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文献梳理及其必要性探究论文

新旧动能转换文献梳理及其必要性探究论文

新旧动能转换文献梳理及其必要性探究

杨青(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国内主要矛盾的改变,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由此,中央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产业转型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从供给端进行改革,提供优质产品以满足大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所以,新旧动能转换被提上日程,新动能需替换旧动能以支撑未来经济发展。文章对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文献进行梳理以展示目前的研究进展状况以及评述现有研究过程中存在优势与不足以及对新旧动能转换的必要性进行论述。通过梳理工作以达到让读者理解新旧动能目前的发展态势,从而对未来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在方向上有较为清晰地把握。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文献梳理;发展必要性

1 新旧动能转换研究进展

早在2015年,“新旧动能”一词就在政府领导和文件中被屡次提及。经过不断酝酿,2017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新旧动能转换”第一份正式文件。2017年3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期望山东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继续打头阵。此后,掀起了有关新旧动能研究的热潮,相关研究成果和论述不断丰富发展。第一,搜索知网“新旧动能转换”得到计量可视化分析结果,从2015年~2019年4月底,新旧动能转化文献呈高速递增趋势,到目前为止达到一个新高点,一共可查阅1410篇文献。从中可以明显看到在地域上较多数文献聚焦于山东,这与山东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首个综合试验区有紧密关联。但是,旧动能不是山东一省独有,其他省份也普遍存在,却并没看出其他省份来源的较多文献。第二,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基本放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阐述。第三,关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内涵有不同的阐述,但主要内涵都是由低向高的转变,由劣向优的转变。有文章指出旧动能是指低效率、低质量、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产业和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新动能是指具有创新特征、领先特征的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李佐军指出,新旧动能转换,是由规模速度型目标向质量效益型目标转换、由旧主体支撑向新主体支撑转换、由政府推动向市场主导转换、由低端产业形态向中高端产业形态转换、由低端要素粗放投入向高级要素集约投入转换。还有学者指出,新动能和旧动能的定义并不是从一而终,而是在不同的发展时代、不同的发展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即属于历史的概念、发展的概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市场供给上提供人民大众需求的优质产品,满足需求或创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新动能代替旧动能的过程就是供给产品种类改变的过程。第四,新旧动能转换面临着困难与挑战。学者曾子懿指出,经济下行压力增加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结果,是转型过程中比较困难的阶段。学者黄少安指出,主要困难在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长期依赖资源消耗、环境污染、投资拉动、人口红利、低端加工出口以及改革促进为主的经济增长动能机制。另外,学者王小广认为,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是各种风险和矛盾加快释放的过程,例如:如房地产调控风险,股市暴跌,严重产能过剩而引发坏帐增加并倒闭,金融和财政风险,PPI长期持续下降所产生的风险等。学者曾子懿也特别强调了金融方面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可以说,要转变增长动能,需要经历较长的阵痛期。第五,我国新旧动能转换面临着重大机遇。李佐军认为,国际经济复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酝酿与突破、国家战略的制定、有效投资与消费的升级、新四化的推进以及全面深入改革是主要机遇。隆国强认为,中国巨大的市场以及现已形成的产业配套能力也是重要机遇。第六,相当文献都给出了新旧动能实施的方向与路径,总结起来主要有:把创新放在首位,加强理念创新,进行思想上进一步开放;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发展新业态;还要进行制度创新变革,为新旧动能转化搭桥铺路;要进行平台建设,实施新旧动能的腾笼换鸟;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实施政策激励促进;要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尊重市场规律,优化现代金融服务体系;要创建新的格局,包括新的空间格局、产业格局、人口格局等。上述路径在新旧能源转换中都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我国地理广阔,省份众多,区域差异较大,发展条件和水平各异,还应该充分利用各地优越自身条件,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新旧能源转化的战略。

2 新旧动能转换必要性探究

当前国际经济增长动能乏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另外我国国内经济不断下滑,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下降。中央提出“新旧能源转换”战略,是基于国际与国内的现实形势,是大势所趋。

有了轮椅,父亲想听书声琅琅,想去蹲蹲村小厕所了。这都是李打油惹的,他说厕所当初蛮超前,男生这边屁股对屁股四十个蹲位,可他最近一次进去居然客满,不过,齐刷刷两排小屁股,真叫人看得心花怒放。我父亲坚决要去,不由他,又瘫在床上不能动怎么办?去了自然也要看教学大楼。哪晓得,他参观学校回来,情绪并不好,闷闷的,不知是否为不能自主如厕而懊恼。

在企业发展当中,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对其有重要的影响,企业想要在行业当中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要不断的强化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营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因此,企业管理人员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财务内部精细化管理进行强化和提升,从企业预算、成本控制、资金使用、资金收益效率等方面着手进行强化,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升。

在国际因素方面。联合国发布《201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由于国际贸易争端、金融波动风险的加剧、地缘政治关系紧张,在2019年众多国家的经济增长势头将会减弱,另外,一些发达经济体面临着增长的极限,可能会对短期增长产生影响。有学者指出,长期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模式依靠欧美发展国家的低储蓄,高消费形式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低资源、低劳动、低环境、低税负的成本要素全球产业分工模式所驱动。但是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展开,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迫使发达国家转变产业政策,让高端制造业回流,低端制造业寻找成本洼地。这样发展中国国家窘境,尤其中国面临“高端制造业”与“低端制造业”的双向流出,中国不得不进行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换。

在国内因素方面。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深水区,国内一系列问题相继浮现。首先,资源优势不再。过去,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来源是拥有着庞大而廉价的可适劳动人口,可以竞相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是我国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成世界制造中心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来看,年龄的15~59岁、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12、2016年第一次出现下降,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另外,过去,我国依靠粗放的资源消耗发展经济,投入产出与发达国家相差甚多,而且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特别是也导致我国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人民的身心健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新旧动能的转变是当务之急,迫切需求。其次,我国主要矛盾的改变,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有学者指出,中国即将进入追求健康、体面、精神享受、精致生活的文化品质阶段。因此,原来的低质量供给就应该改变,这就需要转变经济动能,满足人民需要。再次,旧动能问题百出。有学者指出,旧动能导致我国出现了困局,例如:产能过剩、高房价等资产泡沫严重、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过重,企业杠杆率偏高、金融风险加剧、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相继出现不再可能使旧动能再继续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必须寻找新动能加以替代。最后,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带来的历史机遇,目前我们正处于新的技术革命的前夜,一大批新的技术即将喷涌而发。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工程、量子信息、虚拟现实、机器人技术、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等,这些都是未来可以替换旧动能的经济增长新动能,而中国的制造2025计划,是以夺取新技术为优势,实现我国高质量增长的关键。

3 结语

文章从新旧动能转换的区域、内涵、风险与机遇以及解决路径几个方面着手综述了近几年发表的重要文献。并且,从国际与国外两大视角分析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必要性。其中,美元回流、高低端制造业转移和人口红利殆尽、自然资源消耗、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改变以及全球智能化工业革命的展开是新旧关键必要因素。从中我们看出新旧动能转换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关系到我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梦。新旧动能转换是迫切的,需要制定战略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去坚定实施,对转换过程中暴露的新问题要及时应对,避免扩大化。另外,要把握新旧动能转换的“创新”这个关键点,使之引领动能转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S] .国办发〔2017〕4号,2017-1-20.

[2] 张文,张念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选择[J] .东岳论丛,2017,38(12):93-101.

[3] 李锦君.新旧动能转换所需要的法律支持——以山东省为例[J] .法制博览,2019(10).

[4] 李佐军.新旧动能转换是决胜之举[J] .中国中小企业,2018(01):16.

[5] 杨蕙馨,焦勇.新旧动能转换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判[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7(39):20.

[6] 曾子懿.新旧动能转换与经济发展研究[J] .经济师,2017(12):54.

[7] 黄少安.新旧动能转换与山东经济发展[J] .山东社会科学,2017(9):102.

[8] 王小广.新旧动能转换:挑战与应对[J] .人民论坛,2015(35):17.

[9] 曾子懿.新旧动能转换与经济发展研究[J] .经济师,2017(12):54.

[10] 李佐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J] .领导科学论坛,2017(9):70-71.

[11] 隆国强.新旧动能转换的意义、机遇和路径[J] .中国发展观察,2017(21):29.

[12] 刘冰.准确把握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任务和重要举措[J] .理论学习-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17(8):25-26.

[13] 李佐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J] .领导科学,2017(9):68.

标签:;  ;  ;  ;  

新旧动能转换文献梳理及其必要性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