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感染率的分析与护理措施论文_王咏红

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感染率的分析与护理措施论文_王咏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发生感染的分析与及对应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到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4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导管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后,导管感染率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以减少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感染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PDCA模式,血液净化中心。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6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留置导管感染的40例患者

1.1.1 诊断标准:尿毒症诊断符合如下几点要求。①血液检查: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红蛋白8g/L以下,伴有血小板降低(或白细胞升高,动脉血压酸碱检测显示 pH 有下降;血生化检查显示AB,SB,EB均有下降,同时 CO2 氧分压表现为代偿性下降;血浆蛋白正常患者降低血浆蛋白正常(或降低电解质测定可以出现异常[1]。② 尿液检查:尿常规空间蛋白尿、白细胞或管型;尿比重持续保持在1.02 以下;夜间尿量有所增多。③ 尿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率和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酚红排泄物减退试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1.2排除标准:预计生存期不足6个月,以及近3个月发生严重的导管感染并发症;不宜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

1.2 探究方法

1.2.1 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肾小球肾炎,),置管的部位(颈内,颈外,锁骨下,锁骨上,股静脉)

1.3 PDCA应用模式

(1)计划(Plan):感染风险包括:目前血液透析中心布局不合理,不能满足感控要求;无菌技术的操作不规范;空气消毒机的使用情况,每个月手卫生的监测;透析设备,水处理系统的保养等医务人员对于血液净化中心控制感染的制度不够完善,上下机时给置管病人做置管护理时有旁边床在更换床单被套,缺乏一定的规范化管理制度。

(2)实施(Do):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制定改善计划,重新更换空气消毒机,定期专人进行手卫生监测,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规范化操作,处理设备专人管理,

(3)检查(Check:)每个月对血液透析中心进行院内感染指标监测,包括手卫生细菌数,空气培养,物体表面,透析用水的细菌数。

(4)处理(Action):针对每个月的检查结果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新的目标和计划,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坚持持续改进。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在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讨论

血液净化中心时肾脏病患者终末期透析治疗的处所,是维持其生命质量的主要场所,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感染问题处理起来也变得不容小觑,其危害性是直接导致血液透析失败的主要因素,各级医院也在不断采取措施预防院内感染,PDCA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提升医务人员的自身素质以及专业技术水平,确保医疗安全,同时也不断改善血液净化中心的空气,例如更换空气消毒机,规范探视时间。综上所述,因此应用PDCA模式有助于改善以及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颜帅.认知行为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9):2761-2762.

[2]胡建军,过嘉明,等.护理程序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净化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3):250-251.

[3]王美凤,张岩郅.综合护理降低尿毒症患者血透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分析.海军医学杂志,2016,37((11):54-56.

论文作者:王咏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  ;  ;  ;  ;  ;  ;  ;  

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感染率的分析与护理措施论文_王咏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