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维框架探讨_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维框架探讨_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维框架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框架论文,思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3年下半年,党中央旗帜鲜明地强调树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认识的新飞跃、理论的新升华、发展的新导向、战略的新调整。随着认识的深入,党中央又提出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宏图,很好地回答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逻辑思维关系。“拉美陷阱”现象的出现、巴以长期的冲突、美国9·11事件及世界许多地方发生的恐怖袭击行为、法国郊区的骚乱,以及国内日益增多的群体性事件,从实践上反证了在一个地区和国家以及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谐社会的充分必要性。如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归纳正确的思维认识,用以指导战略宏图的落实。本文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析,提出个人的肤浅看法,谨供参考。

一、树立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宗旨

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内涵和意义是阐述发展的本质和真谛,强调“以人为本”,明确提出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同样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宗旨仍然是“以人为本”,这才能充分体现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和“三个代表”的正确主张,才能顺人心、得人心、用人心,确保邦国稳定和基业长青。

什么是“以人为本”?人们可以初步取得共识:第一,发展经济和建立和谐社会的目的是谋求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而决不仅仅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不是单纯GDP总量的提高,更不是政府官员个人的政绩;第二,经济社会的发展依靠全体劳动者的创造和推动,需要改善和优化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提高他们参与的程度和水平;第三,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应当惠及全体社会成员,实现人人享有发展,提高他们生存、享受和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然而,经济社会各领域应如何具体思维与运作,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宗旨,也许各级领导人和管理者未必完全理解、把握和贯彻。“以人为本”的问题尚需深入研究。

以人为本,不是以少数人为本,而应该以劳动者为本,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一个社会的主体是人口,是由百姓大众共同构成的,而社会主义社会更应该强调以大众为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先进文化的建设都离不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不能不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在任何社会和国家里,如果只以少数执政集团、上流社会或精英阶层为本,或者经济社会的发展只让小部分人致富或暴富,而大多数人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沦落为弱势群体,这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就会畸形,就将产生各种各样的摩擦和矛盾,制造更多的“仇富”与“仇穷”的对立行为,势必潜伏着一系列危机,最终就不可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存在“只见物,不见人”和“只重视经济业绩,不重视人文民生”的严重倾向。明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宗旨是树立以人为本,有利于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误区里解脱出来,不但可以把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活动推向“以人为本”,即以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为发展轨道,迎接建设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机会,而且能够高度重视文化精神领域的发展,大大促进社会文明、道德及思想的净化和进步。

二、弘扬仁义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内核

在经济社会大系统中,经济系统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表现出它与其他系统或周围环境的相对独立性和相互依赖性。如果说,生态系统是为经济系统操作和运行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的外部自然环境,那么,社会系统就是经济系统赖以操作和运行的不可或缺的外部人工环境。这个外部人工环境的健全状况、稳定与否、优劣程度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速度和效率。这个外部人工环境包含硬件建设条件,更重要的是包含软件建设条件。从基本范畴来说,社会系统的软件建设条件是指社会精神文明程度,其坚实的内核基础是仁义诚信。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广阔的前景,大大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亿万民众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商品、自主、竞争、发财致富等观念得到增强,造就了大批各种各样的人才。但是,人们不能不看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也把西方社会的一些痼疾、歪风和邪气卷进中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也或快或慢地带来不良的影响和副产品,淡化了真善美的人际关系,滋生迷信邪说、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浅薄思想、急功近利,产生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坑蒙拐骗和腐败堕落等行为,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催生社会上各种不和谐的问题和现象。不和谐问题与现象的出现,与我们对发展的认识和实践存在“只见物,不见人”和“只重视经济业绩,不重视人文民生”,丢失仁义诚信的失误是分不开的。

在向市场化和现代化演变的进程中,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积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儒家文化的基本内核——仁、礼、义、智、信不但不能丢失,而且应当融合马克思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念,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内核。仁义诚信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基础,是和谐社会里人际关系的纽带,而且是国家熔铸软实力,增强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渗透力的内核,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培养顾客忠诚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我们也应学习、吸取和发扬西方文化中的优秀精髓。

三、坚持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基石

中国文化历来提倡和谐,信奉“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及“和气生财”,提倡“和而不同”、“冤家宜解不宜结”。“和为贵”也罢,“和而不同”也罢,都是以公平正义为基础的,没有公平正义,和谐的基石就受到动摇,和谐社会就建立不起来。即使建立了,也可能倾斜,甚至坍塌。数千年来,我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就是公平正义,历代农民造反和起义,起因都是社会严重缺失公平正义,追求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和谐的最终保障是统治者的公正,这使他享有‘天赐的职权’;人民有权利,其实是有义务反抗暴政。”[1] 这是历史总结的经验教训。因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立足点确定为公平正义,是无可厚非的。

就公平而言,它是正义的内涵和基础。遗憾的是,我们对公平问题一直是认识含糊,把握偏颇。过去把公平误解为平均,实行平均主义,伤害了积极性,后来又强调效率优先,忽略了兼顾公平,更造成社会的许多不和谐问题。例如,选举法规定:城镇居民每24万人选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农民每96万人选一个人大代表。这样算来,农民的政治权力仅为城镇居民的1/4。[2] 又如,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中国在医疗卫生机会平等方面列190个国家中的倒数第四位。再如,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仅在卫生方面,我国公共医疗资源短缺,只占世界的4%,但这4%之中的80%在城市。实际上,公平牺牲了,真正的效率也没有达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被公认为“基本失败”,不就是因为它既没有提高效率,也没有促进公平吗?我们再也不能以牺牲宝贵的公平去追求所谓的效率!世界上十几个国家人均GDP增加到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阶段,便停滞不前,掉进所谓的“拉美陷阱”,其教训之一就是追求效率而牺牲公平。

就正义而言,它对我国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一是从理性上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变更了人们的观念意识能力,提升了人们的理性认识水平,促进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总是要追求正义的,人的正义追求源于人是自我创生的历史存在,即不断超越现存状态,以人的自身本质为理想目的的自为存在。”[3] 二是从感性上认识,社会缺失正义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不少官员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官商勾结,其形式何其繁多,其借口何其巧妙,都缘由金钱的引诱和熏陶而丧失权力的威信,出卖权力的正义,进而引发了社会的不满,催生了种种“群体性事件”。

四、疏畅沟通渠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方式

“最完美的和谐社会是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马克思的这个理想也是对和谐社会概念的诠释。”[4]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很丰富的内涵,而人的自由发展自然也含有宽广的内涵与外延,但有一点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息息相关,就是需要疏畅不同阶层之间的沟通渠道,实现自由的、良性的、合理的互动。特别是,应当让广大底层的民众可以不受约束地发表他们的观点,申诉他们的意见,甚至是宣泄他们的牢骚。让人家说话,天塌不下来,社会上人际关系反而更加和谐;不让人家说话,积重难返,很可能进一步激发各种摩擦和矛盾,直至造成对立。

在2005年,法国发生了7万起城市暴力事件,前10个月已有2.8万辆汽车被烧。专家总结法国巴黎发生的最严重的骚乱,认为“骚乱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社会断裂’,具体地说,即城市与郊区的断裂”;从中得到的启迪之一是:不可实行“体制性歧视”,缺乏对外来移民的实质性关注,使他们被边缘化;适宜“贫富混居”,防止“类贫民窟”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犯罪中心”。[5] 这就是说,减少社会各阶层的隔阂,增加不同群体之间自由的、平等的、合理的交往沟通,是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剧增,从1994年的1万多起上升到2004年的7万多起,增加了6倍多,参与人数从1994年的73万人次上升到2004年的376万人次,增加了4倍多。“与‘群体性事件’增多相随的是上访的大量增加。2004年,国家信访局受理群众来信比2003年上升11.7%,接待群众来访批次、人次,分别比2003年上升58.4%和52.9%。漫漫上访路的背后,显示出群众维护自己利益的艰难。”如果民众连维护自己利益都如此艰难,社会又怎么能实现和谐发展?因此,“要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避免其所带来的巨大伤害,必须建立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通道和司法保障机制。”[6]

值得强调的是,在提倡社会疏畅沟通渠道,让人民自由地、民主地畅所欲言,开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的同时,“有两句话值得我们牢记:一句写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里:‘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个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另一句话是马克思所说:‘人们每次都不是在关于人的理想所规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规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7] 换言之,疏畅沟通渠道是实现民主的方式,而民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相对应的,与人口素质是相对应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照搬照抄西式民主。此外,民主是一种方式,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它与集中是对立统一的,而法制是集中的体现,是民主的保证,也是民主的规定。

五、实行共同创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过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不是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更直接更具体的目的,是营造一个优美的环境,搭建一座广阔的平台,创立一套有效的机制,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让参与其中的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和技能水平,共同创造属于社会全体成员拥有和共享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最大限度地调动我国13亿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成员的参与度,提高他们的贡献率,这是一个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职能。但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上我国进入劳动力供给的高峰期,就业与失业的矛盾问题将会越来越激化。所以,各级政府务必把拓宽就业思路,广开就业渠道,创造就业形式,尽可能地降低失业率当作十一五规划期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否则,更多的人无法就业,生活得不到保障,社会就不可能实现和谐运行。

江泽民同志多次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8] 我国13亿人口包含十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更蕴藏非常巨大的创造潜能。如果只能为我国十分丰富的劳动力提供谋生的机会,让他们获取廉价的劳动报酬,借以生活,然后生儿育女,最后衰老死去,无异于自我浪费我国最大的人力资源,应避免这种自我浪费,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劳动力巨大的创造潜能。只有确立构建创新型国家,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定位,才能下决心改革现有不适宜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制和机制;只有改革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制和机制,才能充分挖掘丰富的劳动力巨大的创造潜能;只有充分挖掘丰富的劳动力巨大的创造潜能,才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更加和谐运转。怎样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构想,如何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创造力竞相释放,去发展创新型国家,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这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两个基本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项重大战略任务。

六、发展大众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强调谋求人的全面发展,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是教育与培训。2001年5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发表了主题演讲,提出创建一个学习社会的号召。他认为,人类有着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这是文明进步不竭的动力源泉;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关系当今各国发展的重大问题。他强调,教育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学习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本途径,我们必须“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社会”,“21世纪的中国应处处成为人人皆学之邦”。[9]

另一方面,如同西方俗语所言:愚民之上有苛政,愚民充斥的社会很难达到真正的和谐,而愚民和实行苛政的统治集团更不可能和谐共处。因而,日本大思想家福泽谕吉指出:“人民都有志于学,明白事理,并能趋向文明风气,那么政府的法制就会达到宽厚大度的地步。”[10] 党风和民风的优劣程度、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与否乃至社会和谐的发展水平,都取决于人的素质的高低。教育与培训不仅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能提高经济发展的有效性,也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的根本保证。关键是两点,一是重在大众教育,二是抓紧非智力教育。

然而,2004年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74%,低于2003年3.28%的比例。国务院早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0世纪末要达到4%,但至今未能实现这个目标。虽然我们高度认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却总是打折扣或滞后作为,这是我们普遍存在的错误或不足。中庸之道的精髓思想之一是“致广大而尽精微”,我们不仅需要在理想、理念、观点和主张等层面上敢于“致广大”,而且需要在实践、行动、操作和执行等层面上善于“尽精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当如此,否则,最终还是空话一句。

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前提下,教育资源的分配使用倾向城市教育,倾向精英教育,存在严重的不公平问题。“国家教育资源既匮乏又分配不公,对扩大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只有推波助澜的作用。”[11] 进一步推论,对促使社会的不和谐也只有推波助澜的作用。笔者以为,发展教育,必须实行国家一盘棋的战略,即各地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缴纳教育经费,由国家统筹安排,适当向农村和大众倾斜,努力发展我国的农村教育和大众教育。

七、确保生态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即确保生态安全。生态安全的一个重要含义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我国提出建设一个和谐世界的主张,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都是由此派生的。

确保我国生态安全更为重要的着力点,应当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越来越大的矛盾。“我国仍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前进的道路上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概括起来说,有两大矛盾:一是不发达的经济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发展;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科学发展。”[12] 从长远的角度看,后一个矛盾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需要警醒。

我们要大力保护国内资源,节约使用国内资源。尽管可以向国际市场购买所需要的资源,但购买的经济成本和其他风险日益增大,我国还是要立足于国内资源的供给。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总量居世界之冠,所以人均资源占有量只列为世界第53位;其中,我国几种重要资源与世界人均水平比较,人均煤炭为1/2、人均石油为11%、人均天然气为4.5%、人均耕地为1/3、人均水资源为1/4。因此,我国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与节约型社会,是大势所趋的战略选择,虽然迟了一步,但亡羊补牢,尚未为晚。

我们要自觉控制消费需求,不可盲目地坚持所谓的“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更不能实行高消费的生活模式。“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唐代的白居易就对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活方式的关系做出了如此精辟的阐述,而我们现在仍然讲排场、比消费、求舒适、图方便,实则是非常盲目与短视的。

我们必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坚决摈弃“人类中心主义”,改变传统的“人定胜天”的思维,因为,“人类中心主义的悖论在于,人类达成自身福利的根据反倒变成了可能毁灭自身的武器,禁锢人类自由与幸福的牢笼,使人类成了关在动物园或笼子中的‘裸猿’。”相反地,我们需要建立这样的思维:“人之外的生命体和存在物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人类和这些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撑和相互成全关系要比人类对它们的征服、统治、利用更为根本。要学会守护和成全,我们必须改造人类急功近利、欲壑难填的生活方式,这样才不会作茧自缚。”[13]

八、达到人人享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演讲中指出:“经济全球化应该使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受益,而不应该造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两极分化……特别要大力推动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14] 人人享有发展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实现人人享有发展,也就能达到理想的境界。人人享有发展的社会,自然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因此,把达到人人享有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势在必然,而且,中国向全世界发出庄严的呼吁,就应当在人人享有发展的方面做出榜样,才能促进21世纪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

人人享有发展的社会,最基本的涵义是人人享有参与经济活动的机遇和人人享有经济活动的成果。这也是一个社会组织经济活动的目的。其实,经济也有“以人为本”的本质问题,它不能单纯地被解释为社会生产再生产活动,它的原本意义是指经邦济国或经世济民,即经营管理这个世界或国家,让普天下老百姓受惠,是目的与手段统一的概念。如果人们没有平等享有地参与就业的权利,如果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不能惠及社会的所有成员,让他们过上温饱的生活,那么,社会何以体现“以人为本”,何以构建和谐社会?当今世界,犯罪率居高不下,动乱频发,恐怖行动此起彼伏,究其原因,重要的一条就是发展机会和发展成果的分配很不公平,存在大量生活在贫困或极端贫困状态之下的弱势群体,他们最容易加入到各种引发社会不和谐的行动中去。

遗憾的是,我国农业生产领域里许多隐性失业的劳动力显现出来,难以寻找新的就业机会;收入差距日渐拉大,贫富悬殊几乎达到难以承受的程度;部分经营者依靠假冒伪劣赚大钱,坑害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经济利益;官商勾结,对矿工生命置若罔闻,促使矿难不断;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处心积虑哄抬房价,扬言非暴利不做,致使普通老百姓“望楼兴叹”;不少医院巧立名目,向病患人员巧取豪夺,而许多农民却无钱就医。至于一般社会文化中存在着漠视和忽略底层普通人的生活和追求的倾向,也并非鲜为人知。所有这些问题,都说明我国离“人人享有发展”的理想状态还有很大的差距,现状不容乐观。

2005年11月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列为2006年经济工作重点,提出切实抓好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扶贫开发、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是非常及时与必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把我国的经济利益关系调整好。专家们建议:“在建立利益均衡机制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政府、资本与劳动者三者的关系”;“在这个利益机制的建立中存在着一个三角关系:上边是政府,下面一边是资本,一边是劳动者。如果这个关系调整好,这个社会就趋于和谐。”[4]

标签:;  ;  ;  ;  ;  ;  ;  ;  ;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维框架探讨_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