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论文_田晓玲

湖南省湘西州人民医院住院部康复科 湘西州 416000

【摘 要】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对其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先后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2016.02——2017.02)和观察组35例(2017.03——2018.02)。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两组患者后的上肢功能状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从上肢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上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无差异。在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和手功能,缓解神经功能缺损,优化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影响

引言:

目前,脑卒中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损伤,其在发病后,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语言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在治疗中,若恢复较好,患者的各项功能都能够达到之前的水平[1];在治疗后,若恢复较差,很容易使得患者的相关功能存在缺损。脑卒中后偏瘫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卒中后遗症,其会对患者的肢体活动造成一定的障碍,尤其是上肢[2]。因此,在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治疗时,必须要加强上肢功能的康复训练。在既往的临床 工作中,以常规康复治疗为主,但是在治疗效果上不甚理想。针对该种现象,近几年提出了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先后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2016.02——2017.02)和观察组35例(2017.03——2018.02)。

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3.20±2.43)岁;

观察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63.92±2.56)岁。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脑卒中的诊断标准[3];(2)患者意识清晰,生命体征正常,存在一定的上肢功能障碍;(3)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康复治疗,其以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运动治疗、针灸治疗等内容为主。注意,以患者的具体状况为前提,保证训练的量和形式适当。在训练开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讲解,了解其心理状态,并且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使得患者具备正确的治疗意识,能够配合临床工作开展。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其中,肌电生物反馈治疗选取WOND2000F肌电生物反馈设备,将其频率调整在20-60Hz,每周5次,每次持续30min即可。由于这种反馈仪器在当前的运用相对较少,在使用其治疗前,必须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使之能够正视该种治疗方案,并且积极的配合。

1.3 评价指标

采取自制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从肩部功能评分、手部功能评分、偏瘫侧肌肉评分等方面来对患者的功能进行评估,每项100,分值越高,患者状况越好。同时,以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对患者的神经缺损状况进行评估,其分值越低越好。以自制的生存质量调研表,对患者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值越高,则越好。同时,运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对其肩关节状况进行调研,总分100,分值越高则状况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统计学软件SPSS22.0来进行数据分析,根据统计值P与0.05的关系来对其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进行判断。其中,P<0.05则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上肢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上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无差异。在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上肢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3讨论

随着基础性疾病的覆盖率增加,脑卒中也成为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这种疾病的诱发,多数因患者出现了脑血管阻塞或者狭窄,使得脑供血不足,出现了脑组织局部功能缺失。其具有发生突然、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治疗难度大等诸多特点,且多数患者在治疗后,会出现功能缺失性疾病[4]。脑卒中后偏瘫作为临床相对典型的一种并发症,其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5]。对此,必须要加强临床干预工作的开展。常规的康复训练,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恢复,但是效果较弱。我院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以肌电生物反馈仪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这种设备是将表面电极放置于目标肌肉智商,对其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电流刺激,从而使得其中枢神经系统再生能力有所反应,再配合临床的康复训练,能够达到相关功能改善与恢复的目的[6]。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和手功能,缓解神经功能缺损,优化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何毅娴,华何柳,罗惠煌,刘恒炳.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36):93-95.

[2]蔡琛.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06):700-702.

[3]董其昌.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影响[J].内科,2017,12(03):402-403+303.

[4]叶阗芬,杜林娟,方明杰.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22(22):4545-4548.

[5]吴运景,刘晓霞,韩丽雅,刘世文.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01):86-88.

[6]唐新辉,尚淑梅,李春玲,刘希良,陈光伟,徐庆博,刘树利.肌电生物反馈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05):535-537.

论文作者:田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论文_田晓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