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温固养法治疗妊娠高热吐利医案1则论文_唐丽娟,金连顺,张忠德(通讯作者)

清温固养法治疗妊娠高热吐利医案1则论文_唐丽娟,金连顺,张忠德(通讯作者)

唐丽娟 金连顺 张忠德(通讯作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岭南甄氏杂病流派传承工作室 广东 广州 510120)

【摘要】妊娠急危重症临床中因缺乏有效治疗措施,常可影响正常妊娠的进行,危及母体和胎儿安全,张忠德教授以温清序贯、固养并行法治愈一位病程长达1月余的妊娠高热吐利患者,过程可谓精彩纷呈,充分体现了中医学治疗急危重症的疗效及优势。

【关键词】妊娠;发热;呕吐;腹泻;急危重症

【中图分类号】R2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8-0315-02

妊娠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叶天士云:“妇人有孕,全赖血以养之,气以护之。”故孕妇呈现出气血常虚之态,此时期容易患病,而临床中诸多药物使用受限,若遇急危重症,常易损伤胎元,危及孕妇性命。有研究提示,孕妇发热程度与胎儿宫内窘迫、死亡、出生缺陷等发生率正相关[1-2]。妊娠剧吐腹泻常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酮症甚至酸中毒、流产、早产等[3-4]。张忠德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岭南甄氏杂病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及诸多疑难杂症。笔者跟师张教授门诊,见一妊娠高热吐利患者,经抗感染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无效,病程迁延月余,病情凶险,经张教授以温清序贯、固养并行法治疗痊愈,并成功产子,现介绍如下。

1.病例资料

周某,女,30岁,孕28周+,2016年5月17日首诊。主诉:反复发热1月余,伴呕吐腹泻1周。1月前受凉后出现高热,最高体温达40.5℃,伴咳嗽、气喘、咽痒、汗多等不适,于广州某三甲医院查血常规提示WBC:30×109/L;胸片提示:左下肺感染。予舒普深抗感染及其他对症治疗,发热反复,并开始出现呕吐腹泻,使用思密达、诺仕帕、美长安、黄连素、易蒙停等均未见缓解。现为求中医治疗,遂至张教授门诊就诊。症见:暂无发热,倦怠乏力,呕吐4~6次/日,腹泻10~14次/日,咽痒,咳白痰,气喘,汗多,脉滑。西医诊断:妊娠吐利,肺部感染(左下肺),过敏性皮炎。中医诊断:妊娠吐利,肺热病,证属寒湿内盛,胃失和降。处方:砂仁15g、陈皮10g、藿香20g、炒白术20g、苏梗10g、佩兰15g、生姜5片。藿香后下,日2剂,分4次服,共7剂。服药1剂后未再呕吐,发热反复,外院要求禁饮禁食,遂停后服。

2016年5月31日二诊,孕30周+:暂无发热,呕吐8~10次/日,呕血约20ml,腹泻10~20次/日,水样便,下腹痛,余症大体同前,舌尖红,苔薄白,脉滑数。上方去炒白术、紫苏梗等;加薏苡仁20g健脾渗湿止泻,黄芪20g补气固表托毒。日2剂,分4次服,共5剂。2016年6月2日三诊,孕30周+:已无呕吐、呕血、腹泻、腹痛,发热,伴恶寒、头痛、头晕、气喘、苔白稍厚,脉滑数。证属:气分热盛;治疗以清气分热,安胎为主。处方:黄芩20g、生石膏40g、薏苡仁40g、柴胡20g、白术40g、连翘20g。日2剂,分4次服,共7剂。2016年6月7日四诊,孕31周+:发热,体温39.8℃,腹泻20余次/日,呕吐10余次/日,恶寒、头痛等症改善,舌红,苔白厚,脉滑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上方去柴胡;黄芩减为15g、石膏减为30g、薏苡仁减为30g,生白术40g改为炒白术20g,防大剂生白术久用滑肠,而白术炒用健脾益气之力增,紫草10克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砂仁15g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藿香、佩兰各15g发表祛湿、和中化浊。砂仁、藿香、佩兰后下,日2剂,分4次服,共7剂。随访诉热退、吐泻止,后续以和解表里、清除余热,调护中焦、健脾安胎为法治疗。患者未再发热、呕吐、腹泻,并顺利生产。

2.讨论

妊娠急危重症常因缺乏有效治疗措施,而使母体及胎儿健康受到巨大威胁。Boelig RC等[5]对Cochrane(2015年12月20日)收录的文献(涉及2052名妇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缺乏高质量证据证明针刺、VitB6、甲氧氯普胺、恩丹西酮、异丙嗪、昂丹司琼、皮质类固醇等治疗对妊娠呕吐有效,且部分药物会出现头晕、肌张力障碍、嗜睡、口干等副作用。

本案患者病发于妊娠7月,其吐泻之症与孕早期常发病恶阻不同。实因妊娠母体气血蓄聚养胎,气血相对不足,虚邪贼风,乘虚感人;且阴血聚于下,则阳气浮于上,感邪后快速从阳化热而出现肺热内盛,发为高热;经抗生素治疗1月,脾阳受损,脾失运化,寒湿内盛,胃肠气乱,清浊不分,产生腹泻;《脾胃论》言:“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胃为水谷之海,胃从脾病,寒湿痞隔中焦,胃中虚满,其气上溢,气不下降,则饮食不下、呕逆。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妊娠之始至分娩完成,都需依赖脾气的调摄,则气虚不能巩固胎元,血虚胎儿失于营养,故见下腹痛。

肺热内盛与脾胃虚寒并见,清肺则加重脾阳损伤,温脾则肺热难除,而任一病症均可引起胎动不安,此时如何权衡温、清、固、养之时机与权重,便是中医人功夫所在。治疗当标本兼顾,温清序贯,固养并行,治病与安胎并举。初诊时虽肺中余热未尽除,但症状以吐泻为主,考虑到脾胃健运,生机方得活跃,故以温脾化湿止泻、和胃降逆止呕为大法,避免使用干姜、豆蔻等辛热燥列助热之品,而选用砂仁温中暖胃,止呕止泻;藿香、佩兰、苏梗芳香化浊,苏梗亦可宽胸利膈,顺气安胎;陈皮理气健脾燥湿;炒白术健脾止泻,益气安胎。二诊时,因抗生素的使用,发热控制,但脾阳再伤,吐泻严重,“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其证多虚而少实,故治疗应以温、固、养为主,加用黄芪托扶正气。三诊时,脾阳稍复,已无吐下,发热为主,《四诊抉微》云:“妊娠伤寒,舌色太赤,胎虽不死,须防其堕,急宜清热安胎。叶天士谓:“胎前病,以护胎为要,恐邪来害娠”也,但当中病则止,投药之际,病衰七八,余邪自愈,慎弗过剂耳,即《黄帝内经》所言“损其大半而止”也。四诊时,热势减弱,脾阳仍虚,故清热与温固并用。后续治疗驱邪之时,时时固护正气,使正盛邪自退。此外,妊娠发热吐利者,用药剂量、服药方法亦有讲究,当严格甄选用药剂量,勿伤胎儿,以少量多次饮服为佳。

【参考文献】

[1]杨如容,妊娠晚期发热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5).

[2]]戴亚欣,母亲妊娠期感冒或发热与出生缺陷关系的Meta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7).

[3]纪静,妊娠期合并急性腹泻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华西医学,2017,32(01).

[4]欧阳振波,中、美、加、英妊娠期恶心呕吐及妊娠剧吐诊治指南的解读[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7,26(11).

[5] Boelig,RC; Interventions for treating hyperemesis gravidarum.[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6,(5):CD010607.

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医院科研专项,中医二院[2013]233号,项目编号:E43643603,项目名称:“岭南甄氏杂病流派传承工作室”.

论文作者:唐丽娟,金连顺,张忠德(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清温固养法治疗妊娠高热吐利医案1则论文_唐丽娟,金连顺,张忠德(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