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利用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农业产量。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农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农村,需要规划和设计好农田的灌溉工程。在建设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水利工程管理部门需要严格落实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工作,要不断提高灌溉技术的实用性、科学性,这样才可以打造出更好的新农村。本文简单分析了农业水利灌溉主要模式,提出了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主要依据和基本原则,主要介绍了三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以期为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灌溉技术
引言
农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关乎着国民经济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水资源使用功能的不断变化,传统的灌溉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田水利工程要求。随之而来的是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对农作物生长、产量的提升具有帮助性作用。
1农业水利灌溉主要模式分析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很大的。由于环境不断的恶化,水资源越来越少,而农业又最需要水资源,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发展农业水利灌溉工程,要避免水资源不必要的浪费。我国的农业水利灌溉模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灌溉技术有限额灌溉技术、抗旱栽培技术、保水剂应用技术等等。对于这些技术的开展和应用,需要先解决渠道输水这个难题。我国传统的渠道输水方式是土渠输水,这种方式的弊端就是会浪费大量的水。水会渗透到土里,就会使水的利用率降低。因而为了降低水的渗透率就发展为现在的管道输水方式,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改善水渗透的情况,也可以扩大农田种植面积。目前我国使用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有喷灌技术、微灌技术、低压管道输水技术等。对于这些不同的灌溉技术,需要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农产品对水的要求,才能更充分的利用水资源。
2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
2.1渠道防滲漏技术
渠道防渗漏技术指的是在传统灌溉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改进,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人工开挖在农田灌溉中比较常见,但同时伴随着水资源渗漏的现象,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会降低灌溉的效率,最终增加灌溉成本。具体来说,渠道防渗漏技术指的是在铺垫渠道的时候,以石块、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结合砖衬砌、塑料薄膜以及沥青护面等手段,不断改进渠道,有效解决渗漏问题。在利用这项技术的时候,需要进行全面的维护和管理,使渠道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2.2管道输水技术
管道输水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的非常广泛,指的是将管道作为明渠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可以在农田位置直接埋设输水管道,在管道的连接和疏通作用下,使水资源流向田间,使灌溉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这种方式下,水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水库、池塘、沟渠、湖泊、水井等都是其主要来源,经过沉淀和过滤,去除多余的杂草和淤泥,使水资源的质量满足灌溉的标准。同时,需要对输水管网系统进行完善,对管道、分水实施和保护装置等合理到位,实现大面的农田灌溉。
2.3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指的是借助输水管道,将水资源输送到田间,经过小口径喷头,使水资源在压力作用下,均匀喷扫到农田作物上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具有良好的节水效果,能够在加快灌溉速度、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增加灌溉面积,使灌溉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喷灌技术在偏陡或坑洼地区具有良好的应用,解决了供水不足的缺陷,降低了农田灌溉的劳力成本和资源成本。喷灌技术的成功使用需要借助良好的动力设备,保证足够的水压,在大面积的农田喷灌中,这种技术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与喷灌技术的原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输水管道,将水输送到田间,在微小孔径下进行灌溉。但是,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微灌技术喷头的口径更小,需要在小管涌流、渗灌滴灌等的辅助作用下,才能进行顺利灌溉。微灌技术的特点是单次灌溉水量少、灌溉时间长等,可以在节约水资源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灌溉效果。在微灌技术下,喷头设备比较重要,在密集的布设下,能够将水流进行分散,在扩大灌溉面积的过程中,提高灌溉的效率,实现良好的整体灌溉效果。
2.5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喷灌技术指的是将农用机械与喷灌设施有效结合,在运载喷灌设备的辅助作用下,实现田间的移动式喷灌,在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这种技术应用的较为广泛。步行式喷灌技术在应用农用机械设备的同时,使节水理念得到良好的渗透,促在专业配套的农业设施下,促进节水灌溉措施的顺利推行。步行式喷灌技术应用的设备比较简单,可以在少量的材料下进行灌溉,因此,能够大大降低投入的成本,在实际喷灌的过程中,实现比较理想的效果。通常情况下,这种技术在农药喷洒和局部重点喷灌中应用的较为广泛。
3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注意事项
3.1控制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损失
农田水利工程中传统灌溉运输系统为挖土成渠,通过这种方式直接由渠道送水至农田深处,此方式的弊端是,当运送水渠连接不畅时会导致水资源渗透、蒸发,浪费现象严重。在传统的农田灌溉系统中,浪费比例较大,因此应当不断提升水资源运输的有效性,采用创新技术节约用水。常见方式包括修建防渗漏型输送管道,对管道渗漏情况进行及时检查,最大限度减少水资源浪费,控制承办加强灌溉有效率。
3.2因地制宜调整灌溉技术
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时,应但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工程实地的具体环境情况,降水条件等实施科学的灌溉策略。进行节水灌溉时,可根据地形差异实施可移动式灌溉模式,采用喷灌的方式提升农田的产出效益。同时应当依据农作物用水需求、种植结构等确定并调整节水灌溉技术。重视根据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作物,将低耗水作物在干旱区培养,通过控制种植面积涵养水源,根据种植结构确定需求量对灌溉技术进行合理调节。
3.3利用先进的系统优势
现代化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在此背景下,节水灌溉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效的发挥节水灌溉作用,提升节水灌溉的水平。由此可见,在发展农田水利工程时,应当充分跟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相关网路平台,在网络系统的影响下,系统化节水灌溉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网络系统,提升节水灌溉技术的准确及时性,保证农作物土壤检测的准确性,合理分析预判总作物的生长情况,提升人们对农田灌溉技术的了解,利用相关数据,准确控制灌溉的的时间、调节灌溉流量。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节水灌溉网络体系软件系统,可展示完整的灌溉系统运行详情,增强系统的可视性、一体化、利用率。在整个系统中可通过太阳能发电提供供电,保证节水灌溉系统电力运行的可持续性。
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灌溉技术对于促进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保证农业水利工程的质量,使我国农业基础建设再上新台阶,在农业工程具体实施之前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此外,搞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产量,这也是帮助农村人口摆脱贫困最有效的方式。合理的农业工程设计和灌溉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进行科学的农田灌溉规划设计,加速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盼,杭天飞.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吉林水利,2017(12).
[2]白冰,张佳楠.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内蒙古水利,2018(4).
[3]郭志双.浅谈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J].民营科技,2015(9).
论文作者:曹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技术论文; 农田论文; 水资源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节水灌溉论文; 管道论文; 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