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60例护理疗效观察论文_谢凤英

谢凤英

崇州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四川成都 611230

【摘 要】目的:对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疗效展开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入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实施系统护理并对护理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症状总分由护理前的(9.77±0.33)分降低至护理后的(3.24±0.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系统护理有助于解除其不适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症状总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常见的以气流阻塞为特征且可以被预防和治疗的一种慢性疾病,但无论是致残率还是致死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总体发病率高达9%~10%且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其发病率仍然处于进一步升高态势[1]。由于该病症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表现,容易被患者所忽视,一旦进展至严重阶段时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情形,其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所以予以及时干预尤为重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确立,良好的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干预对于改善预后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为探寻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疗效,本次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入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38岁~64岁,平均年龄(52.33±1.07)岁;病程时间1.5年~5年,平均病程(2.34±0.11)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度:轻度5例、中度39例、重度16例。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者;(2)认知功能良好,能够配合临床护理工作者。排除标准:(1)病情危重,需重症监护者;(2)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方法

在征得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知情同意下均实施系统护理,具体举措如下:(1)健康宣教。利用影像资料介绍日常注意事项、诱发或加重该病症的因素、用药方案与剂量;利用微信、QQ等即时聊天工具推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配合临床工作的重要意义等。(2)心理疏导。采取病友会、健康讲座、观看相声/小品、聆听音乐等方式缓解不良心理。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利用诱导性语言引导后者宣泄负面情绪。积极与家属交流,将家庭关怀的重要性明确告知,促使后者投入更多精力照护患者,全面提升其社会支持度和临床依从性。(3)用药护理。对于呼吸困难者可根据其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沙丁胺醇、喘康速气雾剂、茶碱类药物,详细讲解各种药物注意事项、具体用法用量,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若患者存在呼吸道感染情形,定时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选用疗效敏感的抗感染药物予以处理。(4)呼吸护理。无创通气治疗期间予以良好的呼吸护理,由护理人员协助下翻身并适度用力叩背,引导后者深呼吸后有意识的咳嗽,清除呼吸道内痰液。痰液粘稠度高者雾化吸入后利用吸痰器将痰液吸出。(5)锻炼指导。在护理人员亲身示范下掌握呼吸锻炼(缩唇呼气、头低位或前倾位呼吸、腹式呼吸)、运动锻炼(步行、登楼梯)、肌肉放松锻炼等技巧[2]。(6)饮食指导。饮食以高蛋白质、高纤维、高热量、低脂肪低钠食物为主,少食多餐,进食期间少说话,呼吸困难时放慢进食速度或暂停进食。

1.3 观察指标

选取症状总分作为观察指标,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咳痰、肺部湿罗音,采用4级评分法评定,具体赋分如下:无症状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单维度亚总分0分~3分,症状总分0分~12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症状总分由护理前的(9.77±0.33)分降低至护理后的(3.24±0.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3 讨论

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彻底治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尤其是对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延缓或遏制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对于保障其生命安全、提高生活质量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而要想实现该目的,就必须予以良好的护理干预[3]。本次研究中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系统干预,症状总分由护理前的(9.77±0.33)分降低至护理后的(3.24±0.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此结果表明,系统护理的实施有效的解除了患者自身存在的不适症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之所以得出该论断,原因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发作时患者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以及临床疗效的担忧往往拒绝接受临床治疗与护理。而系统护理则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先进的护理手段,从生理、心理、社会支持着手,有效的化解了后者存在的负性心理,为各项工作的树立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系统护理有助于解除其不适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云霞.舒适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01):135-136.

[2]孙金星.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10):34-36.

[3]徐永莉.专职护理干预在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3):238.

论文作者:谢凤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60例护理疗效观察论文_谢凤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