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塑料瓶的五种演示实验_重心论文

利用透明塑料瓶开发的五个演示实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演示论文,塑料瓶论文,透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使用透明塑料瓶做物理实验取材方便,现象直观,效果明显,不仅有利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且也是贯彻新课标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课程理念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利用透明塑料瓶设计开发了五个演示实验,与大家交流。

一、简单欹器

1.教具装置

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2.使用介绍

原理:欹器的制作是利用了质量不均匀物体重心变化的道理。设其静止时向右倾斜,其内部结构为右侧质量大于左侧质量,且右下端质量大于右上端质量,容器的重心位于其几何中心偏右,且在转动轴的下方,所以静止时容器向右侧倾斜[图1(a)]。当往容器中倒水时,容器的重心向左移动,重力对转动轴产生逆时针力矩,使容器向左偏转,逐渐倒水逐渐偏转,当水倒入一半时,容器的重心恰好移至其几何中心,所以容器正好垂直吊挂[图1(b)]。继续倒水,重心将向左上方移动,使容器继续向左偏转,当水正好倒满时,容器的重心已移动到转动轴的上方,而且其重力作用线恰好越过其底部平面[图1(c)],容器翻转不可逆转,所以水全部溢出。由于溢出水后容器的重心转到偏左的位置,重力仍对转动轴产生逆时针力矩[图1(d)],所以它将转动到最初的位置,经过几次晃动之后静止。

图2

制作方法:(1)将铁丝穿过可乐瓶中下部位置,距底端约9cm处,做成转轴。

(2)将铜丝绕在距塑料瓶底3cm处作为配重。

(3)取两个铁架台,装上附夹,调平,再将塑料瓶的支撑轴插入试管夹中。

使用方法:(1)取水盆放在可乐瓶下方。

(2)在瓶内未注水之前,瓶口朝上且略前倾。缓缓向瓶内注入清水,当瓶内盛有部分水时,瓶口竖直向上且瓶子保持竖直状态。当瓶内的水快灌满时,该装置会自动倾倒,待瓶内水全流出后,塑料瓶晃动几次,然后恢复原状态。

二、浮沉子

1.教具装置

原理图如图3所示。

图3

2.使用介绍

原理:将物体的浮沉条件演示出来。若物体的平均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上浮;物体的平均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悬浮;体的平均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

制作方法:(1)取约6cm的一段饮料用的吸管,将其对折,用一只大头针或回形针夹住吸管的管口。

(2)用手指压住吸管后,将其移入一杯清水内,然后放开手指,即见水被吸入吸管内。

(3)调节吸管内的水量,使吸管顶端只露出水面一点点。

使用方法:(1)调整好的浮沉子放入装水九成的可乐瓶内,拧紧瓶盖。

(2)轻捏瓶子,浮沉子下沉。

(3)松开手,浮沉子上浮。

三、自动浮沉潜水艇

1.教具装置

原理图如图4所示。

图4

2.使用介绍

原理:将物体的浮沉条件演示出来。密闭的储气舱里进水后,里面的空气受到挤压,受压的空气只能从通气管里排出,从而形成气泡,流入水舱中的潜水艇内。在水中,泡沫塑料由于受水的浮力的作用,会拉住橡皮垫堵住通气孔,不让空气出去,潜水艇内的空气逐渐增多、水逐渐减少,从而使潜水艇的平均密度逐渐减少并最终上浮。当泡沫塑料浮出水面的一瞬间,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往下落,从而打开潜水艇的通气孔,把空气放出去,潜水艇平均密度变大导致下沉。水舱里的水不断地往下流,储气舱里的空气则不断地往上排,形成的气泡使潜水艇不间断地往上浮。这样潜水艇在水中上浮、下沉自动反复进行,直到储气舱里的水被灌满而停止。

制作方法:(1)在果冻盒的底部烫一个小孔,将螺丝钉套上橡皮垫从盒内穿出,钉尖旋入小方块泡沫塑料内。将一小段铝丝弯成果冻盒口大小的圆环,套在果冻盒上,制成一个沉浮子。

(2)将一个1.25L的可乐瓶的瓶颈剪掉,装配后作气舱。将另一个可乐瓶的瓶底剪掉,装配后作水舱,在作水舱的瓶盖上用烧红的铁丝烫两个小孔,小孔的大小正好能插入一根玻璃管,然后分别插入两根长短不一的玻璃管(长的用作通水管,短的用作通气管),再用万能胶固定好。然后将去颈瓶套住去底瓶,使去颈瓶内形成一个密闭的储气室——气舱,装配在上面的瓶即是水舱。

使用方法:将沉浮子放入水舱内,再往水舱里装满水,水会从通水管往下慢慢流入气舱,气舱里的空气则从通气管排出,正好排入上瓶中沉浮子的果冻盒里,使沉浮子上浮,沉浮子浮到水面把空气放掉后又下沉,这样沉浮子会自动反复上下沉浮。

四、离心分离器

1.教具装置

原理图如图5所示。

图5

2.使用介绍

原理: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物体做离心运动。

制作方法:(1)将1.25L的可乐瓶周边烫孔,孔的直径要比黄豆的直径小,比绿豆的直径大。

(2)用“水浴”的方法,将轴承套在1.25L的可乐瓶的瓶口内,再将1.25L的可乐瓶套在2L的可乐瓶内。

(3)螺丝紧固在轴承上。

使用介绍:绿豆和黄豆放在1.25L瓶内,使之做圆周运动。当桶的转速越来越快时,由于绿豆的直径小于内桶壁上小孔的直径,在合力突然消失,或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时,绿豆做离心运动,被甩出内桶进入外桶,从而绿豆、黄豆分开。

五、“饮水鸟”

1.教具装置

原理图如图6所示。

图6

2.使用介绍

原理:毛细现象是浸润液体在细管里升高的现象,水会沿纱布从鸟嘴的地方吸到纱布的另一端,质量分布发生变化导致物体重心位置的移动,杠杆平衡条件破坏,杠杆需重新调整才能达到新平衡。

制作方法:(1)将塑料瓶的底部截去一半的塑料皮,作为鸟肚子;瓶颈前端切一长方形小口,作为鸟嘴。

(2)管里装上纱布,一端从鸟嘴伸出,一端延伸到鸟肚子。

(3)将曲别针拉直,穿在塑料瓶的中部,当转动轴。

使用方法:饮水鸟的鸟嘴部分的纱布浸到水里,纱布被水浸湿以后,由于毛细现象,水就引上来,慢慢地越过头部的拐角。“鸟肚子”里渐渐充水,加重了后部的重量,最终破坏了平衡,于是“鸟头”抬起,水泻下来。这样的过程不断重复,鸟儿就不断地点头饮水。

标签:;  ;  

透明塑料瓶的五种演示实验_重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