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咯血的时间性观察与分析论文_钟琳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8400)

【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咯血的时间性规律,并总结其针对性资料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观察所有肺结核患者咯血时间,研究其时间性规律,并总结治疗干预对策。结果:时间规律调查结果显示,98例患者有59例于晚6点至晚9点期间发作,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结论:肺结核咯血患者咯血时间存在一定的规律,一般以晚6点~9点为咯血高峰期,临床应结合患者病情,在易发时间段予以合理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做好咯血抢救的准备工作,提升患者住院的安全性。

【关键词】肺结核;咯血;时间性规律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3-0151-02

结核病俗称“肺痨”,它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它不受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地区的影响,人体许多器官、系统均可患结核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肺结核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之一,肺结核的传染90%以上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高声喧哗,使带有结核杆菌飞沫喷出体外,使健康人吸入后而被感染[1]。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长期大量咯血不仅会增加患者窒息死亡等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同时也对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的发生,对患者身心健康危害极大。为进一步提升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本组研究通过对98例患者进行咯血时间规律分析,总结其针对性预防、治疗策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本组研究的目的、内容及风险完全知情同意,已通过我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核,其中男性69例,女性29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49.8±5.2)岁,既往咯血病史49例,本次住院共计咯血118次,其中超过300ml/次咯血25次,<100ml/次咯血31次。

1.2 研究方法

将每日24h根据每3h为一时间段分为白昼4时间段与夜晚4时间段,分别记录每位患者咯血时间分布以及咯血次数分布,计算构成比分析咯血高峰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

获取时间分布资料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时间规律调查结果显示,98例患者有59例于晚6点至晚9点期间发作,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具体数据结果见表1:118 98

3.讨论

现代生物医学研究表明,生物钟作为一种复发的生理过程,究其原因分析认为其与人体内的化学、物理变化密切相关。在本组调查研究中则发现,晚6点至晚9点期间为肺结核咯血的高峰时间,其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通过回顾分析可知,人体内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为具有广泛调节功能的分子生物学化合物,二者在人体内保持一定的平衡比例,调节各种新陈代谢,并且环磷酸腺苷水平对于机体细胞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强化、促进作用,而环磷酸鸟苷则具有减弱、抑制的效应,正常情况下尿中环磷酸腺苷高峰时间为晚8点~早2点[2-3],这可能使导致肺结核患者咯血出现时间性规律的重要原因,表明环磷酸腺苷水平的降低以及环磷酸鸟苷水平的升高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是导致咯血出现时间性规律的重要原因之一[4]。

通过本组研究进一步证实,肺结核患者咯血具有一定的时间性规律,因此在临床上可结合患者基础病情以及咯血时间规律给予针对性的预防与治疗,以提升患者住院安全性及对不良临床结局的预防能力。首先应在咯血高峰时间加强管理与监视,增加护理人员的巡视频率与深度,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面目表情,做好充分的抢救准备,预防患者出现窒息等并发症;由于肺结核病程较长,咯血又是肺结核病的常见并发症,初次患病的患者在出现咯血后容易出现恐惧、焦虑及抑郁等心理,反复咯血的患者在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有可能产生敌对、偏执等心理。近年来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并不少见[5-6],因此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讲解肺结核一般病理知识以及咯血高峰时间、注意事项等,并且进行全面的院外指导,包括治疗干预措施、强化复诊医师以及家中的体位摆放,避免患者在家中出现窒息、死亡等结局[7]。

综上所述,肺结核咯血患者咯血时间存在一定的规律,一般以晚6点~9点为咯血高峰期,临床应结合患者病情,在易发时间段予以合理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做好咯血抢救的准备工作,提升患者住院的安全性,但本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缺点与不足,如样本容量较小可能影响结果的客观性,并且本组研究并未对咯血的严重程度、咯血量等时间分布进行风险研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黄恒.肺结核咯血的处理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0):38-39.

[2]李积杰.老年肺结核合并大咯血的治疗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16(7):21-23.

[3]袁子杰.肺结核大咯血治疗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25-26.

[4]齐莉英.心理干预对肺结核咯血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5):103-104.

[5]孟秀凤.肺结核咳血窒息先兆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12):233-234.

[6]俞海颖,常芬.肺结核咯血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可行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5):86-87.

[7]金花.肺结核大咯血发生时间调查分析与护理要点[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2):203-203.

论文作者:钟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2

标签:;  ;  ;  ;  ;  ;  ;  ;  

肺结核患者咯血的时间性观察与分析论文_钟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