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民众的电力需求不断提升,如何更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了110kV变电运行事故处理要点,并结合实例围绕引发事故的原因、防控措施开展了深入探讨,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字:110kV;变电运行;防控
前言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不到位、电力人员的操作事故、电气设备事故等均可能引发110kV变电运行事故,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正常的电力供给很容易因此受到影响,而为了尽可能消除这类影响,正是本文围绕110kV变电运行事故技术处理及防控措施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一、110kV变电运行事故技术处理要点
1.1处理程序
为保证110kV变电运行事故的快速、合理处理,以下处理程序需得到重视:(1)事故发生后,需结合电力设备运行状态、事故特征快速判断事故范围及发生原因,同时及时汇报调度部门,时间、事故现象、应对信号等详细记录也需要在汇报中得到充分体现。(2)为尽可能消除事故影响,相关电力人员必须针对性开展事故处理,以此检测和记录自动装置和继保运行状况,同时需隔离处于事故范围内的电力物品。(3)事故的具体处理过程必须严格遵循调度部门的方法及要求,以此保证处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4)如发现电力设备因事故出现损坏,需对其进行记录,并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损坏设备处理[1]。
1.2处理要点
为保证110kV变电运行事故处理的有效性,以下处理要点需要得到重视:(1)如事故较为严重,电力人员需以尽可能快的速度上报调度部门,跳闸、自动装置的实际情况必须由此得到全面报告;如事故严重程度不高,电力人员在汇报前需结合事故实际作出初步判断,以此保证汇报能够更为详细的说明事故情况。(2)在具体的事故处理过程中,调度部门的要求及指令必须得到准确记录,隔离相关设备的保护措施也需要得到重视,并避免出现擅自操作问题。(3)完成事故处理后,需进行事故处当前工作情况及运行方式汇报,同时还应结合事故原因、处理过程开展深入探讨,以此丰富自身经验及实操能力。
二、实例分析
2.1事故分析
为提升研究的实践价值,本文选择某地甲变电站(110kV)、乙变电站(35kV)作为研究对象,甲变电站312开关负责乙变电站供电(35kVⅠ段母线)。2018年8月6日晚,当地出现了雷雨天气,19时51分起,甲变电站35kVⅠ母线、乙变电站35kV母线均频繁发出“电压越限、恢复”告警信号,甲变电站同时存在“母线接地、恢复”等告警信号。20时11分53秒,甲变电站#1主变中后备复压过流Ⅱ段动作跳母分300开关,54秒,跳中压侧301开关,由此导致了母线失压(35kVⅠ段)问题出现,乙变电站全站失压。在接到通知后,运行与检修人员于20时40分左右达到现场,具体检查分两路进行,检查发现甲变电站的避雷器损坏、避雷器柜与母线PT烧毁(35kVⅠ段母线),乙变电站PTB相烧毁(35kV母线),由此开展针对性抢修,8月7日2时20分甲、乙变电站均恢复运行。
2.2引发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结合实例开展分析,上述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1)故障检查需围绕相关设备开展全面检查,包括继电保护装置动作、一次设备故障、避雷器动作等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上述案例中,检修人员通过对甲变电站的故障设备检查明确了起火与爆炸的原因,后续的抢修工作开展由此获得了有力支持。(2)在110kV变电运行事故的原因分析过程中,现场设备运行参数、继电保护装置动作行为均需要得到重视,以此保证事故原因分析的全面性。在上述案例中,甲变电站与乙变电站于19时51分起频繁发出多种告警信号,且两侧零序电压同时出现了显著上升。其中,甲、乙变电站的35kV母线的零序电压均出现了一定升高,三相电压也出现了显著升高,因此检修人员初步判定系统存在分频频谐振。同时,检修人员还围绕避雷器计数器开展了细致的检查,检查发现其并无动作记录,由此PT故障因雷电入侵出现的可能性被排除。(3)为避免同类型的110kV变电运行事故再次出现,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选用必须得到重视。上述案例中的110kV变电运行事故源于系统分频谐振,为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出现,检修人员采用了加装一次消谐装置的措施,加装位置为PT中性点处,截至本文发稿前,同类故障未在发生[2]。
2.3防控措施选用
2.3.1加强巡视及试验
为实现110kV变电运行事故的有效防控,日常巡视的开展必须得到重视,这一巡视可以视作防范110kV变电运行事故发生的防线。日常巡视可细分为特殊巡视和例行巡视,在设备工况较差、负荷高峰、异常天气等情况下,便需要围绕重点项目开展巡视,这种特殊巡视主要围绕设备工况较差测温、油气设备气体压力等项目展开。例行巡视则需要严格按照周期,结合状态检修的针对性巡视也能够较好服务于事故防控,通过对设备各个部位开展严格巡视并进行记录,同样可较好服务于110kV变电运行事故的有效防控。在状态检修的应用中,状态检修应与例行试验实现深入结合,由此即可更好明确设备运行状态并第一时间发现潜在隐患,及时跟进的状态检修可快速明确设备出现的异常信息,如重要气体成分超标等,配合例行试验全面检测设备状态,事故隐患可由此更好得以明确,110kV变电系统故障的发生自然可有效避免。
2.3.2提升变电系统承载力
电力设备的运行工况及运行年限等因素会直接影响设备的承载力,在110kV变电系统的长期运行工程中,其部件的持续性老化会导致事故发生几率的不断提升。因此,110kV变电系统的设备性能必须得到重视,如发现设备无法满足可靠供电要求,必须开展针对性的大修或技改,以此全面提升设备可靠性、降低事故发生几率。容量无法满足负荷增长需要、工况较差、运行年限较长的设备均需要进行技改处理,如到达使用年限的断路器更换、变压器增容更换。对于出现故障或无法满足运行要求的设备,则需要进行大修,如断路器开断次数达到上限、变压器内部绝缘下降等,由此即可保证相关设备恢复供电性能,110kV变电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可由此得到更好保障。
2.3.3选用针对性防范措施
考虑到设备工况、天气等因素均可能引发110kV变电运行事故,因此可结合实际针对性选用防范措施,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如10kV线路存在间歇性弧光过电压,可采用加装消弧装置防范相关故障发生,而如果35kV系统存在谐振,则需要加装一次消谐装置进行处理,由此即可更好防范事故于未然。
三、结论
综上所述,110kV变电运行事故的处理及防范存在较高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加强巡视及试验、提升变电系统承载力、选用针对性防范措施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事故防范路径,而为了进一步降低事故发生几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技术的引入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基于110kV变电运行事故的技术处理及防控措施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7(02):103-104.
[2]杨岳峰.110kV变电运行事故的技术处理及其防控措施研究[J].通讯世界,2016(23):205-206.
论文作者:曾庆聪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事故论文; 变电站论文; 设备论文; 母线论文; 防控论文; 发生论文; 针对性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论文;