植,实现智库媒体资源优化配置
五、结语

(2)1949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意识形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对意识形态的研究
        1.3.2 对媒体意识形态性的研究
        1.3.3 对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研究
        1.3.4 对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意识形态性的研究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重难点
        1.4.3 研究创新点
2 合法之论: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新政权的报道
    2.1 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新政权的报道内容
        2.1.1 对和平谈判的报道
        2.1.2 对新政权国内各方面情况的报道
        2.1.3 对国际承认中国新政权的报道
    2.2 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关于新政权的报道的意识形态性分析
        2.2.1 极力丑化中国形象,唱衰新政权的前景
        2.2.2 意图否认中共政权,否认新政权合法性
    2.3 本章小结
3 主权之论: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边疆的报道
    3.1 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边疆的报道内容
        3.1.1 关于中国新疆的报道
        3.1.2 关于中国海南的报道
        3.1.3 关于中国西藏的报道
        3.1.4 关于中国台湾的报道
    3.2 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边疆的报道的意识形态性分析
        3.2.1 变“和平解放”为“武装侵略”,破坏国家统一
        3.2.2 变“干涉内政”为“保护安全”,颠倒是非黑白
    3.3 本章小结
4 和平之论: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关于新中国外交的报道
    4.1 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关于新中国外交的报道内容
        4.1.1 对中苏关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谈判的报道
        4.1.2 对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报道
        4.1.3 对中国参与朝鲜战争的报道
    4.2 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关于新中国外交的报道的意识形态性分析
        4.2.1 反对中国和苏联合作,极力宣扬反共主义
        4.2.2 反对中国加入朝鲜战争,指责中国破坏和平
    4.3 本章小结
5 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意识形态性评析
    5.1 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意识形态性特点
        5.1.1 美国主流媒体使用“哈哈镜”,歪曲中共形象
        5.1.2 美国主流媒体使用“放大镜”,鼓吹中国威胁
        5.1.3 美国主流媒体使用“有色镜”,塑造形象反差
    5.2 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启示
        5.2.1 认清西方宣传实质,严守意识形态阵地
        5.2.2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流意识形态
        5.2.3 占领国际话语阵地,努力传播中国声音
    5.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3)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多元外交决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分类与文献综述
        (一)有关外交决策模式理论研究
        (二)有关期刊文章及博士学位论文
        (三)中国方面关于美朝关系研究
        (四)有关网络文献方面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1章 冷战后美国对朝“理性行为体决策”
    1.1 理性行为体决策之“理性博弈”
        1.1.1 理性行为体决策的内涵
        1.1.2 理性行为体决策的特征
        1.1.3 理性行为体决策的优劣
    1.2 冷战后美国对朝“理性行为体决策”案例
        1.2.1 克林顿政府:美朝“理性博弈”
        1.2.2 小布什政府:对朝政策转变“理性逻辑”
        1.2.3 奥巴马政府:“战略忍耐”的“理性考量”
    1.3 特朗普政府:“极限政策”的“理性原则”
        1.3.1 “极限施压”的“理性思维”
        1.3.2 “美国优先”的“理性目标”
        1.3.3 “拉打结合”的“理性运用”
    小结
第2章 冷战后美国对朝“官僚政治决策”
    2.1 “官僚政治决策”之形态
        2.1.1 官僚政治决策模式的内涵
        2.1.2 官僚政治决策模式的特征
        2.1.3 官僚政治决策模式的缺陷
        2.1.4 美国官僚政治决策的主要行为体
    2.2 冷战后美国对朝官僚政治决策案例
        2.2.1 克林顿政府:对朝“接触政策”的官僚政治博弈
        2.2.2 小布什政府:对朝“鹰式接触”的官僚政治竞争
        2.2.3 奥巴马政府:对朝“战略忍耐”的官僚政治选择
    2.3 特朗普政府对朝决策中的官僚政治斗争
        2.3.1 特朗普本人
        2.3.2 蓬佩奥与博尔顿
    小结
第3章 冷战后美国对朝“小集团式决策”
    3.1 “小集团式决策”之理论内涵
        3.1.1 小集团模式的提出及发展
        3.1.2 小集团模式的理论要点及特征
    3.2 美国对朝“小集团式决策”的经典案例
        3.2.1 冷战后美国对朝决策中的“小集团魔咒”
    3.3 特朗普政府对朝决策中的“小集团思维”
        3.3.1 “特朗普式”的“排除异已”
        3.3.2 “内部一致”的“鹰派属性”
        3.3.3 “极限施压”的“边缘决策”
    小结
第4章 冷战后美国对朝“最高领导人决策”
    4.1 “最高领导人决策”的理论内容
        4.1.1 “最高领导人决策”的缘起
        4.1.2 “最高领导人决策”的要义
        4.1.3 “最高决策者”的性格类型
    4.2 领导人性格影响美国对朝决策的案例分析
        4.2.1 克林顿:“主动积极型”的对朝决策者
        4.2.2 小布什:“被动积极型”的对朝决策者
        4.2.3 奥巴马:“守成强迫型”的对朝决策者
    4.3 特朗普:“独断争斗型”的对朝决策操盘者
        4.3.1 特朗普的性格特征
        4.3.2 “特朗普主义”与非“建制派属性”
        4.3.3 特朗普对朝决策的“个性表现”
    小结
第5章 冷战后美国对朝“国内政治决策”
    5.1 国内政治决策的“内层与外层”
        5.1.1 国内政治决策中的“组织过程”
        5.1.2 “政治内层”在美国外交决策中的影响力
        5.1.3 “政治外层”在美国外交决策中的影响力
    5.2 冷战后美国对朝“国内政治决策”案例
        5.2.1 克林顿政府:对朝政策的“国会阻力”
        5.2.2 小布什政府:对朝政策“外层阻滞”
        5.2.3 奥巴马政府:“战略忍耐”政策的“内外反应”
    5.3 特朗普政府对朝决策“政治外圈”的影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5)美国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一、爱国主义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一) 爱国及爱国主义
        (二)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
        (三) 爱国主义教育
    二、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形成发展
        (一) 美国独立前后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 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美国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一) 战争激化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 民族认同需要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 全球化推动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章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及特点
    一、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一)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二) 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三) 确保了军事的强大
    二、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一) 培养美国精神
        (二) 培养美国“好公民”
    三、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
        (一) 爱国主义教育的政治倾向化
        (二) 爱国主义教育的法制规范化
        (三) 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时代化
        (四) 爱国主义教育的全面具体化
第三章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实践
    一、政府强有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导向
        (一) 持续的教育改革与增长的教育投入
        (二) 政府引导爱国主义舆论
    二、多方合力共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 家庭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
        (二) 学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
        (三) 社会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训场
    三、社会生活中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 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于节日庆典中
        (二) 爱国主义教育传播在宗教文化中
        (三) 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大众传媒中
    四、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 爱国主义教育体现在文化环境中
        (二)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于商业经济中
第四章 对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评价
    一、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探索
        (一) 多管齐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无孔不入
        (二) 同时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现存的问题
        (一) 干涉与侵略的对外政策不断削弱着美国的爱国主义
        (二) 严峻的社会问题影响着美国的爱国主义
        (三) 经济全球化冲击着美国的爱国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6)凤子主编的《人世间》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桂林版《人世间》的办刊历程、内容统计与分析
    (一)办刊历程
        1.桂林版《人世间》的前身
        2.时代环境
        3.办刊经过
    (二)刊物分析
        1.内容统计
        2.副文本
二、上海版《人世间》的办刊历程、内容统计与分析
    (一)办刊历程
        1.时代环境
        2.办刊经过
    (二)刊物分析
        1.内容统计
        2.副文本
三、凤子的文学编辑思想与《人世间》的文学实绩
    (一)从《人世间》看凤子的文学编辑思想
    (二)《人世间》的文学实绩
        1.小说创作
        2.散文(杂文)创作
        3.诗歌创作
        4.戏剧创作
        5.文学理论与批评
        6.翻译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凤子主要文学出版活动简表(1936-1949)
附录2:桂林版《人世间》目录
附录3:上海版《人世间》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1. 学校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 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3. 实践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二、美国思想教育方法对我国的启示
    1. 借鉴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方法, 实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有机结合, 实施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2. 借鉴美国的各种社团、义工等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教育方法, 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3. 借鉴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经验, 加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
    4. 借鉴美国高校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利用方法, 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优势

(9)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旅美华人文学"研究范畴的提出
二 "美国形象"是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异国形象"
三 相关研究成果与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想象美国的三种模式
第一节 早期旅美留学生文学的美国形象
    一 李恩富和容闳"自传"中的美国形象
    二 进步或堕落:胡适和吴宓"留美日记"中的美国形象
第二节 "反美华工禁约文学"和"天使岛文学"中的美国形象
    一 "金山"、"蛮夷"、"虎狼"和背信弃义的种族主义国家
    二 "没有天使的天使岛"
第三节 梁启超、伍廷芳笔下的"他者"形象
    一 矛盾的"民主国"和"先进国":《新大陆游记》
    二 "异"和矛盾的"他者"形象:《美国视察记》
第四节 20世纪20年代以前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原因探析 第二章 文明与癫狂
第一节 "天风社"和"白马文艺社"发起人笔下的美国
    一 异趣横生的"他者"和偏狭的美国人:林太乙笔下的美国形象
    二 文明或病态:唐德刚、艾山作品中的美国形象
第二节 林语堂和黎锦扬笔下的美国形象
    一 "新世界"和"旧世界":《唐人街》和《奇岛》中的美国形象
    二 从"大熔炉"到"百衲衣":黎锦扬作品的美国形象
第三节 董鼎山、黄运基笔下的美国形象
    一 知识、文化工业、迷狂和性错乱:董鼎山随笔的美国形象
    二 癫狂的美国:黄运基的《奔流》和《狂潮》
第四节 20世纪30-40年代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原因探析 第三章 美国"多面体"
第一节 从边缘处境想象美国:於梨华、白先勇小说美国形象
    一 丑陋的"他者":於梨华小说的美国形象
    二 鬼影幢幢的摩天楼:白先勇小说的美国形象
第二节 "自我"视野中的"他者"形象
    一 强权美国和奇异的"他者":聂华苓小说美国形象
    二 麦高、吴崇兰散文的异族形象
第三节 美国"两形体":陈若曦、孟丝、伊犁小说美国形象
    一 纠结在"来到"和"离去"之间:陈若曦小说的美国形象
    二 富足的美国和失范的美国:孟丝、伊犁小说的美国形象
第四节 20世纪50-70年代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原因探析 第四章 美国天堂、美国地狱
第一节 "新移民"留学生文学的多棱美国形象
    一 孤绝、雄强、癫狂:严歌苓笔下的美国形象
    二 "身体"的重构和解构:少君、曾晓文笔下的美国形象
    三 天堂美国:以《华尔街职场》和《爱在无爱的硅谷》为例
第二节 "淘金文学"中的美国形象
    一 地狱"天堂"和天堂"地狱"的"复合体"
    二 "梦幻仙境"和"死亡之城":《拉斯维加斯的中国女人》
第三节 美国浮世绘:"纪实文学"中的美国形象
    一 民主美国的自由和不自由
    二 美国"天堂"的幸和不幸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后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原因探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国外政府利用新闻舆论影响民意的渠道、手段和方式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外政府通过新闻舆论影响民意的主要渠道
    (一) 新闻发言人 (Press Secretary) 与新闻办公室 (the 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 。
    (二) 传播办公室 (the Office of Communications) 。
    (三) 全球传播办公室 (the Office of Global Communications) 。
二、国外政府通过新闻舆论影响民意的主要手段
    (一) “推销”为主导意识。
    (二) 主动出击, 占据引导舆论之先机。
    (三) 为记者提供全套信息服务。
    (四) 将信息的不同发布方式作为影响报道的手段。
    (五) 制造媒体事件。
    (六) 以各种手段制约媒体。
三、国外政府通过新闻舆论影响民意的主要方式
四、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舆论观和舆论操纵理论
    (一) 自由主义舆论观
    (二) 舆论操纵理论

四、我看美国 “思想工作”(上)(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形象的海外认知与话语建构——以《纽约时报》相关报道为例[J]. 赵庆寺,吕伟松.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21(03)
  • [2]1949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意识形态性研究[D]. 张雪梅. 浙江大学, 2020(08)
  • [3]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多元外交决策模式研究[D]. 战丽阳. 吉林大学, 2020(08)
  • [4]当代中国外交:70年的探索与启示[J]. 宫力. 国际观察, 2019(04)
  • [5]美国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研究[D]. 黄露露.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凤子主编的《人世间》杂志研究[D]. 周亚欧. 温州大学, 2019(01)
  • [7]坚持文艺作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质[J]. 李革新. 中华魂, 2013(19)
  • [8]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 梁宇嫣.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2(04)
  • [9]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D]. 向忆秋. 山东大学, 2009(05)
  • [10]国外政府利用新闻舆论影响民意的渠道、手段和方式研究综述[J]. 陈月生. 社科纵横, 2007(06)

标签:;  ;  ;  ;  ;  

我对美国“意识形态工作”的看法(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