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学科服务流程的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_功能分析论文

嵌入学科服务过程的信息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服务平台论文,学科论文,过程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15-04-05

       1 引言

       随着海量、形式多样、结构与非结构化数据的不断涌现,学术信息的存储、检索和传递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更多习惯于利用互联网检索信息的用户在高效获得检索结果的同时,也承受着“用无所选”的困扰。为了解现代大学生的信息行为,笔者对大学生信息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1],结果发现,大学生对本专业学科信息存在极大的需求,而其获取方式却多为互联网检索模式。因此,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亟待专业化和学科化,通过设计嵌入学科服务过程的信息服务环境,可将文献[1]针对大学生信息行为分析而提出的信息服务对策融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初景利教授将学科服务描述为:学科服务全称应是“嵌入式学科知识咨询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选择,是知识服务的重要体现,也是图书馆转型的重要机遇[2]。张晓林教授将图书情报工作核心能力定位于知识服务[3],即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两位学者都将信息检索与获取方式定位于信息知识的搜索层面,即简单的信息服务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然而,无论是学科服务还是知识服务,都是围绕用户、将信息服务融入用户需求、以信息和知识利用为目标的服务。笔者基于这一理念,从突破简单检索与利用的传统服务模式入手,通过从学生关注的信息资源中提取各种隐性和显性的知识信息,并给予有效整合,构成重要的信息服务内容嵌入学科服务过程,为提升大学生信息素质能力提供帮助。

       2 嵌入学科服务过程的信息服务平台需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大数据、云服务模式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环境下提供在线信息服务已成为信息素质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4],高校学生作为新一代科研生力军,面对互联网海量信息的蜂拥而至,大海捞针般简单的信息查找与获取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科技与社会的发展[5]。

       近年来,面向专业化群体提供信息服务的创新发展模式的最大亮点之一是学科服务。初景利教授分析了飞速发展的学科服务现状与工作难点,指出目前国内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难点主要表现为学科服务的规划与设计、学科服务基点的确立、学科馆员的角色、学科服务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学科服务考核方法[6]。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陈启梅等在长期从事学科服务的过程中分析、总结了科研人员利用软件工具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围绕学科信息知识环境构建、科研素质教育、文献与数据的甄别与获取、科研信息工具推介等,构建了基于工具应用的嵌入式学科服务体系,利用知识服务工具和科研软件工具开展学科知识服务[7],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以下简称“长安学院”)作为“211”大学下属的三本学校,拥有独立的教学环境和区域,地理位置与校本部相距较远,其图书馆建设也尚在规划之中,学生查找资料多采用互联网检索方式。因此,长安学院的学科服务重点应定位于按照学校专业设置,组合利用信息服务工具,嵌入学科服务过程,构建个性化、专业化、知识化的信息服务平台,以较好地满足培养三本院校大学生信息素质能力的需求。

       为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中科嘉速(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在对大学生信息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1]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服务支撑工具,构建嵌入学科服务过程的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具有个性化定制、重组资源分析功能、集成现有的各种资源与服务等功能,满足面向三本院校大学生开展学科信息服务的需求,引导学生从简单信息检索方式向知识信息提取与运用方式转变,以促进大数据时代科研创新人才的培养。

       3 信息服务平台设计

       3.1 嵌入学科服务过程的信息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文献[8]对学科服务的嵌入性强调资源要在服务到基层和服务到人的基础上,“融入一线,嵌入过程”,要通过目标嵌入、功能嵌入、流程嵌入、系统嵌入、时空嵌入、能力嵌入、情感嵌入和协同嵌入等多种方式融入用户,提供服务。基于这一学科服务目标,具体实施中要做好从数据中提取信息、从信息中发现知识、从知识中凝练服务,最后再将服务以推送方式传递给用户的学科信息服务。基于这一设计原则,笔者在信息服务平台设计中,将多款知识服务工具嵌入学科信息服务平台中,如图1所示。

      

       图1 嵌入学科服务过程的信息服务平台架构

       图1中信息层由多类型数据资源构成,通过信息服务工具检索并采集与服务对象相关的学科领域知识信息,整合形成知识数据库,再利用专家/机构科研产出检索工具、基于主题聚类的知识服务工具、数据源资源分析功能重组工具、个性化知识服务支撑工具等,向长安学院大学生提供课程及文献资源检索、专家/机构科研产出文献跟踪、基于主题的专家及文献聚类、私人定制及高质量文献选读与推荐等知识服务。

       3.2 知识服务工具集成应用的信息服务功能设计

       利用支撑工具提供深层次知识服务是学科服务的发展趋势和必要手段。在保证基本信息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嵌入学科服务过程的信息平台设计了深层次的知识服务功能。笔者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家/机构科技文献整合与推送工具、基于主题聚类的知识服务工具、数据资源分析功能重组与服务工具、个性化支撑服务工具等多款信息服务工具进行集成,纳入长安学院信息服务平台服务功能设计中,为用户提供专家/机构文献整合与推送服务、高质量文献选读服务、数据资源导航服务和个性化定制等知识服务,保证学科服务的智能、高效和便捷性。具体服务功能包括:

       3.2.1 专家/机构科技文献整合与推送服务设计 文献[9]介绍了“基于领域专家学科知识链的文献资源组织与导航”工具的设计与应用实践。该工具是一款适用于专家/机构文献检索与整合的知识服务工具。系统对多个数据资源中检索到的专家/机构发表的科技文献进行去重去伪处理后[10],进行知识提取与整合:专家主页方式呈现科技文献题录信息,见图2。

       其主要功能包括:通过文献DOI链接直接阅读全文(此原文获取方式受限于本地IP对论文所在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可导出Word文档和Excel文档格式的专家/机构发表文献列表;统计专家/机构文献被收录和被引用情况。通过该工具的集成应用,可帮助长安学院科研管理部门了解科研人员及机构的科技文献产出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同行专家/机构的研究内容及方向,并实现专家/机构文献信息追踪服务。

      

       图2 专家科技文献展示

       3.2.2 基于主题的高质量文献选取服务设计 当学生基于主题检索到科技文献时,通常会按照系统给出的结果顺序浏览文献。这种简单的、按顺序浏览文献的方式无助于读者对学术文献的内容和质量做出准确判断。为帮助读者高效、快速地发现高质量文献,需引入高质量科技文献选取与推送服务工具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文献选读服务。该工具设置了主题相关度、期刊影响因子、作者H指数、文献被引频次及发表时间等高质量文献判定指标,支持用户对检索结果按上述指标进行排序,方便学生快速找到高质量文献,通过该工具提供的服务,还能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高质量文献的评价指标,提高学生查找高质量专业文献的效率。见图3。

      

       图3 高质量科技文献服务选取与推送工具设计

       3.2.3 资源导航服务设计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商业文献数据库的检索平台都具有对期刊、图书、文章检索结果进行分类统计的功能,主要包括对作者、机构、年代、学科分布等诸多信息的分析统计功能。有效地利用和重组这些分析统计功能,并将其嵌入科研活动各阶段[11],可引导读者有目的地关注重要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导航服务。例如,笔者对万方数据、中国知网、ACM、Spring、SCI/CPCI和EI等中外文数据资源的分析功能进行梳理,形成如表1所示的分析功能与数据库选项对照表,当用户需要了解某一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期望知道从事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机构、研究趋势、引用最多的文献内容和近期发表的相关研究的论文时,通过表1给出的分析功能-数据库关系,构建的用户需求与数据库检索项对应表(见表2),嵌入信息服务平台,即可实现信息检索导航服务。表2中明确了检索入口和功能选项,避免了盲目检索,提高了检索效率。

      

       3.2.4 个性化定制服务设计 个性化定制服务功能为主题定制和专家定制,主要提供个人关注内容的定制服务,包括定制“我的专家”和“我的主题”两项服务。该功能模块可对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和专家进行存储和实时跟踪,将其最新动态及时反馈给学生,以此培养学生关注领域动态以及追踪、管理定制服务的意识,见图4。

      

      

       图4 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设计

       4 应用按例——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学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例

       4.1 综合信息服务

       笔者在对大学生信息行为的调查分析中发现[1]:①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利用较多的是课程资源、文献资源、专业信息门口网站、就业指导等基础资源,但在各高校,这些资源却被分散在不同平台上,譬如就业指导资源会被设置在学校官网上,课程资源在教务处网站,文献资源、专业信息资源在学校图书馆网站,免费资源更是散落在互联网之中……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通过构建长安学院学科信息服务平台,将这些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资源进行集成,以达到高效服务的目的。②大学生对于资源(无论是商业数据库还是免费资源)的利用,在利用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和盲目性问题,比如:对数据库资源的检索,大多只涉及中文库,而且利用较多的是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两个库;对于免费资源,仅限于对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的使用。究其原因在于,大学生对数据库资源和免费资源缺乏了解,有必要构建有效数据资源导航服务环境,集成免费数据资源和搜索引擎,拓展数据资源范围。

       基于上述分析,长安学院搭建了学科信息服务平台(http://www.xdca.net/左下方“学科信息服务”栏目),如图5所示。

      

       图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官网

       该平台为集基础资源(图6中①-④)、资源导航(图6中⑤)和知识服务工具利用(图6中⑥-⑨)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将传统信息服务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12],在向学生提供基本信息服务的同时提供知识服务,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信息获取与利用技能。

       4.2 嵌入科研过程的知识组织与资源导航服务

       简言之,科研过程主要由科研立项、实施和结题3个阶段构成。其中,用户在不同阶段对数据资源的需求也不同。在项目立项阶段,科研用户需要了解研究领域总体发展趋势,特别关注综述类文献资源,关注领域高影响力专家和机构;在项目实施阶段,科研用户需要跟踪领域专家和机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研究进展,关注关键技术的发展;在项目结题阶段,需要通过被收录和被引用情况,了解自身科研产出的影响力。为满足科研需求,各商业数据库均提供了数据分析功能,以帮助用户获取上述信息。笔者通过分析、拆分和重组各商业数据库的分析功能,构建满足知识服务的科研活动与信息检索导航表(见表2),并嵌入长安学院学科信息服务平台中,实现按科研过程提供资源导航的知识服务[9],让大学生在利用资源的同时,了解科研活动的重要过程。如图7所示。

      

       图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学科信息服务平台

      

       图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学科信息服务平台——常用学科资源推荐

       4.3 基于专家/机构科技文献检索与整合的知识服务

       基础资源、免费资源导航和嵌入科研过程利用资源的导航服务,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更多的资源发现渠道,但属于最基础的信息利用服务,并不能完全满足学术研究活动中对于资源利用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补充,嵌入信息发现、信息组织与时效性利用等深层次服务。专家/机构科技文献检索与整合服务,见图8。

       4.4 基于主题检索的高质量文献选读服务

       高质量文献选读服务,实现在一定相关度前提下的文献筛选与过滤功能,帮助大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快速,准确地定位有价值的参考文献,见图9。

       4.5 基于主题检索的外文文献在线分析服务

       基于主题检索的科技文献在线分析服务,即通过输入主题词,对检索出的200篇以上的文献的作者、机构、学科方向和发表年代等进行统计分析,帮助大学生把握研究热点,正确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如图10所示。

      

       图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学科信息服务平台——专家/机构文献检索与跟踪服务

      

       图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学科信息服务平台——高质量文献选读服务

      

       图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学科信息服务平台——主题检索与在线分析服务

       5 结论

       有针对性、有目的、有层次地开展学科服务,对大学生当下乃至以后的职业生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设计与实现嵌入学科服务过程的信息服务平台,对数据资源、支撑工具和应用服务模式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贡献说明:

       周艳玫:负责论文框架设计、资料收集与基础资源服务内容撰写;

       王衍喜:负责文献查阅、资料收集与工具支撑服务内容撰写;

       郝丹:负责文献查阅、资料收集与工具支撑服务内容撰写;

       高宇璇:负责文献查阅、资料收集与工具支撑服务内容撰写;

       刘东苏:负责论文修改、指导和修订。

标签:;  ;  ;  ;  ;  ;  ;  

嵌入学科服务流程的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_功能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