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论文_王静

铜仁市人民医院肛肠科护士长 贵州铜仁 554300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肛肠科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效果,为肛肠科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肛肠科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5.4%,较对照组的75.4%明显提高(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肛肠科围手术期患者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关键词】肛肠科;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探讨

肛肠疾病是指发生在肛门与直肠的各类疾病的总称。近年来,肛肠疾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在临床上,大多采用手术方式去治疗肛肠疾病。而部分患者在围手术期常会产生一些不良心理及情绪,这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不利于患者的健康[1-2]。由此可见,对肛肠科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肛肠科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肛肠科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9例,女性61例,患者年龄范围24-79岁,平均年龄为40.4±6.4岁。130例患者中,49例为肛瘘,40例为混合痔,20例为肛裂,21例为肛周脓肿。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患者的入选标准为:患者无意识障碍;患者无精神疾病;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方法为:(1)术前心理护理:在患者手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访视,了解患者的病情情况,告知患者手术的方案、手术医生、科室开展的手术治疗情况、术前注意事项等,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治疗问题进行详细耐心地解答;消除其恐惧、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对于有心理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及时疏导,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建立自信,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2)术中心理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陪伴在患者身旁,用亲切温和的语言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坚强面对手术,指导患者调整正确手术体位,告知其手术安全性高,使其保持全身放松;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有无不适反应,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依赖和信任,保持心里踏实。(3)术后心理护理:在手术完毕后,前往病房询问其有无疼痛或不适的感觉,对于出现疼痛或不适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心里指导,给予相应的镇痛处理,同时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回答患者关于手术愈后的相关问题,减轻其关于愈后不良的担忧及顾虑。对于心理反应较强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开导,通过周边手术恢复较好的患者的案列对其进行劝导,使其建立取得良好愈后的自信,从而消除其不良心理,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心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评分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护理前后进行评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及SDS评分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并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作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的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5.4%,较对照组的75.4%明显提高(p<0.05)。见表1。

3 讨论

在临床上,肛肠疾病的种类繁多、情况复杂、发病率较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发生了较大改变,加上我国老龄化社会的不断趋近,老龄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导致肛肠疾病患者的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目前,外科手术已成为多种疾病的常用治疗手段,多种肛肠疾病需要通过肛肠手术治疗。由于手术对于患者而言是外来创伤,所以患者在围手术期常会产生恐惧、焦虑、甚至抑郁等负面心理及情绪,这对手术的顺利进行造成了直接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手术的治疗效果,加大了患者术中、术后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风险[3-4]。正是由于不良心理的巨大危害,所以找到良好的心理护理方法意义重大。

手术是创伤性操作,大多肛肠手术患者为初次手术,因以往未进行过手术,所以对手术了解甚少,这会使患者对手术产生畏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术前心理护理中,护理人员可详细耐心地告知患者手术的具体信息、手术医生、手术开展情况等信息,并为患者详细耐心地答疑解惑,使患者对手术有所了解,做到心里有底,缓解或消除不良心理。对于心理障碍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对其鼓励,使其建立自信,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术中护理中,护理人员一直陪伴在患者身旁,用亲切和蔼的语言与其交流,帮助其调整体位,了解其有无不适状况,使患者有所依赖、心里踏实。术后护理中,护理人员对患者探视,并回答患者关于术后恢复等相关问题,缓解患者有术后愈后不良等担忧、顾虑情绪,护理人员给患者讲解手术恢复较好的患者的案例,使其建立信心,保持乐观心态,促进其康复。

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肛肠科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采用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显示:心理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5.4%,较常规护理组的75.4%明显提高(p<0.05);在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较常规护理组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应用于肛肠科围手术期患者具有良好效果,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冯氰,赵和.心理干预对肛肠疾病围手术期患者预后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2):72-73.

[2]马玉红,康凯,李铁冬.舒适护理在肛肠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1850-1851.

[3]张俊玲,任亚莉.肛肠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J].现代护理,2007,13(12):1109-1111.

[4]谢双玉.肛肠外科患者焦虑情绪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32-2933.

论文作者:王静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  ;  ;  ;  ;  ;  ;  ;  

肛肠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论文_王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