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本论”第二和第三部分的写作时期*_资本论论文

论“资本论”第二和第三部分的写作时期*_资本论论文

关于《资本论》第2部和第3部的撰写时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论论文,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在人们读到的《资本论》第2部和第3部是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手稿编辑而成的恩格斯版,那些手稿都是未完稿,恩格斯费尽周折才将之编辑出版。恩格斯在第3部的序言中表明自己改动过的地方都做了标记,①但实际上没有标记的改动非常之多,而且马克思的不少观点也被改动了。因此,要求出版再现马克思手稿的版本的呼声高涨,MEGA的第Ⅱ部门“《资本论》及其手稿”②正顺应了这一呼声。许多手稿在已经

本文首先概观MEGA第Ⅱ部门的结构和第Ⅱ部门各卷的刊行状况,接着论述推定草稿撰写时期这项工作的意义。马克思决定将经济学著作以《资本论》之名出版,着手撰写手稿。本文还将对这些手稿,特别是其中的第2部和第3部手稿的撰写时期进行梳理并做出结论。

一、MEGA第Ⅱ部门的结构和刊行状况

MEGA第Ⅱ部门“《资本论》及其手稿”收录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出版的《资本论》第1部的所有版本,以及为准备《资本论》所做的所有草稿及其出版物。在开始编辑新MEGA④时,编者部将1857-1858年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视为《资本论》的“草稿”或者“草稿1”,将“1861-1863年手稿”视为“草稿2”,认为1863-1865年写下了有关全部三部《资本论》的最初草稿,并将其视为“草稿3”。在写完这些手稿之后,才完成《资本论》第1部的印刷稿,并付诸出版。编辑部基于这样的整体把握,确定了第Ⅱ部门应该收录的文献并着手编辑。全部15卷的题目和结构如下⑤:

第1卷 “卡尔·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等的草稿,共2册,于1976年、1981年刊行)。

第2卷 “卡尔·马克思:1858-1861年经济学手稿以及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草稿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册,通称《政治经济学批判》,1980年刊行)。

第3卷 “卡尔·马克思: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共6册,1976~1982年刊行)。

第4卷 “卡尔·马克思:经济学草稿(1863-1867年)”:

第1分册 “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资本论》第2部第1稿、《价值、价格、利润》(通称《工资、价格、利润》),1988年刊行。

第2分册 《资本论》第3部第1稿,1992年(实际1993年)刊行。

第3分册 《资本论》第2部第3稿以及第4稿、第3部第2~3稿以及其他、第2部以及第3部的各种草稿(计划2006年刊行)。

第5卷 《资本论》第1部初版,1983年刊行。

第6卷 《资本论》第1部第2版,1987年刊行。

第7卷 《资本论》第1部法文版,1989年刊行。

第8卷 《资本论》第1部第3版,1989年刊行。

第9卷 《资本论》第1部英文版,1990年刊行。

第10卷 《资本论》第1部第4版,1991年刊行。

第11卷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2部草稿,1868-1881年”(第2部第2稿、第5~8稿等,计划2006年刊行)。

第12卷 《资本论》第2部的恩格斯编辑用稿,2005年刊行。

第13卷 《资本论》第2部的恩格斯版,计划2007年刊行。

第14卷 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第3部草稿以及编辑文本(1871-1894年),2003年刊行。

第15卷 《资本论》第3部恩格斯版,2004年刊行。

第14卷、第15卷已分别于2003年、2004年刊行,第12卷将于2005年刊行。如果按计划,第11卷和第4卷第3分册在2006年,第13卷在2007年出版的话,第Ⅱ部门就出齐了。

另外,可能有读者会问:为什么在第1稿(第4卷第1分册)之后完成第3稿和第4稿(第4卷第3分册),然后才是第2稿(第11卷)呢?在此,让我们对其原委进行简要的说明。

恩格斯在马克思手稿中发现了封面上分别写有Ⅰ、Ⅱ、Ⅲ、Ⅳ的草稿。尽管Ⅲ中包含了“属于第3部的内容”,但是,他判断大部分是第2部的草稿。因此,他将那些草稿称为第2部的“第1~4稿”,并将以后写的第2部的其他草稿依照他所推断的撰写时期,称为“第5~8稿”。他在第2部的序言中所称的“第1~8稿”是他自己命名的。但是,这4个草稿是按照Ⅰ、Ⅲ、Ⅳ、Ⅱ这样的顺序撰写的。1877年,马克思在重新着手撰写第2部的时候,为了从以前撰写的草稿中找出能用上的部分,做了一个“对我以前的笔记的备忘录”⑥。在那个时候,给4个“旧笔记”标记了Ⅰ~Ⅳ的序号。该备忘首先从第1笔记,然后从第Ⅱ笔记中引用或概括了与第1章“资本的变形”相关的论述,并在备忘中记下了那些内容在笔记中的页码。马克思将包括第2部全3章的两种笔记标记为Ⅰ和Ⅱ,将另外两种笔记按时间顺序标记为Ⅲ、Ⅳ。所以,Ⅰ~Ⅳ的序号不是按时间顺序标记的用于第2部草稿的序号,而是包括用于第3部草稿的手头笔记的序号,因此笔记Ⅲ中有“属于第3部的内容”。但恩格斯将这些序号视为写于由他命名的按写作时间顺序排列的“第5~8稿”之前的第2部手稿的手稿序号,结果造成了从撰写时期来看,第4稿在前、第2稿在后这样一种假象。不过,本论文为了方便,还是依照恩格斯的说法,用“第……稿”来称呼各草稿。

马克思决定将经济学著作以《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名出版,制定了在第1~3部阐述理论,在第4部整理学术史的计划。他为第2部撰写的草稿收录于MEGA第Ⅱ部门第4卷第1分册、第3分册以及第11卷,为第3部撰写的草稿收录于第4卷第2分册、第3分册。与第3部相关的马克思的草稿片段收录于第14卷。

二、编辑MEGA时对各草稿撰写时期的推断

在收录马克思草稿的时候,最让MEGA编者头痛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撰写时期不明的手稿,以及如何说明其形成史,因为MEGA是按撰写时期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而且还要对所收录文稿的形成原委进行说明。另外,如果不了解各草稿的撰写时期以及顺序,也无法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理论认识的发展脉络。当然,马克思在撰稿时,一般都会记下时间。不过,乍一看完全没有显示撰写时期线索的情况也不在少数。特别是马克思从“1861-1863年草稿”搁笔⑦,直到开始撰写《资本论》第1部印刷稿那段时期的诸多草稿,也就是收录于MEGA第Ⅱ部门第4卷第3分册的1863-1867年的一些草稿,不少都没有留下马克思自己标记的日期。因此,MEGA编者不得不从书信等草稿以外的资料,或者在草稿的论述中寻找线索,来推断、确定撰写时期。

笔者在1990年承担了收录于第Ⅱ部门第11卷的《资本论》第2部第8稿的编辑工作。从1995年起,又承担了撰写于第2部第2稿之后的其他草稿的编辑工作。笔者作为MEGA出版部门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成立于1992年)的委员,见证了编辑工作的过程、编者的辛劳以及出版的各种场面。

下面,主要根据笔者在这种背景下的经历来介绍编者是如何推断《资本论》第2部以及第3部马克思草稿的撰写时期,又得出了何种结论的。

三、《资本论》第2部第1稿以及第3部第1稿的撰写时期

《资本论》第3部的现行版(恩格斯版)中随处都有关于《资本论》第2部的指示,那些指示都是针对第2部的现行版(恩格斯版)的。因此,读者很容易想到:马克思在做那些指示时,手头放着包括所指示处论述内容的第2部。但是,用于“恩格斯版”第2部的马克思第2部的所有草稿,都是在马克思第3部第1稿之后撰写的。马克思第3部第1稿的绝大部分都用于“恩格斯版”的第3部。因为马克思是在撰写第3部第1稿的途中开始撰写第2部第1稿的——关于这一点接下来将进行论述,马克思放在手头的第2部草稿就是这个第2部第1稿,写在第3部第1稿中的针对第2部所做的指示就是针对第2部第1稿的指示。因此,见于“恩格斯版”第3部的针对第2部的指示,是恩格斯调整为马克思晚年草稿中的论述之后的内容。

《资本论》第2部第1稿和第3部第1稿撰写于何时?两者孰先孰后?其实这关系到MEGA编者在一开始所得出的判断,即马克思在1863-1865年撰写了包括《资本论》全3部在内的“草稿3”这一判断是否准确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⑧

正如前文中的一览表所示,第Ⅱ部门先是刊行了收录《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大纲》)前半部分的第1卷第1分册和收录“1861-1863年草稿”的第3卷第1分册。截至1980年,刊行了第3卷第2~5分册和收录“初稿”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册的第2卷。第1~3卷出完以后,接下来应该着手刊行收录1863-1867年草稿的第4卷。因此,编者,特别是主导第Ⅱ部门编辑的莫斯科马克思列宁研究所的编者致力于对收录于第4卷草稿的撰写时期进行考证。就在1980年,MEGA编辑的局外人,一个名叫波尔德伊勒夫的学者发表论文,⑨对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所已成为定论的“草稿3”的撰写时期进行了正面否定。因此,MEGA的编者一方面对之进行反驳,一方面基于对1863-1867年草稿的考证,表明了他们的见解。这便是发表于1981年的由V.比戈茨基、L.米西科维奇、M.切尔诺夫斯基、A.切普连科4人共同署名的论文《关于1863-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撰写时期的区分》⑩。这篇论文举出推断的依据,明确了收录于第4卷全部3分册中草稿的撰写时期和顺序,是极其重要的文献。这篇论文的考证要点如下:

第一,马克思于1863年7月停止撰写“1861-1863年草稿”,之后最迟在8月前半个月开始撰写用于《资本论》第1部的草稿“货币向资本的转化”,该部分原来计划作为第1章。这项工作持续到1864年夏天。

第二,他在那年夏天末着手撰写第3部。先从第2章开始写,写到途中感觉有必要在第3部之前先写第2部,因此中断第3部,着手撰写第2部(第1稿第1节)。1865年上半年,在完成了第2部之后,再次回到第3部,在那年底写到了最后一章的开头,然后工作就中断了。

第三,马克思在1863-1865年撰写了《资本论》全3部最初的草稿,可以将之视为《资本论》的“草稿3”。

同在1981年,这篇论文的作者之一切普连科在题为《寄语马克思〈资本论〉第2部第1~4稿撰写时期的推断》的论文中,对第2部草稿进行了深入考证(11)。1982年,上述4人在《马克思恩格斯年鉴》上用德文发表了与上述论文同名的论文,(12)只不过在内容上增加了切普连科论文的考证结论。论文能在莫斯科以及柏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所MEGA编辑部的机关刊物《马克思恩格斯年鉴》上登载,就意味着MEGA第Ⅱ部门第4卷的编辑以及关于形成史的说明将以此为准。

笔者有机会于1980-1982年在阿姆斯特丹的社会史国际研究所调查马克思的第2部、第3部草稿,并于1981年11月至12月在莫斯科访学,当时4人共同署名论文刚发表不久。笔者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所与共同论文的作者比戈茨基、米西科维奇以及切普连科三人有过密切的交往。但是,当时笔者还没有读他们的论文,因此无法进行深入的讨论。1982年回到日本之后,读了该论文,发现其中有些考证缺乏说服力,另外还有一些考证是在单纯误读的基础上进行的。笔者撰文言及了从同年开始发表的第2部、第3部草稿,但他们看不懂日语论文。因此,笔者将拙见用德文整理,投给了社会史国际研究所的刊物《社会史国际评论》,该稿刊登在1983年第1期(13),笔者把该论文寄到了莫斯科。该论文有三个论点:

第一,共同论文认为在第2部第4稿之后撰写的誊清稿片段其实是在第4稿之前不久撰写的,第4稿是参照该稿写成的。

第二,共同论文考证出写在第2部第2稿封面上的第2部的写作计划是在第1稿之前起草的,但是,该计划应该是在后来撰写第4稿片段以及第4稿时起草的。

第三,以上述两点为前提,我进而对第3部第1稿的论述进行仔细分析,发现共同论文的结论,即第2部第1稿最早是在第3部第1稿的第246页之后,最迟是在第276页之前撰写的,而我认为应该将其订正为最早是在第182页之后,最迟是在第243页之前撰写的。

不久,莫斯科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应对,来信表示同意第一个观点,而对第二、第三个观点不能立刻表示赞同,并陈述了理由。笔者也回信表明了拙见。但接下来,对方不是以书信,而是以论文的形式进行了回答。论文是I.安特诺娃、V.舒瓦尔茨、A.切普连科共同署名的《1863-1865年的〈资本论〉草稿3——刊行前的概括》(14)。在4年后的1988年,柏林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所刊行的《马克思恩格斯研究论集》登载了对该论文观点全面表示赞同的曼夫雷特·穆勒的论文《关于〈资本论〉第3部1864-1865年的马克思草稿》(15)。这些论文都接受了笔者的批判,并根据批判对撰写时期进行了推断。而且,在穆勒论文发表的1988年,刊行了收录《资本论》第2部第1稿的MEGA第Ⅱ部门第4卷第1分册,其附属资料中关于形成史的论述与笔者的考证完全一致。(16)

首先,莫斯科的编者之所以认为撰写于第2部第4稿之前的草稿片段是第4稿的誊清稿,是因为由4页构成的草稿片段影印件与第4稿的前4页的影印件不知在什么时候被替换掉了,而他们是根据影印件来考证的。而如果在社会史国际研究所查阅原件的话,从两者所使用的纸张以及尺寸的差异就很容易发现这个单纯的错误,但莫斯科只有影印件,因而没有发现。

其次,共同论文判断写在第2部第1稿封面上的写作计划是在第1稿之前起草的,并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了考证。但是,这一写作计划是马克思后来为第4稿准备的。让我们来列举一个证明这一点的线索。第1章(资本的流通)的标题在第1稿中为“Der Umlauf des Capitals”,而在第4稿前不久的草稿片段中为“Die Cirkulation des Kapitals”。在第4稿中,马克思首先写下了与草稿片段相同的内容,然后将之变更为“Der Umlauf des Capitals”。从这样的经过来看,可以推断第4稿之前的草稿片段以及写在封面上、与第4稿一样的“Die Cirkulation des Kapitals”是在撰写这两种草稿的时期,但却是他在第4稿中将它改为“Der Umlauf des Capitals”之前起草的。

再次,关于马克思中断撰写第3部第1稿,着手撰写第2部第1稿,是在撰写第3部第1稿哪个部分时的这个问题,共同论文的推断依据是这样的:他们首先发现在第3部第1稿的第256页中有提及第2部中关于流通费用的一节,即第1章的第3节。这与第1章第4节中论述流通费用的第1稿的正文不一致,第1章的第3节为“流通费用”,那与现在谈到的第1稿封面上的写作计划一致。因此,他们判断封面上的写作计划是在第1稿之前起草的,并认为上述事实说明在第3部的该处,第1稿的正文还没有开始撰写。但如上所述,封面上的写作计划不是在第1稿之前,而是在那之后撰写的。因此,这一事实与他们的判断相反,表明在撰写第3部的该部分的时候,构想了不同于已经写完的第1稿的新计划(第1稿封面上的计划)。换言之,这毋宁表明在那之前第2部第1稿已经写完了。共同论文以这种错误的上限为前提,从第3部第1稿之后的内容中寻找显示第2部第1稿已经写完的部分,将那锁定在第275页。但是,他们视为上限的,其实是显示下限的内容。因此,要做的是从此下限找出上限在何处。笔者关注到第3部第182页中“市场的概念其最一般的形式必须在探讨资本流通过程的部分来展开”这一句。由于在第2部第1稿中,其第1章第1节中市场的概念只是以极其一般的形式进行了论述,所以表明第3部的该部分是在第2部第1稿之前撰写的。(17)

经过这样对撰写时期进行推断,弄清了收录于第Ⅱ部门第4卷第1分册中的第2部第1稿,与收录于第2分册的第3部第1稿的关系,“附属资料”中关于形成史的论述框架也因此确定下来了。

四、MEGA第Ⅱ部门第4卷第3分册所收录诸草稿的撰写时期

按照MEGA第Ⅱ部门一开始的定位,其第4卷计划收录独立著作《资本论》全部3部最初的草稿,以及1867年9月刊行《资本论》第1部(初版)以前的草稿。《资本论》全部3部被定位为《资本论》的“草稿3”,即作为“草稿2”的“1861-1863年草稿”之后的草稿。第1分册收录了《资本论》第1部草稿中剩余的“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以及很少的片段、第2部最初的草稿即第1稿;第2分册收录第3部最初的、而且涉及所有章“主要手稿”(恩格斯)的第1稿;第3分册应该收录在“草稿3”之后、第1部刊行之前撰写的第2部以及第3部的草稿,该分册收录哪些草稿这一点在第1分册刊行之前就已经确定下来了。但是,在开始编辑该分册的时候,随着对计划收录于该分册的草稿撰写时期推断的进展,浮现出了与第4分册编排的根本相关的问题。在计划收录于该分册的草稿中,大约有一半是在1867年9月刊行第1部之后撰写的,这一点十分清楚了。只要将这些草稿收录在此分册中,那么很显然这一分册就无法纳入写在第1分册封面上的“经济学诸草稿1863-1867年”这一卷当初的框架内。编者也曾考虑到将那些草稿移至《资本论》第1部各版之后的第11卷,但因为那样做会给已在进行的第11卷的编辑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只好放弃了。因此,第4卷第3分册决定收录1865年第3部第1稿停止撰写后到1868年撰写的与第2部、第3部相关的草稿。

该分册的编辑由莫斯科的米西科维奇负责,由他编辑完的草稿通过柏林编委会交给该分册的鉴阅人田中菊次,另外柏林也进行最终检查。在这样的过程中,发现草稿的编辑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在对所收录草稿的撰写时期的推断方面。因此,关于那些草稿的排列,以及在附属资料中对形成史的论述也存在重大误读。

对写于第3部第1稿之后、与第3部开头部分的“费用价格和利润”相关的4个草稿片段撰写顺序的推断便是误读之一。那4个草稿片段分别是恩格斯用于他所编辑版本的“第2稿”“第3稿”,以及他决定“不用”的2个草稿片段。如果将“不用”的草稿片段称为“第4稿”“第5稿”的话,米西科维奇将撰写顺序推断为第4稿→第5稿→第3稿→第2稿。对此,日本学者指出顺序应该是第2稿→第3稿→第5稿→第4稿。米西科维奇最终也接受了日本学者的这一观点。(18)

另外一点是,校阅者田中对编者米西科维奇就收录于该分册大部分草稿的撰写时期的推断提出质疑,并根据他自己的推断提出了新的编排方案。柏林的编委会也对撰写时期重新进行了探讨。结果是认定不能采纳米西科维奇对撰写时期的推断,也不能基于那样的推断来编排。田中注意到马克思在用符号表示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以及资本的生产物的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时,数字和字母c、v、m的组合方式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以此为基准可以有力地推断出许多草稿的撰写时期。(19)

米西科维奇于2004年病逝,其工作由柏林的福尔格拉夫接替。他采纳田中对撰写时期的推断,提出了该分册的编排方案。现在,该分册的编排方案已经确定,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关于此分册,就说明到这里。

五、第2部第2稿的撰写时期

收录于MEGA第Ⅱ部门第5~10卷的是由马克思或恩格斯刊行的《资本论》第1部的各种版本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文稿。这些卷次为刊行时期以及撰写时期提供了许多明显的线索。因此,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撰写时期问题,是有关收录于第11卷的第2部第4稿以后的所有草稿。具体情况如下:

(1)“第2部 资本的流通过程(第2稿)”。

(2)“第2部 资本的流通过程 宜使用以前论述(第1~4稿)的部分”。在前文提及过的“对我以前的笔记的备忘录”。标题为编者所加。在最初页上有马克思笔迹的“1877年3月末开始撰写”。

(3)“第2部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1篇 开头”(草稿片段1)。紧接着上述“宜使用部分”,写在同一笔记本上的有“开头”(Eingang)这一标题的草稿片段。

(4)“第2部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1篇”(草稿片段2)。最初页上有马克思笔迹的“4月19日”(1877年)。

(5)“第2部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1篇”(第5稿)。紧接着上述“草稿片段2”之后撰写的内容。

(6)“第2部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1篇”(草稿片段3)。最初页上有马克思笔迹的“1877年10月26日开始撰写”。

(7)“第2部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1篇”(第6稿)。紧接着上述“草稿片段3”之后撰写的内容。

(8)“第2部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1篇”(草稿片段4)。见于或整理于1878年(以及1882年)摘要笔记中的片段。

(9)“第2部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1篇”(第7稿)。最初页上有马克思笔迹的“1878年7月2日”。

(10)“第2部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1篇”(第8稿)。

由此可见,大部分草稿因为马克思自己在开始撰写时标记了时间,或者能从显然是在前不久写下的内容来推断,因此其撰写时期不难推断。撰写时期不明的是最初的第2稿和最后的第8稿。

在第2部草稿中,内容最为浩繁、篇幅占第11卷一大半的第2稿的编辑由莫斯科的瓦西娜(20)担任。1999年5月,她在柏林举行的研讨会上做了题为“《资本论》第2部以及第3部的马克思草稿、恩格斯刊行的两卷本、这些文献在MEGA中的展示”(21)的报告,对第2稿的撰写时期进行了推断。另外,她在2005年终于发行的《MEGA研究》2001年号上登载的题为《〈资本论〉第2部第2稿在著作史中的地位,恩格斯编辑原稿的特征》的论文中,对草稿的撰写时期进行了详尽的考证。(22)

关于第2稿撰写时期,恩格斯在《资本论》第2部的序言中曾表明“第2稿写于1870年”(23)。另外,在第2稿的第1页上写了“估计是在1870年完稿的”。1934年刊行的《马克思年谱》将恩格斯的这一推断进一步限定为“在1870年3月10日至23日前后完稿”。(24)保罗·韦勒在对德开战前曾在莫斯科的马克思列宁研究所取得过重要成果,在他未发表的遗稿中,认为第2稿撰写于“1868年12月初至1870年中期”。(25)之后,在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集》第49卷第2部第1稿第一次公开时,没有提出依据,就将写作时间改为“1867年8月至1870年7月”。(26)关于这一推断,瓦西娜指出:大概是因为马克思在第2稿中为了指示第1部,使用了初版的校样,所以认为是“1868年8月”。(27)在1981年第2稿的第1章以及第3章在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集》第50卷中公开的时候,第2稿的撰写时期被视为“从1868年末至1870年”。(28)

瓦西娜在上述论文中,介绍了关于第2稿的撰写时期众说纷纭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对第2稿的三章的撰写时期分别进行了推断,那也是对第2稿的开始撰写以及搁笔时期的推断。

关于第1章以及第2章,瓦西娜花了相当多的精力对马克思就第2部的诸问题整理的许多摘要笔记的内容与第2部中的论述,特别是在许多脚注中所提及的文献的关系进行分析,来探寻推断撰写时期的线索。计划收录于MEGA第Ⅳ部第16卷(1864-1868年摘录笔记)以及第19卷(1868-1869年的摘录笔记)中,包括许多马克思在第2稿中所言及的文献摘要。瓦西娜证实第2稿,特别是第1章以及第2章是在整理好摘录笔记以后,利用它撰写而成的。她依照这些利用状况,对两章的撰写时期进行了推断。(29)这项工作阐明了马克思在着手第2稿以前,阅读了各种各样的文献,并进行了摘录,以便将之用于第2部。在开始撰写第2稿时,特别是在其第1章、第2章,以及两章的脚注中,马克思充分利用了这些摘录笔记的内容。瓦西娜的观点相当有说服力,对阐明第2稿的形成过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马克思在草稿的30页(30),言及了爱尔兰的细腻陶土。瓦西娜推断那是因为恩格斯在1868年12月13日的书信中写有“陶器”这样的内容。包括这一点在内,她得出了“马克思在1868年12月以前着手撰写第2稿的可能性不大”(31)的结论。她对第2稿开始撰写时期的推断饶有兴趣。可以说,这是她通过摘要笔记的利用状况对韦勒所推断的“1868年12月初开始撰写”这种推断的补充。

因为第2稿是按照第1章、第2章、第3章的顺序撰写的,所以第3章的搁笔时间就是第2稿的搁笔时间。瓦西娜首先认为这一章中有两处表明那写于1870年。第一处是第3章第148页中的“俄国农民不是将自己谷物的一部分吃光,为了用作种子,厉行节约。关于这一点,参照恩·弗列罗夫斯基。”(32)瓦西娜对俄国国立社会政治史档案馆所藏的马克思阅读过(33)的著作《俄国工人阶级的状况》进行调查,发现该书中对应的内容从第191页开始,而且书中还有若干下划线(34)。可是,1870年2月10日,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书信中写了“弗列罗夫斯基的书我看过开头的150页”(35)这样的内容。因此,估计马克思在这个时候还没有读到第191页。根据这一点,瓦西娜推断第2稿第3章的第148页是在1870年2月10日以后写的。第二处是,马克思在第3章的第161页这样写道:“也就是说,像这样,如果假定生产消费资料的资本Ⅰ一年只周转一次的话,今年的,例如1870年的产品必须够1871年一年之用。另一方面,1871年要生产1872年的所需数量。另外,1869年的产品应该在1870年被消耗掉。”(36)根据这一段的论述,瓦西娜推断161页写于1870年。(37)因此,以上两处写于1870年2月10日以后,完成于当年。

但是,瓦西娜对后面相距甚远的第164页中的以下论述表示关注。“也就是说,我们会知道资本家致富的缘由。向自己的农民解释说:Armuth[贫困]来自更大的misère〔贫困〕,归结于弗·罗伊特的检察官的秘密。”(38)这里的“弗·罗伊特的检察官”是指弗里茨·罗伊特的小说《从我的农民时代开始》(Ut mine Stromtid)中出场的梅克伦堡人的代表。瓦西娜引用库格曼1871年4月27日在致马克思的书信中说要给他寄这本书。另外,马克思在6月18日致库格曼的回信中说该书收到了。瓦西娜指出:库格曼以为马克思不知道罗伊特的这部小说,但实际上在1864年,威廉·沃尔夫遗赠给马克思的书中,就有罗伊特的《陈腐的故事》(Olle Kamellen)第4部,因此马克思大概已经对之有所了解。但是,瓦西娜说没有丝毫线索可知马克思是否阅读过《陈腐的故事》第3~5部中的《从我的农民时代开始》。因此,她一举推断:马克思是在读了库格曼寄来的罗伊特的这部小说之后,才知道布雷西希这个人物。如果是那样的话,他在第2稿中写下“弗·罗伊特的检察官”这样的内容,最早是在1871年5月。另外,从164页至这一章的末尾,还有大约40页,因此马克思写完第2稿,最早也要到1871年中期。(39)虽然瓦西娜并没有这样断定,如果这一推断正确的话,那么以往被认为是在1870年搁笔的时期要延至1871年中期。

但是,瓦西娜自己在注释中指出:马克思在1870年5月将W.沃尔夫赠送给他的《陈腐的故事》转赠给了博克海姆。(40)马克思为了安慰躺在病床上的博克海姆,将自己书斋里的幽默小说以及娱乐性文学(巴尔扎克、狄德罗、杜马斯)送给了他,其中就包括《陈腐的故事》。(41)当时,马克思当然知道罗伊特,也有可能已经知道《陈腐的故事》中的出场人物布雷西希。另外,如果从写有“今年……1870年”的地方直到161页是在1870年写下的话,有可能中间不间断一直往下写,将那之后相距不远的164页视为1871年5月撰写的推断就会非常勉强。

像这样,如果关于罗伊特的布雷西希的地方不能成为推断时期的有力证据的话,那么就像以前所主张的那样,是在1870年中期。

如上所述,通过瓦西娜的考证,第2稿的确切撰写时期是“1868年初至1870年中期”。MEGA第Ⅱ部门第11卷的附属资料中关于第2稿的形成史的说明是根据瓦西娜的考证来进行的。

六、第2部第8稿的撰写时期

第2部第8稿不仅是第2部最后的草稿,也是马克思《资本论》草稿的最后部分。因此,那撰写于何时,也就是马克思撰写《资本论》到什么时候的问题。该草稿几乎都是关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及其流通的论述,恩格斯将其中绝大部分用于他所编辑的第2部第3篇。(42)恩格斯版第3篇以此第8稿为基础,其中没有的部分取自第2稿。恩格斯采取的是这样一种编辑方式。(43)

但是,尽管第8稿的使用率很高,但恩格斯在序言(44)中完全没有提及其撰写时期。其他草稿中如果没有马克思自己标记的日期,恩格斯会在第1页上写下他推断的日期。但是,第8稿的封面(关于这一点,接下来将马上进行论述)以及正文的第1页上都没有日期。

恩格斯在1884年6月29日致爱德华·伯恩施坦的书信中写道:“只要我们进行到最后那一篇(《社会总资本的流通》),艾森加尔滕就可以在我的帮助下帮助誊写属于此篇的1878年的手稿。”(45)这里所说的“1878年的草稿”显然就是第8稿。但恩格斯似乎对1878年自己的这一推断不能确定,在第2部的序言中只说在第8稿是1877年3月末整理好的“指示以及备忘”以后撰写的一连串草稿的最后部分。

由于笔者担任MEGA第Ⅱ部门第11卷的后半部分,即第2稿的编辑,所以有必要明确第8稿的撰写时期。笔者于1997年对阿姆斯特丹和莫斯科的资料进行了调查,希望能解决多年来的课题。

截至1997年,在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涉及第8稿的有以下4篇:

(1)J.T.哈里特诺夫于1956年在其题为《寄语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形成史》的论文中,称第8稿为“1881年的草稿”。(46)

(2)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集》第19卷(1961年)“卡尔·马克思、弗·恩格斯生平事业年表”的1880年1-12月项中,写明“马克思写《资本论》的第2卷和第3卷,并重新写了第2卷第3篇”。(47)这里所说的“重新写了第2卷第3篇”只能是第8稿。所以在他们看来,第8稿写于1880年的某个时期。另外,在之后不久的“1880年10月~1881年3月”项中,有“马克思继续写《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48)这样的内容。“写第2卷”无非就是第8稿。因此,按照他们的说法,到1880年1月-1881年3月,马克思还在继续撰写第8稿。

(3)S.M.古里戈里扬或许是依据《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集》第19卷中的上述记载,1970年他在题为《关于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草稿的问题》的论文中,将第8稿的撰写时期推断为“1880-1881年”。(49)

(4)前文中曾经提到过的切普连科1983年在题为《马克思〈资本论〉第2部的历史》的论文中,提出了第8稿撰写“始于1879年10月,止于同年末或者次年初”的新观点。(50)

如果将这四种文献所推断的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的话,其时间跨度为1879-1881年,即1879年10月-1879年末或1880年初(切普连科)、1880年或者1880年1月-1881年3月(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集》第19卷)、1880-1881年(古里戈里扬)、1881年(哈里特诺夫)。

其中,明确提出了推断依据的只有切普连科。关于开始撰写的时间,他指出在第8稿的第42页和第67~68页中,马克思从1879年10月的报纸中引用了《英国大公使馆秘书关于各国工商业的报告书》,(51)因此开始时期应该是在1879年以后;关于搁笔时期,他依据恩格斯的两封书信,指出马克思在1879年12月中旬身体状况恶化,无法高效率工作,进而他认为这里所说的“工作”就是指第8稿,因此认为最迟在1880年初这项工作中断了。(52)但是,首先就开始撰写的时期而言,其他推断都比他的推断要晚。因此,他要提出的是在1879年10月这个较早时期已经开始撰写的证据。所以,他提示的依据没有任何意义。另外,关于搁笔时期,切普连科所举出的马克思1879年9月24日致J.P.贝克尔的书信以及同年12月19日恩格斯致马克思的书信中只说了“第2卷”的工作(53),如果说那就是第8稿的话,首先要对这一点进行证明,但切普连科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其必要性。说来,直至恩格斯1884年考虑将《资本录》第2部(Buch Ⅱ)作为独立的第2卷(Band Ⅱ)出版,所谓“第2卷”都是计划收录第2部以及第3部这两部的卷次。1878~1880年马克思所做的关于“第2卷的工作”,毋宁应该举出与土地所有,以及Monied Capital相关的各种文献的研究以及摘要,两封书信中所说的“第2卷的工作”很有可能与第3部有关。切普连科的推断与之前的推断相比,把时间提早了大约一年,但并没有列出依据。

笔者从1997年秋天至冬天一直在探寻显示第2部第8稿撰写时期的线索,结果比起以往的推断,将撰写时期的范围缩小了。推断的要点如下(54):

首先要介绍一下笔者在俄国国立社会政治史档案馆发现的第8稿的封面。现在收藏在社会史国际研究所的第8稿,应该是有封面的笔记本,但却没有封皮。而且,最后一页的文章在中途就中断了,而恩格斯版中有后续的部分。因此,恩格斯应该保存过写有这部分内容的封皮(准确地说,是封面的背面)。从笔记本上脱落下来的封皮(封面的表里两面和封底的表里两面共4面)流失到莫斯科,现在收藏在俄国国立社会史档案馆。(55)笔者确认这一封皮,发现了几个问题:第一,在贴在封皮的便笺上,只有恩格斯写的“《资本论》第2部第3章,一国总流通的形式等等。现代的经济表”,不仅没有对撰写时期进行推断,而且连“第8稿”这样的序号也没有。第二,封底内侧所写的内容是恩格斯版中的后续部分,说第8稿到此结束。第三,第8稿所使用的纸张与之前第2部的所有草稿所使用的纸张不同,是黑布封皮的厚纸笔记本。

因此,关于第8稿的撰写时期,有以下3个直接依据:

(1)正如在前文中言及切普连科的考证时指出过的那样,第8稿的第42页和第67~68页中有对《英国大公使馆秘书关于各国工商业的报告书》的引用。(56)马克思曾经做过该报告书的摘要笔记,并将之用于第8稿。根据MEGA第Ⅳ部门的“第13~32卷的全貌说明”,该摘要大致是在1880年末-1881年整理的。(57)这样一来,马克思撰写第8稿的第42页,最早是在1880年年末。

(2)第8稿的第76页(笔记本的最后一页)中引用了A.盖基的《先史时代的欧洲》中的内容。(58)该书上注明的出版年为1881年,但实际上在1880年12月就已经出版了。(59)由此,可以确定第8稿的第76页以及封底内侧的内容写于1880年12月以后。(60)另外,在前文中已经提及过的“对我以前的笔记的备忘录”是马克思写在从1876年起开始整理的“笔记Ⅺ”中的内容。这一笔记摘录的是后来1880年至1881年出版的著作,即沃伊德·德金斯《不列颠猿人》(伦敦,1880年)、杂志《祖国纪事》(Отечественный Записки)1880年1月号,以及盖基的这本书。(61)马克思将笔记中摘录的内容用于第8稿。

(3)在第8稿的笔记本里,夹着一张纸条(62),该纸条现在与第8稿一并保存在社会史国际研究所。这张纸条一看就知道是关于图表式展开的便条,将纸条中所写的内容与第8稿的图标式展开进行对照便会发现,正如社会史国际研究所新目录中记载的“针对第65页以及第69页内容的一张纸条”那样,那与第8稿的第65页的图式(63)展开,以及之后第69页再次提及此展开的内容(64)直接相关。而且,马克思曾经多次尝试新的展开,因此关于第8稿的扩大再生产部分撰写完以后写下这张纸条的可能性完全不存在。也就是说,可以断定这张纸条是在撰写图式展开部分时留下的。

撰写时所用笔记本中的水印常常成为推断撰写时期的有力线索。俄国国立社会政治史档案馆的巴加图利亚在编辑MEGA的过程中,制作了从手稿以及书信所用纸张水印的数据库,在1997年已经积累了700多种。我想或许会有与第8稿的笔记本相同的水印,查阅了数据库,但没有发现有相符的。

但我发现档案馆有一种纸的水印与该纸条的水印一致,那是被推断为1881年2月18日以及3月8日致维·伊·查苏里奇的信及其4个草案(65)。查阅原件,发现其纸张的种类与纸条相同。但是,在巴加图利亚的数据库还没有收录的纸张中或许也有相同的纸张,我对档案馆里所保管的1880年1月-1881年12月马克思的书信进行了调查,发现有3封信使用了同样的纸张。第一封是1881年1月31日收信人不详的信(66);第二封是2月22日致F.D.纽文豪斯的信(67);第三封是6月6日致杰尼·罗格的信(68)。从档案馆所保管的书信原件来看,与第8稿中的纸条水印相同的只有1881年1-6月使用的纸张。之后,在社会史国际研究所对1881年3月23日马克思、恩格斯署名的致斯拉夫会议议长的书信原件(69)进行调查,发现所使用的纸张也与该纸条相同。进而对1880年至1881年马克思的书信,即保管在阿姆斯特丹的社会史国际研究所的9封以及保管在柏林的SAPOM(DDR诸政党以及大众诸组织档案财团)的3封进行调查,没有发现与纸条水印相同的纸张。由此可知,使用与第8稿纸条相同的纸张的文稿写于1881年1月至6月。基于以上考证,可知草稿起始于第65页的部分写于1881年上半年。

依据以上3个直接的论据所得出的结论是:第8稿第42页以后的几页最早写于1880年年末,估计写于1881年上半年。但是,关于马克思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撰写的问题,仅凭这一点,我也只能说比这个时候要早。

在此引起关注的是在前文中提及过的用于第8稿的笔记本的黑色封皮。马克思在第8稿以前的第2部的所有草稿要么由他自己装订,要么只是把写好的草稿叠放在一起。只有第8稿的草稿写在买来的现成的笔记本上。这一点能否为推断撰写时期提供什么线索呢?笔者在社会史国际研究所调查了马克思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整理的所有摘要笔记的原件,发现与第8稿的笔记本一样的黑布皮封面的笔记本共有4本。各本所写明的日期分别是:①1880年末-1882年初(70),(2)1881年1-5月(71),(3)1881年7-8月(72),(4)1881年末-1882年末(73)。也就是说,都是在1880年年末以后。前两本完全一样,后两本也与之相似。笔者将这些笔记本称为“黑衣贵妇人”,估计第8稿所使用的黑封皮笔记本也是其中之一。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马克思是在1880年末以后开始撰写第8稿,我认为这可以作为一个旁证、一种状态证据。

让我们来概括一下。马克思最早是在1880年第4季度,最迟是在当年年末撰写第8稿,在1881年上半年搁笔。这一结论与在前文中介绍过的4种时间推断中古里戈里扬所推断的“1880年初-1881年末”最为接近。古里戈里扬的推断依据了1936年韦勒的推断。不过,我这里的推断将时间范围进一步缩小了。当然,就像哈里特诺夫所推断的那样,也不能排除是进入1881年之后才开始撰写的可能性。然而,那么主张的话,需要显示1880年没有着手撰写的证据,但笔者现在拿不出那样的证据。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基于1997年调查的考证,推断第8稿的撰写时期为“1880年末-1881年上半年”。MEGA第Ⅱ部门第11卷的附属资料中关于第8稿的形成史的论述便是依据笔者的以上考证撰写的。

本文是对大谷祯之介于2006年1月发表在《经济理论》杂志上的论文“关于《资本论》第2部和第3部的撰写时期——从MEGA编者的考证工作来看”一文的翻译。

标签:;  ;  ;  ;  

论“资本论”第二和第三部分的写作时期*_资本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