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旋转复位法整复肘关节后脱位102例论文_何剑,马云,叶烝齐,张丽

前臂旋转复位法整复肘关节后脱位102例论文_何剑,马云,叶烝齐,张丽

何剑 马云 叶烝齐 张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31)

【摘要】 目的:探讨前臂旋转复位法整复肘关节后脱位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分别给予我院2013~2014年收治并确诊为肘关节后脱位患者102例前臂旋转复位法整复肘关节后脱。结果:全部整复一次性成功。形体检查和X线均显示复位成功。结论:前臂旋转复位法整复肘关节后脱位具有简易方便,患者痛苦小易接受,复位成功率高的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前臂旋转复位;肘关节后脱位;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5-0157-02

肘关节脱位是肘部常见的损伤之一,多发生于青少年,成人和儿童也时有发生。按移位方向分为四类:肘关节后脱位、前脱位、内外侧脱位和爆裂型脱位,其中后脱位最为常见,临床数据显示肘关节后脱位在肘关节的各向脱位中占77.3%[2]。后脱位的治疗手法比较多,而经过手法复位治疗,基本上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复合骨折和神经损伤的陈旧性脱位治疗效果却不时十分明显[2]。笔者根据自我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利用前臂的旋转进行复位,有别于传统的先牵引再屈肘的复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笔者在查询相关文献时发现目前对于该方法使用还没有具体的研究报道,因此该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新颖性,现将研究方法等整理作报告如下,望可以为以后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2013~2014年来我院检查确诊为肘关节后脱位患者102例,其中男性患者71例,女性患者51例,男女比例1.392:1;年龄范围17~46岁,平均年龄34岁;伤后就诊时间1~8小时,平均3小时;从致伤原因看,67例为跌伤,28例为车祸伤,13例为坠落伤。全部患者肘关节弹性固定于半屈曲位;约135°,前臂旋前,肘窝丰满,前后径增宽,患肢前臂较健侧短,肘后三角关系改变,肘后鹰嘴异常后突[3]。根据外伤史、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为肘关节后脱位。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坐位,患肘处于自然位(前臂旋前,肘关节半屈曲),术者面向患者,一手拇指按住向后外突出的尺骨鹰嘴的外侧,余四指扣住鹰嘴顶端,另一手握紧患肢腕部与扣住鹰嘴的四指延前臂长轴方向用力做顺势牵引,将前臂慢慢旋后的同时,拇指推挤尺骨鹰嘴,当听到入臼声,表示肘后三角关系已经恢复正常,患者屈伸肘关节时顺滑无阻力,即标致复位成功。复位结束后,将肘固定于屈曲90°位,前臂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2~3周后开始功能锻炼,这样可以减少黏连从而防止僵硬,而且还可以促进肌肉功能的恢复从而获得动力稳定性。但是在4周内最好避免伸肘超过150°[4],在治疗根据后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给予口服吲哚美辛,因为其可以起到预防异位骨化的作用。

2.结果

所有病例通过前臂旋转复位法整复后均一次性取得成功。查体:肘部畸形消失,前臂长度恢复正常,肘后三角关系恢复正常,屈伸功能恢复正常。X线检查提示脱位已整复。

3.讨论

肘关节的脱位也可以称为肱尺关节脱位,是临床常见的关节脱位,肘关节的脱位一般是有外力引起,多因重力冲击和杠杆作用所致[5,6]。当跌倒时,手掌着地,肘关节完全伸展,前臂旋后位,由于人体重力和地面反作用力引起肘关节过伸,尺骨鹰嘴的顶端冲击肱骨下端的鹰嘴窝,形成力的支点。外力引起肱前肌和肘关节囊前部的撕裂,造成尺骨鹰嘴向后移位,而肱骨下端向前移位的肘关节后脱位。当发生肘关节的脱位时需要及早的复位,因为延迟复位会引起长期肘部的肿胀和关节的活动受限制,过度的肿胀会减少前臂的血循环,从而产生Volkmann前臂缺血性痉挛,后果极其严重。

传统复位方法需三人操作,两助手分别托住前臂和上臂进行对抗牵引,术者一手握上臂的下端,另一手握前臂,双手用力,在牵引下屈曲肘关节,一般屈曲60°~70°时,关节即能自动复位。此方法在临床上较为常用。但相对于传统复位法,前臂旋转复位法有两个优点:一是简易方便,也不需过大的牵引力,术者一人即可操作,避免多人操作协调不当,减少了患者等待的时间;二是减轻患者痛苦,特别是传统复位法屈肘过程中,如过度牵引可能加重损伤,再者由于牵引力不足而造成尺骨冠突卡在肱骨远端下,此时强行屈肘,疼痛剧烈患者常常不能耐受,而且加重关节囊的损伤,甚至是造成尺骨冠突的骨折或者肱骨内外髁的撕脱性骨折,对后期的功能恢复恢复造成影响。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分别对102例肘关节后脱位患者行前臂旋转复位法,结果所有病例通过前臂旋转复位法整复后均一次性取得成功。经过查体发现肘部畸形消失,前臂长度恢复正常,肘后三角关系恢复正常,屈伸功能恢复正常。而X线检查提示脱位已整复。以上研究结果说明采用前臂旋转复位法整复肘关节后脱位具有十分理想的临床效果,而且该法简单易学,患者痛苦小易接受,复位成功率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姜伟光. 肘关节后脱位30例临床治疗[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2):82-83.

[2]张世民.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治疗进展[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1):5-6.

[3]何天佐.何氏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07.

[4]Zeiders GJ,Patel MK,Management of unstable elbows following complex fracture-dislocations: the “terrible triad” injury [J].J Bone Joint Surg Am,2008,90(s4):75-84.

[5]黄宇,郑栋华.肩关节损伤后康复效应观察[J].贵州医药,2010,34(7):261-262.

[6] 王振田. 前臂杠杆法复位肘关节后脱位[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205-206.

论文作者:何剑,马云,叶烝齐,张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6

标签:;  ;  ;  ;  ;  ;  ;  ;  

前臂旋转复位法整复肘关节后脱位102例论文_何剑,马云,叶烝齐,张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