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有色金属资源勘查中野外勘查要点论文_姬丽娜,魏庆喜

分析有色金属资源勘查中野外勘查要点论文_姬丽娜,魏庆喜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 云南昆明 650051

摘要;有色金属资源勘查在野外实施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为了保障野外勘查的质量,本文从有色金属资源的特点入手,对当前在有色金属资源野外勘查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强化有色金属资源在野外勘查中的对策和要点,以提高勘查工作的成效,促进有色金属资源采收率的提升。

关键词:有色金属资源;野外勘查;要点

有色金属资源的野外勘查工作较为辛苦,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分析有色金属资源的分布特点,认真分析和总结有色金属资源野外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完善,以掌握野外勘查的要点,从而促进勘查工作成效的提升和优化。

1.分布特点分析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变,有色金属资源的总储量较大,但是又较为分散,所以为了在野外勘查中有区别地对有色金属资源勘查开展工作,就必须对有色金属资源的特点进行分析,以确保野外勘查工作的针对性和高效性。特点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总结。

一是不同的有色金属资源的储量存在较大的区别。尤其是应用较少的有色金属资源的储量较大,而应用较多的有色金属资源的储量则较少,这就给急需的有色金属资源的野外勘查带来了难度。

二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分布缺乏均衡性,尤其是富矿数量较少,而贫矿所占比例较大,且在勘查和开采时存在较大的难度。以铝土矿为例,不仅应用量较大,而且大都属于水硬铝石型,所以就会对开采利用带来影响,且开采成本和开采难度较大。这些矿床往往以小型矿床为主,而大型矿床的数量则相对较少。加上矿区内存在诸多共生矿,这就会给选矿和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在野外勘查有色金属资源时,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很多有色金属资源的勘查难度较大,所以开展新一轮的找矿工作显得尤为必要[1]。

2.野外勘查有色金属资源存在的不足分析

上述我们对有色金属资源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促进有色金属资源在野外勘查的成效,必须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和总结。不足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野外勘查有色金属资源时,一些勘查人员在对勘查过程进行记录时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尤其是在记录重要内容时,往往记录不全面和不规范,这就会给后期有色金属资源的开采工作的实施带来不利影响。在具体的开采时,又往往由于忽视对信息的二次核对,导致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即便是核对这些信息,也会令有色金属资源的开采成本增加。

二是在野外开采工作中,由于勘查结果缺乏精准性,找矿工作成效较低,导致有色金属资源的开采难度较大。尤其是在地理条件的影响下,一些老矿区在开采有色金属资源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影响采矿工作的开展,例如2010~2015年,伴随勘查投入增加,铜、铝、铅、锌、镍、钼、钨、锡、悌这9种主要有色金属的查明资源储量相应增加。它们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铜2.76%、铝土矿3.01%,铅3.5%、锌2.38%、镍1.1%、钼3.75%、钨0.37%、锡0.8%、锑2.22%。但是这6年间,我国铜、镍、钨、锡、锑5种矿产的查明资源储量中基础储量的增速低于矿山开发消耗的增速,基础储量呈下降状态。所以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2]。

3.强化有色金属资源在野外勘查的对策和要点

针对有色而金属资源的特点和现存问题,为了促进有色金属资源在野外勘查的成效,必须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具体需要注重的工作内容有以下几点:

3.1明确基本思路,掌握科学勘查方法

由于有色金属资源的开采必须找到相应的矿床,并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对开采所需的矿洞与矿坑进行科学的设置,在进度野外勘查时,应注重现场实际条件的分析。尤其是应在老矿区周边加强采矿工作的进行,在注重现场实地勘查的同时还应加强科学信息技术的应用,尽可能地提高找矿工作的成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尤其是应在矿山的近距离范围和纵深处强化找矿工作的开展。而在矿山外围地区进行矿床勘查时,则需要加强矿区地质条件的分析,做好成矿工作记录,借助地下物探技术与遥感蚀变矿化信息提取等技术,强化矿床勘查工作的开展。所以整个工作的开展必须对思路进行有效的明确,并结合实际需要针对性的对勘查方法进行确定,才能促进勘查成效的提升与优化。

3.2做好精心准备,提高勘查物质基础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做好精心的准备,才能促进这一工作得到高效的开展。因而为了确保野外有色金属资源勘查的成效得以提升和优化,首先就必须结合实际需要,注重以下准备工作的开展。由于有色金属资源的勘查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开采量的提升,所以作为研产研发人员,必须注重合适矿床的寻找,加强先进勘查技术装备的应用。这就需要深入现场加强相关准备工作的开展,并为此做好人员、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准备工作,才能为勘查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3.3掌握勘查技术,夯实野外勘查成效

在野外勘查有色金属资源时,为了促进勘查成效的提升和优化,必须掌握勘查技术的要点,并注重应用,才能促进勘查成效的提升。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野外有色金属资源的勘查技术要点。

一是采用电吸附法进行野外有色金属资源勘查时,主要是借助物质与物质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的特点,探测有色金属资源矿床,从而掌握这一厚层的实际情况,并深入分析矿床信息。从而对勘查范围进行确定,并对这一范围内的隐伏矿质存在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

二是采用地下物探技术进行野外有色金属资源勘查时,主要是在坑道进行,利用这一方法能有效地掌握有色金属资源矿床的实际分布情况,尤其是在矿区的纵深勘查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采取地井激发极化和坑内激发极发以及瞬变电磁法,这样就能有效的促进勘查效率的提升。

三是采用地球化学构造技术进行野外有色金属资源勘查时,主要是结合成矿热液容易受到矿裂缝内部的流动性的影响,加上残留了一定的元素痕迹,这样就能有效地预测矿区周边范围内的含矿情况,最终对有色金属资源的野外勘查工作的方向进行确定。而成矿热液形成的原因较多,构成的元素以及形态也就会存在较大差别。所以勘查人员需要注重元素组成、矿前晕和矿头晕的结构数值的对比和分析,从而掌握有色金属资源分布的情况,为有色金属资源的勘查成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是采用铅同位素探测技术进行野外有色金属资源勘查时,主要是全面的分析地球演化的过程,掌握地质变化的情况。通过加强对忧患数据信息的分析,结合铅同位素最初的比值与衰变的对比,对有色金属资源的信息进行确定。就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形成的特点和现状而言,由于矿场与矿化点往往分布较为密集,所以铅同位素与成矿背景之间的相似之处较多。这就需要结合矿区的铅同位素以及围岩的成分,尽可能地对矿区对应床体和异常体以及围岩等进行确定,从而确保野外有色金属资源勘查的成效得到提升。

五是采用坑道原生晕找矿技术进行野外有色金属资源勘查时,应结合成矿原理注重探测工作的开展,从而掌握有色金属资源的分布和成分等情况。在这一工作中需要对不同矿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采取组合与模拟的方式,预测老矿区的外围范围与纵深处。从而对有色金属资源所在的矿藏地进行针对性的确定,为有效的开采有色金属资源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3]。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野外勘查有色金属资源时,为了确保勘查成效得到提升和优化。我们必须注重勘查技术方案的确定,掌握野外有色金属资源勘查的特点,认真分析存在的不足,针对性的处理和优化,才能促进勘查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许光鑫,许可,刘东洋.有色金属勘查中的野外勘察勘查要点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01):15+17.

[2]李勇兵,普仲琪,普家聪.有色金属资源勘查中野外勘察勘查要点分析[J].低碳世界,2014,(21):183-184.

[3]丁军明.有色金属资源勘查中野外勘察勘查要点分析[J].河南科技,2014,(07):198.

论文作者:姬丽娜,魏庆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2

标签:;  ;  ;  ;  ;  ;  ;  ;  

分析有色金属资源勘查中野外勘查要点论文_姬丽娜,魏庆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