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常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论文_田阳

建筑工程造价常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论文_田阳

桂林市建业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541001

摘要: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建筑工程造价直接影响着工程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筑工程造价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应受到工程建设各方面的重视。只有加强建筑工程各个阶段的管理与控制,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性、规范性以及科学性,才能保证企业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广。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建筑工程造价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相关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常见问题;对策分析;

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是为了将工程项目的投资资金控制在批准之内,合理的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就是要合理确定,并有效的控制工程项目造价。而建筑工程竣工后能否达到工程预期的效果,能否获得利润,这就需要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对工程各个阶段的造价管理采取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原则,才能使工程造价始终置于有效的控制范围。

一、当前建筑工程造价中常见问题

1、建筑工程造价缺乏系统的控制

建筑工程造价在实施的过程中容易忽视整体的造价布局,仅仅着重于工程造价控制的一部分,没有考虑全面,忽视了建筑工程造价的其他部分,造成了资金比重上面的偏差。建筑工程造价从建筑施工的前期设计阶段到施工结束都要进行严格的造价控制和把关,但我国的一部分设计单位没有对建筑工程涉及到的技术含量和资金问题进行良好的分析,对技术指标的重视远远大于经济效益。设计单位往往对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不够重视,由于他们自身的局限性对设计的理念还停留在以前的阶段而无法进行突破创新,因此设计思想保守,导致了建筑工程的设计图得不到有效的保证,最终影响到工程造价的顺利实施。

2、建筑工程造价缺乏良性的市场竞争机制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刺激下,建筑工程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春天”。而建筑工程的大量投资建设又带动了工程建设材料(施工机械、建筑原材料等)的繁荣。而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目标就是针对各种建设用的资源,以保证资源采购价格、分配方式的合理性。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虽然建筑工程所需的资源市场已经实现了市场化,但竞争机制却不完善,而且还出现了一些大的资源供应上联合操控市场的垄断现象,严重扰乱了建材市场。同时,建筑工程所需的资源即使是同一类型造价也不一样,计价方式没有统一的部门进行规范,也缺乏有力的管理,从而使得建材市场难以形成科学的竞争机制和最起码的公平性,干扰了工程造价控制工作。

3、施工期间设计更改频繁

一般说来,工程项目从申请到设计再到施工,都是经过了各个部门的严格审核和认定的。工程在经过严格设计把关之后,在实施期间如果按照计划一步步将施工和审核工作做到位,造价的实际范围一般能控制在预估范围之内。然而有些建设单位由于计划的时间限制,常常会急于求成,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且在各项申请、审核、认定程序中蒙混过关,并没有设计出科学而周密的施工计划。所以在后期的建设过程中,方案和项目会发生频频修改的现象,加上更改之后的方案没有经过有关监督部门认定就开始实施,最后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针对建筑工程造价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

1、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新体系――模块化控制体系

模块化控制体系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概念。有鉴于现代大型甚至是超大型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复杂性,业界提出了这种控制方法。它将整个控制工作这块“大蛋糕”切分成了若干块“小蛋糕”,这些“小蛋糕”包括建筑材料成本控制、施工方案设计成本控制、施工资源(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的成本控制等。将整个控制工作进行模块化分解后,每一个控制模块都配备必要的控制人员和设备,并根据其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控制方案。并可以建立明确的分块责任制度,也即将每一个模块的控制责任落实到个人,谁出问题谁负责任。这样一来就杜绝了控制工作中的责任不明、相互扯皮、互踢皮球等不良现象。而且,控制工作的模块化,意味着控制工作的简单化,而简单化就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高效化。因此,模块化控制体系能够有效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水平。

2、健全建筑工程造价的市场竞争机制

首先,国家立法机关必须做好反垄断的立法工作。垄断是工程造价市场的毒瘤,是市场健康发展的杀手。因此,国家必须在法律成面上制定和完善反垄断法;其次,工商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市场的管理。面对建材市场的繁荣,一些不法分子往往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如压价倾销等打击竞争对手,扰乱市场秩序,妨碍公平竞争。因此,工商管理部门应在完善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依靠法律为后盾,坚决打击扰乱市场竞争的行为;最后,国家有关部门应协同建筑承建单位制定统一的计价标准,为建筑用资源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提高造价控制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严格合同管理,减少工程变更与索赔

施工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签订施工承包合同要严密,同时,在施工中加强合同管理,才能保证合同造价的合理性、合法性,减少履行合同中甲、乙双方的纠纷,维护合同双方利益,有效的控制工程投资造价。在合同签订后,要做好合同文件的管理工作,合同及补充合同协议及至经常性的工地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等作为合同内容的一种延伸和解释,必须完整保存,同时建立技术档案,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积极主动措施。由于建筑工程风险大、周期长,不可预见的因素多,因此加强合同管理、严格执行合同就显得尤为重要。工程实施过程中,造价人员要做出主动控制、严格审核工程变更,对必须变更的工程项目要做出工程量和造价增减的详细分析,计算出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调整原合同确定的工程造价。同时,要正确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索赔,对索赔要有前瞻性,有效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

结束语

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对工程造价估价、资金投资的全面监管,不仅能够节省大笔的资金,还能够有效保证资金链的安全。尤其是在土建工程日益大型化、复杂化的今天,造价成本管理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工程承建单位务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保证造价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峰,梁青槐,陈光.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出版社,2010(05)

[2]王志文.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四川建材,2010,01:234-235.

[3]杨振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品混凝土,2013,09:126+128.

[4]高静茹.论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现状及造价控制[J].江西建材,2011(2):312-313.

论文作者:田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常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论文_田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