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外贸易现状与“九五”发展思路_国内宏观论文

上海对外贸易现状与“九五”发展思路_国内宏观论文

当前上海外贸形势和“九五”发展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思路论文,形势论文,上海外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充分认清形势,主动迎接挑战

上海外贸出口自1992年以来已连续三年保持“两个高于”(即高于GDP增长幅度和高于上年增长幅度)。可是今年以来, 上海外贸发展面临了很大困难,但经过努力,仍可继续保持高于GDP的增幅, 这是来之不易的。从今后的发展形势看,上海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需要我们充分认识,早作准备。

从纵向和横向比较看,当前外贸面临的挑战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

第一,前三年推动外贸快速发展的因素正在消失。

过去三年上海外贸发展速度较快,有多方面原因,但下述三个因素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1.汇率并轨的推动。1994年中央实行汇率并轨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5.70元调低到8.60元,每创汇一美元可多得人民币2.90元。这不仅使企业获得了一大块收益,大大调动了企业的出口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出口能力,而且,拉平了不同企业间的政策差异,为外贸企业创造了相对平等、宽松的环境,从而对外贸出口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刺激作用。

2.利用外资的推动。前三年上海利用外资出现了空前高潮。三年中,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达9464个,金额达72亿美元,分别为前12年总和的7.4倍和6.2倍。受其带动,全市“三资”企业的出口从6.9亿元猛增到21亿元,三年增长了3倍,在全市出口中的比重从12%提高到23%,成为上海外贸出口快速发展的重要生长点。

3.浦东开发的推动。1990年浦东正式开发后,外贸出口发展突飞猛进。至1994年,新区出口总值达到18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比重从不足10%上升到20%,成为上海外贸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

但是,1995年以来,由于受宏观政策的影响,上述三个推动因素正在迅速消失。从汇率看,目前已从1995年年初的8.70元调高到8.30元左右,已经高于换汇成本。从利用外资看,去年前9 个月全市协议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项目数和金额分别比1994年同期下降了25.3%和0.5%; 从浦东外贸出口看,前9个月增幅比1994年同期明显回落。今年形势仍不乐观,表现在:汇率变动的前景不明朗;利用外资从目前趋势看,将会出现更大幅度下降。而浦东外贸能否上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功能开发的成效。因此,今年外贸发展的难度更加大。

第二,今年三项新政策的出台将对外贸出口带来较大影响。

今年国家将进一步调低进口关税率和出口退税率,并将对来料加工实行台帐制度。这些政策出台会对一般贸易和来料加工贸易带来较大冲击,特别是出口退税率的调低对上海来说影响更大。 去年退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已经导致了外贸出口总额、出口成交额和出口交货值的增幅逐月下降,引起了外贸企业出口效益滑坡和资金周转失灵。今年进一步调低退税率,矛盾将更加突出。

因此,估计今年的出口形势将比去年更加严峻,外贸出口有可能跌落到谷底。对此,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

但是,应当看到,国家对外贸企业加压,有利于改善外贸经营秩序,对上海外贸发展来说恰恰是一个机遇。过去的经验表明,全国都好的时候,上海的优势显不出来。因为各地都在低价竞争,而上海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和水、电、煤等费用都比人家高,因此,竞争不过外地;而一旦全国都困难的时候,那些产品质量差、信誉差,靠低价竞争的小公司就没人找了,就维持不下去,而上海企业产品质量好、信誉好的优势就显示了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九五”时期是上海抓住时机、加大调整力度、贯彻以质取胜的良好时机。因此,上海外贸企业一定要有在逆境中求发展的气魄和勇气,抓住机遇,主动调整,主动适应,抢先获得先发性效应。要努力保持一定的速度,在困难的环境下保持自身的优势。“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现在是真正考验企业的时候,谁有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力,谁就能生存下去;谁有本事,谁才能在逆境中求发展。

从另一方面看,今年及以后几年,上海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并非都是不利因素,也仍然存在许多有利因素。第一,国家允许在浦东试点兴办中外合资外贸公司,对上海的外贸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优惠;第二,今年进口关税降低,为进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第三,今后几年中国迟早要“复关”,而“复关”将会对全市轻纺产品的出口产生很大的推动;第四,去年由于国家取消了进口关税减免,特区关税优势不复存在,部分内地商品已开始停止向特区出口。今年三项新政策出台后,货源流向会进一步发生变化。这对上海吸引内地货源,强化口岸功能十分有利。但是,上述有利因素要真正转化为对外贸发展的实际推动,还必须靠全市外贸部门不断地强化捕捉机遇的意识,去加紧工作。如举办中外合资外贸公司,目前外地的眼睛都盯着上海。如果上海的工作不抓紧,就很有可能象过去的一些政策一样,出现“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因此,当前上海外贸部门一定要有抓住机遇的意识和紧迫感,要充分认清形势,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促使全市对外经贸工作在“九五”时期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以全新的思路,实现上海外贸发展的战略转变

“九五”时期,上海外贸发展要上一个新台阶,必须有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实现“三个转变”:

(一)在外贸发展的产业定位上,要从创汇型产业向先导型产业转变。

1994年市委六次全会上提出,要将出口作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这是上海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大的转变。但是,要真正发挥出外贸主动力的作用,外贸产业的定位必须要从创汇型产业向先导型产业转变。事实上,当前上海外贸产业定位转变的条件已经成熟。“九五”时期,上海经济发展已经到了由过去的进口替代为主向出口导向为主转变的阶段。表现在:

首先,上海建立“三中心一龙头”的战略目标定位,决定了“九五”期间上海经济发展必须转向以出口导向为主。前一时期,全市在热烈讨论建深水港问题。上海要建成国际贸易中心,必须要建深水大港。但深水大港建成后,必须要有相应的货运量,初步测算,约需1200万标箱的集装箱。如果其中有一半来自内地,则还有600 万标箱就要靠上海自身解决。如果不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形不成一定的出口量,这600 万箱的货运量就无法解决,口岸出口也带动不起来,上海建成“三中心一龙头”的目标就会成为空话。同时,从三个中心的关系来看,贸易中心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讲,贸易中心是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前提,只有实现国内外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和人才流的积聚和扩散,才能真正成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历史上,上海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地位就是靠外贸的发展带来的。因此,从这一角度看,“九五”时期上海已经到了向出口导向转变的阶段。

其次,“复关”的来临要求上海尽快实行向出口导向的转化。从总的趋势看,中国迟早要“复关”。1994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达46%,高居世界各大国之首,不可能再游离于世界经济之外。而一样要“复关”,进得越晚,入门费越高。因此,今后几年,中国“复关”是大势所趋。而“复关”后,我们的优势将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比较成熟的产品上,一些来不及转向的进口替代产品有可能遭受较大的冲击。故形势要求我们尽早地主动采取出口导向的战略,加快一些支柱产业由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转化的步伐,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将可能的冲击减少到最低限度。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使撇开“复关”因素,单就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看,目前整个国际市场已开始逐步形成区域化的趋势。上海如果不抓住现在的机会挤进去,以后再进去的成本将会越来越高。

第三,从上海经济发展的基础看,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产业和产品(包括支柱产业和产品)具备了外向化的条件和实力。如部分家用电器、电站、船舶、钢铁、汽车零部件、小成套设备和通讯设备等,都已具备了较强的出口能力。上海的生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定的优势。如果能够解决好产业化问题,出口也有很大的潜力。

因此,“九五”时期上海经济的发展已到了以外贸为先导、来带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阶段。从这一要求出发,今后上海外贸的发展不能再仅仅作为外贸一个部门的事,仅仅局限于在系统内部做文章,而要跳出外贸系统的范围,从全市经济总体发展的要求出发来统一规划,实现各部门的协同。要大力加强宣传,在全市各个部门中牢固树立和贯彻外贸是上海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主导产业的思想,使扩大出口成为一项全市性的工作和上下一致的行动。要将出口产业的发展和出口龙头计划纳入到整个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的发展计划中,将产业的外向化纳入宏观产业政策考虑的范畴中,并成为制订宏观产业政策的基础。市里应有一个中长期的实现经济外向化的总体计划,并要有实质性措施,不间断的推行。与此相适应,市外经贸委的工作层次也必须相应地提高,今后的工作重点应从原来具体的行政管理转移到主要从事政策和方针的设计上来。

(二)在外贸发展的增长点上,要从主要依靠专业外贸向主要

依靠大外贸转变。

长期来,上海发展外贸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专业外贸、货物贸易和本埠贸易上。近年来,这一格局虽已有很大改观,但与发挥中心和龙头作用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九五”时期,如不在这方面迈出更大的步子,上海的对外贸易就很难出现新的跨越式发展。而要在这方面有新的迈进,必须转移重心,实现“三个突破”:

第一,要突破主要依靠专业外贸的格局,大力发展系统外贸易。目前已经看得比较清楚,专业外贸的比重不下降,外贸出口的发展就不会很快。广东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目前广东专业外贸出口仅占全省出口的5%,而上海占到了40%。 上海与广东的在出口差距主要就体现在系统外这一块。上海近几年外贸发展较快的一个成功的经验,也就是将进出口经营权下放给生产企业,调动了生产企业的积极性。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市共赋予1000多家生产企业外贸经营自主权。去年,这1000多家生产企业出口总额达到1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15%,已经成为全市外贸出口的重要生长点。“九五”时期,必须继续坚持和贯彻这一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长期来形成的主要依靠专业外贸的传统思想,将发展重点进一步转到系统外贸易上来。可以考虑重点发展三块:一是充分控掘区县出口的潜力;二是进一步扩大“三资”企业的外向度;三是赋予商业企业外贸经营权。这三块都很有潜力,极有可能发展成为重要的新生长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突破”不是不要发展专业外贸,而是要在进一步大力发展专业外贸的基础上,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发展系统外贸易上来。

第二,要突破单纯依靠货物贸易的格局,大力发展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过去上海对这方面重视不够。其实上海在这方面很有潜力和优势,特别是在发展服务贸易方面,上海拥有政策、地理、人才和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完全有可能形成新的生长点。而且,从上海建设“三中心一龙头”的目标和“复关”的要求来看,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也是未来上海经济加快发展和实现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必然要求和趋势。随着全球投资与贸易一体化的趋势日见增强,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比重愈益加重。上海必须将发展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放在重要的地位,加快整个外贸的发展速度、形成服务、货物、技术贸易三位一体的贸易新格局。

第三,要突破过分倚重本埠贸易的格局,大力强化口岸功能。上海外贸发展方式要转变,不仅本市外贸要收购和布点,而且要让外省市来做。在这方面“九五”时期必须要有更大的动作,争取有实质性进展。就当前来说,首先要尽快把中央61号文件赋予浦东新区的功能性政策落到实处,通过“东策西用”,做大上海的口岸功能。同时,要充分利用明年初召开沿江省市会议的机会,主动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沿岸经济带的经济协作,争取在五年内基本形成本地贸易与口岸贸易同步发展的构架。

总之,上海外贸的发展不能再局限于系统和传统领域的狭小范围内做文章,必须开拓思路,全方位地发展,形成万马奔腾的局面,将上海的外贸促上去。

(三)在外贸的增长方式上,要从粗放型向质量型转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发展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是上海“九五”计划的主题,也是外贸发展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九五”时期,上海外贸出口要上规模,不能建立在大量亏损的基础上。过去上海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档次不高,在各项成本快速上涨的情况下,卖不出好价钱,效益不高,甚至出现亏损,给财政造成了很大的包袱。今后,市里已经明确,不再对亏损产品进行补贴。因此,“九五”期间,上海必须以质量为前提,以效益为“边界约束条件”,来积极发展出口。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原来的出口增长方式必须转变,必须从粗放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

转变出口增长方式,不完全是企业的事,而是一个宏观性问题,是与体制和政策联系在一起的。“九五”时期,上海在这方面应重点做好四方面的事:

1.要强化结构调整的力度,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上海的出口规模要上新台阶,关键在于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增强出口后劲。要打名牌、亮品牌、上水平、升档次。“九五”期间,国家宏观调控偏紧,外贸出口速度有可能趋缓。上海要充分利用这一机会,突出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将长期难以调整的结构调整过来。要针对不同的产业和产品,实施不同的调整方针。轻纺产品主要是走高科技、高附加价值的道路,提高技术含量。六大支柱产业则要多渠道、多元化地发展。当前,特别要针对上海零部件生产方面的优势,集中力量发展,提高技术含量,争取零部件出口有较大的增长。要抓紧拟定一份出口重点产业导向目录,与“龙头计划”的实施结合起来,形成今后几年扩大出口的新生长点。

2.要加快外贸企业集团化步伐,强化竞争力,走规模经济的道路。培育大集团是上海外贸出口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九五”期间上海应基本形成以大型外贸集团为龙头的外贸企业组织结构框架。为此,要重点选择1—2家有实力的外贸企业,通过适度的行政推动和资产授权经营的方式,使其迅速膨胀,形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航空母舰”,增强竞争实力。要支持外贸集团打破所有制、行业和部门的分割,以资金为纽带,以收购兼并为基本手段,进行资产重组,实现规模效益。同时,要制订和实施一些有利于外贸大集团成长的倾斜政策,如在融资、项目审批权及收购、兼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权限和优惠,增强其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能力。

3.要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外经外贸一体、内外贸一体化和科工贸一体化。首先,从外经外贸的一体化来看,目前世界各国外经与外贸都是结合在一起的,对外经援同时也将产品带出。而我国由于部门分割,长期来都是各管各,始终捏不到一起,这使我们丧失了很多扩大出口的好机会。当前国家正在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上海作为全国的贸易中心,必须在这方面先走一步。其次,从内外贸一体化来看,目前上海的内外贸仍处于较严重的分割状态,内贸企业没有进出口经营权,而外贸企业没有内销网络。因此,外贸企业经营的回旋余地很小,对成本上升的承受能力很弱。今后,外贸企业将取消政策保护,经济效益主要要靠进出口来平衡,而如果不实现商贸一体化,没有一定的内销网络,进出口就难以结合,经济效益就平衡不了。而且,今后上海在引进外资发展合资外贸企业上,要从技术换市场进一步拓宽到以市场找市场。如果外贸专业公司不与内贸结合,没有一定的内销网络,这个目的就达不到。另外,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是一体化的,而国内经济则处于严重的分割状态。这种状况与上海率先实现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要求也不相符。因此,“九五”时期,上海要下大力将推进内外贸的一体化作为一项极其重要任务来抓。第三,从科工贸的一体化来看,这个问题过去谈得很多,但成效不大,尤其是科与贸的结合,难度很大。主要原因是缺乏大集团的依托。今后,应当将科工贸的一体化与大集团的发展结合起来。要鼓励每一个大外贸集团通过新建或收购的方式都建立起自己的科研机构,用集团化的方式来将科技的开发与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上述三个措施来促进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

4.要加快外贸企业的改革步伐,强化外贸公司的服务功能。实现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企业是基础。“九五”时期,上海的外贸发展将从依靠政策保护转向完全实行市场竞争。与此相适应,外贸企业也必须从计划的执行者向市场的竞争者转变。其中,一项极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强化企业的服务功能。应当看到,外贸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服务部门,出口只是外贸企业的一个主要功能,而不是唯一的功能。外贸企业可以向其它企业提供很多服务,在提供这些服务中可以得到很多货源。日本、韩国的外贸公司就是靠这个途径发展起来的。上海今后要强化口岸功能,在外贸功能上也必须拓展。要从单一的贸易型向提供金融、贸易、信息、技术等综合服务型转变,依靠综合服务和金融、信息优势来确立新的竞争优势,以优质服务来争取货源。在当前金融条件尚不具备条件下,当前应把重点放在强化信息功能、开辟新的服务领域和提高服务质量上。通过功能拓展,来带动出口进一步增长,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之,“九五”时期,上海外贸要从建立“三中心一龙头”的要求出发,进一步拓宽思路、加大步伐,力争使外贸发展上到一个新台阶。

标签:;  ;  ;  

上海对外贸易现状与“九五”发展思路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