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媒体编辑思想在网络技术平台上的坚持_大众传媒论文

论传统媒体编辑思想在网络技术平台上的坚持_大众传媒论文

论网络技术平台上大众传媒传统编辑思想的坚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网络技术论文,大众传媒论文,编辑论文,传统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01)06-0056-04

1964年,被誉为传播学界先知先觉的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了“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在传统观念中,媒介不过是被人利用的工具,或仅是内容的载体,媒介的形式本身怎么会是讯息呢?也许只有在网络时代,人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句话:没有一种媒体能像网络这般引发一场信息传播的革命,并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文化环境,这本身就包含着某种时代的讯息。

从传播形态看,人类传播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网络传播等五次革命。前四次形成了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为主的大众传媒。在以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中,注定了这样一个事实:由于网络是更符合传播本质的媒体,未来社会信息传播将主要在网络技术平台上进行。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大众传媒要实现新闻信息的更快、更广、更有效的传播,必须走上数字化的发展道路。无论大众传媒昔日辉煌几何,都必须在网络环境中寻找新的坐标。

大众媒体要真正实现向网络技术平台的转移,面临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其“把关人”角色与网络反中心属性的矛盾对立。

在传统的传播秩序中,媒体总是居于信息网的中心,决定着信息的采集、汇总、编发、过滤以及流向。信息→传播者→传播渠道→受众,在这一单向线性传播方式中,媒体天然地充当“把关人”角色。由此也就产生了传统媒体的编辑思想核心:遵照某种社会文化交流规范,对信息原产品加以整理和编排。这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编辑工作:筛选和编排信息。以一个“主体尺度”认识编辑对象,体现主观价值判断。

然而在信息空间高度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多向、发散式的传播,多节点的联通访问,用户可以绕过“把关人”获取信息,媒体信息垄断地位荡然无存。网络从根本上说是排斥中心的,网络是分散的、发散的传播,网络在点对点的链接中远离了集体和群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把关人”角色,网络以信息的自由流动,亮出了“反中心论”。

面对这一矛盾冲突,大众传媒必须鲜明地作出决断:传统编辑思想摒弃或坚守。

首先在新的文化环境中,媒体有无必要进行信息的筛选。传播作为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本能,在其原始阶段,是一种无组织、小范围的自发行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序的信息传播成为必然,人类开始主动搜集信息,对信息进行分类,用信息调整社会秩序。而未来的网络时代,信息是无限的、过剩的,对信息的有效梳理、编排将比信息收集更为重要。显然,大众传媒作为高水准的新闻集合组织,信息加工、整合的职能不能缺失。

其次是社会还需要不需要舆论中心。网络的产生消除了强势媒介与弱势受众的不平等关系,网络不承认绝对的权威,推崇“个人主义”。可是从社会学角度看,舆论若总处于混乱分散状态,社会将偏失其中心方向,社会将成为一盘散沙。大众传媒必将承担起未来社会舆论工具的重担,从而为现实社会舆论中心的建立提供坚定的支持。

在思考大众传媒坚守传统编辑思想的缘由时,我们要了解这样的一个必然:网络究竟赋予了受众怎样的权利。陈力丹在《试析因特网上的自由与民主》一支中指出,网络上人们拥有许多以前没有的选择和发表的“虚拟自由”。之所以称为“虚拟”,是因为并非人人行使这种权利,但机会本身给人以自由的感觉。的确,受众在网上有了任意选择的机会,但我们是否思考过,我们选择的信息仍主要来自大型的上网媒介。世界最大传播集团之一的美国时代华纳公司(TimeWarner Inc.)与世界最大的IP(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公司美国在线的合并,已经向人们预示着传统媒介正搭上网络这班“快车”,谋求着更大的发展。盖茨曾说过:“你能看到自己的每日新闻。……专门为你编辑并发送你的新闻节目可能来自NBC、BBC、CNN和《洛杉矶时报》的世界新闻。”[1](p.150)他无意告诉我们,较之于个人用户或IP,上了网的大众传媒有巨大的信息优势,用户拥有的只是操作权。

由此可以推断:网络传播将仰赖于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资源优势,实现对新闻舆论的整合,而传统媒体也将假借网络强有力的技术臂膀,肋下生风,形成独特的生存方式。

当然传统媒体在网络技术平台上的生存,不是内容在不同载体间的简单转移。网络时代构建了现代意识的社会环境,政府对网络新闻传播业的管理从控制本位转换为自由本位,即传播业可以独立自由地发展,但必须是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中,这种约束机制内涵之一便是文化的同一性。

主流媒体要生产健康向上的文化。这种文化传播必须有利于国家政治,有利于整个社会机制的运作,即政治文化的同一性,国家乃至社区都需要大众传媒依然发挥作用,创造一个舆论胜景。

文化同一性的另一个表现为:文化传播交流要有一个延续稳定的基本规范。《说文》段注:“以丝次第竹简排列之曰编。”这种“次第”、“排列”的依据便是当时的基本文化交流规范。在网络中,我们所看到的是过度开放自由而显得混乱的状态:语言混杂、思想偏执、编排无序的情况时时发生。无原则的泛自由只会扼杀网络的真正自由。必须指出的是,传播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是保证网络健康发展的根本。

由上可见,我们对传统编辑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不仅是按一定的价值标准排定先后次序。还有就是在传者与受众之间,建立某种为双方共同理解和遵守的文化语码和规范。

所以简单地判断,以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取代编辑的主体性,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文化同一性的第三个表现为,传统媒介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固守和国家利益的维护。在网络时代中,人们强调“信息自由流动”原则,无论是谁很难通过设置障碍限制信息的自由流动,这在为民族间文化交流创造条件的同时,也为强势民族文化的肆意扩张提供了可能。1994年8月1日,美国《新闻周刊》载文指出:“什么样的人是新殖民主义者?他们手中拿的是计算器而不是枪支……他们并不声张,也不使用枪炮,便在发展中国家里扩张了势力。这种势力要比任何武器所能达到的大得多和阴险得多。”在这种“信息殖民化”中,如果弱势国家文化被同化,社会失序、观念异化、价值解体将难以避免。在此方面,不仅发展中国家,甚至于欧洲及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面对美国等“霸主”国家发动的这场“不宣而战”的战争深感压力。

军事征服、经济掠夺、文化渗透都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恃强凌弱的典型形式。在网络时代中,异质文化的介入,必然使本土文化提出维护自身具有象征性价值的要求。于是作为主流文化灌输者的大众传媒,必须将民族文化进行有效的梳理和筛选,对其精华部分寸土不让地坚守,这正是编辑主体意识形成的重要方面。

面对文化同一性的要求,本文提出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是不可卸肩的。在其编辑思想中要有鲜明的体现和执著的坚守。为此,媒体必须拿出高质量的“系统的整体组合”。首先是确立编辑在媒体中的中心地位,媒体的整个运作是在编辑的具有创造性的策划下进行的。另外在信息整合过程中,充分体现出编辑的设计构思。将文章的质量加上编辑质量,就形成了“系统的整体组合”的质量。优秀的“整体组合”,往往对受众能产生独具魅力的吸引力。

在网络时代中,由于多种媒介的并存以及传播形式的多元化,国外传播学者形象地将之称为混合媒体时代(the Age of Mixed Media)。在这个倡导自由获取、分享信息的环境中,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知情权、表达权更加受到尊重。如何在网络技术平台上风光依旧,成为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传媒学中有“自助餐厅”的比喻。用施拉姆的话就是,讯息是放在接受者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的地方。多年若心经营的传统媒介,久久萦怀的目标便是对受众需求有深切认识,在此基础,把握受众,赢得受众。

成为“受众触角延伸”,这是传统媒体生存的基本点之一。今天当我们激情满怀地上网冲浪时,无法回避这样的困窘:信息的繁杂和重复让原本热切的眼睛好不失望。目前,网络还不拥有对眼睛产生强大吸引力的众多内容。深厚、扎实、原创的内容,在任何时候都是媒体不可或缺的资本。在此,我们不能不重弹“内容为主”的老调子,受众究竟需要什么内容?在网络时代中,面对信息的泛滥,受众需要个性化、为我所需的梳理和选择;面对众多的虚假信息“陷阱”,受众渴望听到负责任、有权威的声音;面对迷惘困惑时,受众希望有“拨云见月”、敢开第一声的媒体。在网络时代中,受众的获取与自身的能力和努力成正比,这无形中对受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众要获取更多更系统的信息知识,必然需要媒体的替劳。在网络时代中,大众传媒完全可以拿出“精耕细作”的产品,使受众感到昔日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一般的简单轻松。传承这一指导思想,媒体的受众本位意识将具体地凸现出来。

1.在对事件本源的逼近中,拒绝新闻的简单复制和炒作。随着网络这一新的传媒形式的出现,新闻的概念不再停留在“新近发生的”报道,网络环境为新闻传播实现24小时不间断,实时、即时、滚动播出新闻提供了可能。全方位报道“正在发生的”,抢发“即时新闻”,这种“追新求异”的新闻竞争已经呈现出来。谁也不愿滞后,所以一旦一条重要新闻发出,几乎所有的网上媒体同时跟近和重复,而且是完全的拿来,简单的复制。在浩浩然信息的海洋中,受众在网上仍感到信息“质”的匮乏。负责任、有能力的媒体应该拿出自己在第一线发出的报道。这不仅是对新闻生命基础——客观真实标准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这是对受众最具吸引力的要素。

网络为我们获取、沟通信息提供了方便,但却不能省去记者的“事必躬亲”,好的新闻总是逼近新闻事件的本源。传统媒体要守护一条标准:钟爱第一现场的新闻。从事件到新闻,在这一质变过程中,需要了解受众心理、准确把握事实、有相当的政策文化积累的记者去观察发现,新闻才能不断出新,不断走向深入,这正是传统媒体的优势之一。这种行为将对简单复制炒作新闻的现象,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2.以权威的声音消除传播中的“噪音”。“信息具有矢量性,是受众预知而又未知的事理,是要最大限度地去消除认识上的不定性、满足公众信息需求。”[2](p.22-23)要消除受众认识的不定性,权威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权威这个词是众多的媒体所渴望的,它本身意味着受众对媒体从内到外的认同。网络中,面对过量泛滥的信息,甚至是虚假、错误的传播“噪音”,要获得精编信息,或对信息作为评价时,受众就会产生对专业传媒的心理依赖。

网络时代中的大众传媒应有一个明确目标:再塑一个信息传媒权威者的形象。德国马莱茨克曾说:“接收者(受众)心目中的媒介形象导致接收者对媒介内容的期望。因而认为这种形象对于接收者对内容的选择,对内容感受和反应方式,都具有影响。媒体的知名度和可信性是这一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3](p.12)受众总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意愿选择媒体,接受相关信息。这就如商品的品牌,盛名之下,必然会对受众有强烈的吸引力。

3.将更多的共同兴趣因素注入新闻评判标准中,从而赢得受众。有人在评价传统媒体时说,那里有太多让我们读的东西,可缺少我们主动想看的东西。其实这是有失偏颇的。传统的新闻选择评判中有两个概念:宣传价值——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并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政治主张的要素;新闻价值——能够构成新闻的事实所含有的引起人们共同兴趣的要素。显然,过去传统媒体作为国家政治的舆论工具,更多地重视前者,新闻对受众、对社会的影响和导向作用,而后者只是传媒力图兼顾的。在网络时代中,受众的主体地位得到最大程度的凸现:受众不愿、不喜欢的东西,传播效果就是零。由此,媒体必须在贴近性和服务性等诸多方面狠下功夫。

当然强化“共同兴趣”因素,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迎合和媚俗,回避正面报道、硬新闻(Straight News),关键是媒介如何抓住受众的求知、求新、求同、求异、求趣、求美的心理。我们认为只有真正“链接”受众的时代需求、不断提供具有理性思维的主流内容,媒体才能长盛不衰。

网络的兴起已经宣告了一个媒体新文化时代的到来。媒体文化和网络文化的融合使传播呈现出多样的形态。在这一文化环境中,大众媒体的传统编辑的思想必须找到与之相吻合的契合点,一旦方向确立,传统媒体便会自豪宣称自己踏上了实质变革的第一步。

标签:;  ;  ;  ;  

论传统媒体编辑思想在网络技术平台上的坚持_大众传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