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策略的探讨论文_景娟娟

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策略的探讨论文_景娟娟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 海东 810799

摘 要: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焦虑、自卑以及自负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心理 影响因素 问题 解决策略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1.个人因素。大学生就业心理出现问题,首先应该考虑自身的原因。加上家庭、社会和其他的因素,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观念有着固执且有偏差的认识,影响着他们的就业。

2.家庭因素。父母言行举止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及其深远影响。很多家长对于社会认识不够,不管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样的需求和爱好,也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有那样的能力可以胜任,最终影响学生的心情。

3.学校因素。很多高校会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但技能不是唯一的职业选择应该考虑的因素,还包括学生的心态等。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是一种精细的学问,应该由专业的辅导老师来进行指导和规划,避免学生在毕业后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出现误区,造成就业困难,增大社会压力。

4.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策、供需矛盾以及社会氛围等因素。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学生自身却缺乏创业的勇气和信心,社会上的岗位有限而大学生数量庞大,导致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困难重重。加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惯,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

二、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1.焦虑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焦虑是指当人们感觉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一些无法应付或者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困难准备不充分的时候,出现的一种消极情绪。尤其是在面临毕业时,身边的同学、朋友都已经找好了合适的公司,只有自己还没有被聘请,这时就会产生焦虑心理,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整个人感到惶惶不安,心绪不定,甚至意志消沉,这些情绪会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产生很严重的后果,面试时无法正常发挥,变成求职过程中的极大阻碍。

2.自卑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学生在未就业时,饱含着热情且有着雄心壮志,但是现实往往相反,一旦踏入具有强大压迫感的职场,认识了其他拥有良好硬性条件的面试者,同时和这么多比自己优秀的人一同竞争,很容易让大学生怀有自卑感,从而羞于继续呆在求职的会场,怕说出自己的求职意向后会被轻视,以至于无法完整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会让大学生错失大量的际遇。许多大学生由于缺乏对自身客观准确的认知,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过度自卑的心理负担。

3.自负问题。与自卑心理相对应的是部分学生存在自负心理,自负心理问题也是消极情绪的表现形态,是对自己拥有过多自信,认为自己各方面都比其他人优秀,轻视其他人的一种不好的情绪,实质就是过多的高看自己。现在有很大一部分名校出身的大学生,在招聘会场表现出绝对的自信,觉得自己是名校毕业就比别人高上一层,只有高质量的工作才配得上自己,当很多求职者聚集到某些籍籍无名的企业前时,嗤之以鼻,完全没有投简历的欲望,因此在求职过程中不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析就业形式,从而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此外还存在盲目、依赖及攀比等问题。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分析

1.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前我国大学生人数众多,要想在无数人里拔得头筹,仅仅拥有强大的专业素质还不够,同时还应具备各方面都表现良好的综合能力。其中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都是在竞争中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学生们在校时不光要把自己本专业的知识都学扎实,同时应该加强对课外知识的吸收,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提升表达沟通能力,拥有了这部分能力,就能在求职中表现得更从容,才能成功找到自己中意的工作。大学生可以通过提升综合能力来舒缓求职心理中产生的焦虑。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专门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课程,由专业的就业心理教师讲解,使大学生掌握相应的心理知识,拥有正确积极的就业心理。通过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咨询辅导,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予以疏导,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

3.大学生需要合理认知自我。合理认知自我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最好方式。大学生要经常审视自己,要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能对自己得出客观的评价,另外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更多地与人进行沟通交流,在与别人的对比中重新认识自己,尤其要注意那些和自己有类似经历的人,另外还可以通过他人与自己交往时的态度以及自己在社会活动时的表现来进行自我认知。

4.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和培训,有利于挖掘大学生的个人优势,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引导大学生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从而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困境。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是大学生受自身能力和条件的制约而无法面对、适应或者满足外在要求,在整个就业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紧张情绪。因此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高校要对就业教育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策略。

参考文献

[1]项莹 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6,(12)。

[2]张少英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现实表现及调适[J].现代商贸工业,2016,(18)。

论文作者:景娟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1月总第2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策略的探讨论文_景娟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