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分散历史档案的收藏_中国征集论文

论社会分散历史档案的收藏_中国征集论文

浅谈社会散存历史档案资料的征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档案资料论文,社会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要使县级综合档案馆真正成为全县集中统一保管永久档案的基地和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的中心,就必须丰富馆藏档案,建立内容丰富、门类齐全、载体多样,具有地方特点的馆藏体系。而丰富馆藏档案,一靠接收,二靠征集。档案接收,是按《档案法》和《档案馆工作通则》的有关规定,有计划定期接收列入接收名单和范围的档案,这是档案馆档案的主要来源。由于这些档案大都是现行机关形成的属于国家所有的,因此,接收比较容易。而征集散失在社会上的历史档案,是档案馆档案的重要来源。由于历史档案年代久远,又流散在民间的一些组织、家庭和个人手中,收集难度就相当大。为此,笔者结合征集工作的实践,就社会散存历史档案资料的征集,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社会散存历史档案资料征集的必要性

一是抢救历史文化财富的需要。历史档案是我国档案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珍贵的。但这些档案距今已年深日久,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损毁严重,留传下来的已经相当稀少。尤其是那些流散在民间的、保管条件恶劣仍无人问津的档案,再不尽快征集进馆,就会有完全被毁坏的危险。如有一次,我们到下管镇征集近代著名文学家徐懋庸的档案资料,偶然在一户农家的厨房里发现盖在咸菜甏口的《管溪徐氏宗谱》,上面记载徐懋庸的身世,历代世系排列十分清楚。这本宗谱虽有部分霉变污损,征集进馆后进行了裱糊修复,仍不乏其历史价值。

二是党和国家当前与长远利用的需要。档案馆不仅保管条件好,而且是全社会利用档案的中心。流传在民间的历史档案,尽管很有利用价值,但长期放在个人手中,价值得不到体现。如果在文化素质低的家庭,说不定就被当作废纸。要是征集到档案馆集中保存,作为全社会共同的文化财富,档案馆可随时主动提供利用,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三是提高档案馆在社会上品位的需要。历史档案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馆藏是否丰富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档案馆收藏一定数量的、特别珍贵的历史档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档案馆在社会上的地位与威望。这好比一个博物馆展出罕见的珍稀国宝,就会吸引大量的人前去参观一样。

二、征集散存历史档案的措施

由于历史档案年代久远,又散失在社会上,而且收藏者一般不肯轻易捐献出来,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

1.增强事业心和历史使命感,像收藏家一样做好历史档案的收集工作。

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不可再生的信息资源,关系到千秋万代的事业。档案馆工作人员应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怀着对历史负责和子孙后代负责的满腔热情,像收藏家或蜜蜂采蜜一样,千方百计地寻找捕捉线索,源源不断地将散存在社会上有价值的历史档案征集进馆。

一是提高鉴定识别历史档案价值的能力。有的档案工作人员由于历史知识贫乏,不识货,听到或看到原本十分珍贵的历史档案,不以为然,激发不起对历史档案的兴趣。因此,档案馆同志应学习一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和看待档案的价值。多掌握一些历史知识,激起对历史档案的浓厚兴趣和研究欲望,一旦发现珍贵的历史档案就如获至宝、欣喜若狂,想方设法征集进馆。如有一次,笔者在档案馆楼梯底下堆放多年的待销毁文件中,发现有一只简易木箱。掀开盖子一看,里面尽是些发黄发霉破烂不堪的旧报纸,仔细一翻,原来是些解放前的老报纸。于是立即组织清理,挑出比较完整的、能够修裱的各类报纸、档案和资料,其中有清代光绪 25 年(1880)申报11张,民国时期各类报纸49种485张,清代光绪14年( 1888年)亚细亚东部(中国)地图1张,民国时期蒋中正题词(复制品)6件,清代宣统年间(1910年)浙江省提督军门统辖水陆军务功牌2 张等,都是十分珍贵的,经裱糊修复,已收藏进馆。

二是时时处处做有心人。档案馆同志要有随时随地征集档案的意识,凡是到各单位联系工作、调查研究,或业务检查指导,总是时刻留心,只要发现零散的历史档案资料,就立即要过来收集进馆。有一次,我们在沥海镇档案室检查档案,看到一个柜子的角落里有一包用破锦旗裹着的待销毁材料,据说是“文革”期间抄家留下来的,我翻了一下,感到有历史价值,征得沥海镇同意后,带回档案馆,从中整理出清代档案9件,民国档案47件。

三是抓住线索,紧盯不放,不征集进馆不罢休。我馆每征集一件珍贵档案资料,都是磨破嘴皮,苦口婆心地耐心说服而获得的。一次,我们听说谢桥镇夹塘村有一家农户保存《古虞姚氏宗谱》,马上专程赶到这个村庄,结果因为户主不在,作不了主,空手而归。但我们不就此罢手,第二次带上征集捐献证书去,开始户主一口拒绝,他说我家好不容易世代相传下来,不能交给你们。经我们再三解释,总算愿意把两种版本的两套共12本《古虞姚氏宗谱》全部交给档案馆保存。《古虞姚氏宗谱》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的母系氏族,与虞舜有着渊源关系。还有一次,抗美援朝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沈树根在毛泽东诞生100 周年纪念大会上,说到他至今还保存着毛泽东、周恩来给他的亲笔签名的笔记本。我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多次找他征集,但因他爱人不同意而未果,而我们继续盯住不放,每次见到他就说这件事,终于说服他将这本笔记交档案馆保存。

2.广泛宣传,动员全社会主动捐献历史档案。

一是向全社会发布征集档案资料的通告,向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印发关于广泛征集同档案有关各种资料的通知,宣传征集的对象、范围、原则和要求。同时,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展览等形式,扩大征集的宣传面。原三联乡的人武部长看到档案征集通告后,专程到档案馆送来他收藏的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徽章和证书。

二是有针对性地向社会名流和历史名人的亲属发去征集信函,请他们把家庭收藏的、先人留传下来的历史档案资料捐献给档案馆。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已故虞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愈之的侄子胡序威,收到征集信后,主动送来了胡愈之的父亲和母亲的画像。著名文学家夏丐尊的长孙夏弘宁特地从上海赶来,向档案馆捐献他保存多年的夏丐尊四代同堂照片、夏丐尊在日本宏文学院的毕业证书及何香凝、叶圣陶对春晖中学校庆40周年纪念题词等不少珍贵档案。

三是建立档案征集员网络,定期召开征集工作座谈会,至少每年召开一次。请征集员收集、提供线索,并配合和协助档案馆做好捐献者的宣传说服工作。有一名征集员参加征集工作座谈会后,主动把他在沥海镇农村征集到的淮海战役渡江作战纪念章颁发证明书和为解放定海参加担架队志愿书等革命历史档案送档案馆保存。

四是请有关部门配合,协助做好征集工作。我们注意经常同地方志办公室、党史办公室、政协文史办公室、外事办公室、文联等和外界广泛接触的单位联系,请他们提供信息,协助我们征集散存的历史档案资料。如我馆收藏的1920年8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 我们同市政府外事办公室的同志有约在先,凡是他们接待名人来虞所拍的照片和签名簿,都要交给档案馆保存。

五是向历史档案收藏者宣传档案馆良好的保管和利用环境,使他们能够深明大义,乐意捐献。有一天,道墟镇一名中年男子手里拿着一本档案馆颁发的捐献证书,急匆匆来到档案馆要找馆长,说他年迈的父亲要求把记有清代方志学大师章学诚的《章氏家乘》要回去。我们耐心地向他讲清在档案保存的有利条件,他觉得有道理,表示回去后做好老父亲的思想工作。

3.方法灵活,调动捐献人员的积极性。

家庭和个人能够把历史档案资料保存下来,确实是不容易的。有的是祖传家宝,有的甚至承担了一定的风险,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才保存下来的,因此,他们珍视档案,不太自愿交给档案馆是情理之中的,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征集对象,采取相应灵活的方法。

一是采用以精神奖励为主的方法。档案馆经费比较紧张,要拿出更多的钱用于征集工作是有一定困难的,应多采取精神鼓励为主的方法。如颁发档案资料捐献证书;送锦旗,锦旗上写明表示谢意的话;档案馆领导同捐献者合影留念。这样,又送大红证书,又送精美的锦旗,又合影留念,另外还登报,使捐献者有一种荣誉感,在精神上受到鼓励。我们征集到的清康熙23年(1685年)圣旨,是在谢塘镇塘前村姓顾的人家世代相传的,到了解放初期,由一位孤寡老人收藏。他临终前,郑重地将圣旨交给村党支部书记保存。当我们发现时,已传到第4 任支部书记手里。我们第一次去时,做了许多说服工作,总算获同意将圣旨移交给档案馆保存。第二次我们把赠献证书、锦旗和照相机带上,举行了捐献仪式,并在一起合影,后来又把照片送给他们,使这位支书既高兴,又放心。

二是适当给予物质奖励。历史档案年代久远,长期能够保存下来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档案馆对捐献者给予精神鼓励的同时,还应给予必要的、适当的物质奖励。如1920年8 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是丰惠中学老师夏云奇家收藏的。夏云奇的父亲是大革命时期湖南省委书记、中央军委秘书长王一飞的好友,王一飞在去莫斯科留学前交给夏云奇的父亲保存,夏云奇的父亲去世后由妻子收藏。在国民党血腥统治时期,他家冒着生命危险,经历了风风雨雨七十年,将至今在全国仅发现3本中的最完整的1本《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保存下来。为此,在1991年6月夏云奇代表母亲向档案馆捐献这本书时, 档案馆给他家奖励300元,以感谢他们为保存这本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三是采用代为保管,或有偿征购,或提供复印品的方法。有的历史档案资料是祖传的,今后还准备传于后代。为此,档案馆应退一步,可提出档案馆保管条件好,放在这里保险,愿代为保管,所有权仍属于家庭。这样,只要所有权还是他们的,也就同意代为保管;有的是爱好收藏而搜集来的,档案馆可酌情给予一定报酬,甚至有偿购买;有的原件坚持不肯献出来,于是档案馆可复制一套进馆。如反映鲁迅、周恩来家族的《山阴周氏宗谱》,我们根据收藏者的意愿,复印了一套放在档案馆保存。也有的按档案馆要求,将原件交档案馆保存,但希望给他们一套复印品以便使用,我们就满足他们的要求。

征集历史档案,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尽管我们已有所收获,可至今还有不少珍贵历史档案散存在民间,有的虽发现了线索,作了登记,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征集进馆。为此,需要作长期的打算,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办法,多一点努力,希望有更多数量、更高价值的历史档案征集到档案馆中来。

标签:;  ;  ;  

论社会分散历史档案的收藏_中国征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